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媒·戒-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你是优秀的专业人才转而从事管理、经营也不要紧,但管理、经营的知识、技能培训一定不能缺位,你得把自己整成复合性人才,这样,当你进入市场的时候,才不致于因为跟你的竞争对手不在一个级别之上而一败涂地。
还是以《超级女声》为例,最后蒙牛赚了那么多,电信运营商赚了那么多,你湖南广电虽然也赚了,但从性价比来说,赚的只是人家的一点皮毛,而你本来是可以赚得更多的,原因就是,你的市场意识不如人家,你的品牌意识不如人家,你的经营管理人才不如人家。
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吗?
还有,同样是做传媒、做娱乐,迪士尼就不样,一个米老鼠和唐老鸭,构建了一个多么庞大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因为它除了有设计米老鼠唐老鸭的动画人才,更重要的是背后有大量的职业化管理人才在那里掌管与推动,能够让这个品牌不段地升级换代。
湖南广电也好,天娱传媒也好,有没有一支专门的节目研发团队?有没有做品牌研究的专家?有没有一支专门搞市场营销的专家?有没有真正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做出一台好的节目不容易,但既然做出来了,便完全有可能带来无穷无尽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但你如果不去开发或开发不当,这档节目就夭折了,资源就流失了。这都是很可惜的。
可是,是否真的有人认认真真地考虑这个问题呢?
都说这是一个屁股决定脑袋的时代。做管理的和做业务的,考虑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考虑同一问题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当然,他们可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站在马兰山的不同位置上,放眼四望。
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站在马兰山的任何一个地方,你能看到比湖南广电更高的高楼吗?
不能。
一个跟王伟在河南做过项目合作的舞美师(绝对不是以写博客闻名的那个),跟王伟讲过一件事,他说湖南卫视的老同事问他,在外面接一些小单算什么,别去搞了,离开湖南广电你什么都不是,最后还不是得回湖南广电?舞美师说,我在外面接的最小的单比湖南广电最大的单——金鹰节还大很多倍,你别看这栋三十的楼,我们现在河南做的天瑞大佛的基座比这栋楼还高。
你以为你这栋楼已经很高了,那是因为你没有参照物,你的参照物是地平线。
那个时候,王伟经常在全国各地跑,他因此获得了新的立足点与新的视野。
他的雄心或者说野心,就是在活动运营领域,做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行业攻击者。
第六章 七剑下天娱
三天时间做三大主题活动:第一,激情鼓艺乐海南,来自五湖四海、各具异域风情的鼓艺将汇集海南,中西融合,以恢宏的气势掀起欢乐节第一波高潮,三届超女冠军将齐聚海南,在花车巡游现场一展歌喉。第二,璀璨烟花靓海南,我们将搭建全球第一个海上舞台,举办中国首次专业的艺术烟花大赛,届时,在璀璨的焰火、美丽的海滩、迷人的夜色的完美结合下,加上现场交响乐队的助兴,将使大家的视听享受得到一次无与伦比的冲击;第三,中华奇绝聚海南,奇人异士纷纷登台,超级女声全程贯穿。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在活动结束之后,还能给每一个参与者留下无穷的回味与谈资。
第一节 王伟的王国:沉舟侧畔万木逢春
“成功的节会经济是生产力的一种促进。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西班牙马德里的斗牛节,这些成功的节庆活动已经存在了几十上百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潜在价值,甚至成为地域文化的代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这是某着名杂志采访王伟时他说的一句话。我们已经知道,早在2004年运作第一届“超级女声”时,王伟就敏锐地发现了一个新支点——节会经济或叫活动运营。
事实上,在中国传媒界,活动运营并不是天娱传媒的创造,当然也不是王伟的创造。但我不得不承认,这家在媒体看来时常打破常规、总会在不经意间做出惊人之举、让娱乐挑逗经济的脉动、让经济分享娱乐的深邃的公司,之所以能给人这种印象,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王伟的另类。
王伟从来就不是一个按部就班、按常理出牌的人,但他决不是一个哗众取宠、有前首没后尾、自己拉巴巴让别人擦屁股的人,他的“异端邪说”,总是看上去很美,而且总能很快制订一些新的游戏规则,并总能想方设法让别人跟上他的脚步。
对节会经济的发现,不是王伟的心血来潮。用一句被滥用的话来说,机会留给了有准备的人。谢天谢地,正是这一发现,帮助天娱传媒度过了最初“超级女声”不被市场认可时的难关。
也正是这一发现,帮助王伟在“超级女声”锋芒的掩映下、在天娱传媒混乱的管理模式上,开辟了一块越来越广阔的新天地。
