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南市立了一功……”
陆政东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却不说破。
“我对股市认识得很肤浅,不过既然我在体改委工作,股市也算是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新鲜事物,还是有所关注,这些都是我们体改委的那些年轻人讨论出来的……”
陆政东摆摆手道:
“这还是一个使命感责任感和品格的问题,我记得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讲前几年一位老干部离休后到在特区工作的子女那里安度晚年,遇到特区公开发行股票。看到各级政府大力宣传是支援经济建设却无人问津,出于老革命、老党员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的一种真诚、一种奉献,将其一辈子的积蓄几万元,全部购买了股票。令其没有想到的是,在特区股票交易所开业、股票上市以后,老人所拥有的股票市值已经超过百万元,老人本来以为最多也就是跟国库券一样,国家会给点利息,没想到一下子变成这么多,这一下把老人吓的寝食不安,急忙给工作所在的省委组织部去了一封信汇报了上述情况,在得到肯定不是‘不义之财’后老人才放心。很多人都把这当成一种笑谈,但是在这背后却是真正体现了一个老干部的高风亮节,是一一种方式真正在位国家出力。”
“而龚主任是另外一种方式,现在是改革开放大发展的时代,世界变化很快,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一定要保持经常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我们这些肩负使命的干部就更应该如此,龚主任本身就是经济方面的行家里手,还能不断的学习充实提高自己,这更是难能可贵,也给年轻同志树立了一个楷模。”
龚长峰听到他这番话,虽然连连谦虚着,不过显然很是受用,陆政东虽然很大程度上也是摸到了龚长峰这样的干部的心思——好名声,但很大一部分也是出自衷心,龚长峰这个年纪应该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计划经济对其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进厨房能够认真的了解股市之类的事情,确实是难能可贵,陆政东见龚长峰很受用的样子便继续道:说着话锋一转道:
“云雾市体改委是企业改制的最重要部门,俗话说家有一老有如一宝,老同志的宝贵经验在关键时候那是能顶上大用场的,龚主任一定要把好关,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你们市体改委一定要提醒红山和大明同志注意……”
龚长峰只是一颗子弹,这扣动扳机还得新南市的主要领导,想必龚长峰也乐意把压力交到新南市委市政府头上……
※※※
新南市市长于大明仔细地审阅着云雾市体改委送来的文件。
于大明越看脸色越难看,这个温泽高究竟在搞什么鬼?如果真的像文件上所说的那样,出了问题,那么他这个做市长的也是难辞其咎。
虽然机械厂合资的事情是温泽高具体负责,但名义上是他亲自挂的帅,出了问题,领导责任是跑不掉的,就这样出了问题,那他就只有自请处分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有些感激龚长峰,这老头平常很不好说话看着有些腻歪,但在这件事上,算是做了件好事,提醒了自己,使得自己不至于太过被动。
这件事得和老书记商量一下,他是老书记一手提拔起来的,遇到难题,老书记肯定不会坐视,老书记虽然退下去了,但很多事情却是看得很清楚。四河实业集团的底细,他有所耳闻,听说连云雾的一些副市长都对这个集团都有所顾忌,要礼让三分,他不得不郑重。
就凭他于大明一个小小的正处级,和人家过不去,那得好好掂量掂量。就算人家做不成这笔买卖,也得要把有些东西说明白,省得迁怒于他,于大明心中琢磨着。
于大明看着老书记戴着老花眼睛,逐字逐句地审阅着他带来的文件,心里也想着。
新南市的问题不少,并且很早就存在了。可以说是他上一任,以及上一任的上一任欠下了太多的账——太依赖于机械厂了,结果机械厂一出问题,整个市里的经济也就难见天日,对于机械厂厂,他是恨铁不成钢啊,他也没少给他们拉贷款,做担保,可到头来,资金是投入不少,但机械厂就像个吞钱的无底洞,丢进去连个泡都不冒。
关于的重组问题,新任市委书记管红山征求过他的意见。他当时就表态了:非改不可。而且还得大改特该,不然积重难反啊。
可没想到,这改制也改出了新问题。
“大明,你是怎么一个想法?”
老书记看完后,把材料放到了一边。
“按照上级体改委的判断,由温泽高负责制定的这份合资协议草案有些事情很模糊。我吃不准,究竟应该怎么处理,所以就来请教老书记您了。”
于大明斟字酌句的说道。
“你是觉得这份协议草案有些不妥当吧?”
老书记一下就把问题的核心给点了出来。现在就他们两人,绕来绕去没有任何意义,于大明的想法,他自然明了,政府内部出了事,于大明这个市长是难辞其咎,但于大明显然也是有些忌惮四河集团,所以犹疑不绝。
于大明笑了笑道:
“还是瞒不过老书记您啊。您说温泽高也算是老资格了,怎么就不能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些?”
