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二流 >

第92章

二流-第92章

小说: 二流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让你们出钱的。”刘越深赶紧摆摆手,说:“二流,这个村主任说了,让乡亲们出钱是他没本事,也是我们村部没本事。”

一众村民七嘴八舌地道:“我就说嘛,在二流,这个村主任带领下的村部就是有本事。你看,他们协会赚这么多的钱都放到村上修路来了。”

把“二流”叫成“村主任”,大家都有点不习惯。

刘越深听到称赞的话,突然感觉到自己作为村部的一员,好伟大。

原来,这就是当官的感觉。

村民乙问:“刘委员,你这不是说去年协会赚了一百多万?真有这么多?”

“那是当然。”刘越深答道:“我分红都分了二十万呢?”

“我的乖乖。”众村民倒吸一口凉气,二十万,把他们的家底全部拿出来晒晒,都没有这么多。协会的理事居然一次就分了二十万的红。

一个村民听了有点不高兴,说:“怎么协会里,你们理事就分了二十万,而村民们才分到500块,这也太少了吧。”

众村民一听,都不说话了,贪婪的眼神看着刘越深。

刘越深感觉气氛怪怪的,转头一看,原来是刘越金这小子在捣鬼。上次听二流说这小子到他家菜地里搞破坏,被二流追着打了一顿,就再也没看到他回来。没想到,现在他这小子竟然又溜达回来了。看来没安什么好心,一回来就想挑起乡亲们闹事。

幸亏出来宣传地时候二流已经给他们讲了,遇到各种情况要怎么样处理。于是,刘越深站了起来,胸有成绣地道:“各位乡亲,这协会是谁创立的?需不需要成立?大家可以扪心自问。按说,二流不需要成立这个协会,所有的钱都是他一个人赚了,我们谁能多说两句?那是人家有本事,是不?”

“是,是。”众乡亲也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成立协会以后,收的果蔬虽然多了,协会的钱也赚的多了。但是,如果二流不成立协会,一个人以这么高的价钱收果蔬,还可以赚更多地钱。而现在成立了协会,二流赚的钱比原来要少一些。这笔帐大家都会算,乡亲们的脸红了,一部分乡亲惭愧地低下了头。

刘越深见几句话就把大家怔住了,很满意这种效果,接着说:“分红500元的事,是我们几个理事定下来地。多赚的80万,以及我们每位理事凑地70万,按说这一百多万,不管是揣进了我们理事的腰包,还是入了协会的帐目,谁也不能说什么,是不?”

“是,是。”众乡亲点头答应,这个道理明摆着,别人能赚钱,那是别人的本事。

“但是。”刘越深声音转高,乡亲们只觉耳朵一震,立刻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刘越深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把这150万全部拿出来修公路,一分也没有私吞,这样对得起乡亲们吧。”

“对得起,对得起。”乡亲们从刘越深的话语之中,再一次感受到了协会的伟大。

刘越金见自己的话调动的情绪被刘越深化解了,气得不行,说:“参加协会有什么好?这么多钱都被协会赚去了。如果是自己单干,那这些钱不都是自己地?”

刘越深斜眼一看刘越金,说:“刘越金,不怕你比我大两岁,我看你偷鸡摸狗的时候才是单干。

你爹都参加了协会,你这儿子还在这儿刮噪些什么?”

“哈哈。”众乡亲一听刘越深说的有趣,纷纷笑了起来。

刘越金羞红了脸,吼道:“刘越深,你小子别给脸不要脸,老子

尿的时候,你小子还在娘胎里,小心老子揍得你脸青一边说,一边摆出架势。

要论打架,刘越深除了怕他家庆嫂子外,还真没怕过谁。一见刘越金要耍横,也跟着站了起来,块头比刘越金大了一圈,说:“刘越金,你深哥哥打架何时怕过你?”

两人对峙起来。

这时,刘越金的背后一阵风起,“扑”的一声,一扁担就敲到他背上。

“哎哟,***谁?”刘越金听痛,弯下身子转过脸狠毒地看过去。

“你这败家子,还有脸回来,老子不劈死了你。”刘越金转过头一看,这不是他爷吗?赶紧躲避起来,一边躲一边朝家中跑去。

众人一边看一边摇头,直到刘越金两父子跑远了。

刘越深的火气被刘越金勾起来了,对着刘越金消失的方向吼道:“要退协会的赶紧退,以后分钱地时候一分也得不到。单挑都不敢,还单干?”

村民丙递了枝烟到刘越深面前,说:“刘委员,你消消气,怎么跟他一般见识?你刚才说的,协会以后还会分钱,这是真地?”

“当然是真的。”刘越深一推,他还没学会抽烟,说:“等这次一事一议把大事办成了,协会就会迎来更大地发展。到时候协会赚的大部分钱都会分给协会地会员,这次只是象征性地表示一下。”

在刚成立协会的时候,村民丙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加入协会,这次看到大家都分了钱,他不是会员自然没有分到,看着挺心焦的。又继续问道:“那现在还允许参加协会不?”

