幻之盛唐-第9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兰克人被地形紧紧压缩的战线,从左翼开始终于再次崩溃了,无数士兵不顾身后的骑兵和,丢下武器和旗帜向两翼山上逃去,只剩下一道最后由薄薄防线。
法兰克人最后的防线之后,残余领主卫队和王室侍卫组成的战斗集团中,查理曼也在打量的尽在咫尺的战场。
连鬓的大胡子,很久没有修整,亚麻色的头发和坚毅的脸部线条,让他在一干铠甲鲜明的法兰克人将领中并不起眼,只有你凝视他的时候,才会感受他眼神深邃而富有让人安心信服的魅力。
虽然他已经站在那些突入伊苏里亚卫士,弓箭可及射程内,但是他却没有丝毫惊惧的神色,哪怕是前列作战中的法兰克将领们,频频回望,渴求和恳请的神情,也没能让他有所变化。
直到一只猎鹰,如箭的落在一名扈从的手臂上。
“避免和罗马人进行阵地战,一旦让他们建立了工事,再多的军队也不过是敲打岩石的手臂。。这是我们祖辈留下的教训”
“罗马人至少教会我很多事情,”
他才突然对身旁脸色有些紧张的年轻地区巡查官,开口道。这也是他的一位表亲,负责对法兰克王国在北意大利境内包括一位大伯爵在内的众多附庸势力的监察。
“比如如何通过战场之外的手段,取的应有胜利。。”
“要知道罗马人在面对东方那些更强大对手的时候,最喜欢和常用的手段,就是用金钱来收买胜利。。”
后方传来的烟柱,像是不详的征兆,霎那间笼罩的拜占庭将领的心灵,
“逃入山中的法兰克人,聚集起来袭击了我们后方山口的营寨。。。”
“驻守的两只哥特千人队放弃了防线,逃走了”
“我们失去了辎重和退路。。“
像是在印证他的话语以为,突然空气中传来尖啸,几只黑影远远的掠过天空,落进拜占庭军队正在修整的后队中,惨叫和血花中,有十数人被贯穿,却是存放在后方营地的拜占庭军队的大型野战器械,扭力弩炮。
士气的动摇和低落,不可避免的从后方蔓延开来。
。。。。。。。。。。
拜占庭海上第一军团驻地
“北方传来了坏消息。。”
军团长西维尔在大地图前,脸色沉重的转过身来,对着奉命召集起来的军官们道
“利奥殿下的军队在冷泉山谷,作战失利,已经退往下加尼斯。。”
“在希腊的援军重新到达之前,北意大利就只能靠我们了。。”
“那罗马城怎么办。。”
一名头发灰白的年长军官道。这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刚去的光复圣城的荣誉,就这么放弃了对这些上帝信徒来说,是在是难以甘心。
但是为了对应北方的局面,并且压制那些因为罗马的失利,而重新变得蠢蠢欲动的伦巴地人,势必让军团的主力北上组成新的战线,这样对位于中部的罗马城掌控能力大为削弱,再加上南意大利城邦的孱弱,和中意大利那些地方领主可靠度有限的忠诚。
而对已经进入军队上层,拥有相应政治上觉悟的西维尔来说,利奥成功的脱离,这可以说是一个不幸中的万幸,只要利奥皇太子还在,帝国在被意大利的失利和损失,都属于可以承受的局部问题,但如果因此失去利奥,则在军团在北意大利再多的成果和努力都是无意义的。
“军团必须北上。。。”
西维尔斩钉截铁道。
“就让塞利斯人联队留下来好了。。”
“如您所愿。。”
一名黑发黑眼黄肤的异族联络官,用并不熟练的拉丁语,抱胸回答道。
西维尔当然不是无的放矢。
作为东方大帝国出身的塞利斯人是坚定的异教徒,作为贸易上依靠罗马的外来者,是难以被野蛮人收买和加以诱惑。
而且相比军团中的保加尔人、色雷斯人、伊苏里亚人、斯拉夫人等大多数皈依上帝的各族士兵来说,塞利斯人显然更难以被以上帝和教会之名而受到动摇和蛊惑。
有塞利斯人监控罗马城,就算是那些教廷中的潜在不安定分子和野心家,想与那些表面臣服罗马的地方贵族领主里应外合,难度也要打的多。
随即他想了想又道
“以军团长和拉文纳军区司令官的名义,我特准你们在当地筹集辎重和给养,招募不超过自身数量的仆从军队。。。”
这个决定似乎并没有在那些拜占庭军官中引起太大的反响,塞利斯人在海上有强大的商业运输能力,让帝国的海上贸易的领域有更多的选择,也决定了帝国可以从各行省的运输船队中,抽出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集中扩充海军事业上来,同时还意味着一旦军团作战不利,还要借助他们的船队保持一条后路。
虽然,这些塞利斯人善于收刮的名声,也许会让罗马城及其附近的地区遭到不小的劫难,但是相对整个被意大利的得失,却也不算什么了。
“愿上帝保佑罗马。。”
西维尔率先亲吻藏有他女儿头发的圆环十字银链,在他的带领下一干将领虔诚的同声祈祷道。
“还没为西尔维亚找到一家足以匹配的托付对象前,我可不能死在这里。。”
