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天下第一绣坊 >

第19章

天下第一绣坊-第19章

小说: 天下第一绣坊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月寒百感交集,在心里默默地感谢着父亲。 
管家有一时,有点没有看懂坊主何以在看见那些书之后,会露出了有些奇怪的表情来,后来仔细一想,才知道了他是被这满房子里的书所吸引了,或许想到不远的将来,不为着人,只为看书,要上这里来,也有了现成的借口了吧,又或是为了看人,借口看书,又或是都有呢? 
管家无声地笑了。 
初次见到坊主的秦二爷夫妇,都为他的年轻、有为,知书达理而高兴,其实,更多的是在为侄女儿高兴,月寒能够找到一个这样的人,他们真的是发自内心地为她高兴着。 
很想留下他们来吃顿饭,但那二人一致声称还有几处得去一一拜年,说以后有的是再聚的机会,便告辞走了。 
忙碌的一天,却也是愉快的一天。 
是因为都见到了十分想见的人了吗? 
京城长安,四处都热闹非常,所有的人家,店铺,张灯又结彩,披红又挂绿的,生生把京城装扮得喜庆、吉祥,就算是天寒地冻的,却也抵不过人间的热闹和温情。 
雪,在年前果然是下得透彻了,此时已然是停了,自初一起,便没有再下,但天空依然阴沉着脸,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再大大地下一场似的。现在不下,已是极大的开恩了。 
没有人理会老天的阴沉,过了年,春天也就不远了,此去,日子会一天比一天暖和起来,这是充满着希望的年啊。 
市井街巷里都在流传着一个消息,说是在上元佳节的晚上,当今的万岁爷,要与万民同乐,上街来赏花灯。 
这是一个多么刺激的消息啊,百姓们纷纷奔走相告,都相约着在正月十五的那一天,要早早地出来,到皇宫的附近去,抢占一个有利的位置,到时候好更近距离地一睹圣上的容颜呢。 
到了后来,变传成了十五这天,皇上要打开国库,放赈给百姓,以示国泰民安,皇恩浩荡。总之,元宵节今上要与万民同乐这消息是传得最多的。 
从秦家大院出来,坊主和管家便直接进宫去面圣了。圣上龙颜大悦,赏了些果品和玩物。两人谢恩出来,顺道又去了几位平时交情颇深的王公大臣的府上拜年,特别是越王府,是少不了一去的。 
公子斯远正张罗着玩呢,见二人到,忙扔下手中的玩艺儿,一手拉住了一个,就往他的房里带。 
原来是将别人进贡到王府的一些希奇东西挑了几样,转送给了二人。 
越王爷和王妃见他们三个亲亲热热地在一处,都是英俊潇洒的翩翩佳公子,心中欢喜,便也赏下了一些东西,还要留二人在王府吃房,二人见拗不过,又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待从越王府出来,天色已不早,但二人在回家的路上,还是想到了同一件事上了,那就是又顺便去了秦家大院,将皇上和王爷赏下的东西,分了些送给了秦家。 
这时,月寒却不在家中,而是去了秦二夫人的娘家,尚未回转。 
二人自回“天下第一绣坊”。 
月寒返回,秦二夫人一进去就看见了堂屋里贡桌上的东西,兴奋地走了过去,秦二爷将坊主和管家特意送来皇上和王爷赏赐的东西的事说了,秦二夫人将那些东西一一拿起又放下,嘴里一直不停地念叨着: 
“这真是太好了,这都是皇上和王爷才吃的东西啊,如今咱们也能吃上了,可这样珍贵的东西,又哪里舍得吃呀,那两个人真是对咱们家太好了,这么珍贵的东西,不自己留起来吃,还送来给我们,足见人家的诚意啊。” 
听秦二夫人证明夸张的唠叨,月寒也忍不住转头去看,见横竖不过是些时鲜的水果和一些金银首饰,便让婶自己收了起来,回自己的屋去了。 
没有秦二夫人在旁边夸这夸那的,月寒便呆呆想了一回心事,简直就觉得坊主和管家这二人,对自己和叔、婶,好得实在是过了些了。回想起过往种种,月寒那如一潭静水的心,骤然乱了,如乱麻一团,剪不断,理还乱。 



