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杨贵妃再生记 >

第7章

杨贵妃再生记-第7章

小说: 杨贵妃再生记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进的科学技术制止地球上的战争,保卫和平。刘杰回答说,早已请示过了,答复是:我们不能干涉外星的事务。杨玉环说,那我就去地球看望我受难的父老乡亲,刘杰同意了。
  杨玉环化妆成一个中国的村妇,穿上破烂的衣服,但袋子里却装了好多食物,还有卫身的激光枪和通讯手机等,刘杰用飞碟把她送到山西省她家乡。
  她在外星生活了近一千二百年,那里富裕、文明,她住在别墅里,吃的是美味佳崤,出门则坐飞碟或小车,演出之前有千百人欢迎,回到家里有机器人保姆服侍,想要什么物品就可以到商店里去拿……可现在,家乡是十分落后贫穷的农村,山是光秃秃的山,没有什么树,山下的水是浑水,家乡的山水是支离破碎的。人们住在又小又黑又脏的窑洞里,衣服破烂,身上有虱子,路是黄土路,下雨则泥泞不堪……
  她过细寻找她老家的位置,找了好久才找到,那里现在是一大片荒草,根本没有人住过的痕迹,她站在荒草中,站了好久。她的眼泪都哭干了,眼睛都哭肿了,可这些又有什么用?她拿出数码相机对那一片荒草拍照,准备给刘杰看,她又用手拨那些荒草,拨了好多,野草把她白嫩的手都勒出血来了……
  杨玉环碰到了几个外出讨吃的婆婆,她连忙拿出馒头来,一个人分两个,老婆婆们千谢万谢之后,走了。她又看到一个小孩,面黄肌瘦,无精打采地坐在地上,她又拿出三个馒头给他吃,小孩很快就吃完了两个,但把第三个收起来。杨玉环问他为什么不吃了,他说他妈在家里生病,家里有一天没有做饭了……杨玉环流着泪又给他三个,要他回去给妈妈吃。她问小孩,为什么缺粮食,小孩说鬼子把粮食都抢走了,鬼子一来,还杀人放火,大家恨透了鬼子兵。 
  她就这样分馒头给乡亲们吃,她顺便就问乡亲们,你们这里有姓杨的人家吗?都说没有一户姓杨的,但后来有一个老爷爷说,听说唐朝时村里有好几户姓杨的,杨家还出了一个贵妃,但后来杨家败了,杨贵妃被吊死了,她的当宰相的堂兄也被杀了,不久后她的三个姐姐也死了,几户姓杨的都吓坏了,都改姓换名搬家了。杨玉环好久没有作声,坐在石头上一动不动。又过了好久,老爷爷反过来问她:“你问这个事做什么?你是不是姓杨?”杨玉环感到惶恐,不好作答。
  得到杨玉环分发馒头的人越来越多,老人们都奔走相告,是神仙可怜我们苦,发馒头给我们吃,那个女神仙就是唐朝的杨贵妃!
  刘杰说:“你已经暴露了身份,不能再去了。”杨玉环说:“馒头还没有发完,还坚持一天吧!”
  最后一天,也就是第六天,她把一大袋馒头分发完了,天快黑了,她也累得不行了,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等飞碟来。这时,一个汉奸领着十几个鬼子兵走来了,越走越近,他们发现了杨玉环,口里还在喊:“花姑娘的,哈哈!”杨玉环又气又怕,不等他们走到身边,就拿出激光枪对他们射去,只见他们全部倒在地上,一动不动。过了十几分钟,刘杰开着飞碟来接她了,她就上飞碟走了。
  刘杰说,“你的行动激怒了鬼子,他们今晚可能会来报复,晚上我们去阻止鬼子的暴行。”
  晚上,月黑头,刘杰和杨玉环乘飞碟飞到她家乡上空,过了不久,大队的鬼子兵来报复了,长长的队伍,大约有一百多人,全副武装、气势汹汹地向村里扑来。
  杨玉环气红了眼,她说:“你赶快请示上级,我们要用飞碟上的激光武器消灭他们!”刘杰说:“请示也不会得到批准,但我们可以烧毁他们的武器。”杨玉环气急了,把手放到激光武器的按钮上,瞄准了鬼子,按下去,但激光并没有发射,为什么?她感到奇怪了,原来前面的主电路上还有一个主开关没有打开,她不知道有这个开关。
  正在她疑惑之时,路旁的草丛里响起了枪声,许多抗日游击队员躲在草丛中向鬼子射击,鬼子遭到了伏击。虽然鬼子兵进行了顽强抵抗,但他们身处开阔的大路上,而游击队员则躲在深草丛中,游击队员向鬼子开枪,一枪一个,而鬼子则不容易射中游击队员。战斗进行不到一个小时,枪声就停止了,游击队员冲到大路上打扫战场。他们还派人到村里去告诉村民,游击队的主力已冲进了县城,消灭了敌人,夺回了大批粮食,要村民们跟着游击队连夜进城运粮食回来,回来后要把粮食埋好,防止敌人又来抢粮,游击队也派人来保卫他们,并号召男人和年青的妇女组织起来保卫村子。
  刘杰驾着飞碟返回基地,杨玉环坐在飞碟上满面笑容,高兴地哼着前几天学的《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叫他在哪里灭亡!……”她的兴致很高,又唱起了《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账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了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刘杰问她:“你明天还来吗?”
  “不来了。”
  “为什么?”
  “游击队帮乡亲们夺回了粮食,我放心了。”
  “还到日本去吗?”
  “现在不去,去看军国主义有什么意思!?等军国主义败了,我再去看一看。我要尽快地回到依拉星,我要写作和整理反侵略的歌曲,唱给依拉星的亿万听众听。”                        
作者有话要说:  故乡之情

