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千年·君臣 >

第123章

千年·君臣-第123章

小说: 千年·君臣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一万人马,还不要辎重?整个朝堂一片哗然,都以为他疯了。
  刘彻也吃惊不小,慌忙呵退众臣:“退朝!霍去病,你给我过来!”说完不理会朝臣的各种目光,直接把霍去病拖走。
  *****
  刘彻带着霍去病一直回到后宫,对着墙上的汉高祖画像久久不语,似乎能让他下定决心的答案就写在汉高祖的脸上。霍去病也一直保持沉默,静待刘彻理清思绪。
  过了很长时间,刘彻才开口:“你先前说你要多少人马?”
  “一万。”
  “虽然二十万大军未必凑得齐,要是暂时提高一下赋税,五六万的大军我还是给得起的。”
  “一万足矣。”霍去病还是一样的答案。
  刘彻回过头来看霍去病,看不到年轻人的一时冲动,只看到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冷静。刘彻的视线重新回到高祖皇帝的画像上:“我想起一个典故,你想听吗?”
  “臣洗耳恭听。”
  “当年秦始皇连灭四国,第五个轮到楚国。楚国兵强马壮,秦始皇招老将王翦、小将李信计议。李信自言仅以二十万人马足矣,王翦却说非六十万人马不成。秦始皇笑王翦老迈胆小,便命李信以二十万人马伐楚,结果大败而归。后复以王翦为将,发兵六十万,方才灭楚。”刘彻回头看霍去病,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丁点的后悔,却只看到他平静的面容和往常一样无波无澜,“你有什么感受?”
  “李信的二十万人马并非必败无疑,只是他运用不当。”
  “哦?”刘彻抬了抬眉毛,“照你这么说,王翦倒是碌碌之辈了?”
  “碌碌之辈倒是未必。只是用兵之道没有定数。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方为将才。”
  “你还是觉得一万铁骑就足以平河西?”
  “足矣。”霍去病抬头看着刘彻,语气中没有丝毫的疑惑,“河西险山恶水,只能智取,不能强攻,一万铁骑运用灵活,人马太多反而容易误事。再者这是我第一次单独带兵,人太多了,我怕镇不住。”
  是啊,霍去病还是第一次单独带兵,甚至可能连手下的兵都镇不住,更不用说是以如此少的兵力打下河西。刘彻的心一路往下沉。
  “况且河西匈奴看似人多势众,其实是许多零散的小部落,根本不是铁板一块。浑邪王、休屠王手下的将士中伊即靬志大才疏,呼延利心贪少谋,乌洛兰狂悍无计,金士毕高智鼠目,丘林析兰谋多权少,没一个能独当一面。”霍去病的笑容中多了几分不屑,“以有心算无心,一万铁骑足以对付他们。”
  “你怎么对匈奴的情况知道得那么详细?”别说是卫青了,刘彻怀疑历经三朝、打了一辈子匈奴的老将军李广都未必对匈奴的情况那么了解。
  “匈奴不团结的情报是我上次意外被抓到匈奴营地发现的。”虽然霍去病实在不愿意回忆起丢人现眼的第一战,还是不得不承认那次胜仗确实收获颇丰,“韩大夫教我的匈奴话带月氏口音。当时我扮成匈奴士兵,一个匈奴军官叫我‘月氏狗’,可见匈奴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后来在回来的路上,我天天去找三个俘虏‘聊天’,得知匈奴的崛起源于冒顿单于的统治,也就是大致相当于高祖元年至文帝六年的时候。高祖元年时,冒顿单于灭东胡、并楼烦,到文帝六年才定楼兰、乌孙及其旁二十六国,形成现在能对大汉造成威胁的匈奴国,也就是说期间只过了五十年左右。用五十年的时间不可能消化得了那么多风俗不同的国家,而且从那个匈奴军官的态度来看,就连区区一个军官都敢公然欺侮被吞并的月氏、楼兰等国家的‘新匈奴’,单于以及其他匈奴贵族对这些‘新匈奴’肯定也是极尽压迫欺侮之能事,上行下效,百姓才会亦是如此。那些国家其实仅仅是臣服于匈奴的武力,对匈奴王庭是面服心不服,只要给他们一个反抗的契机,这些了解当地地形、匈奴风俗的‘新匈奴’就会成为对付匈奴王庭的一支利剑,而大汉的兵力正可以给他们这样一个报国仇的机会。”
  “浑邪王、休屠王那些手下的情况也是俘虏告诉你的?”刘彻越来越觉得霍去病很有趣,“你就不怕他们是骗你,好让你轻敌?”
  “如此严刑之下,我想他们大概没这个胆子。”
  “你到底用什么严刑了?”刘彻分明记得当时送回来的罗姑比以及匈奴相国、当户都毫发无损,只是看霍去病的眼神中满是恐惧。
  “让他们每天和‘鬼差’一起吃饭而已。”
  “让俘虏和你的马一起吃饭,他们就什么都肯说了?”刘彻无法想象一匹马啃草料的样子能起到什么威吓作用。
  “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怕成那样。”霍去病一脸无辜,“大概马会吃肉,看起来确实挺吓人。”
  “你的马会吃肉?”刘彻想象了一下一匹马一边吃肉,一边不时抬头看自己,似乎随时打算往自己身上招呼的样子,忍不住一个寒战。难怪俘虏会吓得什么都说出来。
