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解说 六篇-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崛税ǎ视邪紊喔纾欢跃称鹨桑某郴螅视谐槌v斩;信口伤人,故有烊铜灌口;身造诸恶:故有热铁缠身。
万死千生,业感如是。
阳间一念造罪,地狱就有一生死,阳间念念造罪,地狱就有无量生死,生而复死,死而复生,或时狱卒唱生,或时冷风吹活。
动经亿劫,求出无期,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展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无间罪报,其事如是。
不入无间地狱则已,一入地狱,时劫极长,此世界劫尽,三灾起时,地狱随坏,则寄生他方世界地狱受苦,别世界坏,又展转寄往另一世界地狱,倘若此世界复成,还来此界地狱受苦。
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何等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
一、时无间,即受苦的时间,无有间断,从日至夜,从夜至日,无一时可以间断而不受苦者,故称无间。
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
二、处所无间,一人之形,遍满地狱,多人之形亦满地狱。
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剉斫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
三、苦具无间,所有苦器尽受。
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
四、人无间,不论你是怎么人,悉同受之。
五者,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
五、命无间,无间地狱,一日一夜,等于阎浮提六十小劫,地狱一日一夜,就有一万次生死,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生死相连,无一念间断而不受苦者,故称命无间,除非业尽,方得出离。
地藏菩萨白圣母言:无间地狱,粗说如是,若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一劫之中求说不尽。摩耶夫人闻已,愁忧合掌,顶礼而退。
地藏菩萨白圣母:无间地狱,粗说大概便是这样,若详细广说地狱罪器苦事,一劫之中,说不能尽。
圣母闻地狱苦事,愁罪人受苦无穷,忧己力救援未逮,唯有合掌致敬,顶礼而退。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阎浮提洲与别洲不同,极北有一大树王名阎浮提树,其果汁能染沙成金。名阎浮提金,其树影倒现月宫,染月有树影,故得染污之名,表此土众生被烦恼所染,不能自拔,随烦恼作业,由业所感,故有人间不吉之事,名曰花报,果在地狱,受极长之苦,此烦恼变化无穷,作罪无边,菩萨以方便智,亦善巧无方,度此土众生莫作恶业,得善美的人生,好向佛法修行,圆成道业,满地藏之宏愿,故有此品。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已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尔时者,佛母问地狱事毕之时,地藏菩萨即白佛言:‘世尊,我证得如来神力,将一身分为无量身,到众生作业受报,地狱极苦之处来救度,若不是佛慈悲勉励,我即不能作如是变化,变一为多,化而复化,化身无量,到十方无量地狱,救拔罪苦众生。’
大智度论云:‘诸菩萨修苦行事,难办难成,佛安慰言,无得疲厌,当勤精进,行是十力,当得无量果报。’此乃菩萨修行时必经之难关,诸佛是过来人,勉励菩萨过此难关,从菩萨地转入佛地,便得如来种种神力,以如来神力度众生,那怕众生不得度呢。所以地藏菩萨说:‘我昔修行困难时,幸蒙如来慈悲接引,故有今日神力,今蒙佛在天宫付嘱未得度的众生,令我去度,至弥勒未下生成佛以前,所有释迦儿孙,不入三途,以人大身得遇龙华三会,闻法受记,此事我当尽力而为,愿世尊不要忧虑。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
此乃生死难出之文。
佛告地藏菩萨:‘众生未出生死轮回者,其性是众生性,其识是分别识,识与性总是无定趣,今生随其宿世恶习作恶业,随其宿世善习作善果,不了善恶无性,逐境而生,虚妄不实,故有六道轮转,生死死生,无有休息。最初一动入生死,经尘点劫,易入难出,迷而复迷,因迷起惑,作业成障,难出生死。’
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以是等辈,吾当忧念。
譬如鱼在流水中长游,脱不入网,实乃暂出网外,不久又游入网内,遭种种苦。如是等众生,三恶道时长,三善道时短,脱不入恶道,不久又作业堕恶道,在恶道中受种种苦,焉能修行出生死呢?佛最忧念此辈,假若此鱼不遭网难,游入大海,一切自由自在,吾复无忧矣!
