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1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作为岭南招讨行营名下,资序仅此于实际最高领导者招讨副大使。大月氏都督府郭石的第二号人物,北天竺经略府的当家人,犍陀罗三州讨击使,权经略副使,富楼沙刺史鱼同鱼大投,却不在西犍陀罗州的前线,而是点集兵马正在聚集在南犍陀罗州最东端的河岸上,碌碌的工程兵已经打好了三条便桥,军属选锋营和敌刺、捉生队的将士,已经抢先过河,建立外围游哨和前出阵地。
光是输应的民夫就达到上万人,除了各军、城、镇、戍的基本生产维持忍受外,多余的力量都被抽调到这次骤然动员起来的备战上。
但是还有人试图劝阻这次军事行动,做最后一次努力。
“请鱼镇三思”仅仅是枢府大人的一个意想而已,我们会不会太仓促了些”
“我们在河外低原(信德平原)的经营才刚刚铺张开来,骤然将人马抽调回来做东南攻略。。”
“只怕那些刚刚降顺安分一些当地诸侯、藩主,要有异动了。。”
他们主要是那些刚在当地建立起统治体系和行政架构的文官属员,主要受过相应教育的唐人和归化人,有着并不愿意见到兵力削弱和换防,影响到正在进行的经营和建设成果,或是造成来自新平复的地方,不安定因素和治理风险重新增加的天然立场。
“短暂的空虚已经无妨。。”
为此鱼同也不得不再次解释道。
“我们已经得到海上军州的策应,不多久他们的船团已经朔河而上,替我们牵制那些西北部的天竺诸侯。。”
“北天竺的经营正当方兴未艾,骤然两线开战,对我们未免太国勉强了。。”
还有人想据理力争一下。
“天赐良机,不争取一下怎么知道呢。。当断不断,才是最大的失职”
鱼同有些不耐了,但还是耐心解释道。
“更何况我们这次要去取的,乃是这片土地长治久安的大义和名分。。”
“鹞书已回,东天竺的邦君土侯,已然对我们的使团。。”
“出兵,扫平一切妨碍的名分依然获得了。。”
“沿途顺者令从,不从者旋灭之。。不论贵庶,顺应王师,财货人口,丝毫不取”
“诺。。”
。。。。。。。。。。。。。。。。。。。。。。
扎格罗斯山脉西南麓,波斯湾北岸出海口附近的依兰平原上,作为两河流域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这里盛产小麦、大麦、稻米、棉花、烟草和椰枣。
在这片偏南的土地上,生活着数以百万计阿拉比亚人、波斯人、亚述人、巴比伦人乃至亚历山大东征时,希腊将士们与当地女子留传下来的血脉,等古老族裔的后代,多种文化元素和海外贸易带来的交流,让这片被称为古代依兰的土地上,充满了长期共存的多样性。
但如今他们大都皈依了先知穆圣传下的,对外来自入侵者充满了敌意和排斥,小规模的抵抗和骚乱,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
因此,当一只以穿过沙漠的骆驼骑兵为先导,阿拔斯王朝的野战军队长驱直入,在当地百姓自发的夹道欢迎和痛哭流涕的告求下,猛然扑向侵略者所占据的苏萨城。
而在另一个方向,来自王朝西部的叙利亚人、哲齐赖人、巴勒斯坦人、伊拉克人组成的地方兵团,紧随其后,在那些经历北方和西部战争后,幸存下来的宿将和迅速成长起来的阿拉比亚人新生代军官的统带下,他们通过沙漠里贝贾人向导,绕过了复杂盘亘的运河沼泽区,像刺刀一样轻易贯穿了赞吉起义军的地区,然后从他们缺少防备的方向出现,轻易的击溃这些盘踞在城市里的叛乱者,却没有多加停留,而是招募了新的辅助兵员后,继续向东南进发,当地的穆斯林和心向王朝的旧日臣民,像滚雪球一般的自发带着马匹和武器、仅有的口粮,争相加入这支大军。
第七百六十一章 整顿乾坤济时了6
伊拉克南方,巴士拉运河区的沼泽旁,马亦德从满地尸骸的战场中重新醒过来的时候,一只红头大兀鹫正在斜眼藐视着他,用勾嘴不紧不慢的啄向看起来还算新鲜的血肉,压在他身上的几具尸身,已经被啄食的露出大部分干枯发黑的肋条和器脏。
随着他聊胜于无的驱逐和威胁性的动作,这只大兀鹫吃了一惊,却狠狠的啄向他脆弱的眼珠子,然后一只手臂紧握的断箭,如闪电一般刺入它胸膛,只听得这只食腐动物尖锐的惨叫了一声,勾嘴重重的从他额头上划过,带走一片血肉,却是再也不动了。
这一个动作几乎耗尽了他今生的气力,像死人一样再次失去行动的能力,这时被惨叫声招来的另外一只兀鹫,不怀好意的盯着他眼睛对视了半会,最终还是不甘心的煽动翅膀,跳到另一堆尸骸上,这里可以供这些食腐凶禽候选的食物太多,实在犯不上为一个还没有死透的猎物,多费力气。
沿着断箭撕开的胸膛里,污浊发黑的血,直接淋在口中,浓重的腥味和粘稠感,呛的他差点昏死过去,记忆才一点点的回到他胀痛的头脑里。
