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科幻小说电子书 > [覃白] ’99高考作文冲击波 >

第2章

[覃白] ’99高考作文冲击波-第2章

小说: [覃白] ’99高考作文冲击波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王丛书》、《考霸丛书》、《基点、重点、难点、巧点、考点——精五点丛书》……几十元上百元一套让家长大出血的参考书畅销不衰。要做题,几家出版社争先恐后推出《题库》、《题精》、《题典》、《题萃》。做作文的辅导书,从《小学生作文词典》到《全国重点学校分类作文大全》,随便可以挑出几十本。前几年高考作文中有占3分的“名言警句”题,于是各种“名家名言”书不断推出,让学生家长再出几滴血。在沉重的课程与蜂拥而上的教辅材料、参考书“贴身紧逼”、“抢逼围”之中的学生,还有多少发挥想像力和创新精神的空间?
    高考指挥棒指向医药业,各类补药一哄而上,管它药效如何,至少可以起到“心理安慰”作用……
    幸好学生们脑容量有限,时间有限,要把高考前学校发的几公斤的复习题做完,再投入《题海》、《题精》之类的参考书之中,人不变成机器才怪。
    一位教育界人士曾痛心疾首地说,应试教育是不把人弄成废物决不收场。
    钱理群教授说,目前的中国语文教育,准确说是培养未来的“奴隶”和“奴才”。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轰然一声,使一些离开了“教参”就教不了课的语文老师大跌眼镜。于是乎,有人发杂音了:“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就不参加高考,我就变成了爱因斯坦。”有人抱怨了:“这样命题不规范,怎么评分?”
    对此,著名教育学家、成都石室中学语文老师李镇西回答说:“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考验的是老师的素质!”
    飞飞跌了重重的一跤!让笔者想到飞飞这样的好孩子心都在颤抖。愿飞飞的悲剧为应试教育敲响丧钟。让我们像鲁迅那样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巧合中的必然。科幻与比尔·盖茨。可以说:科幻迷是中国的希望。
    面对高考作文的成功,金堂中学的李校长说:“坚持在平常,得之于偶然。”《电脑报》社长陈宗周说高考作文题与《科幻世界》的文章巧合“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科幻面向未来,教育也要面向未来,两条奔向大海的河流终于相会。
    ’99高考作文,使《科幻世界》声名大振。报社的记者来了,四川电视台、成都经济电视台、成都有线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来了,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来了……
    杨潇社长笑着说:“要说漏题,泄密,应该回顾一下江总书记1995年的讲话——‘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而读科幻,正是激发青少年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位来自美国的名牌大学“康乃尔”的美籍华裔学生张亦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个小伙子在一位从中国旅行归来的美国人家中偶然翻到了《科幻世界》,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趁放暑假的机会,他从美国飞来,到《科幻世界》打工——运用自己电脑绘画方面的才能,为《科幻世界》设计封面。
    满口“OK,OK”的张,汉语远不如英语流畅。他与记者从科幻谈到了中美青年推崇的偶像比尔·盖茨:“比尔·盖茨首先是个超级科幻迷。从11岁登西雅图太空尖塔时,他便陶醉于阿西莫夫所描绘的科幻情景之中。读中学时,他和好友艾伦拼命比赛谁读的科幻小说多。直到进哈佛,开创他的公司,他也丝毫没有减弱对科幻的兴趣。可以说,是科幻造就了电脑天才盖茨。美国有大约400所大学设立了科幻课,科幻电影、科幻出版物造成了让人对科学感兴趣的很浓厚的氛围……”
    鲁迅说,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要造就中国的比尔·盖茨,必须造就科学与科幻的氛围。这是老编们的共识。
    编辑部的墙上挂着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赠送的油画《坐在飞翔椅上的宇航员》。这幅画,使人想起小小杂志社承办的’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和四川夏令营。那次盛会,除了科幻作家还有五位贵宾——美、俄宇航员出席。