口诵着上帝之名,他却想的是花冠之年的女儿。
。。。。。。。。。。。。
冷泉山战场,某处
尸骸狼藉中,法兰克人的尸体像是层层叠叠堆砌的骨牌,呈现一个圆环,包围着一个小高地,踩着因为尽头血水,而变得颜色深重质地松软的泥土,越过盾牌和皮脆刀枪拼成的防线,
全身戎装披挂的查理曼,看到了和法兰克人勇士死死纠缠在一起的,是一些长相特殊敌人,他们的长相和武器更类似东方的游牧民族,但在气质和服饰上又有所不同。难道拜占庭人又征召新的游牧民族雇佣军。
就是这些敌人,让清剿残敌的法兰克人折段了至少五面千人队的战旗,最后还是动用了缴获自罗马人的扭力弩炮,才打开缺口,用人数淹没了这些敌人。
当然,他并不知道,而这些人死战到底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语言不通,而几名翻译都死在败退中,结果误会重生之下,突围无望就是唯一的死局。
“给予无名敌人应有的敬意,准许他们体面的被掩埋。。”
查理曼转身下令道。
在他眼中这些人的战斗意志,已经足以与历史书上罗马全盛时期那些最精锐最有荣誉感的军团老兵,相提并论了。
这一刻他并没有想到,眼前遭遇的这些敌人,并不是他日后战斗生涯中的唯一个例。
。。。。。。。。。。。
第二天于是稍停后,我们把金陵城中有点来头的寺院都逛上一圈,布施不少香油钱出去,也留下了不少让人哭笑不得涂鸦和留款,当然看在那些一串串大小银宝的份上,那群大和尚老和尚中和尚,明显世俗化很透彻的,也只能捏鼻子认了,比较热情的家伙则一而再亲自相送出山门,表示以后有空再来,还要拿石碑勒成题记,以彰善举。
在正果寺吃过全素雕果的午饭后,然后,
坐在在金陵城的茶寮里,泡上钟山泉水煮的润州狮峰茶和光州团茶饼子,一壶只要十五个大铜宝,随送卤干、醋泡海米、蒜煮花生仁、梅菜干四小叠。
一边饮茶,一边听说古评唱,这是一种北方流传过来的娱乐方式,主要素材是才子佳人,将相王侯、市井传奇之类的悲欢典故。而金陵的茶寮师傅,在北地讲古的基础上,加上当地流行的唱说之词,以增加艺术性和趣味性,
最常见的,就是截取某个历史片段,然后加以夸张的语言加工和修饰,并夹杂插入一些自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YY小段子,以娱人娱己。
这也是金陵当地,小有身家人士或是殷实之户,消闲度日,消磨上大半天时光的去处。而这个时光,没了可接的活计,雨檐下台阶上也坐满了贩夫走卒之流,虽然没法登堂入室目睹,但是化几文讨碗漂着粗梗的洗茶汤,听听内堂传出的声响,还是不错的,他们虽然衣裳褴褛,但是屏气凝息的神情比茶客们还认真的多。
坐在位置上好的小阁上,薄纱素幔的帐子被放下来起来,遮住了里头人的面容。
油水清淡的素斋显然消化的很快,小丫头她们觉得不过瘾,各自有叫了盐水豆角、切干丝、五项蚕豆、芝麻团子、韭黄小卷、茶粉糕、糖藕片等吃食一大桌,甚至还有一大碗赤豆酒酿糯米圆子,和用江米水、葡罗汁、甜菜头酿制的三酸饮子。
微微豆香浮沫苦尽泛甜的茶水,从舌苔味蕾上流淌而过,在喉咙弥溢出足够的香气后,变成肚子的一股热融融的清气,让饱食泛乏的身体一下从内部清醒过来,耳边是绵软南音金陵腔的唱作故事,一唱一句,一颦一举,都撑满了江南水乡流淌千年的韵味。
眼下正在说的是《定西记》
只是半道插进去听了一会不由让我笑了起来,说是薛仁贵的后人征定西凉的故事,但却在情节上影射不久之前发生的吐蕃之战。
其中自然免不了一些类似“危急时刻,将军一吼赤岭断,百万藩众尽做鬼”“汉家将士感动天地,夜降天龙八部助大破敌营”“大将军乾坤借法,神雷击灭西凉宰相”“诸葛武侯显灵星宿川,困的数万番军不得寸进”“元帅立碑海心岛,定死地龙,截断藩胡数百年气数”明显被神话的段子,倒也很能调剂情绪,
虽然还不乏一些“西凉番人浆食载道,献妻女以迎王师”“汉军将士身体力行安抚藩妇”“按军衔上”之类,让女性也脸红耳热的隐喻段子,但还是让小丫头她们听的津津有味。
只有有些东西编排的实在让人无语,比如拜服在征西元帅胯下的,女儿国国王和公主母女姐妹花什么的,让小丫头他们听的乐不可支,不是抱着肚子哧哧笑,就是憋着脸上笑意,死命拿眼睛瞟的我直翻白眼。
古代人民群众果然并不缺乏想象力,只要有足够的素材,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啊。
我忽然觉得应该回去给那个魏元坤好好算算帐,毕竟其中一些细节只有从征之人才会知道,这是远处响起锣号声大破了午后的宁静,随即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