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党-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康你可不敢躲去那里。”母亲交代。
三哥让母亲不要担心,有朝一日他肯定要去的,眼下还不会。如果澳妹去了台湾,一定有澳妹的理由,对我们钱家人来说,台湾不是别人的地方。
母亲感叹:“都是死鬼会牵成。”
所谓“牵成”是土话,意为帮助拉扯而成。钱家人跟台湾的许多牵扯,追根溯源就因为父亲钱以未。
三哥忽然想起离开金门时,林保长在他身后的一声喊叫。
“如果我爸还在,活着,你要他回来吗?”他问母亲。
母亲气恼道:“让他去死。”
母亲走进屋子,从里边拿出一个小纸盒递给三哥。
“这是什么?”
“是死鬼。”
盒里有四粒中药丸,六味地黄丸,拇指粗细,外边封蜡。
“这药丸怎么啦?”
前些时候,有一个中午,大舅突然挑着个担子来到厦门,送来一些米面,说是怕打仗了家中没吃的。实际上他主要不是送米面,是来送这盒药。药不是大舅的,是早先送过一枚石头印章的台湾人送到大舅那里的。台湾人说这盒药不能吃,很要紧,一定要藏好,对谁都不要说,尤其不能让特务知道。等见到懂行的人,可以交出去。
大舅大惊,他哪里知道该交给谁?来人却断言大舅知道,还说自己不再上门了,要马上回台湾,在那边等消息。
大舅是老实人,一时六神无主,想一想,东西这么要紧,还是马上到厦门交我母亲为宜。母亲一看那个药盒就骂:“死鬼啊!”她想起父亲了。当年她见过父亲用这种药,不是吃,是用。取出其中一粒药丸,把封腊切开,掏掉里边的药物,把要藏的东西装进去,再封上腊。与其它药丸摆在同一个盒子里,根本分不出来。
她断定是父亲让人给大舅送来东西,表明他还活着。
三哥心里有数。他审问过刘树木,知道这些东西可能有什么意味。
“阿姆,这药丸要紧。给我吧。”他说。
“就是等着给你。”母亲说。
三哥在家里吃了一碗地瓜稀饭,就几块咸带鱼。母亲赶他,让他吃了趁早走。
“阿姆,不急。”
“你不急我急。”母亲真急了,“不要拖拉,心里记着我们就行。”
三哥不再多说,起身离开。
他没有走远,只到附近村庄里转了转,买了菜,还买了只鸡,即抽身返回。
母亲看他再次进门就叫:“你还不快走!”
三哥还是说不急。他听说母亲和外甥这几天担惊受怕,尽吃罐头,心里过不去。今天上午他要跟母亲说说话,中午给母亲炒几个菜,全家人一起吃顿平安饭。当年离家时他说过,日后回家烧饭做菜孝敬老姆。一晃这么多年,今天回家,说话要算话。
母亲责怪:“急这个?以后日子长着。”
“以后做以后,今天做今天。”
三哥开玩笑,如果母亲还赶他,他就跑到厅旁那根柱子下蹲坐,死不起来,像他初到厦门时一样。眼下他这么高大,大姐不在了,谁帮母亲把他拖到天井去洗澡呢?
母亲给说到痛处,黯然落泪,不再驱赶三哥。三哥下厨房忙活,因陋就简,煞费苦心,做成了一桌菜。
母亲说:“就我们祖孙三人,哪里吃得完?”
三哥往天上一指:“他们都在。”
母亲不言语了。上桌前母亲在香炉里插上了几支香,有如以往在家做节。
“死鬼看一看吧。”她念叨。
这时她才告诉三哥,她始终相信父亲还活着,相信他一定还会回家。每年做忌她都要咒骂“死鬼”,那是责怪父亲这一年又没有回来。为什么要给活人做忌?
因为父亲已经死过一次了。当年在漳州,他头上挨了日本浪人一枪,送医院时已经死了,她赶到医院后才又忽然活了过来。
“就在旧历四月二十。”母亲说。
原来钱家人做节是这个来历。
刚吃完中饭,赵尚义匆匆赶到,通知三哥立刻到支队司令部报到。
三哥问:“有任务?”
赵尚义不清楚具体情况。三哥想了想,点头:“我知道了。”
赵尚义返回把三哥领走,果真如母亲所担心,母亲一时非常沮丧。她偷偷把几块银元塞到三哥衣袋,暗示他相机行事,设法及时远遁以避灾祸三哥笑笑,把那几块银元又放回桌上:“阿姆放心,我有。”
他跟赵尚义匆匆起身。路上赵尚义打听母亲为什么给三哥钱,三哥说了缘由,赵尚义不禁大笑:“都胜利了,她还怕!”
说也难怪,母亲总是为家人担惊受怕。敌人耀武扬威,那般强大,怎么可能被战胜?多少年里被杀被关被赶尽杀绝的人,怎么现在反倒胜利了?这么不可能的事情终于变成可能了吗?
赵尚义说:“事实就是这样,咱们已经胜利。”
“咱们靠什么取得胜利?天可怜见,哭爹求娘吗?”三哥问。
当然不是。
他们赶回驻地,有一辆车送三哥出岛去支队司令部。不待开车,队里战士领着一个渔民打扮的年轻人从外边跑了进来:“队长!有孙力的消息!”
