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悬疑推理电子书 > 人类未解之谜全记录 >

第7章

人类未解之谜全记录-第7章

小说: 人类未解之谜全记录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这方面的可靠证据。一些持不同意见的科学家指出,人类身体增高的趋势早在几十年前就出现了,那时候还没有什么电磁辐射、核辐射,这又怎么解释呢?并且也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人体生长速度加快跟宇宙射线的辐射有什么联系。还有的科学家解释说,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改变了人类的生态环境,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人们的个子才越长越高了。俄罗斯科学家布诺克,从遗传学角度提出了一个新奇的观点,他认为,人越长越高是由于“异族通婚”不断增加的缘故。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之间通婚,生下的孩子会比他们的父母高大。混血儿特别高大健壮,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另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一个不易察觉的事实:人们改变居住地点也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据日本科学家考察,搬迁到夏威夷群岛居住的日本人,比他们过去的同乡平均增高10厘米。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些不同的说法,到底谁是谁非,科学家们还在争论、研究之中。人类为什么越长越高?人类的身高有没有极限?至今还是一个谜,只有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才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5。能控制梦的内容吗梦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最大奥秘之一。
  多少年来,这种奇妙的生理现象,一直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不仅普通人感到困惑难解,就是对于科学家们也显得疑雾重重。然而到1900年,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师弗洛伊德开创了“梦学”的研究后,使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开始正式从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等方面探寻做梦的机制。
  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过做梦的经历,同时都会感受到梦境的内容是那样不可思议,常常会有千奇百怪的组合,突然的场景转换,人可以飞起来、落下去,想跑又挪不开步的奇特体验。梦境似乎没有因果规律,也不受时空限制,然而事事景景都牵动着做梦者的心弦,体验是那样真切,情感是那样强烈,在做梦的当时并不感到荒诞。那么荒诞的梦境与现实生活是否有联系呢?如果有联系的话,人类是否可以通过控制睡眠前后的条件来影响梦的内容呢?
  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们的广泛兴趣。较早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克雷特曼实验室的德门特和沃尔珀特两位学者。
  最初他们注意到,大多数刚来到睡眠实验室的新的受试者,在叙述他们梦中的故事经历时,常常把睡眠实验室这个新奇的环境编入到各自的梦境情节中。很显然,睡眠条件的改变会在梦境中得到反映。德门特和沃尔珀特从中获取启示,并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实验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改变受试者睡眠时的环境条件,看它会不会在梦中得到相应的反映。整个实验分三部分,先用冷水淋,继之以强光,然后再放音乐,结果在受试者的梦境报告中,只有42%涉及水,23%谈到光,9%提到音乐,这些数据看来并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1966年,P。毫里设计了过量法实验。他要求受试者在临睡前干6小时的体力活,可是实验结果表明,这些人在梦中根本没有出现体力劳动的内容。毫里据此提出了“平衡互补”的理论,他认为清醒时的生活与梦境是平衡互补的,比如白天体力活干得多了,在梦境中当然就不愿干了。然而没过多久,“平衡互补”理论遇到了麻烦。