  ☆、第十一章   尾声

  时间又过去了十几年,杨玉环听刘杰说,侵华战争已经结束,军国主义惨败,中国人经过长期的抗战,终于赶走了侵略者。
  她想到她的第二故乡日本去一次,她乘飞碟来到山口县,来到名为“久津”的海滨小村,真奇!还有一个尼姑庵!不过重修了。尼姑庵座落在高大的乔木之中,小巧而宁静,女香客来此烧香的很多。杨玉环穿着和服,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仿佛是一个日本农村妇女。她到庵里烧了香,出了功德钱之后,就与尼姑们聊天,她得知,本庵从唐朝以后修了三次,还是原样子,尼姑就不知换了多少人了。她问:“女香客为什么这么多”,尼姑告诉她,女香客多是为了保母子平安,生一个像杨贵妃一样漂亮的女孩,长大后又有好姻缘。杨玉环心里一惊,不作声了。
  第二天,杨玉环到阉子附近去散步,她发现树林中有好多桃树,桃树上的桃子长得又大又红,非常爱人。她记得这里原来没有桃树,现在怎么有桃树了?再过细一看,桃林中还立着一块牌,上面写着:贵妃桃。她突然想起,自己在这里时,有一次与老尼姑谈话,说过自己喜欢吃荔枝,还喜欢吃桃子,老尼姑问我怎么能吃到荔枝?我们日本人只听说荔枝是热带水果,我们没有看到过,更没有吃过,我就把我的真实身份告诉了老尼姑,说我是大唐帝国皇帝李隆基的妃子。大概是老尼姑为了纪念我而栽的桃树。再下坡发现树林下的海边有一座墓,她以为是唐朝老尼姑的墓,就上前去看,吓了一跳:不是老尼姑的墓,而是自己杨玉环的墓!墓碑上的字上赫然在目:杨玉环之墓,时间虽然过去了一千二百年,但字迹清晰可辨。她在这里站了很久很久,她想,公元756年,我从马嵬坡逃到了这里,是老尼姑收留了我,后来为避开恶棍的骚扰又将我转移到她妹妹美智子那里,再后来她老人家以为我死了,还为我立一块碑,我应当千谢万谢啊!现在见不到她老人家了,我只能为她老人家祈祷。
  她再过细地看,发现不远处有许多墓,那是公墓地。她想,老尼姑为什么要把我的墓单独建在一边呢?她再过细地看,过细地想,想清楚了,原来这个地方就是我乘海船靠岸的地方,老尼姑是为了纪念我,那个墓碑的方向是向西的,即指向西边的大唐帝国!
  杨玉环又来到五里外的小学,小学也还在,只是修成了楼房,美智子早已不在了,现在有几位女教师在这里教书。杨玉环说自己叫美幸子,是个村姑,喜欢唱歌而苦于没有老师教,想出钱到这里学唱歌,女老师们欣然同意,于是杨玉环就在这里学唱歌。
  杨玉环晚上躺在床上睡不好。她突然想起,我要报答美慧子、美智子二位姐姐,她们没有立墓,我要为她们建一座墓呀!第二天,她就去办这件事。现在建墓要出土地费了,地主大口一开,说至少要20万日元!杨玉环不还价,就出20万日元!杨玉环不还价,就出20万日元成交了。她又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买一块墓碑,碑的中间刻着大字:美慧子、美智子之墓,左下方的小字是她亲手刻的依拉文字:杨玉环敬立。墓做好了,碑也立好了,杨玉环感到完成了一件大事,了结了一个心愿。
  杨玉环与刘杰一同来到他们的初恋之地。啊!一千二百多年了!山水依旧,人已二世。在第二次见面的地方,杨玉环拉着刘杰的手说:“夫君,你在这里救了我的命,你不但是大好人,可爱的人,而且是我的救命恩人!”刘杰说:“My dear,这已经是‘古代史’了,我们已是二世人了。”杨玉环偎依在刘杰怀里,说出了她的肺腑之言:“我希望有第三世,在第三世里我仍然做你的妻子!”
  “好!”
  她从女老师们的谈话中得知,日本人民在侵华战争中也承受了很大的苦难,青壮年男子几乎都上了前线,死伤者几乎半数!妇女、老人、小孩在国内过着极苦难的生活……1945年又遭受两颗□□的轰炸,死掉了26万人!现在多数日本人的思想是:维护长久和平,中日不再战!
  杨玉环一面学着传统的日本歌曲,一面创作一首叫做《中日不再战》的歌曲,准备到大城市去演出。
  市内准备举办一次大型的电视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