“允许。”刘越深说道:“二流说过,以后分钱的时候老会员要多一些,新会员要少一些。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加入进来。”

旁边有个老会员听了,得意地对村民丙说:“当时我叫你入协会,你看,你不入,吃了亏了吧。快点加入吧,再迟一年加入,吃的亏可能会更大。”

村民丙也点了点头,说:“那我回去给家里那个商量一下,赶明儿就来加入。还有那个一事一议,既然是为村民们办实事,又不需要自己出钱,我就同意了。”

“是,是。我们都同意。”

经过深入的宣传,一事一议修路的决策已经深入人心。通过摸排,二流心里对这件事已经有了底。大多数村民都是同意的,只有小部分还存在一些疑问。

开会那天,会场相当热闹。主席台两边还牵出了两条标语,一条是:“修一条希望大道。”另一条是:“建一个富裕新村”,这是邓羽君想出来的,完全脱开了“要致富、先修路”的老套标语模式。

村副主任主持,二流讲了话,给乡亲们解说需要通过的事项:“除了五保户、困难户以外,各户按每个人头出三天工的标准投劳,如果不想投劳的,每个工值50块钱,给钱也行。愿意参加修路的,把自家投的工做完以后,还可以继续修路,这就要给工资了,包吃中午晚上两顿,50块钱一天。修路尽量安排在农闲时候,不让大家因修路而耽误了农活。”

解说完了,村副主任又让乡亲们现场提问。

有村民问:“光修路,不硬化行吗?”

二流解释道:“不硬化那这路等于白修,除了越野车、大货车,其他车根本无法上来。加之,遇到落雨天,跑上积了水,这路根本没法走啊。”

有村民提出:“修成柏油路行不?”

二流解释道:“修柏油路的成本从短期来看要低些,但是一下雨路面容易起鼓(突起来),一鼓就要坏一大块,一般情况下柏油路每隔3年左右就要大范围整修一次。

相比较而言,水泥路修筑费用虽然高一点,但至少1C到15年才修理一次。从长远来看,要节约不少钱啊。”

……

解释了大家的问,接下来就是投票。毫无悬念,高原村在家的九成的村民都来了,大部分都同意,不同意的只有廖廖几票。

一事一议取得圆满成功。会议结束后,二流算了一笔帐,每个人头投工三个,高原村500来口人,一个月就是一千五百个工,算成钱就是一月七八万,半年修下来,可节约四十多万,很大一笔啊。

接下来,就要开工建设了。二流准备搞一个开工典礼,把镇上的领导和临村村委会的请到高原村来,联络联络感情,以后遇到啥事也好协调。

 第127章 红绳子

大清早,有明堂对着供桌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然后前,把供在供桌上的一根红绳子取了下来,虔诚地放到上衣荷包里,然后走出屋,朝村部走去。

村部院坝边,已经聚满了人,今天可是高原村第一天修路,乡亲们都围了过来,把村部围得水泄不通。有的村民该着他们上工的,还自带着锄头、铁铲、箩筐等工具。上工的人都在期待着,等领导挖过了第一铲子,就该自己挖出第二铲子了。这样一铲子一铲子的挖下去,一条公路就会逐渐修好,钞票就会从这条新修的公路上源源不断运到高原村,钻进村民们的荷包里。

时间差不多了。二流站在村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拿着麦克风对着下面众乡亲吼道:“乡亲们,今天我们高原村终于要修路了。”

“好!”二流第一句话说完,下面叫好声、鼓掌声就响成了一片。

修路,是高原村乡亲们多年的梦想。

二流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说:“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董镇长等镇上的领导。大家还记不记得?老主任刘越清患病的时候,李县长和董镇长也来到了高原村,董镇长带头捐了一千块钱给老主任。”

“记得!”又是一片欢呼声。

二流提高了声音:“董镇长始终记得高原村的老百姓,所以我们老百姓才记得董镇长。越清主任患病了,把担子交给了我。越清主任最大的愿意,就是给高原村修一条路,让高原村的老百姓尽快富起来。如今,路马上就要开始修建了。值此新路开工之际,董镇长来到我们中间,给我们带来了政策,带来了希望。下面,我们欢迎董镇长给我们讲话。”

董镇长被二流的话捧得晕乎晕乎的,想道:“二流这小子,看来这段时间进步不小。这一口话,拍得人不留痕迹。看来,我不表示表示也不好意思了。”

董镇一边想,一边走上讲台,接过麦克风,说:“我听说二流组织开展了一事一议,大家都应该清楚了,县上给高原村修机耕道一年补助了8万块钱,我们镇上也不想落后,给你们添个整数,再每年补助2万块。”

“好。”众乡亲拍手称快。

有明堂拍手拍得最欢,一边拍一边对旁边的刘越深:“不管多大的官,能够给我们带来实惠的,我们就叫他官,不能给我们带来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