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1期 >

第3章

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1期-第3章

小说: 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1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如何,我的辍学计划着实让父母惊愕。终于,母亲在我高三即将结束时进行了干预。幸运的是,我后来才了解到此事的来龙去脉。
  事情是这样的:那是我上高中三年级的一个春天,我的新闻学老师找我私下谈话。他说想让我在高中四年级(美国高中为四年制)时担任毕业纪念册的编辑。当然,这样的话我就得重新考虑自己的提前毕业计划。能够受到邀请是一种荣幸,而且编辑工作可以系统提高我的摄影能力,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我在高中四年级末获知,母亲曾在前一年春天去找过我的新闻学老师,并且两人共同谋划了这个计策。我当时是什么感觉呢?事实上,在35年后的今天我还在想这个问题。
  我现在知道,并且当时也隐约知道,我母亲费尽心机让我留在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而且我也相信我的新闻学老师是真心实意地想邀请我做编辑。
  但还是有点气恼,两个大人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共谋转移我的人生轨迹,这让我心里不太舒服。我不知道应该感激还是怨恨。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两者都有。我从不怀疑父母心里都是为我的前途着想;但即便如此,他们的介入仍然令我不太能接受,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些疑惑。编辑工作是一个不大的成就,但我能肯定它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吗?我是被温柔地导向了正确的人生航线,还是被善意的意图倾覆了自己要走的路,背离了原有的轨道?
  如果有人期待我对这件事作一个明确的总结,我必须抱歉地承认自己没有结论。这件事引出的问题无法简单作答,只有一点可以确定:做家长难,做孩子也难,他们都无法扮演一个完美的角色。
  不过,我发现亲子之间的这些矛盾,关键不在于意见相左,而是这些问题本身以及随之而来的互相理解和体谅。我永远无法知道,如果当初前往杰克逊谷,我的生活会是怎样。但是我确实知道留在家里完成学业是个正确的选择。我曾试图相信自己已经准备充分,并且有能力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现在我承认事实并非如此。我当时还在学习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并享受充分的自由,但还未学有所成。这个过程说起来有点玄:我并非通过贯彻意志,而是放弃意志,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摘自新世界出版社《做你自己——股神巴菲特送给儿子的人生礼物!》

你就像四房太太

作者:星云大师 字数:1081

  有个故事很有趣,一位很有钱的富翁,拥有四房太太。
  大太太年老珠黄,富翁早就把她遗忘了。
  二太太管家,还有一点用处,富翁偶尔也关心一下。
  三太太和四太太,年轻貌美、柔情蜜意,他喜欢得不得了。
  但是人生有限,当富翁年老要死了,不但万贯家财带不去,也带不走这些年轻的妻妾。富翁心想:黄泉路上我一人很寂寞,古代不是有殉葬的风俗吗?如果找一个我喜欢的人来殉葬,这样我还是有伴的。
  当然富翁最喜欢的,就是第四个太太,于是对她说:“我平常多么关心你,一刻都舍不得离开你,既然我要死,你就陪我吧。”四太太一听花容失色,说道:“你现在对我好,但死了还有什么好呢?我这么年轻,我还有无限的未来,我不能陪你死。”大富翁听了很失望,就改找三太太。“我平常钱也给你,有什么好东西也给你,我也常常跟你山盟海誓,你能不能陪我死?”三太太一听,就说:“你知道我很年轻,还这么漂亮,你死了,我还可以再嫁给别人,所以不能跟你一起死。”
  大富翁没有办法,只有找第二个太太。第二个太太听了说:“不行。我们这个家的事务,平常都没有人管。这样好了,你安心地去死,我会替你料理后事,我会帮你送葬,送到你安息的地方,再跟你告别。”
  大富翁很灰心,万分无奈。看到大太太从那里经过,他心想:“这个更没有希望,我平常也不爱她,也不关心她,不过还是试试看吧!”就跟她如此一说。哪知道大太太倒是个有心人,她说:“我们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要死我陪你一起死。”
  大富翁一听:“啊!真看不出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想不到大太太倒真心实意,过去太对不起她了。”
  这一段故事的四太太是谁?
  就是我们的身体。许多人为了这个色身,营养、保健、化妆、温暖,什么都给身体,身体是我们最重要的、最爱的,但到了人生的最后,它却不是我们的,不肯跟我们一起去。
  还有三太太,三太太是谁?三太太就是我们的金钱、黄金、钻石,我们的财产。当我们走了,它也改嫁给别人,转入他人之手。
  二太太是谁?二太太就是我们的朋友、家人、亲戚,他们不会陪我们一起死,顶多在送葬时,陪走一程。
  所以这个大太太就很重要,大太太是谁?就是我们的心。我们平时并不管自己的心,我的心怎样修养,我的心要怎样升华,我的心怎么样才能清净,都不管它。尽管如此,人生走到最后,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唯这个心所造的善、恶行为的业力会跟随我们。
  摘自《广州日报》2010年12月20日

