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校对版] >

第1119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 [校对版]-第1119章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校对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职的尴尬之处。

虽说大计天下三年一次已惯例,但是这到了最后,朝野中人都揣测纷纷。

这被褒奖的“卓异”官员少,像其他‘贪酷’‘年老’‘有疾’‘不谨’‘罢软’‘才力不急’‘浮躁’罪名的官员却多小两百人。

等到这两百人收到处分时,大家后知后觉,才发现不对劲。

这些人中,多是皇子府的门人,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关系。

就是原本要升职的王全泰,而今也因考评得了个。“浮躁”暂时与升职无缘。

曹颙冷眼旁观。暗暗心惊。

看来康熙在清理皇子们爪牙,好让新皇安稳登基”

郭里口,御舟上。

十三阿哥拿着手中的折子,神情有些疑惑。

王全泰虽是十三阿哥门人,但走出仕这几年,都凭着真功夫立功。而今,莫名其妙地丢了新缺,这考评中永远地留下一笔。

十六阿哥刚好来寻他,站在舱门口,见着十三阿哥脸色晦暗看信。

他迟疑一下。寻思要不要进去,十三阿哥已经抬起头,露出笑来,道:“老十六来了。”

十六阿哥也没有什么正经事,说了几句,也将话题说道大计天下之事。

十三阿哥闭口不提此事,只是静静地听十六阿哥讲述。

十三阿哥晓的。自己回不去过去了,再没有鲜衣怒马的轻松。

若是早年,他身边的人受了委屈,他绝不会忍,想着暴跳出来,给妻子长脸。如今,他到底多了胆怯,晓得留三分余地。

转眼,到了二月初十,曹颙带妻子回淳郡王府,为侧福晋做“三七”

不知道是否想明白了,初瑜在七福晋面前神色重复,这多少失了兴致。

忙了半日功夫,曹颙正闲着,就同几个小舅子坐一道,加深感情。

丧母之痛,显然这几个青年人措手不及,样子憔悴不安。

曹颙见状,不由皱眉。

这埋怨福晋的话。初瑜作为出嫁的女儿,偶尔能说一下。只要不流传出来,也无伤大雅。弘曙作为王府未来的继承人,却不能这样做。

真相如何。已经过去。弘曙要是真记恨上七福晋。闹出旁的出来,就是两败俱伤的下场。

他思量再三,还是决定旁观,不参合进去。等到有机会。告诉岳父。也是罪过。

侧福晋“三七”过去没几日,圣驾回鉴。

这“大计天下”也留下了尾巴,关系到小两百官员的仕途胜衰,这四下里钻营得还少了。

就连曹府,都接连招待了两位客人,

一位姓曹的知府。淅江金华人,并不是曹府族人。但是祖上有曹府有往来。他须发皆白,依仗着年岁大,提及两家祖上的交情。

一个姓孙的郎中。就是孙文成的堂弟,是孙家嫡子子弟。

曹寅在时,这两人就曾上过家门,所以曹额也认识。

他们倒是真当曹府是亲戚了,半点不含糊,理直气壮地说出所求。

曹颙看着两人,只觉得脑袋里是浆糊,转而渐渐清明。

他已知道,这次大计,多是清理的皇子家奴。

眼前这两人。官不高,名不显,却是不知不觉地择了门墙。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四十六章 京察

这次“大计”后。圣驾回京,就轮到“京察”。

曹颙那位远方表叔孙郎中,就败在“京察”上。

所谓“京察”就是对京官的考核,曹颙也未能幸免。只是孙郎中是五品官,有顺天府衙门负责考校;曹颙这个二品侍郎,则是直接参加吏部与督察院的考试。

没错,这京察的主要手段就是“列题引见”与“会核”

列题是关于朝政撰写条陈;引见是由吏部开具履历单引见给皇上;会核则是衙门长官对下属的考语。

这考核标准,并不是凭借长官主观,而是有标准。

以“四格六法”为考核标准。所谓“四格”就是指“才守政年”

“才”是才干。分为长、平、短,曹颙是长;“守”是操守,分为廉、平、贪。曹颙得了个“廉”;“政”是政务,分勤、平、怠,曹颙是勤;“年”是年龄,分青、中、老,曹颙是青。

“六法”则是指六个方面的缺失,‘不谨’‘罢软无为’‘才力不足’‘浮躁’‘年老’‘有疾’有了这六个方面的确实,分别要革职、降级、勒令致仕。

“京察”成绩分三等。‘称职’‘勤职’‘供职’

这“四格”曹颙考核都是上,“六法”又半点不沾,所以即便他这两年在户部没有什么显着功绩。京察成绩很是惹眼,就是京官中的第一等“称职”

曹颙三年任满,即有资格升转。

曹颙成绩骄人,李卫的考核却是惨不忍睹。

他是捐官。又是土财主出身,自不如科班出身的同僚的眼。加上他执掌库务几年,太过勤勉,使得旁人少了不少油水,就惹了人嫉恨。

李卫归到四阿哥门下,并没有大张旗鼓,所以户部这边真没有谁给李卫面子。

等到“京察四格”中,李卫是“平、平、平、中”任谁看了这份考评。都会认定他是碌碌无为之官。

“六法”中,李卫占了三条,‘不谨’‘才力不足’‘浮躁’前一当罢官,后两条应降职。

他到户部任上三年,正是升转的关键时刻,这“京察”一番下来,怕是连任都成奢望。

看到盖了户部尚书印鉴的这份“京察”折子,四阿哥勃然大怒,几乎要拍案而起。

李卫是他看重的人,留意了好几年,自然晓得李卫状况。李卫不过是因捐安的缘故,才学有些不足,若说政务,甚是勤勉,操守上也能当一个“廉”

