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悬疑推理电子书 > 美国8大奇案 >

第88章

美国8大奇案-第88章

小说: 美国8大奇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或“公共区域”外,还有大大小小共14间房。宅子里光楼梯就有三架:主楼正面宽大气派的椭圆形环状楼梯,厨房后面的小楼梯或彼得逊家人们常说的“后楼梯”,以及一架已经闲置不用的老式电梯。
  房子豪华,光洁的硬木地板和板壁,做工考究的嵌入式古玩架,精美的水晶吊灯,雅致的大理石壁炉。迈克·彼得逊买下这幢房子的时候,正值约翰·布剀南庄园名气的鼎盛期。1990年,一位好莱坞导演选中了这里作为喜剧片《仆妇传奇》的主要场景。当时整座庄园标价120万美元,这在蓝领阶层居多的北卡罗来纳州杜尔罕市实在是一个令人瞠目的数字,但迈克·彼得逊在契约上签字的时候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彼得逊先生也正值名气的鼎盛期,199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战争时刻》不仅使他荣登《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名榜,而且给他带来了滚滚财源。不久前,他的经纪人又以高价替他卖出了尚未完稿的《和平与赔款》一书。
  彼得逊家的大宅子里曾经住了七个人,彼得逊夫妇和五个孩子。彼得逊先生现在的夫人叫卡瑟琳,北方电讯公司高级主管,一位才貌俱佳的职业妇女。五个孩子却有三个不同的姓氏:27岁的克雷顿和25岁泰德姓彼得逊,是迈克·彼得逊和前妻帕迪霞的两个儿子;19岁的凯特琳姓艾瓦特,是卡瑟琳与前夫弗莱德·艾瓦特的女儿;20岁的玛格丽特和18岁的玛莎姓拉特利,是彼得逊先生收养的两个孤女。
  孩子们长大以后,纷纷去外地求学,或搬出去单过。除了隔得不远的二儿子泰德“常回家看看”外,彼得逊家的大宅子成了美国老人们自嘲的“空巢(emptynest)”。
  2001年12月9日,星期天,凌晨2点40分,杜尔罕市的911接线员玛丽·爱伦接到了一通来自彼得逊府上的紧急电话。
  “杜尔罕911,请问发生紧急状况的地点?”
  “赛德街1810号。哦,赶快!”
  “怎么回事?”玛丽听得见线的那头一个男人沉重的喘息声。
  “我妻子出事了,但她还在呼吸。”
  “出了什么事?”
  “她从楼梯上摔下来,但她还有气。赶紧,拜托了!”
  “她还清醒吗?”
  “什么?”
  “她还有知觉吗?”
  “不,不,她昏迷不醒。请你们快点。”
  “她从几级楼梯上摔下来?”
  “什么?啊?”
  玛丽沉住气,一字一顿地重复道:“她—从—几—级—楼—梯—……”
  “后楼梯。”
  “几级楼梯?”
  “哦,啊,啊……”对方的声音随着每一个音节震颤。
  “别着急,先生,慢慢说。”
  喘息声骤然停止:“哦,15级,20级,我说不清楚。”转而又歇斯底里地:“请马上派人来,赶快,拜托了!”
  “OK,我跟您说话的时候,已经有人在调度急救车了。”911电话同时与调度中心联线。
  “我家在……,在森林山庄,OK?赶紧,赶紧。”
  “好的,先生,急救车马上就到。她现在醒了吗?”
  “哦,天哪!”
  “哈啰?”
  “我不,嗯……”男人的喉头滚过一串模糊不清的嘟噜。
  “哈啰?”
  “呼吸。哦,上帝……呼吸……”
  电话突然挂断。
  在另一只分机上接听同一电话的调度员伊莉莎白·普尔见缝插针,她告诉玛丽·爱伦,配置了两名紧急救护人员的五级急救车已经驶出了离森林山庄最近的消防站。在美国的大多数州,急救与消防属同一系统。五级救护是针对摔伤性事故的急救类别。
  2点46分,又是玛丽·爱伦的电话铃响。
  “杜尔罕911,请问发生紧急状况的地点?”
  “他们怎么还没到?我是赛德街1810——他们……她好像已经停止了呼吸。拜托,拜托,你们能不能快点儿!”
  调度员琳达·甘特闻听此言马上摁下了标示着“五号代码(Code5)”的按键,意思是,可能有人员死亡,请警方即速出动。
  “先生?”玛丽·爱伦对着话筒呼唤。
  男人的嗓音提高了八度:“你能听见我吗?”
  “先生?先生?”
  “嗯。”
  “请您冷静一下,他们马上就到。现在请您告诉我,您肯定她确实已经停止了呼吸吗?”玛丽听见“咔哒”一声响。“先生……?哈啰……?哈啰……?”

