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游钓天下 >

第176章

游钓天下-第176章

小说: 游钓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袂拔乃倒奈骱#褪鞘粲谡庵钟愠亍

洪涛现在能选择的也就只有这种鱼池可玩了,但是他又不想去西海玩,哪里太熟悉了,大家都是半熟脸,看到谁都得聊几句,而且那里的老板也明里暗里的表示过好几次,洪涛去了之后就不收费了。

这个不收费其实不是一件好事,人家承包了这一片水域,不是做慈善的,是拿来挣钱的,如果那个人经常来钓鱼,而且钓得还特别多,那么这个鱼池的老板就会采用这种方式,来婉转的告诉这位钓友:我们服了,您是大爷,求您赏口饭吃吧,以后最好永远别来,如果要来也请您少来,给我们留条活路吧!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但凡没灭门的仇恨,一般人谁会去和别人结这种仇啊,而且这也是钓鱼圈子里的一种约定成俗的潜规则,所以洪涛不打算再去西海给人家添堵。

除了西海之外,离洪涛家最近的应该就是青年湖公园里的那个鱼池了。说起这个鱼池,洪涛的感情还是比较深的。这里既然叫青年湖公园,那它就真的是一个公园,它的面积不大,位于安定门外大街,就在二环外面一点。

公园里有个和西海差不多大的人工湖,不过不像西海那样是个规规矩矩的四方形,而是不规则的长条状,而在靠近西侧的部分还分成了2部分,一部分是个很小的水面,哪里是被人承包,改成了2个收费比较高一些的鱼池;而另一部分则和通过两个桥洞和大湖相连,也被人承包了下来,作为一个收费很低的放钓鱼池。

第二百三十八章 青年湖公园的回忆

洪涛之所以了解的这么清楚,是因为当年非典的时候他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当时他的单位已经放假了,他待在家里没事儿干,于是就想去公园里锻炼锻炼身体,以便能够更好的抵御传染病。

当时他已经搬到东城区去居住,距离地坛公园非常近,于是他就每天去地坛公园里跑步。有一天他闲的没事,就从地坛公园的西门跑了出来,然后一头又扎进了青年湖公园,这两个公园的西门和东门就隔着一条安定门外大街。

进了公园之后,他突然发现湖边上居然坐着很多的钓鱼人,有玩手竿的,有玩海竿的,非常热闹。对于这个发现,洪涛真是高兴万分啊,正没地方玩去呢,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工夫,居然在距离自己家这么近的地方,还藏着这么一个能钓鱼的地方!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早上洪涛基本都会在4点多起床,简单的洗漱一下,然后背着渔具直奔青年湖公园。就这样一直坚持了2个多月,直到非典疫情平缓,单位恢复上班为止。

当时在这里他不光很惬意的度过了那段无聊的时光,还在这个小湖里钓获了2条很少见的大鲤鱼,一公一母,每条都有小20斤重,而且是在同一天、同一个地点、两根杆子同时钓获的。

在当时,洪涛钓获的这两条鱼轰动了整个青年湖公园,然后又通过在这里钓鱼的钓友散播了出去,结果在这之后,青年湖公园里钓鱼的人就明显增多了,以至于洪涛有时候稍微来晚一点,就找不到钓位了。

而那个钓获大鲤鱼的钓位,洪涛从那天之后一次也没再占到过,不管你来得多早,总有比你早到的钓友在哪里垂钓。

通过这次意外收获,洪涛在当时青年湖公园的钓友里也算是出了名了,他自己制作的鱼饵、他的垂钓方式也被很多人效仿。而且在其后的某一天里,洪涛又干出一件大事,使得他更出名了。

就在钓获大鲤鱼不久之后的一天,洪涛又按时来到青年湖公园里垂钓,这天他来得也不晚,但是全部好钓位都已经有人了,洪涛背着渔具转了整整一圈,也没找到一个满意的钓位,没辙,最后只能在青年湖的北岸随便选了一个每人的岸边,把自己的4根小海杆给扔了进去。

一直钓到早上8点多,洪涛是一条鱼也没钓到,这时承包水库的郭子来了,这个郭子以前洪涛不认识,但是通过那次钓获大鲤鱼,结果给这里带来了不少的钓友,这位郭老板也没事就和洪涛聊会天,慢慢的也就熟悉了起来。

郭老板也是北京人,就住安定门内大街,原本是个玩鸽子的行家,后来通过朋友把这里的水面给承包了。估计承包的价格属于内部价,他也不太上心,也不怎么往里面放鱼,爱有人钓没人钓,他天天就躲在湖边的一个小房子里玩鸽子。

随着非典的来临,他的鸽子首当其冲,全被政府给处理了,他也就没了玩意可玩。可是天不绝人,鸽子没了,钓鱼的人逐渐多了,他看到这也是个挣钱的道道,于是也盼着钓鱼的人能再多一点。正好,洪涛的出现和那两条大鲤鱼的出水,让他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原本冷冷清清的青年湖变成了一个大热门,他的收入也蹭蹭的上涨。于是,在内心里他把洪涛看成了自己的招财猫,不仅免去了洪涛每天钓鱼的鱼票钱,还经常请洪涛吃顿中午饭啥的。

