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醉枕香江 >

第15章

醉枕香江-第15章

小说: 醉枕香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朝韦和张曼钰的目光撞在一起,然后又慌乱地分开。

“事情不是像你想的那个样子啦!”张曼钰气嘟嘟地瞪了王胖子一眼,心里直怪他多嘴。

梁朝韦望着在一边抱手看热闹的林宥伦,无奈地说:“我们真的只是好朋友。”

“没人逼着你们一定要承认啊?”林宥伦一摊手,“如果心里没鬼,就是你们自己多想了。”

在梁朝韦“幽怨”眼神的注视下,林宥伦将一袋水果放在梁朝伟的床头。

见王京站着不动,林宥伦没好气地横了他一眼:“还不走,打算留在这里当灯泡吗?”

第22章妙人一枚

黑棋左上的大龙被屠,取胜无望的金庸只得弃子认负。

沈宝新将手上捻的一枚白子放回棋盒,他知道金庸心里装着事,这局棋他赢得很侥幸。

“这次大陆之行有何感触?”

“变化很大,感慨良多。”

年初金庸应燕京邀请,再次访问大陆,在看到大陆的经济与民生状况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由他主编的《明报》对大陆的态度开始从对立向友好转变。

作为《明报》的第二大股东,沈宝新很关心这件事。

金庸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香港回归大陆已成定局,燕京那边希望我参加香港基本法的起草。”

沈宝新颇为意外,“你准备从政?”

金庸作为武侠小说领域的一代宗师,可谓是誉满中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但作为一代报人,却为人知之甚少,其实在金庸眼中,《明报》才是其毕生的事业和声誉。

“我1948年来到香港,身无分文,此后在这里成家立业,过了几十年自由自在的生活。香港给予我的实在极多。我在香港社会中受到爱护尊敬,能有较好的物质生活,心中常有感激之情,只觉得我比别人得到的多,而回报不足。这一次有机会为香港做一件重要的事,然后退休,心中会感到安慰。”

见老朋友心意已决,沈宝新不禁在想,金庸之后,《明报》的主编该由谁来接任?

虽然还有一年多的时间,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才正式成立,但对于《明报》而言,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前不久报社收到了一份小说稿,老董看后大为称赞,极力向我推荐,说此文有我之余风,又自成格局,文笔情节皆有创新,大有开宗立派的气象。在大陆访问期间,我仔细看完了这部小说,觉得老董所言不虚,在我之后,香港武侠小说当属此人。”

金庸口中的老董是《明报》副主编董千山,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其文字简炼有力,文字组织能力又高,能得到他和金庸如此之高的评价,想来那作者确实有些本事。

沈宝新好奇地问了一句:“比倪诓如何?”

在《天龙八部》连载期间,金庸受邀赴伦敦参加国际新闻协会主办的会议,并预备在欧洲做一次长途旅行,而小说又不能长期停载,金庸就找来倪诓代笔,可见金庸对倪诓的文笔还是相当信任的。

“此子早生20年,倪诓必不如他。”金庸说得很技巧,言下之意却是那人水平不比倪诓差。

“那人叫什么名字。”

“你等我看一下。”金庸进书房找出了那份书稿,“叫……林宥伦。”

沈宝新愣了一下,“真是林宥伦?”

金庸见沈宝新神情有异,心中不免有些好奇,“怎么,你认识这人?”

“我听说无线电视以10万1集的高价买下了他写的一个武侠剧本,不会就是你手上这部小说改编的吧?”

沈宝新细说了事情的原委,金庸听后抚掌大笑,“能想出这主意,这小子真是妙人一枚!”

“这么说查老先生是同意了?”

林宥伦和《明报》副主编董千山见面的地点还是在一家茶楼,只不过这次真的只是喝茶。

“小说能和电视剧同步连载,其实是我们占了便宜,报社要是能借此机会扩大销量,我们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拒绝呢?”董千山虽然做了《明报》的副主编,但一直保持着学者的风度,脊背挺直,金丝眼镜后面是一双含笑的眼睛,头发梳理得很整齐。雪白的衬衣,乌黑的皮鞋,一声笔挺的浅灰色中山装。

和这样老实的文人打交道,林宥伦说话也不需要拐弯抹角。

“不知《明报》准备付我多少稿酬?”

董千山没有想到林宥伦会这么直接地问起这事,《明报》不比嘉禾、无线那么财大气粗,一字5元已经是高得不能再高的稿酬了。

《铁血天骄》总共有二十余万字,《明报》一下就要拿出近百万港币,董千山拿不准这价格能否让林宥伦满意,不敢冒失开口,只好不时端起茶杯喝茶,掩饰内心的不安。

“这稿酬太高了。”

林宥伦摇摇头,董千山惊奇得像半截木头般愣愣地戳在那里。

“林先生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

“董老不必怀疑,我这是真心话,如果只是为了钱,我根本不需要这么费力来写小说。”为了打消董千山的疑虑,林宥伦接着解释说:“我最喜欢的武侠小说就是金庸先生的《射雕》三部曲,作为一个看着金庸小说长大的读者,《铁血天骄》这部书可以说是向偶像致敬。”

董千山像是突然抓住了什么,金庸的“射雕三部曲”承载了宋明元三代历史,听林宥伦这话里的意思,莫非他也想营造另一个武侠世界的历史?

