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第326章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326章

小说: 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老似乎很有些感怀的说道。
  杨梅见辛老似乎是陷入了缅怀波澜起伏的过去,也微微放松了一下拘谨的心情。辛老的话也让她感触良多,不由就想到两句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也许当年的辛老也是如陆政东一般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当年的姚广田也是如同这般,得到了领导的垂青,很快就一飞冲天。杨梅心里也不由浮现出当年姚广田意气风发的模样……
  “根据我的推测,省里可能会派遣工作小组,赶赴武岚进行一次详细深入的调查,根据目前省里两位主要领导的想法,很有可能会把陆政东,选入这个调查组的名单之中,那伴随着这场调查的,很有可能是一个让你和广田忍受不了的结局。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陆政东迅速的得到他预期中的利益,凭陆政东的智慧,他应该会明白这其中有着怎么样的内幕,当然,在适当的时候,能点陆政东一下最好,这样双管齐下,我相信陆政东会做出一个聪敏的选择,就算他不做,他的几个长辈也会替他做的,毕竟这里是西河而不是京城,他们希望陆政东在西河走得能够顺利些。”
  “而陈省长的底线是要政令畅通,只要满足这样的底线,陈省长肯定不会穷追猛打,毕竟省里的一把手是杨书记,杨书记肯定是协调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平衡的,稳定,这是大局,杨书记肯定也是不会往更深层次追究……”
  整个脉络在辛老的解析中一下就变得清晰起来,她对于辛老所吩咐的该怎么做已经有了想法,她的双眸也闪烁着动人的光芒。
  辛老看见杨梅的整个人一下似乎变得明艳起来,亲昵的抚了抚杨梅娇嫩艳丽的脸蛋,道:“小杨,你要是个男儿身,你要是当年走上仕途,今天恐怕也是个人物,广田和你比起来,真得是太过书生气了……”
  
