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二流 >

第39章

二流-第39章

小说: 二流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的衣服都被淋得湿透。他母见二流没事,便回去换衣服了。因为,二流叮嘱她要小心着凉。虽然全身透着股凉意,但她心里却是暖烘烘的。

其他人也跟着小跑了回去。

二流挥起锄头,好像一个救世主,在地里一锄一锄地挖着排水沟。每一锄下去,所挖出来的坑便被泥水填满。眼睛看不清楚,只能凭借感觉去挖,深度不握不准,就用脚去测量。随着排水沟的挖掘,泥水逐渐被引导到排水沟中。

一条排水沟挖好以后,雨也渐渐小了起来,第一阵雨终于过去了。

二流赶紧抓住机会,开始挖第二条排水沟。刘越能和刘越深看雨快停了,也找来了两把锄头,跳到院坝下的地里帮忙,排水沟挖掘的速度明显加快。一人挖一条,很快四条排水沟就挖好了,外围的排水基本上不成问题了。

二流三人又走到地里,把排水沟掏得深些。

雨彻底停了下来,众人也看清了地里的情况。小葱歪歪斜斜,完全没有了精神,小部分小葱的根部已经露出了泥面。其他作物也好不到哪儿去,经过泥水的冲刷,所有作物秧苗全身都是泥,极其难看。

二流在心里为作物的受难心痛不已,同时也暗自庆幸,第一阵雨停了,可以有时间把它们处理好,让作物免遭劫难。

二流一边挖着排水沟,一边把冲得歪斜的作物扶正踩实,有的又重新栽了一遍。觉得这样还不保险,二流就一边处理一边练着呼吸吐纳。作物被种进了泥土,生命又有了依托。在异能的滋润下,作物逐渐恢复了生机,又重新昂起头颅,准备着打响第二场硬战。

在刘越能、刘越深的帮助下,地里的排水沟也被挖好了。

雨小了其他人又到了院坝边,看着三人在地里忙活。刘越清说:“差不多了,快趁着第二阵雨没来的时候,上来吧。呆会儿雨大,不好上来。”刘越能和刘越深便把锄头递给站在院坝上的人,院坝上的人拉住二人的手,便把他们俩拉了上来。

二流最后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排水沟的情况,一切良好,这才放下心来。他正准备上来,忽然看见前些天自己用竹子刻着“春泥冢”的那块碑已经被冲垮到了一边。二流走过去,扶起那块碑,用心地扎进泥土里,再用脚踩得严严实实。

“二流,那是啥东西?”刘越深正蹲在院坝边,盯着那竹牌子念道:“春泥冢。”

二流将锄头递给刘越深,被刘越干拉了上来,拍拍手,说:“这是我给铲掉的庄稼立的碑,纪念它们为我们作的贡献。如果植物地下有灵,就让它们看着它们的子孙后代更加繁荣昌盛。”

“妙。”刘越清对鬼神之说向来认真,一拍手说:“这主意好,这就好比谷神粮神,月半的时候我也来拜拜,就算是留个念想也好。”

刘越深哈哈大笑,说:“越清哥,不怕你是村主任,我看高原村除了有明堂,最迷信的就是你。”

“拜了总比不拜好,又没什么损失?”刘越清有点尴尬,看了一眼二流,说:“再说,这可是我们大学生的主意,还会有错。”

二流的心思,刘越清不懂,也懒得解释什么,看了看天,说:“我们还是到屋檐下吧,这第二阵雨快要来了。”

说到就到,第二阵果真像瓢泼一样来了,又把众人淋了个落汤鸡。与二流一起下了地的三人倒不觉得什么,干脆借雨把全身的泥冲刷干净,当洗高档天然淋浴。其他人则飞也似的跑到屋檐下躲雨去了。

二流一边淋着雨,一边观察着地里的庄稼,雨虽然大,但积水流到地里,便乖乖地顺着排水沟被排到下边的田里,对庄稼一点也没有损害。庄稼经过异能的滋养,长得更加壮实,一株株植物迎风而动,好像在嘲笑着老天爷的无能。

看着这一株株灵动的植物,二流笑了,甜甜地笑了,心满意足地笑了。

三阵雨过,暴雨再没有对地里的庄稼造成损害,干脆收成了它的危严,雷收雨歇。

后来,二流到自留地去看了,排水沟布置得极其合理,在暴雨中作物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是二流他爷种的,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老把式就是老把式。二流打心眼里佩服,顺便留意起他爷种地的方法,学习了不少。

暴雨过后,他爷想留大家推豆花吃晚饭,反正中午还有一些剩菜剩饭。其他人都婉拒了,不求任何回报地回家去了,让二流很感动。这就是高原村的乡亲乡情,二流还有什么理由离开他们?