年轻渔民是岛内交通员,孙力小组的另一成员,孙力出事后他坚持潜伏在岛内,直到解放军到来。他赶到队里报告情况:孙力出事那天,他骑一辆三轮车,守在外围准备接应,听到了枪响。事后打听,得知孙力在接头中被敌射杀。
“说是特务还打死了一个女的。”
三哥如遭雷击。
第五章 绝境穿梭
老三。25岁。中共赣南地下游击队敌工队长,国民党某工兵营火夫。
金门遇袭
三哥钱世康提出一个大胆计划:让他率队先行潜入金门。
厦门战役前夕,三哥也曾设法潜入厦门,连闯两次都未成功。他表白不是因为厦门未成,心里不服,想再试金门,主要还是考虑战斗和胜利的需要。
“请领导批准。胜利需要我就上,我说过我的任务是胜利。”
三哥接到命令匆匆告别母亲时,对领导的任务心里有几分数:厦门岛上枪声初平,与厦门近在咫尺的金门还在敌人手上,解放大军可能会乘胜再战,一鼓作气打金门。三哥曾与涂营在金门本岛和外围小岛上驻防多日,对当地的情况有所了解,领导找他肯定因为这个。到支队一见领导,果然不错,领导打算让三哥率敌工队参加金门战役,随解放军主力部队登陆,配合战斗。
三哥直截了当说:“我应当早一点上岛。”
他提出带少数精干人员提前潜入金门,侦察敌情,搜集情报,协助部队进攻。此刻部队对金门岛上的敌军情况肯定有很多了解,岛上会有我们的人在秘密工作,这方面力量不嫌多,三哥不久前还在金门岛上驻防,有条件完成任务。
如果涂营和三哥还潜藏在金门岛上,也许可以就地发挥作用,但是他们已经离开,重返几乎不可能。厦门已经解放,敌人重重封锁厦金海域,三哥凭什么越海而过?
“咱们不走厦金,迂回,从侧后上。”三哥说。
三哥提出的迂回路线就是前些时候他和涂营撤离的路线。金门岛的西面、北面和东北面分别与厦门、泉州隔海相望,距离比较近,敌军的防卫力量主要面对这些方向。南侧海域广阔,不适宜大部队越海登陆作战,却有利于小股人员渗透。
“我们从这里逃出来,可以顺原路潜回去。”三哥说。
三哥显得胸有成竹,又相当迫切,有些情绪化,极力坚持自己的意见。领导感觉异常,追问:“阿康还有什么原因?”
三哥把从家里拿到的药丸盒交给领导,请上级检验盒里物品,研究内藏情报。三哥说东西很可能是父亲钱以未从台湾转过来的,此刻钱以未可能流落在金门。
三哥曾经向领导汇报过特务追踪钱以未的情况,领导非常重视,专题向上级报告过。此刻出现的这些药丸让他们非常注意。
“我们会立即送上级部门处理。”他们说。
根据刘树木供诉,柯子炎下令在厦门、金门和泉州沿海搜索钱以未。现在泉、厦都已解放,敌人只剩金门,特务可能在金门加紧搜捕。三哥说,不能让特务抓到人。不是担心从未谋面的父亲安危,是为一个自己同志,以及敌人紧咬不放的“钱以未连线”。
“现在潜上金门能解决问题吗?”领导问。
眼下金门岛上敌兵云集,找人、救人、除掉特务都不太可能,有待解放军攻上岛。三哥请求先上岛,是去侦察敌情,配合部队解放金门,同时也想相机行事,争取掌握情况,赶在前边,为解救钱以未做准备。
支队领导与部队领导一起迅速作了研究。大战之前情报工作确实重要,钱以未问题也值得重视,因此同意派三哥率队潜入金门执行侦察任务。钱以未的情况由三哥酌情行事,只要夺取金门战役胜利,一切就迎刃而解。
部队给三哥配备了一部电台,让三哥带上金门。这部电台功能强大,设置很新,三哥却不要,还是用老伙计。
时间已经不多,兵贵神速,三哥匆匆做了准备,离开支队司令部赶往漳浦沿海。这一带海岸离金门相对较远,从这里到金门是绕了远路,但是更为隐蔽、安全。三哥所率小组非常精干,只有三个人,都是老搭档:三哥为组长,副组长是赵尚义,他曾率涂营二连驻防金门,了解岛上情况,自愿与三哥同往;还有一个组员陈中,他负责电台收发报。他们三人彼此熟悉,共同经历过生死,现在一起再蹈险境。
他们于第二天傍晚搭乘一条渔船秘密下海,渔船绕了个弯,悄悄接近金门海域,而后他们改乘小船完成剩下的航程。与厦门战役前偷渡不同,现在三哥只有一次机会,一上小船就无退路。如果他们在海上被敌发现,小船被敌炮火击毁,哪怕人没受伤,落海就难望生还,往前则落入敌手,往后则海域辽阔,很难在风浪中泅渡返回。
三哥说:“咱们早都死过好几次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他们在夜幕掩护下,借潮流向前,于午夜时分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