“不认真负责,呵呵。”
老书记一听也笑了笑,于大明把这件事的具体事务推给温泽高心里也肯定是想让于大明去干得罪人的事情,哪曾想温泽高本来就有想法,希望攀上一座靠山,居然是顺水推舟,让于大明也着急了,不过于大明着急是着急,可温泽高这是在与狼共舞啊。
不过有些东西自然是心领神会就行,老书记想了一下道:“毕竟这只是协议草案,最多也就是你说的不认真负责,疏忽大意,损失也还没有造成。不过资产重组的项目不能由他负责了。你亲自抓,而且还得多听听市体改委的看法和管红山的意见。特别是省里下来的那个陆主任那里,你要多走动走动。”
“陆主任只是下来考察调研的,尽到了礼节也就……”
老书记摇摇头:
“你这想法可是很有些糊涂……”
“我退下来闲着无事,也翻翻孙子喜欢看的金先生的武侠小说,里面有些东西其实也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江湖有言,‘僧道妇孺,切莫轻辱’,为什么?因为这样不该出现在江湖之中的人却出来闯荡江湖,肯定是有几分特别的本事,深浅难测,陆政东这么年轻就能坐上那样的位置,这道理是不是一样?”
老书记退了下来,难得有人向他求教这些问题,有这样的机会,就显得谈性很浓。
温泽高倒是把这话听到了心里去,他虽然不敢轻慢陆政东,但看陆政东那么年轻也就是当菩萨一样供在那里,看来这想法还是有些不妥,想了一下问道:“那是否还要再继续与四河实业进行谈判?出了这么一件事,恐怕管书记以及云雾体改委以及陆主任对四河实业都有看法啊。”
温泽高习惯性的把身子往前倾了倾道:
“工作不好做啊。”
老书记一笑,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温泽高是既怕合资出问题,更顾忌的是四河实业的背景,害怕因此影响其前程,是左右为难,老书记看到温泽高患得患失的样子,眼巴巴的看着他,好一会才说道:“与四河实业的谈判还是要继续进行的,毕竟双方谈判已经进入了实质阶段。现在和四河实业的谈判要切记一点,尽量规范,不要授人以柄,而且不要在四河实业这一棵树上吊死。和其他几家有这方面意愿的公司,也要保持密切接触。当然,机械厂是新南最大的企业,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自然要慎重,也要多方征求其他领导和部门的意见,这件事肯定要上常委会讨论决定,我们党的一贯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该民主的时候一定要民主。”
温泽高一下就明白老书记话里的意思,老书记原来是一把手,一向都是强调民主要集中,这里强调民主,显然是指要让更多的人来分担四河实业形成的压力,淡化自己在合资上的作用和影响,这样自己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老书记不愧是老成了精的人物啊……
第131章 送上门来
新南市政府,市长于大明等人把四河实业的总经理杨桂眉一行迎进了会客室。
于大明清楚,机械厂合资的事情风云突变也坐不住了,杨桂眉也坐不住了。
于大明一边想着一边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把杨桂眉让进了会客室。
坐定之后,杨桂眉开门见山道:
“关于机械厂合资的事情我们四河实业集团与贵市也谈了颇长的一段日子了,如果双方没有什么异议的话,我想还是尽快达成一个具体的协议,这日子可是越来越紧了……”
杨桂眉一上来就咄咄逼人。
于大明看着这个说着一口很标准的普通话的雍容漂亮的女人,心里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虽然原来具体负责合资的是温泽高,于大明和这个女人接触不多,但因为合资的事情也有过接触,也知道这个女人的年薪足足是他的数十倍,四河实业的老板能够给她开出这么高的年薪,肯定绝非花瓶,这个女人不但人漂亮,也是一个很难缠的角色。
“在某些具体的细节上,我们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啊……”
于大明对于杨桂眉的咄咄逼人打起了太极,虽然在前一日,他曾经接到市一位主要领导的电话,要他以及在机械厂改制的问题上尽快地拿出一套可行的方案,于大明知道,这位主要领导肯定是受四河实业所托给他施加压力,显然四河实业也开始反击了。
“于市长,我们大家让一步,具体的问题,最重要的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机械厂下属三产公司的担保债务,二是原有职工的安置问题,对于第一点,我们四河实业的底线是,债务我们愿意全盘接受,但条件是贵市财政必须给予我们四河实业补偿……”
于大明已经摸清了四河实业对三产公司担保的债务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