他要守护着他们,为他们过上好日子而努力。

 第045章 七月半

第045章七月半

连续几天天晴,二流家新收的谷子被晒得焦干,可以入仓了。二流一挑一挑地把谷子挑进粮仓,心里甭提有多高兴。或许是心情不错的缘故,或许是干燥的谷子比湿谷子轻便了许多,二流挑起来感觉蛮轻松的。听到谷子倒进粮仓“沙沙”的磨擦声,二流好像感觉到这是谷子在他的腋窝里挠痒痒,让他笑个不停。

丰收了,肚子有保障了,生活可以过得更精彩。

二流家今年是最早丰收的,离真正的大丰收的到来还有几天时间。现在这时候,是相对较闲的,二流他爷和他母成天乐哈哈的,有空的时候,就到别家串串家门,说着二流的好,羡慕得其他老人称赞不已。

月半到了,他爷提议在这一天吃一顿新米饭,庆祝丰收。同时祭奠一下故去的老辈,给他们送点钱纸,不至于让他们苦了一辈子,到了阴间还没钱花。

七月半,传说中的鬼节。

鬼门关打开的这一天,家乡的人都要祭奠祭奠,表达自己对亲人的哀思。

二流家也不例外,打了新米,买了刀头和钱纸,在堂屋里摆上一桌香案,烧一点钱纸,给香案上想象中坐着的先人恭恭敬敬地嗑几个头,倒几杯酒,再在深夜子时的时候拿一碗饭,装点水酒和菜,倒在十字路口,送给过路的先辈们品尝。

在烧钱纸的时候,二流特意在春泥冢前烧了一点,表达对故去的作物朋友的感谢。

刘越清果然信守承诺,专门过来给春泥冢烧了香、烧了钱纸,刘缓缓也跟了过来,好奇地问刘越清:“爷,你为啥要在这儿烧钱纸啊?”

刘越清拍拍刘缓缓的脑袋,说:“我也不清楚为啥你二流叔要在这儿弄一个埋植物的坟包,我是有神就拜,有鬼就求,图个平安,少灾少难。让他们保佑缓缓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这好像有点不搭调?

刘缓缓没问到答案,便蹦着跳着去问二流,二流摸了摸刘缓缓的头,说:“缓缓,你想不想你奶奶?这植物对于人类的贡献,是无私的奉献啊。无私的奉献,那意思就好像你奶奶痛你爱你照顾你,不求一点回报,懂了吗?”

刘缓缓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所以,缓缓要乖。你比现在小的时候,奶奶背你抱你。如今你奶奶已经睡着了,呆会儿回家后多给你奶奶烧点纸钱,多磕几个头,奶奶会很高兴的。”

“嗯。”刘缓缓答应着,说:“那些植物是不是像奶奶一样养我爱我?”

“对!”

二流没想到,刘堂明也来了,他听说了“春泥冢”的事,特意过来看看。那块竹碑面前,刘堂明站了很久很久,脸部隐隐有些抽泣,身体也有点颤抖。

二流对刘堂明弄虚作假有点不待见,看了一眼刘堂明的背影,也不招呼他。

刘堂河也来了,他是悄悄跟着刘堂明来的。与二流打了招呼,刘堂河看着不远处站着发呆的刘堂明,叹了口气,说:“二流,你知道你堂明叔死去的媳妇叫啥小名吗?”

二流答不上来,刘堂河再叹一口气,说:“小名就叫春泥。”

二流一愣,再次抬头看了一眼有明堂,仿佛一瞬间,这男子不再那么令人讨厌,反而有种苍凉的伟岸的感觉。

刘越干、刘越深两兄弟也来了。二流家秋收了以后,刘越干便一天到晚站在田边,盼着谷子早日成熟。刚才他做农活回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家稻田里的稻谷倒了一片,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蚊虫在稻田里乱飞,吓了他一大跳,便把刘越深约起,心急火燎地分头找村支书和村主任反映情况,请他们拿主意。

找了一阵,听别人说,两人都朝二流家的方向去了,便急匆匆地找了过来。

“堂河叔,越清哥。”两人着急地喊着,跑了过来:“出事了!出事了!”

“出啥事了?”刘堂明皱着眉头急切地问道。如果是刘越深这愣小子说出事了,肯定没什么大事,也不需要心焦,而如果刘越干这老实巴焦的农民都说出事了,那肯定是大事。

刘越干站定,喘着粗气说:“我家的稻谷,倒了,倒了一大片。还有……”

“还有好多虫虫儿在飞。”刘越深赶紧补充道。

刘越清听说这情况,也皱紧了眉头,说:“堂河叔,难不成是遭了什么病虫害?”

“走。”刘堂河当先迈开脚步,说:“去看看,如果问题严重就马上给镇上报告。”

众人便跟着刘堂河向刘越清家的稻田走去,刘堂明也悄悄跟在了后面。

一路上,路过的稻田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小虫子在飞,看来病虫害情况严重啊。

到了刘越清的田里一看,田里有一部分稻谷东一片西一片倒在田中,谷穗上的谷粒松散地掉在水中,场面虽然不惊心动魄,但足以让人纠心。

“这,这是怎么回事?”经历过饥荒年代的刘堂河比任何人都明白粮食的重要性,看着倒了一田的稻谷,有点激动,指着稻田的手有点发抖,说话也不大顺畅。

二流扶住刘堂河,说:“堂河叔,别担心。我前段时间听镇上农技站的陈雨峰说过,这是得了稻飞虱的病虫害,政府正在想办法解决。”

“解决?”刘堂河听到“政府想办法解决”这几个字,气就不打一处来,不自觉吼了一声,说:“我们高原村山高路远,就是没人痛的流浪儿,哪一件事政府能够解决得妥妥当当?哪件事不是见利就上、见害就让?不错,不错,像这种事,我估计反映上去也是个拖字,保管拖到秋收后就完事。”

说到此处,刘堂河还想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