请等等落在身后的灵魂

作者:麦家 字数:1130

  人们总是在不停地往前冲,以为前面有很多东西在等待我们,其实,很多东西是在我们身后。我们应该停下来等一等被我们落在身后的灵魂。

  我曾养过两只狗。一只是朋友送的,德牧,名门血统,姿态高贵,仪表堂堂。我不敢慢待,每天都用上好的骨肉款待,有时还喂羊汤、牛奶。渐渐地,它除了精肉细骨一概不食,包括龙骨和猪皮。到后来,它学会了挑食精中之精,细中之细,超市买来的高价狗粮,它甚至懒得瞄上一眼,就像娇生惯养的小姐,或是满腹怨气的贵妇。而我分明从它慵懒冷漠的眼神里,看到了它深彻的不满和厚重的怨气。
  另外一只是我在部队时养的狼狗。那时,我任务繁重,只能粗生粗养,想起了给它丢点剩饭菜,想不起就任它自生自灭,日子长了,我突然发现,我慢待的不是皱纹、芦苇或其他,我慢待的是真诚,真诚的朋友。这位朋友只需一碗粗粝的糙米饭,加上一点点肉末或油腥,就能令它开心、快乐,令它为我们的“友情”雀跃,神采奕奕,奔跑如风。
  我讲它们的事,不是为了纪念,为了纪念不是这种写法;当然也不是为了板起脸做批判,那很无趣,甚至是傻。我只是想陈述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司马光讲过,他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说得很对,但还不够,远远不够。这不是司马光的问题,而是陈述的问题,是陈述的主旨和陈述本身。其出发点滥觞于我的情绪,一种红色的情绪,一种自找的情绪。
  它叫做沮丧。
  我时常感到沮丧,因为现在这个时代与我的愿望是有距离的,物质的过分泛滥(强势)和情感的过于复杂,歪曲、掩盖、抽离了太多东西,包括真理。我们至深的需要不过如冬日的阳光一般和煦、简单,但总有人,太多人,喜欢顶着烈日,化身飞蛾,投向华丽的火焰,以趋之若鹜或奋发图强。我的沮丧不是因为灭亡,相反,人们学会了极端地展览生存,却同样极端地遗忘了幸福之根本——何止是人,我的德牧就是这样在高标准的物质生活中学会了痛苦,而狼狗却在无声处,给了我莫大的温暖和幽远的感悟。
  是的,幸福必须是单纯的,单纯一点,欲望就可以少一点。有句成语叫做欲壑难填,是无上智慧:欲望就是个永远无法满足的东西,如同多米诺骨牌,打开一扇门,紧接着其他的门跟着就打开了。而绝大部分欲望是无用的,只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复杂,一复杂就会茫然。太多现代人少了思考,很多问题他们是不问的,生活节奏太快,没有时间去问。人们总是在不停地往前冲,以为前面有很多东西在等待我们,其实,很多东西是在我们身后。我们是应该停下来等一等被我们落在身后的灵魂。
  该知道,满足欲望的最好方式就是关闭欲望之门。该知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摘自《中华活页文选》2010年第11期

谁要你教坏他

作者:王溢嘉 字数:774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孩,一个曾经是你,但却已经不再认识你的小孩。
  有一位老禅师,身边有一童子做伴,童子一点都不懂寺院的礼仪规矩。有一天,来了一个行脚僧,他见童子无学,就教导他各种礼仪。
  入夜后,童子看见老禅师从外面回来,就上前去礼貌地嘘寒问暖。老禅师心里讶异,就问童子:“是谁教你这些的?”
  童子说:“是那位行脚高僧。”
  老禅师于是将行脚僧叫来,问他:“阁下这个行脚僧,到底是什么心行?这童子在我身边两三年了,可怜而不失赤子之心,是谁要你教坏他的?你快快整装,给我离开!”
  结果,在黄昏的大雨中,行脚僧就被赶出寺院。
  有人说:“我爱少女,因为少女的故事最短。”另有人说:“我更爱儿童,因为儿童还没有故事。”童年令人怀念,因为无忧无虑。为什么无忧无虑?因为“还没有故事”。
  善道禅师说法:
  “小孩出生时没有任何见解,那时他哪里懂得什么经?什么教?但长大之后,他就学会了种种知解,知道这个该怎样,那个应如何,却不明了这全是无端的烦恼。所以学道的人会赞叹婴儿没有分别取舍之心。”
  因为有了“故事”,就变得“世故”起来。
  所谓“恢复童心”、“重拾赤子之心”,并不是要摒弃一切知识和经验,变得无知、幼稚,而是能像儿童一样“无分别取舍之心”,没有分别取舍,没有无谓的牵挂,自然就无忧无虑。
  这个赤子之心,其实也就是真心;而你心中的小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