  第143章 手心手背
  
  陆政东很快就感觉到局势的发展有些异乎寻常,很快他就得出了判断,省里有人要利用此事做一篇文章,只是到底是冲什么而来的,陆政东还有些没有看透。
  究竟是指向武岚,还是指向的是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病这一重大问题?
  如同一道分析题,问题不同以及提问的方式不同,那么解题的方法也就有多种多样。
  如果是指向企业改制,这个问题虽然看起来是大了一点,但陆政东还算比较容易理解,看到问题,知道要解决问题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开药方,这个药方应该怎么开,许许多多的有识之知士都在群策群力。
  但这个矛头,如果直接指向的是武岚,那……剑峰所指又是哪一个层面?不会指的就是武岚市一级的人物吧。
  腐败问题,已经渐成燎原之势,中央抓了典型,各地方也在抓典型,武岚就是省里要抓的典型?
  那是冲张力明而来的?陆政东看了一场春戏,自然首先就想到的是张力明,按照陆政东的所知,生活问题往往就会与腐败问题画等号,在他所知的查处的腐败案件中,绝大多数都是二者相依相存的。
  只是省里拿地市一级主要领导开刀,不说是不敢想象,但由于影响面实在太大,也应该是会非常慎重,不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猛……
  陆政东的脑子很乱,但他非常清楚的是从云雾到武岚这样的调研安排,肯定也是有人有意为之,人家是早就等着他提供某些情况。
  师出有名,这恐怕就是有的人希望他做的。
  看来有人是对他有足够的了解,知道他在长滩的所作所为,也清楚云雾、武岚两地企业改制造成的国资流失,这里面肯定是存在一些硕鼠,按照他在长滩的行为方式,不可能无动于衷。
  这摆明了就是想让他冲在前面去打老虎啊!
  打虎英雄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没有强悍的实力,肯定是打虎不成反倒被虎所伤,甚至成为老虎的一顿美味大餐。
  在西河有这个冲劲,有这个实力,有这个热血来做打虎英雄的人并不多,第一岁数不能太大,岁数大了,棱角被磨得差不多了,冲劲就少了,阅历多了,经历多了,顾忌就多了。
  第二,要有坚实的实力基础,没有的话,就如同大海中的一叶小舟,随时会被波涛卷走。
  第三,那就是有想法,有想法才会有去打虎的动力,当年的小蒋在黄浦江的打虎行动虽说虎头蛇尾,但就是这么一场不算成功的作秀,为他赢得了无数的喝彩和人心,除了为父分忧之外,这恐怕也是小蒋当年挺身而出的重要原因。
  而他年轻、有想法级别不高也不低、后台硬扎,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无论你拥有怎样的一种实力,在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的时候贸然而动,都会遭到某种意义上的抵触和谴责。
  而选择他的人知晓他的身份势力,以及他在西河的所作所为、具体情况,并且对他的心理进行了非常准确的揣测和推断。他就是一杆枪,或者说是一个捅破某层窗户纸的棍子。
  这并非陆政东的目的,打虎只不过是附带的东西而已,陆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不是在打虎之上,而是希望藉此引起高层对于整个国家层面的企业改制可能出现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从而对其进行规范,堵住一些大的漏洞,这远比打一只老虎意义更为重大。
  但事情按照这样的方式发展下去,陆政东也是不能回避,就借用自己的手的人敢于招惹自己来看,所表现出的实力应该还不错,弱肉强食,这才是规矩中的规矩,加上自己也不是一无所凭,在这件事中全身而退还是有可能的。
  但事情的发展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托周毓宁转交吴教授的关于企业改制的一些思考,吴教授并没有用其作为其研究的材料,而是署名陆政东在其主持的经济理论杂志《经济窗》全文发表,而且做了点评,称其是既来源于实际工作,又有理论深度,实在是没有什么斧正的必要,除此之外,其他一些经济学家也对此作出了点评,当然其中也不乏批评者,称国企改革本身就是个新生事物,弄那么多条条框框,束缚手脚,对国企改革反而不利。
  文章一出,先在理论圈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紧接着随着文章被更多的媒体转载之后,知识分子,和此息息相关的老百姓、关心时政的也加入进来。
  争论就意味着碰撞,碰撞就意味着是热点,而热点也就意味着他的名字频频曝光,原本他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人物,一时之间成了焦点。
  老百姓的心思很简单,看完报道后,一般就是讨论一下,机关中,资深一些的,通过种种渠道进行探询,其是何方神圣,资浅一些的,则在饭前饭后,三五一群,围坐在一起胡侃瞎造。
  但陆政东深知他的观点,肯定是会让一群人极为不满,这就是已经在国企改革中在国资上占了便宜或者正准备占便宜的一些人,这些人都是有背景的,更有条件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有所作为”的人,陆政东可以想见,从京城到地方那些如同八旗子弟一般的阔少或者准阔少们心里会对他是一个什么想法,这基本上都不用想——他的那些观点挡了他们的财路。
  这是陆政东不愿意看到的,也迅即采取了行动……
  京城云家的宅院,楼梯处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爸……”
  云江民进了房后轻轻唤了一声。
  云老爷子点点头,半响过后才缓缓开了口:
  “你怎么回来了?”
  “回来参加个会议,另外有些事情政东的事情想和你说说……”
  “恐怕主要是后者吧……”
  云江民看了自家老爷子一眼,组织了一下语言才说道:“政东并没有发表那篇文章的意思,只是转呈吴教授,希望为其进行的经济改革顶层设计的提供一些参考,尽量减少企业改制给社会带来的震荡和阵痛,哪知道吴教授却直接发表了……”
  云老爷子闭着眼睛没说话,只是手指有节奏的敲着沙发的扶手,好一会才缓缓的问道:“你二姐身体怎么样?”
  “身边有一个原来厂里的邻居照顾,还不错,二姐本来准备来京的,只是腿脚当年在农村受了风寒,到了冬天就犯病,行动有些不便,所以没有来京城……”
  “那是老寒腿了,只是恐怕你二姐还有一个心思,一山二虎,你二姐不愿意在京城住,政东这孩子其实心思挺重的。之所以一直都在外面打转不愿意回京城,恐怕也是不愿意盖住维熙的光芒……”
  陆政东的心思,云江民也能猜到几分,云江民细细品味着老爷子话语中的意思,看老爷子的意思是想陆政东进京啊。
  “其实呢,他把这个东西交给吴教授,想走的是曲线迂回之路,这没错吧,有这样的想法,其实迟早就会有这么一出的,早迟而已。”
  “政东这一回也是有些欠考虑……”
  云老爷子摆摆手:
  “想法还是好的,只是还是操之过急了一些。其实政东考虑得还是很多的,他把这个交给吴教授,其实也是投石问路,想的是条条大路通京城,这篇文章若是吴教授拿不准,肯定是就作为一般性的参考材料了,但肯定也会引起吴教授的关注,是从另外一个渠道进入了高层的视线。”
  老爷子的分析是入木三分,云江民也默然,找不出任何话来反驳。先前问起二姐的话看似天马行空,实际落脚点也是在这一点上。
  云江民心里也是对老爷子有些看法的,老爷子在对待云维熙的问题上实在太偏心了,陆政东不迂回曲线,那又有什么办法?
  云江民心里心里清楚,父亲老了,不少比他年轻的老战友,老同事都先他一步去见马克思了,他到了这个年纪,虽然身体看着还算硬朗,十年,五年,甚至说不定哪天说走就走了,陆政东不自己早点找出路,到时候能靠谁?
  “而吴教授也是对几位领导的心思了解得很透切,主席是强调求稳,稳定压倒一切,而总理呢,看着眼下这个经济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