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340章

幻之盛唐-第340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亲信,跑到附近云梦大泽里去打猎,动辄好几天都不见人。

也正主儿永王,也以夏忙为名带了文武随从。顶着日头亲自去巡视领地。就好象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而老子我长相貌不惊人,又没有随处泄露的王八之气。在一群门客里混日子容易,要想引人注目就很难了,所以甚至出巡,都没我地份。

在我看来所谓的王八之气就是一种势,只要能够造势,比如那么成千上万大军,文臣武将的往身后一站,就是再萎谢之极的存在,也能被衬托着让人看出所谓的天赋秉异,气度非凡的种种优点来。

既然我不想造势,也不想高调,就只能在永王府做个闲散门客,这时候就体现出世家子的优势,虽然不乏对我的背景感兴趣,先后来了几拨人来套近乎,关心我的衣食冷暖兼带了某位领导的亲切问候纭纭,却发现我也是个喜欢享受地玩主,也就多没有下文了。

但相处下来,还是有一些收获地,比如认识了一些人。

其中还是有一些有趣的人,他们家有恒产,没有太多上进地野心,喜欢安逸的生活与品位,又不同于那些捧主人臭脚混日子的门客,只是借这机会交游广际,结实一些相同趣味与品好的人,吟诗唱情,逍遥自在,不过要论善于发掘生活和品位的新异,谁又能比过通晓一千多年大致历史的我,因此要和他们打成一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

江南又残留许多清谈说玄,品评名士的魏晋遗风,清谈说玄,就是后世所谓的侃大山,放到网络上,就是典型的YY,乃是文人阶级,很古老的一种时尚了,自从曹孟德以杀止谤,孔子的后人名士首领孔融等人,成为第一批祭刀的牺牲品后,无数文人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前赴后继倒在执金吾的棍棒和刑具下,得位不正痛恨清议的统治者司马氏又彻底的接过曹魏的屠刀,变本加厉的让人闭口,于是勿论国事,空谈主义和神秘注意盛行,裸奔与磕药之类反社会潮流的后现代主义描述,也首次出现在正儿八经的史书中,说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事物和言论,变成文人自保和解聊的流行风潮。

南北朝时期,南方相对北方变化较少,氏族门阀的制度,也让这些不需要任何努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寄生虫们,把清谈当成了一种标榜身家和抬高名望的手段,而延续下来。

其中,有很多都是类似梦呓的倾向,不过作为文化人YY地当然是更高层次的东西。天地洪荒之类神秘学和宗教哲学,是他们最喜欢的题材,许多话题仅仅是他们的一个梦,或者路边看见的一个自以为是的征兆,然后引经据典,博取百家,论证一番。不过要说想象力,谁又能比的脑子里塞满信息爆炸时代东西地我。

依靠他们的抬举和烘托。小小地闯出点名胜来,没几天就从拿一缗八百钱的二等门客,升为拿三缗钱一等门客。其中有些人身体力行效法和实践了,前人的风范,比如这个,也有五石散,也有烂醉无归的

所谓名士的标准。就是三有之人,首先要有钱,不一定很多,但至少可以让你衣食无忧,其次有闲,这样才有大把的空余和时间,去游山玩水,琢磨一些诸如白马非马、早晨还是中午的太阳离地球更近之类人们无暇考虑地东西。然后是有标新立异,让世人传诵的作品,这就需要人品和才华了,再有才情也要有李白那样一进京城就被皇帝听说的人品,让你的作品传诵天下的机会,如果没有才华。效仿竹林七贤一些骇世惊俗的另类行举也可以,一旦成为名士,多数的荒唐和怪诞不羁,都能得到很宽容的谅解,这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名士地基本要素。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这个世道特有的小资阶级,象李白同学,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个典型败家子。整天作诗要拿千金马、五花裘拿去换酒喝。一喝上头东西乱脱乱丢,什么都不管了。还动不动的散尽资财去充阔老,接济每一个刚结识的人,然后一穷而白地跑人权贵豪门家去蹭酒喝,人家还得做出一副兴高采烈的扫屐相迎这个连吃带带拿的白食党人,临了厚厚的送一笔馈仪上路,少了了人家还说你小气,于名声不好,如果他不是两任婚姻,都找了个嫁妆丰厚有大批田产和仆从,又善于打点财产的前宰相家大小姐,那点四川老宅的底子,早就被他瞎折腾干净了。。

当然出心底说,这也是我最向往的生活。

据说象文章、书法、古玩等许多风雅高端层次的大家和成就,都出自这个阶层,至少我知道,一个整天要为生活操劳的人,是不可能居体养气练出一手好字来的。

他们效法晋名士山涛,所定期聚会地澄湖社,多是一些有趣地人,涉猎的方向也千奇百怪地,比如有的画的一手好画,有的是金石专家,有的喜欢篆刻,有的是玉痴,有的对青铜鼎器很感兴趣,甚至还有一个是专门研究先秦小篆和钟鼎文的,天知道这东西研究来有什么用,

