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泰和帝 >

第22章

泰和帝-第22章

小说: 泰和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管大人就总管大人吧,杨宣德有些泄气的想,反正来的目的也无非是想赚些银子。不过这总管,总管的,怎么也觉得跟宫里头那些太监一样,听着忒恶心。
  不过杨宣德心想得把秦王要去,这也是这次他来的第二个目的。
  “陛下,秦王殿下对火器研究颇深,如若能去幽州……。”杨宣德低着头说,说到最后沉默了下来。
  皇帝仔细打量了一下杨宣德,觉得这人虽然长相端正,可离俊逸差远了,秦王那眼界万不会这么 
 21、平叛(六) 。。。 
 
 
  低。
  是情敌的可能性排除后,也就好猜秦王的心思了,定是想去看看那匈奴的新大汗是个什么样子。当然也有可能是秦王想着去玩了,或者是半路开溜去秦淮一线风流也有可能。
  不过,宁王、瑾王反,打着的是秦王的旗号,要是秦王跑去抗击匈奴了,这边的战场可不那么好看了,何况这宁王瑾王和那匈奴交情大约不浅,把这边打完转阵去幽州也不是不可能。
  
  “这一千只火箭筒不知耗费几许?”皇帝换了个话题问道,完全不回杨宣德的话。
  杨宣德见皇帝不说便知这事没戏了,秦王还得乖乖呆在这,就答道,“共计为十五万两白银。”
  皇帝一听这数目,也没说多也没说少,“待战事结束,爱卿可去户部提取银两。爱卿为了大宁真是鞠躬尽瘁,理当重赏,待朕回京后……听闻爱卿与秦王交情颇深,当年秦王在外行军爱卿多有照顾,朕自幼与秦王感情深厚,对爱卿自然也是……”
  皇帝的话说到最后也没影儿了,不过杨宣德听懂了,反正就是得打赢了才有好彩头,打不赢自个儿把脑袋装个银盘子送上去得了。当然更深一层的意思,杨宣德也听懂了,你哪凉快哪呆去,别想着把秦王给拐跑,秦王一跑那反贼还不跳飞起来。
  
  皇帝将杨宣德打发走了,同时走的还有范维和范振两个大小将军,外带六路郡王的那五万人马。
  不是皇帝嫌兵多,是那些兵真的太不成气候,呆在这简直就是浪费粮食。弄去幽州那偏远地方打上几仗,历练历练才好,到时候能活下来的就编进火器营。这一说,就说到很遥远的地方去了,只说现在皇帝是这个心思。
  范维带着军队前脚一走,秦王后脚就起床了,衣服都没穿整齐,站在木制的瞭望台远远看着已经走了好久的杨宣德。
  等下了瞭望台,秦王回到营帐开始朝皇帝撒气,“你答应了让我去的!君无戏言,你个小人。”
  皇帝也开始装无辜,“君无戏言,你可有证据?”
  秦王怒视着皇帝,气得牙痒痒,又确实找不到证据,头一天皇帝是有让他去的意思,可毕竟没开口同意,更没下旨。
  找不到证据,又不肯像个娘们一样砸东西,只能像个娘们一样气哼哼的骂起杨宣德来,“杨宣德你这王八蛋,生儿子没XX的,做生意赚一赔十,穷得你尿裤子……”
  帐外的影卫听到秦王这一扒拉的胡话忍不住笑了起来,觉得这秦王还真是……真是,不好说啊。
  
  “宁王走向韦州兵力肯定不只五万,韦州上面是贺州,然后是通州,最后是幽州。如果瑾王和阿穆亚有勾结,阿穆亚肯定会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到贺州,而瑾王对韦州肯定势在必行。”皇帝在沙盘上比划着,想要算出 
 21、平叛(六) 。。。 
 
 
  瑾王所有的打算。
  秦王还在气头上,说起话来也不顾皇家礼仪了,“操,那蠢蛋想拿着幽、通、贺三州换那连鸡蛋都没见过的阿穆亚出兵?没了那三道防线,他想当皇帝也只当得到几天。嘁,都把兵书读到XX里去了。”
  皇帝听到秦王一出口脏话已经越来越严重,实在看不下去,伸手就去捏秦王的脸,就像小时候秦王调皮捣蛋时一样。
  “捏你妹,疼。”秦王大骂,忽然觉得好像骂错了,继而又加了一个字,“操!”
  说实话,皇帝是不知道那所谓的捏你妹,操具体指什么的,不过猜也猜得出那是不好的话。故而又开始批判秦王的礼仪问题。
  
  等到皇帝啰嗦完,又开始分析军情。
  “赫州的兵马我不准备动,留着断他们的后路,如果他们选择弃梧州而选韦州,我想你还是等得及去见阿穆亚长什么样的。”皇帝做出如此总结。
  秦王有些迷恋的看着皇帝,惹得皇帝有些发愣,心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吸引秦王的眼光了。结果,下一句话让皇帝差点气得半死。
  秦王幽幽的说道,“原来当皇帝这么好,想去哪就去哪。”
  “……”皇帝无语,敢情在秦王眼里当皇帝就是想去哪就去哪的。
  
