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616章

幻之盛唐-第616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些《民法大全》中的那些规定惩治“异教徒”方案,也作为中世纪的那些国王诸侯领主们,一次次针对犹太人清洗屠杀掠夺的悲剧根源。

由于《民法大全》的颁布,那些从欧洲到非洲的领主们可以公开大张旗鼓地对属地上的犹太人进行征税。国王们可以毫不客气地将犹太人辛苦积攒的钱财纳入自己的国库。

当一个国家经济发生问题的时候,国王们首先想到的是犹太人的钱袋,如果本土没有那么多犹太人,他们就会做出一副温和的笑脸,将大批犹太人“招商引资”到自己的土地上来。一旦这些来自异乡的旅人定居下来,国王们的笑脸会突然变得狰狞,无数繁重的税收会从天而降。无奈的犹太人只好认命,缴纳大量的金钱以图个平安——这样的事情在周而复始,自称“讲究诚心”的欧洲人却打着上帝的旗号,数百年如一日地做着伤天害理的事情。

这就是犹太人千百年来灾难的开始。一部罗马版的《民法大全》固然是人类法学、法治精神的里程碑,也成为犹太人头顶上久驱不散的乌云。

直到一场可萨汗国的首都,王宫之中发生了一方为拜占庭帝国皇帝指派来的神学家,一方为阿拉伯帝国派来的经学大师,还有一方则是犹太人的大拉比共同参与的宗教大辩论,让马扎尔这个突然出现在里海边上的游牧国家,一下成为挣扎在异教徒清算法案的恐怖和黑暗中的犹太人最后的“迦南地”。

对于这个横跨后世南俄、中亚草原上短暂犹太人王国,身处于欧洲、中东的犹太人兴奋异常。从此,一批批犹太人千里迢迢来到这片对于他们来说即陌生由亲切的王国。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地生活、行走、贸易、从业。他们不用在基督徒面前低眉顺目,更不需要在佩戴充满屈辱的标志。

他们不用担心有人当街故意侮辱他们,也不必提防着什么时候国王颁布驱赶自己的命令……突厥可萨汗国成了真正的犹太人家园,日渐强大的帝国给犹太人在漫长的中世纪中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虽然这个时光是短暂的,但绝对是意义深远的。

更由于和唐朝、拜占庭和阿拉伯人之间都保持着密切往来,因此信仰犹太教的可萨人的天地一下子变得更加广阔了。大批犹太人甚至从可萨人控制的北道来到中国,并成规模地定居下来。

但是随着第一代首都布哈拉的沦陷和在大食人刀剑前被迫改信的“犹太人保护人”可萨王室,掌握知识和传承的长老和拉比们,也终于意识到这片迦南地,也不再如想象中的那么安全了,随着光复信仰的战事挫败,于是当初被视为笑谈,那么一个许诺,重新被有识之士给拾取了起来。

当然如果没有遇到东方的许诺之前,大概几十年后,他们也会带着金钱和财产投入查理曼一世的加罗林王朝的怀抱,仅仅因为那位查理曼大帝,也是历史上少有因为形式需要,而给予犹太人比较宽容的态度,并授予特许经营状和相应地位的欧洲君主,虽然只是那么昙花一现的查理曼王朝,并不妨碍他一度成为希伯来人的精神家园。

。。。。。。。。。。。。。。。。。。。

作品相关 第四百四十八章 惊闻与求教

第四百四十八章  惊闻与求教

第四百四十八章 惊闻与求教

利用这些希伯来人,最初只是我的无心之举,给他们官身和家臣的名分,也多少有点儿戏的味道,但没想到他们可以回报我更多出乎意料的东西,再下来给予约书亚的礼遇,就多少有点千金买马骨的示范意义,目前他们似乎还做的不错。

“礼部尚书贺兰大人递了口信过来。。”

作为我幕府新任的掌书记杜佑,看了眼约书亚远去的方向,抱着公文度步进来。

“唔。。。”

“说是驻留在长安的大食国使团,已经正式通过鸿胪寺,向朝廷提出抗议和交涉。。。”

“抗议什么。。。”

“抗议朝廷在安西境内纵容匪乱,还勾结大食叛臣,四出袭掠屠戮过往商旅,行径令人发指。。。河中列国,已经惶恐不安了。。。”

“我要的就是他们的惶恐不安啊。。。”

我微不可闻的嘀咕道,对于葱岭以西那些绿洲组成的外西域城邦国家,一直是在各大政治势力里飘摇的墙头草,受限于资源和版图,并没有太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是他们的位置又太重要,因此成为各大文明和实力的争夺对象,多少有些左右逢源的优势。

但也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如果出动大军去对付他们,未必还有这个理想中的效果,反而是那些大规模一点的盗匪,就可以轻易威胁他们的边防。

这是高仙芝的石国之变的教训,。现在不是很好,不用官方出面,也不用弄脏手和名声,就可以用另外一些方式,逐渐破坏或者消除大食在中亚诸国的影响和渗透。

“贺兰大夫的意思是,。。。”

我转头过来。

“各守其境,不得相扰。。。。”