入社的要求也很简单,至少要求会一样有特色的专长,好在平时娱乐大家的生活,象我就是地道品评美食专家,上千年饮食文化的积淀的见识,我敢说第二,没人敢第一。

我本来就是爱号美食的人,自从有了权势地位后,宫内宫外,天南地北的距离也就不那么重要,在我家内院的小厨房,至少二十几个专门分类的厨师,光面食糕点的就有三个不同口味的大厨,然后做汤水的,做炒的,做烧卤的,做羹煲的,做甜食的、做水产河鲜的,做活杀生切的,按照南北口味都有专人负责。。。。。同样一道酸辣汤,南北不同风味的作风食才口感也不同,按照季节与外面的大厨房进行轮换,大厨房又会与众多风味酒搂的招牌菜大师傅进行轮换。因此确保了我家一年四季哪怕在最冷的冬天,也有丰富的口腹享受。

因此作为入会的考核,在我的指点下,仅仅借用他们的仆人之手,至少已经让他们见识,好十几种的地方风味的菜色。因此全票通过入社的程序。

数天之后;在江陵最有名的景胜之一澜苍楼上,我参加了他们的第一次聚会。

。。。。。。。。。。。。。。。。。。。。。。。。。。。

单位又开始内省了;该死的ISO系列认证。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表面工夫还要做;

作品相关 第二百八十八章 名士与倾奇

第二百八十八章  名士与倾奇

第二百八十八章 名士与倾奇

新上市的江鲈活切,用特制的小刀刨成透明如翼的薄片,葱姜酱酒稍微阉过,配上就是白醋、石密、花椒,就是大名鼎鼎的金腓玉脍新吃法,不用盐本身就有一种不腻口的鲜腥,一盆时鲜的蟹粉汤头,红彤彤的水灼白虾、用敲剥好的蟹钳肉炖蛋花的金玉鳌头羹,这本来是下层人士的佐菜,咸蛋、卤蛋、皮蛋拼成的三花六色盘,炒笋头、菱角、芦根拌虾酱的水陆三生切,还有一只硕大开膛的王八,在小盆一样的背壳上,用爆裙边、烤四肢、红烧脊肉做成一鳖三吃的花样。。。。。。。

既然是要体现先贤遗风。

这种聚会上唯一的规矩就是没有规矩,闲情写意的或座或站或倚,只要你高兴,哪怕横躺在地板上都没关系,只要你不怕被某些醉眼朦胧的家伙给踩到,就这么斜靠在凭栏上吹吹江风,尝尝时令小吃,的确让人很惬意。

“这是卢根酒”我对座的一个大热天也穿着长衫汉襟的家伙,正小心翼翼的轻轻端起一个扣住的酒觞,放到鼻子下闻一闻,“重醒过二道,不过开坛早了些,糖味走的太快,已经有点微酸了”

“梁五,还不把你的宝贝,拿出来”大呼小叫起哄的声音。

我拿出一个小银扁壶,倒了一盏绿色的酒液出来,顿时浓郁甜腻的果香充斥在空气中。引地一片抽动吸气声

“好,再猜猜这个把”

“难道是。。。。。传说中猴儿酒”

“不对,是果子露。。。。。。。不过那酒味道淡的很,没这么厚”

“难道是剑南的梨苹烧”

再次有人冥思苦想起来。

这是他们正在进行一种猜酒游戏。

与我对座的这位荆门人高信,就是他们之中酒中高手,但不是说他酒量多好,而是对品酒辩类很有一套。有一套比狗还敏锐的,从西京四春的西市腔、暇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到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荣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别南之娆春、河东之干和、葡萄,岭南之云溪、博罗,宜城之九酝,浔阳之泪水。。。。。。。。。

只要过鼻乃至过舌,都能一一品评出产地和年头。甚至可以根据口感。判断出这是产地上的细微差别,据说曾经有人乘天喝醉了,拿了几种参合起来地杂酒去试他,结果被他一一认出,连恶作剧掺了一点白醋都无法幸免。

因此很容易就得到动不动,就豪饮三百杯的同道酒鬼地赏识。但是就是这样,他还是被我带来的一口烧当场放倒,倒重新爬起来的时候。还在念念自语“好冽的酒”,自此对我带来的藏酒念念不忘,成为我的推荐人之一。

剑南虽然有很多酒坊,却没有什么太过出名的,后世所谓剑南烧春,那不过是国人自吹自擂杜撰地事物。直到我在流民大营的工场里大量生产粮食替代酒和烈性提粹酒后,剑南酒才以种类繁多,而且甘烈醇厚闻名于世。

另一个比较清醒的人,则捏着我的扇子翻来转去的百看不厌,就因为上面是吴道子手迹的飞天,旁边还有王维专门的配诗,据说在瓜州敦煌描绘佛教壁画的工匠中,有许多都是这位大宗匠地弟子。吴道子现在长安养病,而王维,现在正是小丫头的太傅。随便拿一位出来。都是让他们震撼上半天的人物。

他叫柳友梅。喜欢画画,在江陵市井中很有些名声。善画活物生姿,特别是淡笔画肥牛,只是这厮好酒,非饮不画,又很有些竹林七贤遗风,酒上头了就喜欢轻裳露凉,把衣服垫在画纸下画画,结果画画的笔墨,就醉意朦胧的画到衣裳上去了,是以人称————淡墨轻杉。

“真是精细入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