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陛下喊您回家-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郡守答得坦然:“是,小人如此行事正是为了逼迫将军出兵。”
“你!”王彩御站起来,满腔怒火升腾,抬脚就将郡守踹了个跟头。“你只想着逼我出兵,怎么就不想想与梁国开战会为我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那么将军可曾想过倘若您执意不肯出兵,闻喜百姓会怎么想?”
他的话令王彩御哑口无言,这正是他曾经日夜忧心的问题,比起充斥在胸间的怒气,更多的是感慨,一种莫名的凄凉在他体内涌动。他无法想象若果真如郡守所说,没有郡守的这一臂之力,他将会如何抉择,他又是否会令百姓失望?
他盯着郡守,一眨不眨地看着他:“你可想过开战后会令多少百姓丧失性命?”
郡守冷笑道:“怎会没有想过?可是与其让百姓失望,不如拼死一战!”
“你好狠的心!”王彩御冲上去掐住了郡守的脖子,手却怎么也用不上力气,他颓败地摇摇头,松开了掐着郡守脖子的手。“我不信你所说的,此刻就能杀了你。”
“可是将军信了,若您仍旧不肯全信,可随着小人到内堂一看。”郡守摸摸自己的脖子,声音低沉。“小人的儿子也随着百姓,死于长山之战……”
当王彩御看到内堂的牌位时,扭过头惊讶地望着门口的郡守:“这当真是你的儿子?”
“这种事岂有作假的?”郡守苦笑着拿起四支香点燃,插在牌位前的香炉里。
青烟袅袅,在这个夜晚里,慢慢飘散,祭奠着城中的每一个亡魂。
☆、第二十四章 命运的刀锋,如同闪电 (2441字)
天正九年的二月发生了很多事。
在漫天烽火中,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倒下,绽成了遍地春花,停留在茵茵绿草上安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白虔跨在马上沉默地望着有莘山脉的那座瀑布,他不是一个善于屈服的男人,然而在人生这把利刃刺入他身体的时候,他只好在巨大的痛苦下屈服了。他渴望与其斗争,却无法得到胜利。
他蹲到瀑布下方的水潭旁,将双手探入尚还冰冷的水中,掬起一捧水,狠狠地泼到自己脸上,自言自语:“已到了这种时候,你怎么能如此软弱!你要站起来,你要接替将军!你要……”他再也说不下去了,跪倒在水潭边,双手死死地抓在土地上,指甲缝里已经流出了血。
顺德将军死去的那个早上,似乎一直没有存在于他脑海里的那个早上,在此刻清晰地浮现出来。他没有看到将军是怎样死去的,只能通过自己的揣测,然而就算是揣测也好,一切在他脑海中是这样清晰真实,就像是他亲眼所见。
那个刺客是在将军早晨梳洗的时候混进来,刀很快、很锋利,割向将军的脖子,一刀致命。将军大概是知道自己躲不过去了,抽出贴身的匕首,猛力刺入了刺客的胸口,左手掐住了刺客的脖子……
待到发现死去的将军以及那名刺客的时候,验伤的医官说:“刺客死于窒息。”
白虔上前去拨了拨刺客的脑袋,发现刺客的脖子已经被将军生生掐断了。
毫无疑问,这名刺客是赵国派来的,能够成功地混入楚军军营,并且成功地刺杀了大将军,的确是好本事。
白虔仍旧跪在那里,他的脸倒映在清澈的水潭里。
这让他想起了今天早上,想起了他从项燕老将军手里接过顺德将军佩剑的时候,那代表着此次行军的最高指令,代表着他成为了新一任的最高指挥。他不知道当时自己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他能够清楚记得的,只是自己痛不欲生的心情。
他在将军死后,不止一次地乞求上苍,让他代替将军死去,即便知道这只是无济于事。
望着水中的倒影,他在心中发誓:我一定要为将军报仇!