三十

       时光总是在飞逝而过的,转眼间,上元节就到了。 
长安城里,大街上,热闹非常,南来北往的人,摩肩接踵;车水马龙间川流不息的人群,如一个永不知疲倦的循环。 
这是过年的最后一天了,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披红挂绿的。这年的氛围,是越发地张显浓烈了,化都化不开拉。 
而更重要的是,作用的人都知道,都在期盼着,夜晚要早一点到来才好啊。可另一方面,又希望这一天过得慢一些,因为过完今日,这年就结束了,又要开始投入到新的忙碌中去了。 
百姓是在这样的矛盾中,开始了这年的最后一天。 
当然,皇上要与万民同乐的消息,是千真万确的。 
这个传说得到了印证,它显现的是当朝的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的景象,无论是皇上还是朝臣们,还有百姓们,要的就是这个啊。 
月寒被邻家小妹,邀约着也要去看灯。 
秦二爷和秦二夫人原是想反对的,可是,又一想姑娘大了,该有她自己的空间的。再说,月寒原是个知礼数、懂进退的明白孩子,便只吩咐了要早去早回,因为明天,还要去见工。还因为明天去见工,就要告诉坊里,他们一家三口,同意到江南去了。 
只是,这一去,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回到这长安城里来,所以,月寒想出去玩,就让她去吧,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那又有何妨呢? 
长安城里,各处的雪,已然化尽,真的是没有再下过一场雪,而天已经不太冷了。 
邻家小妹早早吃了晚饭,就来等着月寒一起出去。 
暮色苍茫中,两人出了门。 
街上,家家户户都已开始往自家的门头上挂彩灯了,一只比一只漂亮,一只比一只有创意。 
两人没走出多远,天就黑了。 
天一黑,就更张显了满街的华灯异彩纷呈,但凡有点儿空地儿,就有灯在亮,就会有人想各种办法把灯安在那里。 
当然,还有人在卖灯。 
大街上的人,也几乎每个人的手上都尽可能地提着一盏灯。 
放眼望去,满世界的灯,一个灯的海洋,淹没了人群。 
月寒和邻家小妹徜徉在这一片灯的海洋里,两人的手上也都提着一盏漂亮的彩灯,边走边看,边看边说着什么。每一盏灯都吸引着她们,两人嬉笑着,点评着,不觉就走近了通向皇宫的那条大街。那里,靠近皇宫的地方,有一块很大的空地,平日里是没有人敢靠近的,可是今日,却有了成千上万的灯,成千上万的人在那里,连夜空都给灯光映照得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了。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两个年轻女子的青春和美丽,是很惹眼的。 
在靠近皇宫大道的路旁,一家茶坊里,对着门和街而坐的三位锦衣公子,远远就看见了那两个手提彩灯、东张西望的女孩子。 
其中的某人嘀咕了一句: 
“真美!” 
余下那二人,颇有同感地对望了一眼,点头,无声地笑了。 
虽然,在这样的地方见到了月寒,云晏和云汐却依然安静地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地看着,看着她们走近,却仍无张口叫住她们的意思。 
被看见的那二人,并不知道有人在盯着她们看,不,主要还是盯着月寒看,还依然对着满街的彩灯指指点点,说说笑笑着呢。 
因为满街的灯太亮,没有人发现一伦满月儿已然悄悄升起了。 
突然的,满大街的人都全体噤声了,四面也都逐渐地安静了下来,一如于瞬间,整个世界都沉进了梦乡一般,连远处的犬吠声,都是那么清晰地传了过来。 
在这静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和骤然于宫门处传来的一阵阵锣声,划破了静谥的夜空,直传得很远,很远,远到令吠着的犬也悄然住了声。 
啊,原来是真的呀,旧台上是真的要出宫来了,与万民同乐,上街赏灯来了。 
众首齐齐扭向了宫门,那响锣之处。也只有皇上的出行,才会有如此大、如此响的锣声,才会有如此的动静。 
却见,早已有许许多多的人、灯,将宫门外的空地挤占了个水泄不通,只有通向宫廷的官道,是空的。 
不过,正有无数的内官,从宫内走出,分站在了道的两边,两两相对着。基本上是一对站下了以后,下面那一对会在向前走出七八步的地方站下了,而下一对又以此为基准而为。 
每名内官都表情木讷,目不斜视,甚至已是目中无人了。 
内官之后,还跟着一些忙碌的人,如那些个大内侍卫什么的,还有一些人,正忙着把红色的地毯,铺在道上。 
每个干活的人都快速、准确地忙活着,基本上是没有人说话的,而每个人和别人也都是十分默契的,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所以,居然连个指挥一小的人都没有。想是他们平日里都做贯了似的呢。 
地毯一直铺到了宫门外空地的尽头,也是内官两两相对的尽头。 
这边刚铺好了地毯,宫里便走出了大队的人马,走在最前面的人,霍然就是那当今的天子。 
在他的身侧、身后,围绕着的是他的侍卫、随从们。 
与站在官道两旁的内官们相比,侍卫们个个蓄势待发,如临大敌般地高度紧张着、戒备着。 
在这些人之后,便是在京的白官和王爷们了。 
到底是皇上,天子,连与民同乐,都要显现出这么大的阵战来。 
原来,皇上不是微服私访,却是在众多的护卫的保护和跟随之下,声势浩大,出宫来了。是用走的,也是体现了皇帝威严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已。 
他就象高高在上的神、仙,因见人间美仑美奂的景色,偶尔出来,偶尔下来走走而已。但最终,却还是要躲回那常人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地方去的。 
然后,锣声悄然停了,百姓们一下子难以适应,明明人山人海,却静得令人有些莫名其妙的晚上。 
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关注着宫门内发生的一切。 
再然后,刚刚升高了的月亮的光华,这时也悄然洒向了人间。 
天上一轮皎洁的明月,与地上万千的彩灯,交相辉映着。 
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候,却有一声尖锐的嗓音,骤然划破了不知还要持续多久的宁静: 
“奉天承应,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