“董老应该也看出来了,《铁血天骄》的故事很短,因为这只是一个前传,后面的故事大概还有百万字,到时候《明报》还能继续支付我这么高的稿酬吗?”林宥伦这话说得很直接,他不相信《明报》还能再拿出500万的稿酬来。

稿酬的事情确实让董千山犯难,但文人秉性却让他更想知道林宥伦在《铁血天骄》后面还藏着一个什么样精彩的故事。

“后面的故事会以梁文靖和萧玉翎的儿子做主角,《铁血天骄》中很多人物背后的故事都会一一揭晓。在这个故事里,我会尝试着写一些中国古代不太受重视的学问,比如数学、商道、音乐,还有一切为正统不齿的杂学,相对来说我觉得这些学问的现代性反而要比孔孟之道更强,也更有趣。”

林宥伦的想法让董千山眼前一亮,这是连金庸也没有尝试过的领域,而且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林宥伦如果真按照这个思路去写,很可能为写法、创意都开始捉襟见肘的武侠小说开拓出一条新路。

此时董千山反而觉得,金庸给林宥伦定下一字5元的稿酬并不为过。《明报》哪怕再拿出500万,如果能带动整个武侠小说的新发展,这笔买卖就不亏!

第23章一报难求

林宥伦愿意主动降低稿酬标准,是想与《明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他今后的作品都打算先放在报纸上连载,打开名气之后再结集出版。

经过两次洽谈,他与《明报》最终敲定了一字3元的稿酬标准,报社一次性支付了60万港币。

无线那边,《铁血天骄》已经进入了紧张的筹拍阶段,在演员选用方面,主要人物梁文靖、萧玉翎都是由无线当红小生、花旦担任,男主角是在最近热播的青春励志剧《新扎师兄》担任主角的梁朝韦,女主角则是在《射雕》中走红的“俏黄蓉”翁美玲,而萧冷一角则给予了外貌英俊的苗乔韦,梁天德和公羊羽这两个戏份很重的角色更是启用了谢贤、曾江两位当红明星。

可以说这部戏基本是沿袭了《射雕》的演员阵容,苗乔韦在《射雕》中扮演杨康,谢贤扮演其父杨铁心,都有不俗的表现,而曾江扮演的东邪黄药师一出场就气势逼人,青衫华发,手持玉箫,眉宇间自然流露出桀骜自大,目中无人的疏狂本性,直接演活了这个角色。

《铁血天骄》中的公羊羽也是一个傲世狂儒,无线找曾江扮演公羊羽,除了他的古装扮相非常的清儒俊雅之外,更多是因为他的自然的孤冷气质与公羊羽的性格特征十分贴切。

此时由《射雕》掀起的武侠电视剧热潮仍在继续,光是这份演员阵容,就让电视剧未播先热,节目预告才播出,就有观众打来电话,询问电视剧何时开播。

相比于电视剧的风光热闹,《铁血天骄》在《明报》上的第一期连载就显得低调很多。

金庸亲自为《铁血天骄》撰写了书评,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但一般的读者拿到这期《明报》时并未留意这些,首先关注的还是报上的新闻。

这天傍晚,正值下班高峰期,一个身穿西装,腋下夹着一个公文包的年轻人挤上了巴士。他一上车就靠近车窗,展开手中的报纸,认真地看了起来。路灯斜斜地射进车来,照在他的脸上,他也不从报上移动他的眼睛,有时要是灯火暗淡一点,他就会站起来,靠着座椅,设法挨近灯光,方便看清报上的字。

旁边一个瘦高的眼镜男见年轻人看得这么津津有味,下意识地朝报纸上瞥了一眼,发现对方看的是报纸副刊上的小说连载。

在车上的时间闲着也是闲着,他便侧头与那年轻人一起看了起来。

“大巴山脉,西接秦岭,东连巫峡,雄奇险峻,天下知名……一阵山风呼啸而过,露出三个斑驳的暗红大字:神仙渡。”

入目一行字立刻就吸引了眼镜男的目光,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再难将眼睛从报纸上挪开。

前面的一个胖子回过头,发现身后两个家伙目不转睛的盯着其中一人手中的报纸,眼睛都懒得眨一下,他忍不住好奇,也把头凑了过去。

报纸上的小说很快就让他欲罢不能,随着车身的摇摆,三个人竟然动作齐整的晃动身体,这一幕引来周围乘客诧异的目光,有人认出那个年轻人手里拿的是《明报》,莫非那报上又开始连载什么有趣的小说?

看过这期报纸的人,很快就想起金庸的那篇书评,他们当时并没有翻看副刊,此时报纸不在手上又觉得有些懊悔,心里琢磨着明天一定要把那份报纸找来看个仔细。

没买过这期《明报》的乘客,心里却想着下车后一定要去报亭买一份,看看究竟是什么内容能让这三个家伙看得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