  “你不要动不动就让我给你卖命,这样不好。俗话说,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你要多养几个将军,互相制衡,不然到时候打起仗起来,整个大宁就无将可出了。”这次换秦王开始啰嗦。
  皇帝不置可否,秦王与他的看法不一致。或者说秦王和皇帝所处的位子不一样,所以想法也不一样。秦王不觉得有人比他厉害有什么错,可作为帝王来讲,站在巅峰希望的自然是自己是站得最高的,就好像天下读书人都看着状元那个名衔一样。人往高处走……
  秦王也自觉和皇帝说话等于放屁,怎么都说不到一处去,说了几句又闭了嘴。又觉得自己明明就是一二世祖,管那么多干嘛,转眼再想,要这大宁换了姓,而自己倒霉又回不去那还不凄凉了。亡国奴还算是便宜的,到时候肯定会被砍头,就算是逃出来也一辈子见不得光,这可不是件好事,所以,这些废话能说还是说一些。
  
  关于鸡蛋的理论,皇帝自然是听闻过,不过皇帝却觉得一个皇帝要是压制不了那些将军们了,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就比如春秋战国时的周王室也一样是个败局。其实换个角度来看,手握重兵的将军和诸侯王是没什么区别的,也就那么名字不一样。
  削藩的时候要用到这些将军,可削完藩以后这些将军又怎么办?军事不是朝堂,可以让两帮的文官争来争去。文官争也不过是在嘴上动动嘴皮子,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而手 
 21、平叛(六) 。。。 
 
 
  握重兵的将军一争起来麻烦就大了,用言语所不能表达的。
  “这是对阵的第二天,”皇帝也不想争那个关于鸡蛋与篮子的问题,换了个话题说,“损失严重的是瑾王那一方,要动军心是很容易的了。”
  秦王看了看皇帝在沙盘上做的标记,若有所思的说,“你非要把瑾王、宁王逼上韦州,甚至是贺州,目的也不过是为他们加上一道通敌卖国的罪名让他们没有任何退路可走。赶尽杀绝,,皇兄果然比父皇还狠。”
  
  皇帝不说话,赶尽杀绝这话可是太妃教的。当时太妃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唯一的办法就是斩草除根。
  而秦王那时候说的是,在上面养兔子,长一寸吃一寸,还能收兔子肉。然后直接养一堆爱打洞的田鼠,直接就把那一片草的根给挖没。很秦王式的想法,反正就是再简单的事情也要折腾些乐趣出来。
  门外的影卫抬了半人高的纸张进来,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字。
  皇帝随便抽了一张来看,很是满意,就把那叠纸留下,又召王浩然前来商议明日的对敌之策。




22

22、去幽州 。。。 
 
 
  “陛下,这真的有用?”范晖问皇帝,手里拿着盖着秦王印玺的讨伐书。
  范晖是范维的大儿子,今年已四十岁,领兵作战有二十年,连儿子都投军于幽州,范家那是真正的一门将士。
  所谓攻心计,皇帝觉得没有谁能比秦王更会使的了,不费一兵一卒就能降低敌军的战斗力。
  皇帝派兵装扮成躲避战乱的百姓,带着这些讨伐书去瑾王、宁王的后方大肆发放,当然偶尔经过军队的时候也可以顺便丢几张进去。
  
  这并不是最后,而是在三天后,开战之际派去瑾王和宁王封地的密探秘密的将那些将士的家书全收了回来。
  大半夜的,皇帝让夜袭营的人带着这些家书走着没人走的山路去瑾王、宁王的军营外绑在箭上往里射。
  瑾王、宁王的军营大半夜里一片混乱,丢完家书的夜袭营趁乱给悄无声息的跑了,回到皇帝的营地已经是天微白。
  
  夜袭营一回到营地,皇帝就发令让范晖和王浩然领兵两万出城迎敌。
  这一战是皇帝第一次主动迎战,宁王、瑾王的军队节节败退,最终只能退往汕州。而皇帝的军队也直接离了梧州前往汕州,乘胜追击。
  又三日,瑾王带着他的残兵败将退守汕州,皇帝在汕州城外五十里扎营,准备攻下汕州城。
  攻城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具体可见现代古装非武侠电视剧,想着城下的人在爬梯子,城头上的直接往下泼滚水,泼滚油,砸石头拿着大刀城头下冒出一个脑袋砍一个,那个血腥哟,啧啧,现代人看了还真的百分之九十九吃不下饭了。
  
  秦王为了早点去贺州,做事是很积极的。
  这一点皇帝很满意,秦王善诡兵,一向做的是舍一得十的事情。虽然有时候打仗是硬碰硬的事情,可也得看双方的理由够不够站得住脚。比如匈奴跟大宁打,大范围的攻心计是使不上的,因为人家匈奴摆明了是来抢东西的,管你怎么说也没用,人家的目的就是抢。而宁王、瑾王会败的原因无非是打着秦王的旗号造反,偏偏秦王会站在他们的对立面,这是瑾王万万没有想到的。要知道以瑾王对秦王的了解,这人肯定会看戏一样的躲一边边磕瓜子边看好戏,实在是有生命危险就先找个安全的地方继续看。
  走到这一步是瑾王不想看到的,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任谁想得出爱看热闹的秦王会为了逼一个人现身而让天下大乱的?
  
  攻城是件技术活,皇帝在梧州有大炮,瑾王在汕州城上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