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待得春江有水 >

第8章

待得春江有水-第8章

小说: 待得春江有水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银子一踉跄,这涨价的事儿,他咋不知道。
  不过没成想,就三玉儿舀的,混着汤水的,勉强凑了个半碗多些,也都是当五个铜板卖的。不忍直视!
  “明日请赶早啊,明日可是没哩!明日前二十位还是今日的价儿,之后就是六个铜板咯!谢谢大叔捧场啊,明日还请赶早咯!”三玉儿脆生生地道,也让人气不来。
  “早知道就早些过来了,听说是城东的大少爷还特意跑过来买,不放心小厮,还亲自寻了过来!早晓得我就不看那么久了——”人家明明是二少爷!还是纯粹路过的。
  “唉,看来明日要让我家婆娘早日过来排着了,我要买个两份回去,不,三份!”这是要将今日没吃上的,还有利息都给补上。
  二银子从来都知道在西市还算是过得下去,不过可能是自家拮据惯了——一直都是拮据着过的。打小他就不知道,永安县的还有那么多日子富余的,光是下酒菜就能花个五个十个铜板的。
  连眼儿都不眨眨。
  鸡蛋大娘眼抽抽,看着自家的摊子上,还有大半的鸡蛋,表情有些微妙。她也只是三日来一回集市,这次可是亏大发了。
  到了十五,钱家人就收了摊子。
  这么几日,拢共赚了三两银子,自然算上那位二少爷的一角银子。
  “虽说不足三两,可是就那么五日,也算是顶顶不错了。难怪,旁人都说别小觑了那些小商贩,咱家自打过了春耕后,却是一笔生意都不曾上门来。”无限惆怅。
  最近不知是不是入了春了,他爹总是时不时地悲春伤月的,文艺得不像话。 
  “二哥,你怎么认识那个武头儿的?”这几日,二银子雷打不动地给武头儿送东西。
  秘密!
  不管三玉儿如何难缠,二银子怎都不肯说。总是都是一摊子的荒唐事儿,就是二银子到现在都还没有撸清楚。
  明日就是寒食节了,这几日钱家人上下跟着累了几日了,若说是最清闲的,当属钱来顺了。
  钱来顺难得觉得自己不厚道,数了三个铜板,让二银子上集市去买艾叶去了。
  清明插柳,早几日,钱来顺去城郊的时候,就顺道折了柳枝回来,前门后院,都给插上了。
  孔氏将艾草洗净,开水焯熟,捞起,加水挤出草汁,加入糯米粉和米粉,加温水,成鲜绿色面团。至于馅儿,只能用咸馅儿的,红豆的价儿实在是过于高了些。春笋,咸肉,豆腐干切成细丁,味儿也挺惬意的。
  钱来的青团这才蒸上,后门被敲得震天响。
  “唉哟,这是谁啊,门都被砸破了!”金氏本是在灶下忙活着的,一听着敲门声就开始心疼门了。
  “玉儿娘,是我,我是柱子娘!大白天地怎么将门都给关上了?”柱子娘有些心急地在外头瞧着门,待得听到了金氏的声音,才放下了握成拳头的右手。
  “我道是谁呢,这是——”一开门,就见着柱子娘领着一个陌生的女子,站在门口,金氏也吃不准这人是谁。
  柱子娘将人往里推,“咱进去说,进去说。这是做啥呢,大白天地关着门,可是做啥好吃的了?”街坊邻里的,钱来顺虽说有些抠抠索索的,金氏却是个会做人的,背着钱来顺,早就打发了二银子将河蚌和螺丝都送了一份给街坊。
  这么一来一往地,柱子娘给惦记上了。
  可不都给柱子爹下酒吃了,虽说也有差了伙计去买了几份来,哪晓得被眼尖地客人瞧见了,非得让给他。若是知道钱家只摆几日就歇业了,她就是腆着脸也要赖在钱家,讹上几份尝尝。
  清明过后,春江里的河蚌就无人吃了。也不知为何,只是多年来传下来的习惯。
  “他爹领着几个小的在铺子里,就我跟金子媳妇在后院做青团,这不,就将门给关上了。”金氏招呼着人赶紧坐,“一会儿尝尝我家的青团,趁着刚刚出锅热腾腾的。”
  柱子娘一听,哪里肯轻易走了,“就是你不说,我也要留下来尝尝的。我说嫂子,你这媳妇还真是娶对了,玉儿爹瞧人是不会错的!”
  说完,还冲着一同来的妇人扬扬头,一副“我没说错吧”的神情。
  “对了,你还没跟我说,这妹子是谁啊,瞧着可有些眼熟。”天知道,金氏仍是头一回瞧见的。
  “唉哟,看把我羡慕的,都忘了说正事儿了。这是我家老许的堂弟的媳妇,巧娘,说来也是咱街坊了,也是你大门不出的,这才认不得。喏,那家新开的包子铺,柱子的婶娘。”柱子娘解释了一通,一想,包子铺的绝对错不了。
  钱家还送了一份河蚌去了包子铺的。 
  这俩人是来算账的?也不能怪金氏,谁让这俩人待在一处儿,不得不让人想起二十个铜板的事儿。
  “唉哟,看把我羡慕的,都忘了说正事儿了。这是我家老许的堂弟的媳妇,巧娘,说来也是咱街坊了,也是你大门不出的,这才认不得。喏,那家新开的包子铺,柱子的婶娘。”柱子娘解释了一通,一想,包子铺的绝对错不了。
  钱家还送了一份河蚌去了包子铺的。 
  这俩人是来算账的?也不能怪金氏,谁让这俩人待在一处儿,不得不让人想起二十个铜板的事儿。
  “还道是这么久了,也没见着面儿,这阵子忙得紧,都没能好好说说话。怪我,怪我——”金氏在街坊里人缘不错,大小媳妇也能说上话。
  巧娘拉了拉柱子娘,柱子娘一说话就停不下来的话茬子,“瞧我,你家老钱在铺子里吧?”
  金氏有些狐疑地点点头,这话她已经说过了。
  巧娘等得心急,“还是我来说吧,我家相公今日买了一双鞋回来,娘说是犯了忌讳了,这在哭着呢,这人老了,多问了几句,就知晓的一个劲儿地哭,这心都被哭提了起来。”
  金氏与柱子娘对视了一眼,柱子娘才道:“我只晓得这清明节忌讳多,我二婶这会儿扎头痛哭,还喊着,邪了,要邪了……”
  颇为骇人。
  听说钱来顺向来对这些事儿有法子,这不,就求上门了。
  钱来顺倒不是真有研究,只是,当铺里头规矩多,钱家当铺的生意也只是能勉强度日,不防着不行啊!
作者有话要说:  已经第十章了,勤奋的作者君又重头来分了下段落了,特此留念!