  1968年,生理学家陶伯做了一个用“平衡互补”理论无法解释的实验。陶伯要求受试者连续两周戴玫瑰色的眼镜,结果他们在梦境中的景物也全部变成了玫瑰色,这显然表明清醒时的知觉感受延续到了梦境之中。不过,如果依照“平衡互补”理论,梦境中的景物应该是补色或无色才对,而事实却并不如此。以上许多的实验结果,使学者们做出了同样多的、大相径庭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似乎已经趋于明朗化,即清醒时的环境遇到某些特殊的改变,在梦境中就会增加与此有关的新内容。然而目前的问题焦点是怎样才能确切地掌握环境刺激和梦境内容之间的必然联系,只有做到这一步,方有可能达到控制梦境的设想。精神分析派的理论认为,梦的作用在于心理方面,做梦是为了满足愿望,只要在清醒时愿望得到了满足,梦境中就不会出现这方面的内容。1974年,德门特精心挑选了一名受试者进行实验。这位受试者当时的强烈愿望是想吃香蕉奶油馅饼,在当他睡眠快进入到做梦阶段(眼快动睡眠期)时,三次将他唤醒,并每次都给他吃一块馅饼。到第四次被唤醒时他说:“我正在喝咖啡和抽烟(平时他每次就餐完毕后都喝咖啡和抽烟)。”第五次唤时他说:“餐桌上给我上了一盘面条,我把它倒进了垃圾桶。”第六次唤醒他又说:“德门特博士,我梦见我正拿馅饼在喂给你吃。”这个实验结果表明,满足吃馅饼的愿望不能中止做梦,但是梦的主题将变为不愿意再吃东西了。后来,威特金和刘易斯两名美国科学家利用刺激现实环境的方法来测量梦境内容。他们用的刺激物是四部电影片,一部是孕妇正在生产的过程;一部是原始部落人用锐利石片切割男性少年的阴茎包皮;另一部是母猴将死去的小猴撕开吃掉的经过;还有一部是平淡的风景片。结果根据受试者的报告表明,前三部影片的内容被较多地编入梦境,而平淡风景片则根本没有。
  以上实验似乎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外界刺激比较强烈,那些刺激在梦境中出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此说法得到许多学者们的赞同。
  关于人是否能控制梦境内容的问题,迄今为止能够做出的回答仅仅是:入睡前后的外界刺激看来是可能被编入梦境的。不过涉及与此有关的各种生理机制和它的规律性,由于变化因素太多,目前还难以将它规范化。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们都感到,通过控制入睡前后的条件来影响梦境内容的实验十分复杂和困难。这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卡特赖特所说的那样:“假如入睡前十分口干,有人会梦见海洋,有人会梦见沙漠,也有人会梦见谁也无法理解的、但与口干有联系的某种情绪状态。”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有一套更为精确的度量梦境内容的方法,然后才能理解梦的意义,最终达到控制梦境的目的。
  6。眼睛会“录像”
  人们传说,死者的眼里会留下最后一瞥的影像,如果死者是被害致死的,罪犯就会因此而被捉拿归案。
  如果说眼睛确是“录像机”的话,那这录像带就一定是视网膜了。古希腊人以为能“抓住”影像的是晶状体,视网膜被认为是营养晶状体和传达“视觉精神”的工具。直到16世纪,瑞士解剖学家才提出:晶状体的作用只是接受和折射光线,把它传到视网膜上去。1604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也说视网膜有“涂绘”看到的形象的功能。但是,这些毕竟还是推论,还必须拿出更可靠的证据来。终于,神职人员史钦纳第一次揭示了这问题的秘密。他把眼球后面许多不透明的结构一层一层地剥去,后来真的在视网膜上发现了“录像”———是死者在死前一刹那中所看到的事物。然而这“录像”是模糊的,而且极易消失。到19世纪后期,用化学物质已能使最后看到的“录像”暂时固定在视网膜上以后,人们才普遍接受这种看法。
  德国科学家科伦曾用鸽做试验。在阳光下,让鸽的眼睛对准窗格,然后立即把它杀死,解剖后,果然在视网膜上发现了窗格的“录像”。据说国外有些侦查人员已能利用被害人视网膜上的图像跟踪追击,从而把杀人凶犯捕获归案。尽管如此,若想真正取得视网膜上的“录像”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留下“录像”的条件相当苛刻,不仅死者在死前一瞬间要“眼明心亮”,而且必须迅速固定、取影。错过了时机,一切也就化为乌有了。
  从种种材料看,眼睛真的可以留下人影。1995年1月23日香港《大公报》有一篇《富商智破绑架案》的消息,说是西班牙富商纳加恰乌的女儿美洛姊在上学途中被绑匪劫走,绑匪要勒索1000万美元。富商要求绑匪拍摄女儿的照片,以证实其仍然活着。收到照片后他就交给警方。专家将美洛娣的眼珠放大,果然显出绑匪的模样。警方一看就认出这是名惯犯,且知其出没地点。就这样,绑匪很快落网,被绑架12天的美洛娣也安全回了家。
  1996年有报道说,在德国曾有这样一件趣事:24岁的汉斯小姐被车撞瞎双眼,医生给她移植了一个男人的眼球。移植很成功,但汉斯小姐说她现在的眼睛能够“放电影”。因为她看到一个胖警察追来,踢倒人,给犯人戴上手铐。医生的解释是:“你换上的是死刑犯的眼球,他的视神经细胞是鲜活的,他死前见到的影像印在视网膜上。过3个月,图像就可消除,一切就会正常的。”从常理推论,不可能有“放3个月电影”的眼睛。这报道类似科幻小说。
  7。生育奇闻人类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是在世界各地,总会发生一些奇闻异事。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生育的常理。可是一位29岁的南非妇女,怀孕2年还没有把孩子生下来,就有点出奇了。
  这位南非妇女23岁结婚,已生育了2个孩子。这是她的第3次怀孕,至今已有2年之久,却不知她何时会把孩子生下来。在这之前有很多报告声称有怀孕期达到410天之久的情况,但都是无法证明的,而这一宗有完整记录证明,而且比较之下远比以前报告的多。
  目前这位妇女正在接受一群来自非洲及欧洲的产科专家的检验及试验,一位生育科学家也正在分析取自她的胎水中的液体,希望能够帮助没有孩子的夫妇。
  未出生婴儿的体重经常受着监察和检验,到最近已达23磅,而且这重量还在与日俱增。当然,这位女士是决不可能天然生产的,医生们早已排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