他是砍倒了三个披甲的骑兵,被打下马来后,又用长矛挑死一骑骆驼手,多下两只手和一对脚,才被从背后喷血撞飞出去的。
他还清晰记得斗大的马蹄踏在自己脸上,骨骼碎裂的声响,但是似乎是头盔保护了他脆弱的头颅,尽管如此,整个脸颊以下,都失去了知觉,一摸都是血糊糊凝结的渣子。
所幸他的舌头似乎还能动,马义德是一名唐化栗末人的后代,作为城傍子弟在安西军中服役的历史也至少有八年,随西征大军一路打到这片大洋边上之后。因为相近河中人的长相,而作为特派在赞吉起义军中的少数军事教官。
先是起义军中的贝贾人反戈一击。烧掉了粮草和军械,抢走了大半牲畜,然后是阿拉比亚牧民也脱离了军队,还没正式开战。赞吉起义军就陷入内讧和四分五裂的严重削弱,然后市民中也发生了暴动,杀死了留守军官,让被迫出城野战的起义军主力,人心大乱。于是,这场战斗只能用一边倒的屠杀来形容,赞吉起义军的大多数人,都缺乏足够的军事训练和战斗经验,在那些经过大食国西部和南部大战淬炼的将士面前,就算有少数舍生忘死的悍勇之士,也几乎没能坚持多久。
但是在这绝望的时刻,还是有感恩的一小队起义军将士。临死前用尸体保护了他。让他不至于被打扫战场的大食人发现,而逃的一条性命下来。
依靠生吞兀鹫血获得一点热量,他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像蚂蚁一样铺满大地上的漆黑皮肤,深褐色皮肤、棕色皮肤乃至深黄皮肤起义军,和更浅淡肤色的大食兵。横七竖八的纠缠错节在一起,死前抗争的狰狞和扭曲。
但是更多是丧失战斗勇气后。哪怕投降也依旧被集体屠杀的尸体,他们双手后缚的尸体。成排成片的倒在血泊中,他们死不瞑目的头颅被成串插在矛尖上,构成道路旁无数只沉甸甸的血腥景观。流淌下来的血水和发白的脑浆,在地面上积淀成大大小小的稠腻血泊。
马亦德用一块破毯子将自己裹起来,以遮蔽日晒和防止过多的脱水,再用灰土涂满自己的手脚,看起来和那些当地流民,没有什么区别后,才夹带这两把防身的断刃步履蹒跚的踏上未知的归程,在他的前方,死亡和杀戮,时时刻刻在这片土地上上演着,从某种程度上说,相比阿拔斯王朝的军队,得到抢劫攻杀的特许状,游荡在这片土地上的贝贾人,才是更加危险的存在。
这些在沙漠极端环境下磨砺出来的天生强盗,是不会太过注意赞吉起义军,或是其他当地居民,或是海外入侵者,在肤色上的具体区别,只要有足够的价值,就算是同位贝贾人的同胞,甚至是阿拔斯王朝的辎重小队,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
数百里之外的苏锡安堡,作为废弃的前波斯王家游猎据点之一,这里拥有雄伟的廊柱建筑,壁面贴着釉砖,砖上刻有狮子、卫兵、公牛等彩色浮雕,充满了古朴的韵味。。
人称岭南蛮的宁海都尉张彪,望着城下,如蚁附一般的大食兵,连绵的旗帜和营帐,就是一阵阵的头皮发麻,自从他误打误撞翻越了莫克兰山脉,开辟了俾路支沿海低地,到北天竺信德平原的新贸易线之后,他的人生和事业也迎来了一个爆发期,作为嘉奖,他不但获得天赐州本岛的宅邸和海岸内陆地区的大片田庄,还成为了天赐州经略府新鲜出炉的第五镇都尉,主要负责与俾路支及北天竺方向的巡守。
依靠在北天竺所获的财货和奴隶,他迅速招募乡党和追随者,成为一只初具实力的新军。
自从海上军州发起对波斯湾出海口依兰平原的策应攻略之后,他也带领一支千余人的偏师,占据了苏萨城西南,卡伦河畔的苏锡安废堡,作为苏萨城外围的卫星屏藩,相对小而坚固的城垒,但是禁不住敌人的数量实在太多,而造成人心和士气上的颓丧。
在围攻的营地之外,可以清楚的看到,毫不掩饰而大张旗鼓的敌人,他们驱乘着无数的骆驼和战马,以及它们所拉的辎重和大车,昼夜不息的越过浅浅的河流和城堡,前往苏萨城的方向,哪怕在至黑的夜晚,都可以远远看见他们所打起的连片火把,就像是蠕动在弟弟上的星辰海洋。
。。。。。。。。。。。。。
塞浦路斯港也许在数百年前还是繁荣的代名词,古腓尼基人很久之前就在这儿建立了相当规模的贸易据点,这儿也是小亚南方沿陆最主要的中转地,但是这一片狭长的岛屿群,在阿拉比亚帝国崛起之后彻底地被改变了。
身处安纳托里亚、阿非利加、叙利亚的海上洋流交汇之处,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成为了争乱战火通行的巨大走廊。山贼、海盗和军队几百年内尽情地蹂躏了这块肥沃的土地,一切都被无情地摧毁了。只有贫瘠的山谷、荒芜的滩涂和毫无生机的城市。在潮湿的海风下变得绣迹斑斑。
待到赛里斯人来到这片土地的时候,码头和海港早已等同于废墟一般,乱石堆满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