☆、011  西街,铺子

  今日的包子铺,中途歇业了。
  许家的包子铺一个个包子要已经捏成形了,只等着上蒸笼了。
  哪成想,许家大娘就因为儿子买了一双鞋回来,好似梦靥了一般。
  若不是大白日了,倒是以为夜里撞着了不干净的。
  钱来顺进了包子铺的后院,这铺子是许家租来的,后院并不大,但是收拾地却是极干净的。
  许家大娘被拘在屋子里,死死地盯着桌子上正整齐摆放着的一双布鞋,藏青色的缎子面儿。鞋头朝外摆放着,许家大娘已经哭累了,躺在床上,不知在想些啥,双眼无神地盯着架子床顶。
  “大夫说,娘只是一时心里郁结,让我娘看开些。”柱子爹的堂弟,许如云唤了几声娘,都不见应答,才替他娘掩了掩被角。“都是我的错,若不是贪图便宜,那么好的料子,只需五十个铜板就能买两双!
  还是缎面的,缎面的!
  巧娘也不管是否有外人在场,哭着就埋怨上了,“你说说你,就是买鞋子也只是想着你自己!如今倒好,就为了你自己的两双鞋子,将娘给气倒了,铺子也关门了,那么多的肉和面粉都已经做上了,五十个铜板!
  得,现在五两银子都没有了!”
  许如云被自家媳妇这么一指责,脸上有些挂不住的,青一阵红一阵,总觉得堂嫂用不赞同地眼神看着自己,就是堂哥也不搭理自己,只是跟钱来顺站在一处儿说话。
  “你们妇道人家又不出门,要穿缎面的鞋子作甚!”如此说着,便觉得底气足了些。
  巧娘本就是觉得日子好不容易才有了些起色,包子铺虽说累了些,起早贪黑的,倒也有个盼头。出些力气活儿,这些她都不怕。“好,好!那意儿呢,意儿他们可是你亲生的吧,你可有想到过她们?”
  巧娘本是差点儿将帕子都给哭湿了,她跟许大娘,十几年的婆媳了,一直处得平平顺顺的,原本在村子里,巧娘可是没少被人夸好媳妇!
  “三个丫头片子,穿啥缎面的,又不是银子多了去了!”许如云暴呵一声,不想在这上面歪歪缠缠的,这婆娘一念叨起来就没完没了,半点儿都不贴心!
  三个赔钱货,他倒是没说,许家怕是要绝了香火了!
  “妇道人家,这里没有你说话的地儿!”
  柱子娘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扶着巧娘去了院子里。
  “许如云,你现在倒好,脾气越发地大了!婶娘还在床上躺着,就骂媳妇骂闺女的,来镇上倒是出息了!”柱子娘将许家三个闺女都换到了外头。
  大闺女许意儿已经十三了,从头到尾都只是冷冷地望着他爹,脸上半点儿起伏都不曾。
  钱来顺每日都待在铺子里,因着没有闲钱请掌柜的,是以,跟街坊走动倒是不多,不过若是有事儿帮得上忙,也是好说话的。自然,银子的事儿除外。
  这一家子吵吵嚷嚷地,也算是明白了啥事儿。这可是积年的矛盾了,他可没啥本事儿。
  柱子爹也不欲跟着丢人,使了个眼色,钱来顺才开口,“大娘,这事儿我倒是晓得的。我听我娘说起过,若是清明那日不小心买了鞋了,也不用烧了啥的。
  一会儿去买些红纸来,将鞋子包起来,放在门口一夜,明日一早将红纸烧了就行了。”
  许大娘眼睛眨了眨,有些艰难地将头往外转着。
  许家原是村子里的,就是村子里的里正都不曾买过鞋子,向来都是自家做的,又结实又耐用。
  钱来顺再接再厉,“大娘,你也别不放心,记得有一年清明,我爹不知为何也买了鞋子,我娘上寺庙里头问了大师,才给解了的。这一年,家里头也都没啥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