这天早上,他照例转着湖岸收鱼票,他也不黑,每人10块钱,碰到熟人少给点、多钓会也成。转了一圈之后,他就端着小茶壶溜达到洪涛这里来了,往旁边的小石头凳子上一座,开始和洪涛聊东扯西。

眼看都快到中午了,洪涛还是一条鱼没上,这位郭老板也有点看不过去了,于是就打算去公园的北门外面叫外卖,顺便把洪涛的也给带回来。就在两个人商量各自吃什么的时候,突然洪涛的一根鱼竿动了,而且不是竿尖点头或者哆嗦,是整根鱼竿从尖部慢慢的向下弯,以至于挂在竿尖上的铃铛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响。

“我X,你的竿子!”由于是面对水面,郭老板首先发现了鱼竿的动静,手指着鱼竿大声喊起来,这是洪涛正背对着水面琢磨自己吃什么呢,听到喊声之后才反应过来,赶紧跑过去把鱼竿抄了起来。

“有劲啊,个头不小,我这个小轮子够呛啊!”抄起杆子之后,洪涛的心里就是一沉,一股不好的感觉浮上了心头。

从手上传来的感觉,洪涛知道这条鱼不小,至于能有多大,还真说不清楚。它在水底并不乱挣扎,而是朝着西边匀速游动着。可是洪涛不管怎么加大刹车的力量,或者摆动鱼线,都不能迫使它掉头,如果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那洪涛渔轮上的线早晚会被它拉光。

由于离家近,而且每天是背着鱼竿步行去公园里垂钓,所以洪涛选择了4根2米7长的短海竿,然后为每根鱼竿配了一个4000型的中小号渔轮,上面缠了150米6号钓线。

这种配置对付10多斤的鱼还算凑合,但是再大一些,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洪涛压根就没打算在这里钓大鱼,上次那2条大鲤鱼不过是意外而已,按照住在附近的老人和老钓友讲,这里的鱼最大应该也就这么大了,没见过更大的。

但是这次洪涛又赶上更大的鱼了,以至于凭借手中的这套钓具根本就拉不动它,眼看着渔轮中的鱼线一圈一圈的被拉走,几分钟的时间渔轮就快见底了。

“郭哥,麻烦您把左边那根鱼竿帮我收上来。”见到无法控制水中的鱼,洪涛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他打算收上一根鱼竿,然后用那根鱼竿的鱼钩缠在手中这根鱼竿上,采用鱼竿接力的方式,增加鱼线的长度,看看能不能最终战胜水里这条大鱼。

此时洪涛身边已经围上了一大堆人,这里有在公园里遛弯的老人,也有在附近钓鱼的钓友,大家七嘴八舌的在评论着水中这条鱼的大小,还有给洪涛出主意的。那个主意出得真是五花八门,有人让洪涛下水游着泳去追鱼,有人让郭老板去借一条水上的游船,然后上船去溜鱼,还有人怂恿洪涛把泄力拧死,然后去和大鱼拔河,试一试鱼线和鱼钩的质量……

对于这些人的言论,洪涛全当没听见,这些人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还有心怀羡慕嫉妒恨的,听他们的能钓上鱼来才是怪事。

此时郭老板正在摇着渔轮往回收线,不知道是不是大鱼感觉到了危险,突然开始加速,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鱼线眼见着就要见底了。

“唉,该死吊朝上啊,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求也没用。”看着渔轮里马上就要被拉光的鱼线,洪涛已经等不了郭老板了,无奈之下他只好把刹车拧死,然后努力抬起鱼竿,试图和大鱼拔拔河,争取能利用鱼钩刺痛大鱼,从而使它掉头游动。

“嘶……嘶……啪!”渔轮的刹车都无法抵御大鱼的拉力,鱼线还在向外走,洪涛不得已用手抱住了渔轮,采用人工刹车,结果只坚持了不到2秒钟,只听一声脆响,鱼线断了。

“哎呀……可惜了,早找条船就没事了……”

“嗨,刚才我不是说了吗,让你早关刹车,不听我的吧,这些不光鱼跑了,鱼线也保不住。”随着鱼线断裂的声音,周围立刻响起了一片惋惜和感叹声。

第二百三十九章 重走当年路

“这条鱼不小,至少30斤,弄不好更大,早年间这里清过一次污泥,水没全放光,里面就抓到过10多斤的大鲶鱼,那是哪年来着,老付,你还记得吗?是78年还是79年?”旁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正在问另一个老头,他们显然是周边的住户,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住在这里,他们就是这里的活历史书。

“应该是78年吧,还真别说,搞不好就是鲶鱼,鲶鱼嘴唇厚,估计刚开始的时候都没感觉到鱼钩。唉,可惜了,小伙子,你这个鱼竿鱼线不够横啊,可惜了,要是能弄上来就有意思了。”另一个老头看来也懂点钓鱼的常识,不停的扼腕叹息。

洪涛当时也是满肚子的后悔药,早知道这里有这么大的鱼,就应该带着重装备来;早知道这条鱼打死也不回头,就应该早点收竿子准备接力;早知道……早知道尿坑就睡筛子了!

常钓鱼的人,基本都赶上过洪涛这种情况,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些大鱼总是选你不注意的时候吃饵,或者专门咬你那根有缺陷的鱼竿,就好像故意的一样。遗憾也是一种缺陷的美,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遗憾,钓鱼人才会越战越勇、屡败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