//

………………………………………
死亡陷阱(2)
………………………………………


  电话又断了。
  森林山庄名副其实,古木夹道,枝叶参天,将这个富豪区的一栋栋豪宅遮掩得若隐若现,似有似无。
  急救车从彼得逊家门前疾驰而过,直到看见了下一家人的门牌号码,救护人员杰·罗斯和荣·派奇才知道他们已经开过了。两个人紧急掉头,回到刚才驶过的大铁门。杰·罗斯跳下车,掀起右边砖柱上硕大的圣诞花环——1810,没错。这时是2点48分。
  急救车开过林阴车道,开过游泳池,在房子前面停下时,杰·罗斯忍不住咋了咋舌。在他的记忆中,他还从来没有在如此豪华的宅子里执行过公务。杰在心里头估算了一下,这处产业至少价值百万美元,令他望尘莫及,一辈子都挣不来。
  一辆三菱蒙特罗运动吉普与他们几乎同时到达,车上下来的是彼得逊家的二少爷泰德及女友科丽丝玎娜·塔马赛提,他们刚刚从一个朋友家的派对上回来,两个人都喝得不少。
  彼得逊家的大宅子灯火通明,庭门大开。北卡罗来纳州地处东南部海岸,属于美国各州中比较暖和的地带,即使在12月的夜晚也不是那么寒气逼人。杰·罗斯从急救车后厢取出“托马斯包”交给荣·派奇,里面装有从邦迪帖到固定夹板等用于摔伤的各种医疗用品,自己扛起一只急救箱,箱内是一套心电监测仪和一台心脏搏动器。自从干上了这一行,杰·罗斯曾先后应召处理过至少十起楼梯摔跌事故,知道这类摔伤一般都伴有扭伤、脱臼或骨折,如果情况严重,跌断了脊椎,则可能出现局部或全身的麻痹或瘫痪。
  等到他们俩踩着华贵的波斯地毯疾步赶到厨房后面的楼梯间时,才明白所有的这些器械和药品都没用了——“48岁的白人女子”卡瑟琳·亨特·彼得逊斜躺在楼梯脚下,上身门里,下半身门外,头靠右墙,脖颈微微后仰,肩膀搁在最下一级梯子上,双腿分开,已经停止了呼吸。
  但真正令两位急救人员惊异的是,后楼梯的墙上地下,以及死者的浑身上下,到处是血,用杰·罗斯后来在法庭上的话说:“看上去更像是一桩凶杀案的现场。”卡瑟琳的身子底下蔓延着一大汪血泊,灰色的绒裤腰部已经被鲜血浸得透湿,头发结成血糊糊的一大块,衣服、裤子和赤裸的脚底溅满斑斑点点的血迹,尸体周围散落着的一大卷纸巾,一双袜子、一双男式运动鞋和一双女式拖鞋也全都染了血。而且,杰·罗斯和荣·派奇注意到,血迹已经开始干结。
  后楼梯一共18级,约三英尺宽,刚够两个人并行。如果是从上往下走,靠左墙有一溜儿扶手。楼梯上面的15级直上直下,最后三级呈螺旋状左拐,刚好终止在左墙最下端的门口。门外经过一小段过道便是厨房。楼梯间本身只有一盏灯,但如果将楼上楼下过道里的灯都拧亮,照明应该是不错的。楼梯正下方墙上离梯面约25英尺高处挂了一幅托卢斯·拉特瑞克的画作《黑猫》。看得出来,镜框玻璃上也有溅洒的血痕。
  巡警茱安妮·麦东伟和维克多·费古尔罗是接到“五号代码”后赶赴现场的第一批警方人员,只比杰·罗斯们晚了大约两分钟。茱安妮上下打量了一遍楼梯间,甚至还没来得及和现场的其他公务人员交换意见,也没来得及向彼得逊父子等询问出事经过,就拨通了杜尔罕警署凶杀处的电话。茱安妮后来解释说,尽管警方无线电发布的紧急讯息中称有人摔下了楼梯,但她在现场得到的第一印象却是凶杀——“因为,太多的血。”
  3点07分,凶杀处值班警探丹·乔治赶到时,彼得逊家的正门前已经停放了三四辆车。丹绕过急救车和巡逻警车,将自己的车泊在了后院。他在离开警署前打过一圈电话,相信他的同事们很快就会开着各自的车接踵而至,所以还是把前面的停车位留给他们吧。
  丹·乔治从一道侧门进入,在彼得逊家的大宅子里急匆匆地穿行。他记得茱安妮在电话上说过,尸体的位置是在厨房旁边的后楼梯,也许走过这条过道就到了。过道尽头,就在丹伸手推门的刹那间,他瞥见门把上有一大滴血。但是太晚了,他的手已经握住了门把。丹马上松手——奇怪,手套上没有血。原来那血滴是干的。
  和茱安妮·麦东伟一样,丹也几乎是只看了一眼楼梯间,就在心里头敲定了这场“事故”的性质。他立即命令警员们封锁现场,包括整个园子。“园子很大,”丹·乔治对茱安妮交代说,“我在来时的路上观察过了,所以要记得多准备一些黄色警戒线。还有,是谁拨打的911电话?”
  “迈克·彼得逊。”茱安妮指着厨房说,那里坐着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和一位年轻女子。
  丹皱了皱眉,他好像曾经听说过这个名字。
  茱安妮说,据两位急救人员讲,他们到达时,看见彼得逊先生正在楼梯间转来转去,一面发出一阵阵的低嚎。他情绪激动,身上到处是血。稍后,茱安妮曾试图问他一些问题,比如死者的出生年月日。但彼得逊先生好像完全无法回答问题,他只神情茫然地看了茱安妮一眼,便将头又转开去了。
  正说着,迈克·彼得逊突然从厨房跑出来,直冲向楼梯间。他光着脚丫,身上只穿了T恤和短裤。T恤衫是深色的海军蓝,但上面大片大片的血迹依然清晰可见。
  泰德·彼得逊紧跟在后面,高声叫道:“你要我再去看看她吗?”泰德后来说,他当时是想安慰父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