  “天下还有吃肉的马?”刘彻稍加思索,便想嘲笑自己的健忘。霍去病本就是下凡的神仙,能调天兵天将,有一匹会吃肉的马有什么稀奇?“谪仙,你这马也不是凡马吧?”
  他不是告诉每一个人他的马是鬼差吗?霍去病笑而不语。
  “就一万精骑?连辎重都不要?你打算再调天兵天将吗?”
  “皇上想让我再被雷劈一次吗?”
  看到霍去病一头黑得极不自然的头发,刘彻就心痛:“只要你能平安回来,我宁愿每天被雷劈……”
  霍去病连忙堵住刘彻的嘴:“我会平安回来,不过还得另外要三样东西。”
  “说。”别说是三样,三百样刘彻也一定会满足他。
  “第一,我手下还缺一个校尉,我要虎贲校尉赵破奴和他的虎贲营,算在我要的一万精骑以内。”
  “什么?”霍去病只要一万铁骑,刘彻自然想什么都给他最好,巴不得随他出征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老将,个个都能以一敌十甚至敌百,想不到他居然要虎贲营的娃娃兵,“赵破奴是你舅舅教出来的,未必服你,而且虎贲营都是没打过仗的娃娃兵。你要赵破奴也可以,另外再带几个老将去……”
  霍去病歪过头看着刘彻。
  刘彻知道自己又犯傻了:“内朝小丞相肯定自有安排,我知道。”
  看刘彻一脸无奈,霍去病还是决定坦白从宽,免得刘彻整天担心他有去无回,到最后干脆连长安都不让他出:“赵破奴在匈奴中长大,对匈奴居住地的地形以及匈奴的风俗习惯一定非常了解,而且从军这么些年,也该知道军令如山,即使不服我,军人的纪律也会让他乖乖听话。秦始皇建长城以抵御西面的游牧民族,可见他们勇猛彪悍,硬碰硬的话,汉人根本不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的的对手。尤其是在要以少胜多的情况下,更是只可智取,不可力敌。要智取,就唯有出奇制胜,要出奇,士兵就必须对将领绝对的信任和服从。如果是一群打惯了仗的老兵油子,难免因为我的年龄、阅历而轻视我。我可不想出征在外的时候听到自己的下属像李广老将军一样对我说‘我打仗的时候你爹妈还裹着尿布’之类的话。再者军中的老油子知道如何钻军规的空子,不服从调遣,反而坏事。虎贲营都是抱着一腔热血的年轻人,思维方式尚未被战场上的定式束缚住,更容易接受别出心裁的战术。再者年轻人思想单纯,容易驾驭。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没有染上兵痞的种种恶习,对我这个第一次独自带兵的将军,调度起来会容易很多。第一个条件同意吗?”
  “可以。”他的内朝小丞相向来算无遗策,刘彻早就该知道自己是白担心,“第二呢?”
  “第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要你绝对的信任。”
  “经过甘泉宫的事,我怎么还会不信任你?第三件呢?”
  “皇上对此次西征的信心。”
  “你在上朝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话说满了,朕对你这个才十几岁的将军没信心也只能有信心,我有选择吗?”刘彻苦笑,“征西是场硬仗,又是你第一次单独带兵,还只有这么点人马……你还年轻,这不过是第一战,来日方长。这次只要尽力而为,打不下河西也没关系,我只要你平安回来。”
  说了半天还是没信心啊。霍去病却是很想仰天长叹。
  *****
  带着催情功能的熏香缭绕,镶宝石美玉的龙榻四边垂下锦绣帷幔,随着上面剪影的运动微微颤抖,只是上面的这个忙得不亦乐乎,下面的那个却是在装死。
  刘彻何止是没信心,简直是在和霍去病生离死别,越是临近出征的日子,越是缠着他不放,好像只要他出征,二人就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一般。霍去病一手托腮趴在龙榻上,任由刘彻折腾,却是提不起半点迎合的兴致,反而有些恶作剧地想故意弄得他不痛快。年纪太小就这点不好。上辈子他是老丞相,受德敢把国家大事全都往比干手里一扔,自己就领兵离国去打仗,数年都不过问朝政。这辈子他是小将军,不过是第一次单独带兵而已,刘彻却对他能不能回得来都没信心。
  刘彻忙活了半天都不见霍去病有反应,一巴掌拍在他的屁股上:“还醒着吗?”
  “完事了?”霍去病爬到一边,用被子卷起自己,准备睡觉。
  这小子!亏得刘彻对他依依不舍,每天翻着花样讨好他,倒像是堂堂一国之君在给他侍寝。以前还从来没有人受到过刘彻如此优待,臭小子竟敢不领情,还把和刘彻亲热当成完成任务。刘彻把霍去病从被子里剥出来:“你还真蹬鼻子上脸了,要我伺候你。”
  “还要怎样?”虎贲营刚来,大家彼此都不熟悉,明天一大早霍去病还要去校场操练,陪刘彻尽兴到这么晚,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平时可都是别人伺候我。”刘彻支起胳膊,把自己支撑在霍去病身上,用挺直的鼻子去蹭他的脸,嗓音压出性感的沙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