白虔深知,没有顺德将军便没有今日白虔。他愿意倾尽自己所有力量。为顺德将军报仇雪恨。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对小鸭子从他身旁走过,摇摇摆摆地下到水里,在水中追逐嬉戏。他忽然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却又始终想不起来。
楚政接到顺德的死讯后,第一个命令便是要众人向敬德隐瞒这件事。
他已经失去了一个顺德了,不能再失去敬德。
当他这样想着的时候,已经身在顺德府外,他下马走入顺德府中,迎接他的是敬德尸体。
敬德是在昨夜上的吊。
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得知顺德的死讯的,当人们看到悬于梁上的敬德时,无不惊讶。
天空中的月亮看见了,看见敬德死前曾经跪在大堂上,朝着楚宫的方向叩了三个头。
月亮听见他说深知身为楚国血性男儿,理应在顺德死后代替他征战沙场、马革裹尸,然而他做不到,唯有一死,追随顺德而去,方才能够解脱,请陛下宽恕他的无能与懦弱。
最后的最后,他说:“若有来生,只盼莫在有死别。”
直到他的双眼由于上吊突出来,舌头也长长地伸出来时,他仍在断断续续地重复着这句话,无声地,在心里重复。
月亮在空中安静地听着他的话,看着他死去,终是闪入了云层。
连续的死亡给予了楚政深深地打击,他在看到敬德尸体的一瞬间,患上了和昭乐一样的头晕症。与昭乐不同的是,他的头晕症只持续了一瞬间,不像昭乐的那般缠绵。
敬德已经死了,他再留下来也没有任何意义,他离去前下了命令:“将敬德与顺德将军合葬。”
“陛下,如此怕是不妥!顺德将军位高身……”
“本王的话你也敢反驳么?”楚政皱着眉打断了反驳者的话。
他扭过头注视着敬德尸体,默默地念叨着:你们均是因我而死,我令你们生不能同,只好使你们死得同穴。这样,来生才好离得近些,能圆了今生之缘。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更在乎的是生同衾,而非死同穴。
楚政难得地跪在了菩萨面前,轻声乞求着让顺德与敬德在来世相逢,一为女子一为男,光明正大地去享受这红尘喜乐。
先前被他踩在脚底的那名灵童走到他身后,轻声道:“陛下,与其求来生,不如在今生相守。”
“你知道什么?闭上你的嘴!”楚政抬起头望着面前的菩萨,那是他前不久才派人修的。“就算是你的菩萨,倘若没有我也无法立在楚国土地上,你更是一样!若是没有我,你将无法在楚地立足。”
“我知道。”灵童的声音很轻。“但是该对陛下说的话,也还是应该说。”
楚政站起来,冷笑着说道:“你不要以为我跪在你的菩萨面前,你就有资格来对我指手画脚!若不是瞧在你是天台宗灵童的份上,我早活剐了你这小骗子了。”
灵童笑笑,垂下头去看自己的脚尖:“陛下会任由着我骗人,想来不单单是为了我是灵童而已吧?若我不是云台宗的灵童,怕也是早被陛下杀了。”
“你倒是明白!既然看得如此通透,又何必来找死?”楚政掐住灵童的脸。“若不是我怕一个失手杀了昭乐的人,早就要了你的命了!”
“我在接到殿下命令身入云台宗的时候,便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即便是被楚政掐住了脸,灵通仍是保持着笑容。他的笑容,在楚政手中呈现出一种可笑的姿态。“我今日来同陛下说话的时候,便已经做好了以身殉国的打算。然而方才那些话,不管是为了殿下,还是为了陛下,都是不得不说……”
楚政挑起了眉:“说完了?”
“是。”
“算了,你走吧。”楚政放开灵童的脸,苦笑着摆摆手。“谁知道再弄一个来能不能有你那么懂事儿,能明白我早知道你们的身份?”
灵童笑着行了礼:“多谢陛下。”
楚政叫住正要离去的灵童:“你叫什么名字?”
“阿吟,我曾与正在吴国的南良一同伺候太子殿下。”
☆、第二十五章 昔日之耻今犹在 (2250字)
在收到楚政派人送来的信后,昭乐的病奇迹般的好起来,他望着信上的字句,感到十分温暖。那封署着楚政之名的信,实是父王所写,上面的一字一句都是那样平常,却令他感到温暖,仿佛父王就在身旁。
他在心里默背着父王信上的话:“楚王待之甚厚。”
楚政果真对我很好。昭乐摸了摸挂着墙上的刀,不知道何时这柄刀才会再次亮出锋芒,听说顺德和敬德死了,也不知楚政现在怎么样了?
踟蹰许久,昭乐终究没有写信给楚政。他突然很怕和楚政继续纠缠。
他命人请来了伍齐射,向他询问闻喜的战况,在援军到达后,便再没有闻喜的消息传回来。
伍齐射来的很快,他恭敬地同昭乐行了礼,然后说道:“两日前豫礼已经带着援兵到达闻喜,同王师兄他们汇合当晚,斩杀了军中奸细。是以第二日开战时,梁军并不知我军有援军到达,我军得胜而归,已夺回被抢占的土地。”
昭乐点点头:“伤亡如何?”
“亡者不过百,伤者不过千,按照出兵的人数来说,伤亡并不算大。只是王师兄受了点伤……”
“征战沙场,伤亡也是在所难免。”昭乐并不感到惊讶,他低下头去翻弄桌上的奏议。“怎么我没有收到前线的消息?”
“是臣失职了。”
昭乐抬抬眼皮,不经意似的瞧了瞧伍齐射:“军情一分一毫都差不得,师兄可要记住了。”
“是。”
“听说吴国已经攻入了晋国的领地?”昭乐试探着问道。
“正是,日前吴国的军队已经进入了晋国的绵安。听说吴王新下的命令,说是吴军众人皆要凭着自己所杀的晋军人头领军粮,杀的多便领的多,若是杀的少,就要饿肚子。”伍齐射感同身受似的摇了摇头。
“吴国胆敢如此行事,也是因为有赵国牵制着楚国,少了劲敌自然胆大些。只是他下这般残忍的命令,就不怕上天的责罚么?依照赵灵宫的性子,怎么任由他的盟友如此肆意妄为?”
伍齐射道:“恐怕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