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和魔王的幸福生活-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猛兽对首领表示忠诚的方式。
“你太小心了。”箱子最终合上的时候,元绍不赞成地微微摇头。“何必如此?”
凌玉城俯首无语。元绍的语气里带着薄责却也听得出满意,更重要的是,他并没有说:“以后不用这样。”
元绍点了这么一句也就不再说,转身在桌上翻了翻,抽出另外一本折子递过去:“你之前解送进京的五个贪官污吏,朕都处置了。这是吏部报上来的候选官员的名单,你看看,自己挑合意的使唤。朕知道前几个月的事务都是你自己的人顶上的,要继续用他们也行。”
“谢陛下。”凌玉城也不推辞,双手接过,凝神细看。折子上候选官员的姓名出身、履历考评一行行列得详细,一共五个缺,折子上至少有三十个人名,光父祖姓名官职就是厚厚一叠。凌玉城看得很快,元绍这里两本奏折还没批完,他已经把东西都交了回来:“臣以为这些人都可用,请陛下决断。”
奏折上躺着小小一张笺纸,元绍一眼扫过去,上面端端正正十个名字,挑的都是踏实肯干、体恤百姓,在地方上有实绩的官员,出身倒是夏人和铁勒人各半。元绍暗暗点头,人果然要遭些挫折才能长进,看凌玉城选人的想法,做事比在大虞的时候要知分寸得多了。随手圈了五个:“就这几个吧。上任之前,叫他们到你这里领训。”翻开奏折,朱笔龙飞凤舞地批了下去。
“这——”
“你是青州之主,他们来见你也是应该的。这些人你好好教导,朕还指望他们从你手里磨出来可以大用。”元绍不以为意地回答,想了想,又道:“也不用进宫了,就在外面见一见,你叮嘱他们几句。”心里暗暗记下一笔,以后这种政务多了,要给他单独安排一间宫室,见人办事也方便些。
经此一事,两人接着议论政务的时候,语气倒是轻松了少许。凌玉城说了些青州地方的开港、煮盐、整修水利等等事务的准备工作,元绍也聊了些两个月来方方面面的见闻。这一天两人一直聊到深夜,元绍沐浴更衣回来,才踏进卧室,心里一动,静静收住了脚步。
凌玉城背对着他躺在床上,呼吸轻细匀净,显然一沾枕就已经睡熟。之前两人共寝,凌玉城从来没有这么早入睡,总是等他也躺下以后才慢慢睡着。到底是累了吧——听说他在青州白天练兵,晚上还要秉烛理政,有时候一天竟只能睡上两个时辰。这么快两个月下来,难为他方才半点不露声色,神情举止,完全看不出一点疲惫的样子。
元绍放轻了步子走到床前细细打量,沉睡中的人姿态仍然是安静而警戒的,侧身向里蜷卧,一腿屈,一腿直,一臂贴在耳侧,一臂护在胸前,所谓“卧如弓”正是如此,整个人如同一把蓄势待发的弯弓,只要有一点惊动就可以跃起护身反击。看了片刻侧身坐到床沿上,只这么一点动静,凌玉城气息忽然一紧,护在胸前的手掌向枕下摸去,跟着整个人微微一凛,悚然醒转。
“你在找什么?”这个动作太过熟悉,仿佛之前凌玉城每一次中夜转侧,都会本能地伸手到枕下,然后才会真正醒来。“忘了东西了?”
“……没有。”左拳握了个空,凌玉城已经清醒过来,拥被坐起,“没有什么。”
“说实话。”元绍语气略微重了一分,“你到底在找什么?”
“没有什么。……臣失仪,惊扰陛下。”
“对朕都不肯说么?”
追问的口气已经带了一点冷意,凌玉城微微一惊,本能地挺直了脊背,抬头直视元绍:“臣不敢欺瞒陛下。……臣只是,行伍之中,常常枕戈而眠。”
君前非特许不可带刀,更何况睡觉的时候放在枕下——所以,他才会有一点惊动就本能的伸手去摸,又在摸不到刀柄的时候惊醒过来么?元绍沉默片刻,哑然失笑:“朕当是什么事情。——怎么不早说?”
转身从革带上扯下吃饭时用来割肉的短刀,信手抛了过去:“给你。”
“臣——”
“放着。朕都不怕你怕什么?——难道你觉得,有这么一把刀,你就能把朕怎样不成?真能伤在你手里,朕不如早点撞死算了。”一边说一边蹬掉鞋子上了床,坐到凌玉城身边,一手支在身侧,另一手越过他身前,将凌玉城左手连刀握住,顺势往枕上一倒,握着他的手将短刀塞进枕下:“省得你一晚上惊醒好几次,带累朕也睡不安稳。”
湿润的吐息暖暖地吹拂在耳边,凌玉城刚一愣神,已经被覆压过来的体重带得伏倒在枕上。惊醒时还没平息下来的心跳陡然急促,还没反应过来,身上一轻,却是元绍松手放开他手掌,翻身向外。紧接着,头顶上不轻不重地挨了一巴掌,那只落到他头上的手掌更用力揉了两下,把他整整齐齐的头发硬是揉成了一团乱麻:
“你到底在怕什么?有我在身边,谁还能伤得了你?”
