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读书 1979年 >

第37章

读书 1979年-第37章

小说: 读书 1979年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谋洌准豆叵狄脖厝凰嬷谋洹T谏柿纤兄频母脑焱瓿芍螅颐窍鹆税髦贫龋簿褪腔旧舷鹆税鹘准丁=准睹芎徒准抖氛勾嬖冢艿那魇剖侵荒茉嚼丛交汉停霾荒茉嚼丛郊ち摇R蚨臀薏准蹲ㄕ此担Ω檬乔康鞣⒀锩裰鞯囊幻妫反砣嗣衲诓棵埽挥Ω迷倨娴刂磺康髯ㄕ凑蜓沟哪且幻妗5牵谖夜昀吹睦砺酆褪导希职颜庑┕叵档叩沽恕=准抖氛涑稍嚼丛郊馊裨郊ち遥灾练⑸搜映な曛玫恼未蟾锩锤炊崛āK浇准叮皇前凑站霉叵道椿郑菟凳且凑账枷牒驼翁壤椿郑虼耍魏稳硕伎梢运媸北淮虺伞白什准丁薄A直搿ⅰ八娜税铩惫拇怠叭孀ㄕ保导噬鲜羌傥薏准蹲ㄕ蟹饨ǚㄎ魉棺ㄕ怠U馐浅雇烦刮驳姆绰砜怂贾饕濉�
    所以,多少年来,造成严重错误,给我们带来不少灾难的,决不是马克思主义。如果我们真正奉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决不会产生这种情况。我们现在要拨乱反正,就是要抛弃这些错误的理论,抛弃假的马克思主义,恢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指导我们的实践,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经过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只有更加坚信这个真理,决不应该怀疑它。
    当然,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不容易的。在这方面,我们本来有很成功的经验,毛泽东同志曾经为我们作出了典范;但是,二十年来,我们也有惨痛的教训。这个教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搞主观主义,忘记了实事求是,忘记了群众路线;对客观情况不作认真的调查研究,只喜欢听好的,不喜欢听坏的。不去认真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凭主观意志办事;谁要讲一下客观条件,就大批“条件论”。这种做法,既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抛弃了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繁重的。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从国内到国外,都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研究,重新认识。过去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有些是对的,有些是错的,有些是根本没有研究。我们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呢?只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它们。如果不是这样,而想用资产阶级的立场、唯心主义的观点、形而上学的方法去研究,那就只会把我们引入歧途,发生更严重的错误和失败。
    在今年五四,回顾六十年的历程,只能得到一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过去二十年的所有不幸,就在于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今后我们的一个极端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认真攻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完整地、正确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汪子嵩
《五四运动文选》


    三联书店在一九五九年为了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而编辑出版的《五四运动文选》,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基本资料。这是从1915年到1922年《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等刊物上的文章中选录出来的,可以说都有代表性的意义。要了解五四时期思想界的主流,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本书第一篇《敬告青年》,作者陈独秀揭出“六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激励青年,说明了五四的胎动。其后,对孔教发起抨击,提出文学革命,号召“劳工神圣”……,乃至发生了五四运动。运动本身,在这本书里反映的并不多,只选了几篇短文。运动的往后发展,其主流是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所以,本书的结尾选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1922年6月15日)。
    应当说,本书是五四思想界主流的反映。虽然象林琴南致蔡元培的信、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张东荪的《现在与将来》等几篇,作为附录已附在书中,但要看清五四时期这些逆流、旁支,是很不够的。这大概是编辑本书的体例所限定的罢。然而就是这样,本书已有40万字了。
    本书所选各篇,都一一注明出处和发表年、月。作者在初次出现时,都有小注说明其生平(到本书出版时为止)。


科学与民主并重
《五四运动简史》序

    “科学与人权并重”,这是“五四运动”前夕以《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口号。“五四运动”虽然过去六十个年头了,但是,这个口号至今还不能说已经失去它的意义。
    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具有继往开来的伟大历史意义,它继承了一八四○年以来,特别是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传统(虽然当时的革命者并不是完全自觉地认识到这个革命任务,但在客观上却发生了这种历史作用),又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提高到完全自觉的理性的阶段,进行了较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这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争夺欧洲而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壮大了的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学生群众的革命阵营是分不开的,也是和十月革命后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潮流的影响分不开的。
    《新青年》创刊于一九一五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利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妄图独霸中国,以致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反对《二十一条》的斗争,异常激烈。反动派为了禁锢人民的思想,以“礼教之防”和“鬼神之畏”愚弄群众,“尊孔、读经”,“定孔教为国教”的反动舆论,甚嚣尘上,“孔教会”、“孔道会”、“尊孔会”遍于国中;在上海这个半殖民地的近代化城市,居然出现设坛扶乩、出版《灵学》杂志的怪现象。与此同时,提倡民主革命的刊物被封禁,革命的国民党人被逮捕和屠杀,袁世凯的特务、侦探遍布各地,明文刊载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统统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就在这沉沉黑夜里,《新青年》举起“科学”和“民主”的大旗,提出“科学与人权并重”的口号,向着笼罩全国的“迷信”和“专制”勇猛冲击,发动了一场较为彻底的反封建、反迷信的真正的文化革命。
    《新青年》所提倡的“科学”,主要是自然科学,是用它反对宗教迷信,破除愚昧、落后,发展科学文化,使国家富强起来,同时也作为一种世界观来观察社会问题。许多新文化运动领导人物,以达尔文的进化论观察人类社会,把生物界生存竞争、优胜劣败的原理和人类社会类比,认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自由竞争是永恒的经济法则;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是永恒的“理性王国”。
    《新青年》所提倡的“民主”或“人权”,就是卢梭阐述的“天赋人权”说,即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个性解放理论,是用来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君主专制主义和以“孔子之道”为代表的一切封建道德原则的。《新青年》把孔子所提倡的忠、孝、节、义等全部封建道德看作是不适合于“现代生活”,障碍社会前进的绊脚石,提出“人间百行,皆以自我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道德原则和“孔子之道”相对立。《新青年》认为:过去中国人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只限于学术和政治,而没有学习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这种学习是很不彻底的。为什么袁世凯进行帝制复辟活动的时候,一些“维新运动”的倡导者和“辛亥革命”的拥护者,都围着未来的袁氏皇帝出谋献策呢?就是这个缘故。虽然袁世凯的皇帝梦很快破灭了,但是,如果不彻底解决学习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那么今后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袁世凯继续登台表演,也一定会有些人围着他们出谋献策。
    否定封建主义的旧道德,建设民主主义的新道德,这已经不仅是道德范围内的问题,而是涉及对整个旧中国的改造问题。李大钊在《青春》一文中正是从这个角度向青年们发出战斗的号召:“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龈龈辨正自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陈独秀把这种道德革命看作是“吾人最后之觉悟”,他确信只要建立起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那么就可以顺利地建设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了。其实,这也是一种幼稚的幻想,因为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如果不把反封建的斗争和反帝国主义的斗争紧紧结合起来,进行到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是没有希望的。这又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不可能独立完成,而必须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团结一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阶级共同完成的历史任务。
    但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彻底否定封建主义,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毕竟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真正的革命知识分子只有在解除了封建主义的束缚以后,才能把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身上。伟大的新文化运动战士鲁迅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件小事》等革命小说中,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把破除旧道德,建设新道德,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希望,寄托在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大众身上。在新文化运动启蒙下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毛泽东也产生西方思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必须和东方思想(封建主义思想)同时改造的革命思想,认识到资产阶级的议会政治并不是“临民致治之具”,从此探索改造中国的新道路,亲自创办工人夜校,把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