    举办国际科幻大会的动机,来自于一个小故事。九十年代的某年5月底,一位荣获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来到成都。有关方面负责人到停机坪迎接。大科学家偕夫人走下舷梯,忽闻欢声盈耳,隐约可见机场外鲜花簇拥,人浪翻滚。大科学家略为迟疑,欲向欢迎的人群走去,却被礼貌地拦住。原来,盛大的欢迎仪式不是冲着大科学家,而是冲着刘德华来的。刘德华的演唱会被传媒爆炒,票价飙升。一位贫困的青年用卖血的400元买了一张黑市票去一睹华仔风彩,宣泄爱慕之狂热。
    《科幻世界》的编辑们的心被深深刺痛了:“一个不崇尚科学,只知道追歌星、影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要造就新的追星族——追科学之星!”
    杨振宁早就说过,要建设现代化国家,不发展科幻是不可思议的。
    职工缺住房,办公条件极差。这样的杂志社要斥资数十万元办国际会议。请宇航员,真有点科幻味道。也曾向全社会呼吁,寻求赞助。一位亿万富翁大惑不解地问杨潇:“你们没有钱,还开什么科幼大会?”对不起,他认不得“幻”字,把“科幻”认作“科幼”!真是中国见怪不怪的现象:有钱的没文化,有文化的没钱。
    在关键时刻,宋健同志坚决支持《科幻世界》。他说:“科幻是培养一个民族科学精神的摇篮。”这给老编们极大的鼓舞。
    ’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和四川夏令营在中国掀起了追科学之星的旋风。孤军奋战的《科幻世界》终于听到了一些回音。
    1999年,《科幻世界》创办二十年了。命运之神终于馈赠给《科幻世界》一份厚礼——’99年第七期与高考作文题的“不谋而合”。
    《科幻世界》终于听到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第七期在全国销售一空。每天,都有学生或家长拥向邮购部,购买《科幻世界》以及科幻图书。
    在祝《科幻世界》交好运的人们之中,有一位电脑公司经理陈兆荣。去年,陈兆荣的女儿陈理以667分的高分考入清华大学商学院。别人向他讨教教子经验,他用一句广告词回答:“请给你的孩子订一份《科幻世界》!”都以为他在开玩笑,他连连否认道:“陈理从小阅读面很广,读小学时就获得过校园科幻奖。科幻使科学不枯燥,学习变得轻松。”如今他补充道:“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证明明了我去年到处宣传的‘广告词’不是戏言,更不是胡言乱语。凡听从了我的宣传,让考生读《科幻世界》的,都得感谢我。”
    陈理所在的清华大学是全国高校科幻作者和科幻迷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请教育学家研究这“清华现象”吧。他们读中学时,是怎样从应试教育的“围追堵截”中跳出来,成为有真才实学的最拔尖的尖子的。
    我们从清华看到了希望。从《科幻世界》的读者群看到了希望。这希望就是广大青少年的想像力与创新精神没有被应试教育的野火烧尽,遇上科幻的春风它又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
    美国国家宇航局专家、著名科幻作家兰蒂斯可以作证。1995年,兰蒂斯的名著,荣获雨果奖、星云奖的科幻小说《追赶太阳》在《科幻世界》上发表。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主人公翠茜由于飞船故障,孤独地滞留月球,她的太阳能电池板要对准阳光才能输出能量以维持她的生命保障系统正常工作。太阳要落山,她就不停地跳着追赶太阳,在绕月跳了一圈之后,终于等来了救援飞船。此故事赢得全球科幻界一片喝彩声。
    有两位中国读者却对此提出质疑。重庆的邓健说,真用得着“追赶太阳”吗?到极点(月球北极)不就是极昼吗?哪里用得着跑一圈?吉林工大的王志坚不但提出上述质疑,还推算出月球极昼的面积。杂志社将质疑转告了兰蒂斯。兰蒂斯大为震惊,同时对中国青年的丰富想像力和求索精神深为佩服。
    记得是1997年秋天,金堂中学全校同学集合,在大操场听当时的《科幻世界》副主编上科幻大课。副主编谈到了美、俄宇航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中国科技馆,在明代伟大的幻想家、“人类第一位宇航员”万户塑像前合影留念。万户坐在绑着几十只爆竹的椅子上,试图以生命叩开宇航之门。有了万户的幻想,有了中国火箭传入欧洲,才有今天无比辉煌的宇航事业。副主编问:幻想的接力棒谁来接?
    同学们齐声回答:我们!我们!
    1999年夏天,历史向中国青少年提问:幻想的接力棒谁来接?
    亿万青少年回答:我们!我们!
    冲击波,在中国的天地间回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