实打实的说,李卫的考评,就算比不上曹颙,也能是中上的“勤职”

四阿哥没想着放李卫出京,打算让他在户部在干上一任,磨磨性子,以后好大用。

没想到,这“京察”下来,好好一个能吏成了庸官,四阿哥如何能不气得仰脖。

要是他不认识李卫,不知李卫这几年所为,单单看这“京察”折子,那就要使明珠蒙尘。

这份认知,使得四阿哥暗暗心惊。

如今大学士有宰相之名,没有宰相之权,帝王权威至高无上。这又能如何?若是耳不顺、眼不明,还是会被臣子蒙蔽。

四阿哥虽向来行事隐忍,但是骨子里及其护短。

他认定了李卫当用,如何肯让旁人说李卫不好。就在这份“京察”折子上,他洋洋洒洒写了半页考评,都是褒赞李卫的,连当初庄亲王与李卫纠纷,也都位列其上。

虽说李卫是他的门人,但是他写得理直气壮。

直到撂下笔,他才吐了口胸中浊气,畅快了许多。

待到这份折子。送到御前,不仅看折子的康熙异色,连正在代笔的张廷玉也跟着吃惊。

因为,康熙笑了:“这个李卫倒是有趣,四阿哥举贤不避亲,命四阿哥速速引见。”说罢,将折子丢给旁边侍立的魏珠。

魏珠躬身接过。转身递给张廷玉。

张廷玉匆匆扫过折子,手执朱砂御笔,代笔批了折子。

能得四阿哥褒赞如此的,不知是什么人物,却是官职不高,名声不显。张廷玉心中,萌生出几许好奇。

因为这批得折子上,有“速速”二字,所以次日,张廷玉就见到了这位倍受四阿哥褒赞的李卫。

虽说不当以貌取人,但是张廷玉心中还是有些失望。

这跪着的人高马大的壮汉,抬起头来,就是满脸的麻坑,长得像个,粗鄙武夫,实看不出哪里贤能来。

倒是康熙。从第一眼的失望起,到是多了几分思量。他晓得儿子的脾气,冷冷淡淡的,实际上心高气傲得很。

能入了四阿哥眼的人,定不会是考核折子上所描述的庸官。

李卫还是在捐官出仕之初,随着不少人,由吏部官员领着陛见一次。

如此单独引见。还是头一遭,他就有些紧张。

二月中旬。春寒未消,他跪二”。片刻功夫,就出了脑门子汗。

虽说这几年,参加大朝会时,远远地见过康熙身影。当时并不觉得什么,只是觉得龙袍金灿灿的,看着惹眼。

如今,看着地上的金砖,听着康熙与四阿哥的对话,李卫神经绷得紧紧的,生怕出了砒漏。

这越担心。越走出乱子,等到康熙亲自问李卫时为何要向庄亲王追债时,李卫立时直起身子,扯着大嗓门,道:“回皇上的话,臣是依律行事,没旁的缘故。”

魏珠在旁。听了李卫的话,嘴角都忍不住直抽抽。御前对答,规矩大着,做臣子的。自然要说得软乎。

这个李卫长得丑不说,还是个愣头青,怎么就被四阿哥瞧上?

他这样想着,就用眼角余光去瞧四阿哥。

四阿哥到是神色如常,丝毫不察觉李卫有什么不对。

康熙如今耳重,平素召见其他官员时,都要仔细倾听,生怕让人瞧出什么。如今,这李卫的大嗓门,正好合了他的胃口。

康熙又随口问了两句户部银库之事,李卫虽回答的直白,言辞不算文雅,但是也能瞧出他在差事上用心。

待打发李卫跪安,康熙笑着对四阿哥道:“确实不错,没枉费你夸他这一遭

四阿哥心中迟疑,要不然说出这次“京察”的弊端;犹豫片剪,终是没说出口,,

御前溜达一圈。李卫的“京察”成绩就成了“勤职 ”

一时之间。引的八方齐动。

那些在“大计京察。中难逃罢官降级的官员,就开始不死心,四处钻营。惦记着托人陛见。

四阿哥对李卫的提挈,有目共睹。

曹颙晓得其中缘由后,倒是有些羡慕李卫。

史笔如刀,都说雍正是暴虐之君,但是曹颙晓得,这其中大有水分。不说旁人,就是李卫,按照历史上的走向,遇到四阿哥之后,是一路飞黄腾达到底。

经由丈夫开导后,初瑜渐群从丧母之痛中走出来。

二月中旬有童子试的第一步,县试,天佑、恒生与左住、左成兄弟都下场。

这是科举考试第一步,极其繁琐。县试通过后,还要参加四月里的府试、八月里的院试,院试合格后,才能得到“生员”资格,入官学读书,或者参加乡试。

其实,权贵人家子弟,直接纳个监生,也能直接取得乡试资格;但是,曹颙还是希望孩子们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