“太保守了,传我的话,国之往来,。当以对等为先,且让大食人先把十多年前叛国的突骑施突厥葛逻禄部举族给我交出来再说。。。做我邦交之国,却容留包庇大唐叛藩十数载至今,是何道理,如果大食无法做到自清,又有什么资格与大唐交涉,少不得我国将来自己去讨个说法。。。”

“驾部郎中韦应物上书请修太原至长安的晋直道,。。。。希望能由本军牵头”

杜佑又道。

现在关内八出之地,为了攻略长安,成都至关内的。褒骆道、子午道等三条路线最早被修完;为了输供西北朝廷,平凉至成都的西北道次之;后来收复长安,为了迎还西北天子,又对萧关以西至凉州的道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拓宽平整,以应付繁重的运输任务;后来关内凋敝,还乡团急需大量粮布等物质,为了方便荆楚输运,又重修了商州至京师的硬化快直道;

随着龙武军配合三受降城的河西军经营塞上,。沿着水系建堡截坝,逐步推进深入草原的据点,又修建了银州到上受降城的快(马)车道,以输送草原上缺少的建材,随着古榆林关以北、统万城遗址以西的响水川,地下煤海的发现和煤城的建立,汉时的古榆林关、北朝时统万城遗址,也被重新修整起来,以保护这条路线的末端可以延伸到北庭所属的瀚海军。

再加上,现在为。了配套从李泌当任河北处置大使任上延续下来的,淮南到河东横跨数道的南北漕运疏浚拓宽工程,从东都洛阳到西京长安的,以通行载重马车为标准的快直道,也在紧张建设中,因此这个范围之内,几乎看不到流民。

河东重镇中都太原的直道,可以说是这条京畿道路网辐射的最后一环,如果修通后,预计朝廷往河北、河东各道藩镇、边军的就粮压力和输运损耗,至少可以减少两成以上。不要小看这个两成,放到整个北地数十万驻军中,就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

韦应物奏请的关键,在于目前国库不足的情况下,大量引用民间的承包商,以分段承建之,然后以某些预期的大宗赋税为支付保证。

因为,上述道路的建设因为地域的广泛性和地势环境的复杂艰难性,不但大量使用了军属的工程队伍,以及临时招募的流民团,还有大量的劳役承包商参与,往往多以沿途控制据点的的资源,进行预先支付,以分摊和减少建设成本。许多资质优良的工程部队和良好的承包商关系,也在这些工程中被锻炼出来。

不过这些良好的关系和信用,是建立在龙武军强大的产业基础上的,至于寻常官府的信用,很难让这些商人白干上一整年,再结算的。韦应物用来支付的,是沿途驿所的经营权限。

“此议留中,。。。现在朝廷百废待兴,不要太好高骛远了”

我想了想,又解释道。

“告诉他,本军资源有限,行事都要讲究目的性的,最少要有相称的利益和回报,绝不允许做那吃力不讨好的勾当。。。起码要有详尽的计划和预算,和足够的风险评估。。”

既然能提出以驿站经营权下为担保,这桩提议,背后未尝没有那些军从商人集团的背景,随着我这个体系的再次胜利,他们也逐渐试图在朝堂上渗出更多的触角,和表达出更打的诉求,这部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一次蒙昧中的额资本主义萌芽事件。

“拓跋昨夜已经回来了,还带来灵州党项和横山党项的献出的战马和健儿。。。。”

我点了点头,如果这些别部不识相,也许以就是枢密院下一个开张的对象。

“银州党项羌细封部传话过来,说是静边叛藩请降,自言为奸人所蒙蔽。。。有当时派遣的朝廷密使为证。”

“蒙蔽,一羽翼丰满就作乱,一被打痛了就请降,他们当别人三岁小孩么。。。。”

我冷笑两声,突然转过头来。

“朝廷密使。。。。”

作为枢密院成立之后第一项任务,就组织了对河西战事从后勤钱粮军械到前方参佐派遣、地方向导的战术支援,又将解散的义从营余部作为二路援军,截断各部的呼应,再加上拓揭军本来就是讨逆百战下来的劲旅,对付一群部落武装,在打不赢简直没天理了。

因此以西域联军为主的拓揭军兵锋之下,静边军附近的那些被裹挟的叛藩或降或逃,拓揭军已经攻陷,静边党项的最后一个据点弥峨城,阵斩逆首拓跋戎德,别部酋长拓跋殷、拓跋礼、拓跋埕及等,传首九边,不日可达京师。。。最近的一次邸报,静边拓跋余部,已经逃入贺兰山余脉的西罗山中,

“还有诰身和信物。。。。”

杜佑低头说到。

“什么。。。”

我心中惊了一惊,阉党的手居然伸到党项去,或者说针对龙武军的幕后黑手,早就在布局,静边党项的叛乱,也不过是某一环上的棋子。

。。。。。。。。。。。。。。。。。。。。。。。。。。。。

党项羌只是西羌中较大的部落,分布在东至松州,西接叶护,南杂春桑、迷桑等羌,北连吐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