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帝国-第9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的最终原因嘛?但为什么会是这个样一个结局?说是难受吗?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但心里面总是有一股淡淡的怅然和遗憾挥之不去,可要说到郁闷甚至是难受,也不太准确的样子。
哎,要是两个人能最终在一块儿就好了。
女生小鱼这么想着,她并不清楚为什么之前也有些作品,比如说初中时候读到的那些琼瑶口袋书,虽然大多数是花好月圆的大欢喜结局,可也有以悲剧收尾的故事,但为什么那些故事当时难受郁闷一会儿之后,却没有自己现在这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呢?
无论是杨一所在的前世时空,还是现在这个晚出现了半年,但同样让无数读者感怀在心的“新版”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 第,都引发了无数读者们和女生小鱼差不多的读后感,那种淡淡的,却又缭绕不去的久远的回味,明明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似乎留心一下就能在身边看到一样,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狗血的煽情,但就是让人怎么都放不下。
他们是读者而不是图书评论家,也不是什么对图书作品深入思考的研究者,所以并不清楚,恰好就是因为一个“淡淡的”,“好像身边随眼可见”的原因,才造成了这部小说的轰动和巨大影响力,在网络沟通的影响力,已经初现端倪的新世纪头一年,书中主人公的故事,恰好就和自己的生活发生了某种共鸣,加上蔡志恒对于女生的细腻描写,让每个读者都感觉到似乎在自己身边,也随时可能出现一个“轻舞飞扬”或者是“痞子蔡”一样,这才造就了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 的轰动效应。
如果换一个时候,这部小说早出来三年或者是晚出现三年,前者因为读者们没有经历过网络生活,所以不能产生共鸣,而后者则是习惯了网络交流以后,开始对于网络上的虚幻有了切身体会,因此现在对这部小说所产生的共鸣,都会消弱三分。
一部足够优秀的小说,出现在了最最正确最最合适的时间,当然会造成这种轰动,这种无数读者的情感共鸣。
不过仅仅就只是针对女生小鱼而言,她在被车子里的广博惊动以后,才陡然回过神来——哎呀不好了,怎么都坐到了勤奋村?已经都过了崇明大桥了啊!这一下可惨了,等下到了以后,可别都找不到人!一下子慌乱起来的女孩子,马上急急忙忙站起来,冲着前面已经开始重新启动公交车的司机大声叫了起来:“对不起对不起,我忘了下车,司机师傅麻烦你停一下,对不起啊!”
好在她只是一个学生,又是乖乖女的模样,所以前面无论是司机还是其他乘客,在无奈地报以善意微笑后,还是目送她急匆匆跳下车,又赶紧跑到了接到对面的反向展台那边。女生在来到了站台上面以后,才想起来掏出包里面的小灵通电话,打开一看,果然有两个未接来电,马上迫不及待地拨打回去,接通以后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痛骂:“你是死鱼啊,说是晚点儿来,现在都几点了大姐你知不知道?我打你电话你怎么不接?看帅哥发花痴被车子撞到医院里面了啊……”
……
女生小鱼的暑假遭遇,杨一是不知道的,他现在正看着摊开在办公桌上面的好些份报纸,心情愉快地一张张看下去。
现在魔都这边的章 《文荟报》 ,已经被长三角地区的一些个媒体,给戏称是阳一文化的官方发言人了,因为无论是之前的漫展还是这一次对于 《第一次亲密接触》 的预先报道,事后新闻追踪,都充满了“歌功颂德”的气息,当然,也只是媒体同行们的戏言而已,事实上只是一些很普通的正面报道罢了,并没有无事客观情况地大肆吹捧。
但问题是就看客观情况,无论是阳一文化对于这部小说的发掘和推广营销,还是小说本身的写作成就,以及对网络写作的启发和带动,就属于现象级别的事件,因此在报道的时候,对方也就说了些看似好话的实际情况,当然是不算章 《文荟报》 那边对阳一文化拍马屁的。
“一本看上去明明简简单单的小说,故事的脉络甚至可以用‘简单’而不是‘清晰’来描述,但为什么引发了如此多读者的共鸣和感动?仅仅只是作者大肆卖弄了一份纯真的感情吗?不,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因为这样一个看起来简简单单的故事,正好契合了现在的网络时代,我们每一个通过网络交流的读者,都有可能在明天或者是未来某个时间点上,突如其来的就遇上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轻舞飞扬’,如果当那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你,我,我们大家,真的做好了准备嘛?要怎么样做,还可以让我们自己的‘轻舞飞扬’留在我们的身边……”
毫无疑问,这一片读后感正好命中了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 之所以火爆的核心实质,所以也让无数读者在看到了这一篇评论以后,很是心有戚戚焉。