2004年的湖南南岳寿文化节,是王伟涉足活动运营的处女秀,很成功很经典,其示范效应,很快让天娱传媒在2005年又顺利接下了南岳的寿文化节、湖南省旅游节和宁乡佛文化节三大活动。
省内漂亮的三大战役,夯实了活动运营的基础,王伟很快把他的触角伸到了面向长三角的苏州,面向珠三角的广州,还有祖国最南端最年轻的省份海南。
“天娱是个娱乐的传媒,我们以一种很快乐的心态来做事。我们依靠‘超女’实现品牌扩张,然后合理地利用这个平台,实行战略转移。在王鹏的鼎力支持下,我们这两年就一直在构建节庆活动这条路。”王伟面对媒体时,从来不会忘记突出他的董事长,至于他在天娱传媒“做事”是否真的有“一种很快乐的心态”,还是酸甜苦辣五味杂存,王伟轻意不与外人道。
但不管怎么样,王伟坚信他选择的策略是对的。他很睿智地转换了一个概念——把具有庞大市场的活动运营当成一种新媒体。
什么是媒体?媒体就是传播信息的载体,活动是效果、性价比非常高的。在信息革命时代,传统媒体“提高广告价位”和“扩充广告版面(时段)”的两大赢利模式将面临致命的挑战。特别是电视,要接受高科技的挑战,要实现增量、整体的扩张,目前通行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广告提价,一是把原有播放电视节目、电视剧的时间改成广告,但这都行不通。王伟说,“只有走一条新路子,将娱乐业、传媒业、旅游业、体育业这些有交叉点的行业进行资源整合,走一个没有竞争的市场。”
按照王伟的构想,第三种办法就是跟一个新的产业结合,走一条新的路子。中国的旅游产业比传媒产业大得多,中国的体育产业比传媒产业也大得多,它有两大块需要,一是推广,促进当地或本行业的经济发展;一是植入快乐的内容,以使其可持续发展。而一个成功的活动运营是完全可以满足这两种需要的,活动不仅是一个很好的推广平台,更是能创造出具有无限想象力与无限实际空间的产业链。
王伟的新媒体概念由此形成,通俗地说,他把活动本身、把参与活动的每一个部门、个体都当成了信息的生产方和传播者。这种传播方式是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但又与传统媒体不冲突不矛盾,是众多单一性的叠加、组合和立体交叉,口耳相传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方式;组织者、举办方的宣传实施方案,走传统路线,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网络实现;此外,参与者、旁观者走边缘路线,通过博客、视频、论坛、手机信息“广而告之”,则是一种草根与民间的表达与传播,等等等等。
关键的问题是,你所操办的活动本身是否具有新闻、时尚、娱乐、话题等等首次传播和再次传播的价值。
王伟认为这正是他的强项。
“我从来不认为活动运营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人海战役就能完成。不,它更多的是一种智力输出与文化输出,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玩得好的。”王伟说。
有野心或雄心的人,时常口出豪言壮语,但不是所有口出狂言的人,都有野心或雄心。王伟不仅仅是图嘴巴快乐地说说而已,更重要的是他在实打实地在做,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
2004年的合同金额是90万,2005年突破1000万,2006年达到3000万,到2007年,再翻一番,突破了6000万。
还是让我们从2006年的海南欢乐节谈起。
那是王伟在外省做的第一单。
为什么说“商道即人道”?因为商业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你的客户,甚至尊重你的竞争对手,你就能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你就能获得商业机会与商业利益。
对这句话,社会上还有一种另类的理解:做商业就是做人脉,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社会关系的时代,人脉资源是最大的生产力。
一定有很多人奇怪王伟凭什么在湖南以外的地方还能够攻城略地、如鱼得水?
但是,如果你了解了王伟其实是个特别真诚、性情的人,干起活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你就会理解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好人缘。
还有,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当官的”,在他们中间,绝大部分是很有事业心的,起码想在任一方,为福一方。
在这一点上,王伟能够与他们很好地对接。他能接下海南欢乐节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与他的好人缘有关。
谈到与海南省儋州市市长张琦的结识过程,也算是男人间惺惺相惜的一段佳话。
张琦当时还是三亚市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分管旅游。那是2005年,当时三亚要举办两个大型的活动,一个是举办世界小姐选举,另一个是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王伟说张琦师一个很有魄力和能力的领导,他不仅务实、平易近人完全没有领导架子,同时对举办大型活动来说还是真正的专家,他知道大型活动对地方招商引资、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