“臣……”凌玉城只答了一个字就再也接不下去,默然低头。掌心素净无纹的刀鞘隐隐发烫,压在枕下的感觉和过去十年间一样熟悉,却第一次没有在半夜伸手去握。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有一点轻微的……那个暧昧……大家发现了么?
☆、芝兰满室庆团圆
玄甲卫回军了!
或者说,皇后终于回来了……
不用怎么刻意招呼,各相关部门已经进入了满负荷运转的临战状态。陛下之前临幸过的宫女全部锁回延春阁去,别没事出来逛御花园什么的;东华门上值的侍卫从今天起按时到岗,皇后每天要从这里出宫去练兵的,放松了两个月你们也该收收骨头了;少府把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皇后的仪驾朝服之前你们说时间紧,现在小半年了总该折腾出来了吧!正旦大朝这些东西都要亮相的!
这些事说起来千头万绪,做起来时间却紧得很——五天后就是正旦大朝。这一天凌玉城一大早就爬了起来,在寝殿边上的演武厅里无所事事地一遍一遍练功,掐着点儿去后殿沐浴更衣完毕,等元绍祭天、谒奉先殿完了回来,叫了他一起乘御辇到前朝,升座受文武群臣和各国使节朝贺。
正旦大朝是北凉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整个皇宫规模最宏大的紫宸殿,也只有包括正旦在内的寥寥几天才开。等两人在宝座上并肩坐定,礼官唱和中,皇太子元钦引领文武群臣和各国使节排班疾趋上殿,刚刚抬头,就听见背后“咝”的倒吸了一口冷气。
宝座上的目光冷电一般扫了过来,太子缩了缩脖子,强忍着不回头瞪一眼康王:父皇,刚刚那个乱吸气的人真的不是我,您不用这样瞪我的……
老四你敢不敢更有出息一点!
话虽如此,他自己其实也惊了一下。之前凌玉城没少和元绍一起视朝,然而从来都是一身无纹无饰的黑色戎装,用康王背后吐槽的话说:不注意真不容易看见。然而今天一抬头,宝座上高高坐着的人金冠束发,一袭烈烈如火的正红袍服,上面纯黑大氅明明压住了颜色,却益发显得整个人凛如冰霜、烈如炽焰,一眼望去,恍惚间竟似展翅欲飞的浴火凤凰。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康王心声:这身衣服我之前也看见过的,但是真没想到穿出来是这个效果……
少府令心声:不用扣工资了,谢天谢地。
堂堂皇后,平时一身常服也就罢了,正旦大朝总得穿大礼服出来才象样。之前归国的时候时间紧也就算了,回了北凉,元绍就把给皇后做朝服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少府——他很聪明地没有先让礼部议定朝服式样。事情落到礼部那些人手里,他的皇后明年这时候能不能穿上朝服还不一定。
平时凌玉城爱穿那身黑漆漆的军装就由他去了,大朝会上的正装朝服一定得让少府给他做——何况凌玉城手头的确也不宽裕,真没银子砸在上面。话又说回来,皇后的衣物配饰、器用车驾,难道不是他这个皇帝应该负责的么?
这样想着,元绍把任务丢下去的时候,根本没想到少府令奉到旨意的时候差点哭出来。照抄元后的朝服式样看来是不能了,这位新皇后是男子,最好不要触这个霉头;把朝服往戎装里做,想象帝后二人站在一起的样子,那个效果……太过刚硬,简直格格不入;要柔和一点,做成宽袍大袖的式样,皇后是大虞来的,还是不要挑动这根敏感神经了。
这个这个……现在上书告病不知道是不是来得及?
幸好少府令算是清河公主门下,康王幼时在清河公主生母云贵妃宫中长大,兄妹之间一直算得亲近。这一天正好康王晃到少府来玩,看见少府令愁眉苦脸、头皮都抓破了的样子,一问原因,大笑:“这还不简单?”抓起笔随手画了几个样子:“做出来看看,不行再改。”
不得不说,这位好醇酒、好美人、好风花雪月的皇子,在穿着打扮上面很是有一手。三张图样送上去,宫中居然没有全盘打回,只挑了幅稍稍修改一下就敲定了皇后朝服的样式。少府令刚刚松了口气,康王不知从哪里得了消息,又晃过来指手画脚:料子一定要好,配饰一定要少,衣服上最好没有任何花纹更加不要绣花,嗯,大氅倒是可以镶一圈毛边,别的千万不要多余折腾……
康王殿下,你稍微悠着点那是你爹的皇后不是你府里的美人……
不管怎样,康王捞过界的举动取得了意料之外的精彩效果。除了事后他在清河公主面前炫耀的时候太过得意忘形,被妹妹逼着三天内设计了十套八套衣裳首饰,累了个贼死之外,当天的正旦大朝之后,即使最讲究礼制的虞夏使节也没有对皇后的礼服发表什么负面评论。至于苏台和西珉两国派来贺正旦的使节,据说事后悄悄打听少府的裁缝有没有对外接活……
不过康王还没空当天就跑到妹子面前得意洋洋。正旦大朝,祭天、祭祖、升座受朝、赐宴,一大套礼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