汝既毕是往愿累劫重誓,广度罪辈,吾复何虑。
今幸获汝累劫重誓,愿在三恶道广度众生出三途苦,得人天乐。吾复无斯忧虑了。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累劫以来,各发何愿,今蒙世尊殷勤赞叹,唯愿世尊略而说之。
定自在菩萨从定得名,此大士人中之龙,世间恩爱悉皆远离,离欲清净,成就无漏禅定,解脱尘劳烦恼,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无不定时,故名定自在。
因释迦如来,赞叹地藏菩萨累劫发深重愿,在三恶道度罪苦众生,过去必有其事,故请世尊略为解说,令大众增益见闻,同种善根。
尔时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审谛而听是闻慧,善思是思慧,善念是修慧,具足闻思修三慧,则与法相应。
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
如来有天眼,观过去久远之事,犹若今日。过去有佛出世,名一切智成就──知一切法事理性相、依正因果,十法界事无一不知,故名一切智。
每尊佛均有十号,称为通号,十号者:
如来──仿同先德号;今佛出世,如古佛再来。
应供── 堪为福田号;具有智、断二种功德,堪为众生福田,供养者得福无量。
正遍知──遍知法界号;十法界事理性相因果,无不知故。
明行足──果显因德号;因申修福修慧,果上福足慧足,慧足称为明足,福足称为行足。
善逝──妙往菩提号,一证菩提,永不再迷。
世间解──达伪通真号;世间皆伪,觉伪无伪,离伪见真。六祖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无上士调御丈夫──应机说法号;菩萨称为有上士,佛名无上士。佛应机说法,调众生之心猿,御众生之意马,难调能调,难御能御。
天人师──摄化从道号;天结使薄,人根机利,容易入道;如来说法,无量人天悟道。
佛──觉悟归真号;自觉觉他,同归一真。
世尊──三界独尊号;天上天下,唯佛独尊。
其佛住世六万劫,长寿度众生也。
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
贤愚经云:‘若听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功德无量,非譬为比,高于须弥,深于巨海,广于虚空,由出家故,毕成佛道。’
一切智成就佛未出家前,曾做小国王,与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又以十善法教化其国人民,十善者,身不杀盗淫,口无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无贪嗔痴,三业清净,是生天的法门,上升六欲天。
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
二王议计,设何方便,使这国人民不做众恶。
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二王议计,一切力中,愿力最大,愿力即心力,诸佛全凭愿力成等正觉,凡夫临命终时,一切威势悉皆散失,唯有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往生净土。愿力如是之大,则能度是辈矣。所以二王同时发愿,一王发愿早成佛,自度度他,使令无余,一王发愿,先度他离苦,度他成佛,然后自己成佛,发先人后己之愿,所谓‘发僧那于始心,终大悲而赴难。’
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此乃二王发愿,成佛度生,度生成佛之文。
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
印度莲华青色,佛眼似之,故云清净莲华目如来,所谓‘面如净满月,眼若青莲花。’佛寿四十劫。
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养。
此乃罗汉游化人间之文。
古德每于学道有成,便下山游行人间,教化有缘人。清净莲华目如来灭度后,正法已过,像法来临,当时有一罗汉游行人间,福度众生,时有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养。此女目蕴慧光,睛藏神德,故号光目。,
施人饮食有五功德:一施命,二施色,三施力,四施安,五施辩;若施罗汉,获福百倍。
罗汉问之,欲愿何等,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何趣。
罗汉是圣人,供养得福,福能满人愿,故问欲愿何等。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曾经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何趣,我想知母生趣,给我安心。’
罗汉愍之,为入定观,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罗汉问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业,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