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第987章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987章

小说: 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容得下小人;二是能顶得住来自上面的压力;三是能容忍有人后面捅;四是善于应付磨擦;五是能磨擦获得快感;是每个月必须开例会。同时,规定还强调,要当好领导,还必须向男人学习:一是从不外露炫耀政绩;二是关键时刻能硬得起撑得住;三是能培育出接班人;四是善于攻击对方并且让其感到愉悦;五是既能制造磨擦又使大家同感快乐;是胜利后能谦恭地缩小自己。
  曾奇伟说,这都不知是哪些缺德鬼编的。
  雨泽高说,有些人的聪明才智,全用这上面了。
  于伟翻了一下手机,说,这里还有一个,也蛮有趣的。贪婪的汉字:晃。直接的汉字:昆。西化的汉字:咬。自豪的汉字:鹅。牛逼的汉字:昊。痛苦的汉字:旱!
  余泽高说,这是什么意思?没听懂。
  于伟说,我们的正宫娘娘是大才子,他一定懂,让他说。
  他说的正宫娘娘自然是指陈吉桥。现坐这里的,不是副处长主持工作,就是副处长或者副处级调研员,没有一个是血统纯正的。未来最有可能成为处长的,便是陈吉桥,所以,于伟说陈吉桥是正宫娘娘。
  这个于伟,怪话一火车,和他的穿着打扮一样,方方正正的一个人,偏要往斜里窜。陈吉桥心里不由对自己说,不是一类人,不进一家门。离这个人远一点。
  陈吉桥由于伟的正宫娘娘之说,也想到了一个词,如果自己可以比喻成正宫娘娘的话,曾奇伟和于伟其实是自比为冷宫娘娘,孤独深宫锁阿娇的怨毒,溢于言表。人的情感真是奇怪,所有人都只看到了阿娇被锁进深宫的命运悲剧,却没有看到,阿娇的命运悲剧,其实是她自己造成的。
  生活就像一条大河,再宽广也有河堤的限制,人生就像一场游戏。游戏都是有规则的,谁如果无视规则,就注定要被裁判红牌罚下场。你可以同情被罚者境况的落魄,你也可以愤怒执法者的严苛,却不能轻视尤其是不能无视规则的厉害。
  曾奇伟见陈吉桥始终不出一言,大概意识到,他对于伟这一套不感兴趣,便说到道:“既然大家都来了,我们来研究一下工作。主要有两件事。第一件事,马上就是五一长假了。一处的人,每天都陷材料堆里,难得有放松的时候,大家有一种想法,希望处里组织一次旅游。需要确定几件事,一是去哪里,二是怎么去。现大家提出了几个预选方案,一是去海南,二是去浦江,三是去安西。”
  陈吉桥觉得这个话题与自己没什么关系,长假也好,短假也罢,他得跟着省长转,根本没时间去旅游。这类事,他基本不说话。
  最后决定去安西,不去的人,一千元过节费。
  第二件事,省直每个单位都有小金库,目的是要替职工谋点福利。厅里有厅里的小金库,各处室也有自己的小金库,至于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就是各显神通。一处只替省长服务,和外界接触少,要充实小金库,难比较大。以前,处里定了一个创收目标,处长每人每年创收四万元,副处长和副处级,一万元,一般科员,五千元。这个创收目标,通常都是处长想办法,全处一起打下手,实际等于是处长一个人完成的。毕竟,处长是省长的生活秘书,关系广人缘多,要完成这点创收任务,还真不是一件难事。可现情况不同了,处长一直没有定下来,曾奇伟主持工作,外人可不认这个账,他去跑创收任务,谁都不拿他当一回事,眼看二季也快过去一半了,今年的创收任务连影子都没有。
  曾奇伟特别提到,于伟进入一处时,曾经夸下海口,一个人完成创收二十万。可到现,连一分钱都没有看到。
  于伟显然是不想认账:“这都是八万年前的事了,今年的事情可是今年的事情。”
  曾奇伟显然对于伟不满,说道:“话不能这么说,这件事,你是全处所有人面前公开表态过的。”
  曾奇伟对于伟有些看法,而于伟显然也不太把曾奇伟放眼里,他当即反驳说道:“曾处,徐良还曾电视上向全省人民公开表态说,要贝湖如何如何。你怎么不去问他为什么不兑现诺言?据我所知,关于创收问题,我们一处是有传统的,谁主持工作,谁就负责完成二十万。”
  这句话,可把曾奇伟堵住了。以前主持工作的处领导,确实每年完成二十万,甚至只多不少。二十万虽然不是一个硬性指标,却也成了某种约定俗成。然而,轮到侯正德,情况大为不同,他毕竟是副处而不是正处,如果硬往二十万那个目标上靠,显得名不正言不顺,给人的感觉是博上位。他如果不完成二十万,又让人觉得他其实没有主持工作的能力。
  官场哪一个角落都不是净土,任何单位都有矛盾,真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本经,陈吉桥不准备念,他的心理,或许和曾奇伟于伟甚至是雨泽高差不多,名不正言不顺嘛。别说他不是处长,连副处长都不是,只是个副处级调研员。陈吉桥的尴尬,实际和曾奇伟是一样的,自己如果完成这二十万?一定有人说他充大头、博上位。他就算什么都不做,也没人觉得他有什么错。何况,他现的位置不稳,说不准哪一天,自己就会和于伟一样,被扫地出门。真到了那一天,像于伟那样夸下海口,留给别人的,只是笑柄。
  好不容易捱到十点半,陈吉桥说陆省长十一点有安排,他需要去准备一下。匆忙离开此地,将一堆的尴尬,留给了曾奇伟。
  出了门就有电话打进来,陈吉桥拿起一看,是何东升。
  何东升一看他接了电话便道:
  “哥,是我,东升。”
  陈吉桥问道:“东升啊,什么事,你抓紧时间说,我马上要和陆省长出去。”
  何东升说:“我提拔了,小玲的调令也出了,到教委。”
  陈吉桥有点吃惊,说:“你提拔了?去市教育局?她能做什么?”
  “他们说先进来再说。”
  陈吉桥想,这一定是杨刘广起了作用,秘书邱晨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动作。自己当时是害怕这个秘书当不长,只想抢尘埃落定之前,将他们俩的事情搞掂。令他没料到的是,省长秘书这个身份还真是管用,努力了几年都没有结果的事,竟然半个月之内完成了。他的心,总算一块石头落地。这两件事解决了,就算他被退回党校,妹妹和妹夫的事,大概也不会改。
  “好,我知道了。”
  何东升一听他要挂电话,便抢着说:“还有,我现正和杨书记一起,杨书记和你说话。”
  很快,手机传到了一个地方的手上。杨刘广说道:“吉桥,你好哇,我是杨刘广。”
  陈吉桥立即说道:“杨书记您好。”
  杨刘广说道:“我要到省城办点事,可能有一两天时间。不知那两天有没有空?”
  陈吉桥说:“我找机会。如果定下来了,我会和邱晨联系。”
  陆政东的时间,一个星期之前,就已经排定了,综合一处那么多人,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排这个时间表。时间表排好之后,交给杨启成后审核。也就是说,整个贝湖省的干部,若想见陆政东,必须走这道程序。杨刘广之所以通过何东升打这个电话,是希望绕开这个程序。
  