另外章 《信民报》 第的报道,则超脱了小说作品本身,开始更多去深入思考网络时代,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个人进行沟通的可能性和意义上面,更多着眼在新的信息时代交流方式的变化。当然,也没有忘记了对阳一文化做出评价:“我们都知道,阳一文化是一个新兴的文化企业,不过它旗下的阳一出版,在三年前横空出世的时候,就揽获了当年畅销书市场上最大赢家的位置,那个时候,很多人只是以为这个民间企业的成功,在于对方是畅销作品的作者本身就是公司老板,因为资源优势所以才能获得成功,可现在当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天才作家和天才图书出版人的身份,是完全可以重合的……” (未完待续
第898章标杆
“能够在无数同行业从业者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发掘出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 这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得上是出版界大事记坐标的作品,足以能够对阳一出版的目光有所了解,并且除了过人的好眼光之外,阳一出版将历次畅销书营销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完美体现在了这一次 《第一次亲密接触》 的推广之中,单纯就对于一本文学作品的包装和推广来说,我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图书人,能够和阳一出版比肩,当然,营销手法是可以学习的,但从万千不同题材的书籍中发掘值得推广的作品,才是最难的一点……”
男生看着面前的评论文章,只是失笑摇头,章 《信民报》 第的主编说起来,应该算是罗戈家里一位叔伯的同学,而且要算是关系比较不错的那一类,从胖子偶尔透出的一点儿风声来看,两家逢年过节也都有走动,所以但凡遇上了针对阳一文化的报道,基本上都是正面一些的评论。如果碰上是“立场正确”的新闻,比如说之前有魔都官方参与的漫展,几乎都算是舆论上的鉴定支持者。
而这一回对于阳一文化包装操作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 ,当然也是要好好的宣传一番——出版图书从来都不是坏事情,只要作品本身不存在负面意义即可。
放下了章 《信民报》 第,杨一继续翻动了一下其他的评论和报道,和漫展差不多,都是比较正面的新闻。这也不奇怪,漫展好歹还有人担心会不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带来一些譬如是“玩物丧志”的隐忧,可换成是文学作品。那么就几乎完全是两回事情了,多读读书,这是几乎被公认为有益处的好事情,当然不会来个人反对。
不过在这么多报道中,其中一份宝岛那边的评论,却忽然引发了杨一的注意——“两岸在文化领域内的交流,一直都没有中断过,然而从客观角度来看,却也一直没有十分让人瞩目的进展。这其中的缘由多种多样。本报也就不在此累述了。可这一次魔都阳一文化针对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学助教蔡志恒作品的操作,却让大家看到了其实文化交流不用流于形式,也不用太多官方的干涉,只要有了好的作品,那么一样能够造就出红遍海峡两岸的‘红书出来’……”
“在这一点上,阳一文化和蔡志恒先生,无疑为文化领域进一步的合作和交流,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哪怕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那也无妨。怕就怕大家都关起门来闭门造车,谁也不理会对方那边的优秀作品或者是市场资源。”
“而在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 大获成功之后,我们宝岛的优秀作家,会不会把目光投向大陆市场呢?而大陆那边的出版人。又会不会更加重视宝岛本土的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呢……”
“这还真是有够高姿态的……”杨一很是无语地摇摇头,心忖这个章 《自有时报》 ,还真是能够见缝插针。一下子就把自己放到了宝岛作家的灯塔位置上,说到内地的市场。可能不管是什么人都没办法无视的吧?不说那些逐利如同苍蝇闻到了“某某物”的商人,就算是相对来说更加清高一些的文人。估计也无法抵御如此庞大市场的诱惑。
之前也有过一些宝岛作家的作品,在内地这边流行,不过都是小范围内,那些真正喜爱文字的群体才会去注意。譬如一位很是有名气的作家林庆轩,一系列的散文作品就在读者圈子里非常受欢迎,但出了这个圈子以后,还有多少人知道他就不太好说了。内地的作家只要能够拿出一两部稍微在水准之上的作品,就能够自我宣传出去,而林庆轩其人其作在宝岛的地位,大致也和余秋宇贾品凹在内地差不多,可名气就逊色了不止一两筹。
因而这个章 《自有时报》 来了这么一篇报道以后,可不就是给宝岛很多作家指出了一条路子么?当然,在暗地里怂恿自己这边作家作者的时候,对方倒也没有忘记对阳一文化进行一番抬高,想来也是希望和眼下风头正劲的阳一文化隔空结下一番善缘——“为什么像 《第一次亲密接触》 此类优秀的作品,宝岛本土的出版人没能够发现,却被对岸的阳一文化领先一步?这应该并不只是一个意外而已,听闻这部作品的作者蔡志恒先生在接受本报采访的时候,说过如下一段话‘首先必须要感谢阳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