  第186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九)
  
  陈吉桥很清楚,现在自己的身份不同了,说话不仅有用,应该是很有用。用一些人的话说,他是通往省长的那根独木桥,谁不想有办法有机会踩在他这根独木桥上,走到省委书记的彼岸?
  可是他自己觉得,是否能够在这个位置坐稳,还是一件很难说的事,但是在别人眼里,那是绝对不一样的。
  他于是说道:“好的,我看看有没有时机。”
  中午,陆省长是会见企业家,省长宴请企业家吃饭,多半只是一种姿态,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肯定,并不一定有实质内容。这类饭局与纯粹的体制中人饭局是不同的,官员们在一起吃饭,可能会谈一些与工作相关的话题,许多甚至是绝密的敏感话题,这类话题,身为秘书,并不适宜知道,所以,这类饭局,有些陈吉桥可以上桌,有些不能。能不能上桌,不在他掌握,而在陆省长的意愿。和企业家吃饭就不同了,没有那么多讲究和规则,陈吉桥上了桌子。
  “看来手笔很大啊,一涉足其他地方就敢砸下这么大的投资?”
  陆政东一边走,一边随口问道。
  “家父毕竟是省政协的常委,赚了钱不敢说回报家乡父老,但是的确希望可以为家乡做点事情,嗯,怎么说呢,有点人死留名豹死留皮的意思在其中吧,他希望自己作为贝湖人,日后在贝湖建设发展史上也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这样也不枉这一生的拼搏奋斗。”
  杨思谨半真半假的道。
  陆政东也是微微一笑,对于杨必忠而言。留名是次要的,但是要在全省范围站稳脚跟打开局面是真的,这不仅仅是杨必忠的想法,杨必忠的身体一直不好,拖了这么多年已经是个奇迹了,杨必忠是想在有生之年为杨思谨送上马再尽可能的扶一程,同样更是急欲获得成功和认可的杨思谨的想法。
  杨必忠虽然是安新工商界执牛耳的角色,也算是个人物,但是和那些本土巨头相比分量还远远不够,同样,无法和那些有着央企和外资背景的业界巨子相提并论,那么要在这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就不得不以更为谦虚的姿态和更为踏实的作风来赢得地方政府的信任。
  但是仅仅这样做还不足以赢得地方政府的信任,毕竟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合作和积累才能积淀下来,罗马从来都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想打开局面,就不得不发动一切资源,动员一切力量,而因为安新的渊源,陆政东无疑就是杨思谨所看重的最能为我所用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源,哪怕现在看起来这份资源似乎还有点异想天开的味道,但是杨思谨历来认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没有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