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边境插队手记 >

第71章

边境插队手记-第71章

小说: 边境插队手记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回来,见吴茂财炒了好几个菜,还买了几瓶酒。
  我笑了:“怎么,今晚喝开工酒呀?”
  吴茂财说:“今天是二月二龙头节,按老乡的习俗,要烧猪头猪脚吃,叫猪头节也行!”大家听了哈哈大笑,把酒倒上了。
  酒这个东西有时不是好东西,馋酒但又没酒量的当地青年小牛喝了点酒叽咯了几句,埋怨炒的菜太咸了。为龙头节忙乎了一天的吴茂财原来一心想听到些好话的,这下不不高兴了,两人吵起来,还动了手。
  龙头节,真成了猪头节。





    正文 152、与狼对峙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5 19:20:55 本章字数:1712

晚饭后,我召集大家开会。
  大家以为我要批评晚饭时两人打架的事,气氛很严肃。
  可是我只是让大家议论一下:一天下来,我们有些什么做法要调整一下。
  大家一下子话多了起来,有的建议马车停在山坡下的道上,不要进砍柴场地,砍下的柴禾由人顺雪坡搬出去,这样马车能多装点。
  有的建议以后一天吃两顿饭,中午不要因为吃饭来回折腾。
  40多岁的老迟说这两天砍柴时,已经侦察到哪些地方有哪些规格的木料。
  正当大家说得热闹时,我面露难色地说:“今天看到了扫帚星,这日子不太好。”
  铁旦说:“早上你不是说这是迷信吗?这会儿又说什么日子好不好的?”
  我说:“是呀,早上我还不相信迷信,现在我相信了。今天有扫帚星,又是猪头节,这不,晚上就有两个人吵架了?一个扫帚星,一个猪头,碰到一块了。”
  大伙一听全乐了。
  吴茂财和小牛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吴茂财还想争辩什么,我打断了他:“不要解释了,这儿离生产队90里,大家既然出来一个锅里吃饭,一个炕上睡觉,就是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平时老乡和上海知青尽管在一个生产队,但像这样如同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却很少,口味习惯不一样,要多体谅才是。”
  大家听了都说是,一起劝吴茂财和小牛。俩人不好再说什么,表示事情过去了,不会放在心上。
  正开着会,外面响起了拖拉机的“突突”声。原来,大队胶轮带了20多袋马草和马料,把喂马的铁旦高兴坏了。我招呼驾驶员吃了饭,又让他们装了一车柴禾回生产队。
  已经进山十天了,我们顺利完成了四十车柴禾和三车规格木材的任务。
  临走前,老迟不甘心,想往更深的山里去转转,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木材。
  吴茂财说自己来了十天,还没去过山里,也想跟我们一起去。
  于是,老迟、我、吴茂财、铁旦四个人,一人扛一把斧子,进了深山。
  这是个阴天,山里的雪很深。
  老迟说山沟里的树要比山坡上的长得好,于是我们沿着一条小道,摸进了山沟里。
  突然,铁旦看见雪地上有熊瞎子的脚印,有点害怕。
  我有点纳闷:“这熊瞎子不是要冬眠的吗,怎么会出来?”
  老迟说:“冬眠的熊瞎子有时也会出来转转的。”
  铁旦听了更害怕:“我们往回走吧。”一边说一边四处张望,生怕哪里冒出那熊瞎子来。
  吴茂财却显得十分兴奋,说:“***,我们四人一人一把斧子,还怕一头冬眠的熊?去看看!”
  正说着,铁旦压低声音说:“不好,你们看左边的山坡上!”
  大家顺着他的目光抬头向左边望去,只见山上密密的白桦林里,有一匹狼站在那里,正冷漠地盯着我们。
  吴茂财越发兴奋:“一头熊都不怕,还怕这一条狼?”
  老迟有经验,说:“当心,狼更难对付,也许这只是头狼,它后面往往是一群狼呢!”
  这下,大家有点心慌起来,想跑。
  老迟说:“别慌,不能跑,全部蹲下。让它知道我们有准备,不敢贸然前来。”
  我们紧握斧头,全部蹲下,与那狼对峙着。它不动,我们也不动。
  大概十多分钟后,那狼终于退后,不见了。
  我们这才站起。
  我说:“砍木料是小事,安全是大事,此地凶险,不宜久留。”
  于是四人前后左右各盯一方,往回撤。
  到了住宿的小学校后,吴茂财还在叹气:“唉,没看到熊,没打到狼,今天白去了一趟山里。”
  铁旦这时感到了安全,一脸的轻松,调侃吴茂财:“你小子,今天白捡了一条命回来!”
  老迟闷闷不乐,因为最后一天想寻觅根好料,却没有收获。
  我则为此次已经圆满完成任务而高兴,大声叫道:“套车!回家!”





    正文 153、贫家长女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5 19:20:55 本章字数:1898

从陡沟回来,在队部卸车时碰到老吴,我俩掐算了一下,这一个冬天,除了青年突击队在北面打好提水井外,改土造肥也取得了历史上最好成绩:马车和手扶拖拉机往地里送了3000车泡子泥、2000吨粪肥;老人妇女赶着小车造了高温肥220吨。
  见我笑得开心,老吴嘟囔了一句:“这一冬,工分也花了不少呀!”我知道他的意思,他是怕用那么多劳力整肥,到年底粮食的增产可能还赶不上工分的增长。
  我乐观地对老吴说:“工分挣得多,收入也就多,这账大家还是会算的。”
  已经是三月天了,路上的积雪夜里冻白天化,十分泥泞,小麦播种就要开始。
  今年队里要种80垧小麦,大大小小分布在十来个地块。前一阶段我参加了公社科学种地培训,曾经对科研组长王晓雁说过:“今年所有地块必须全部进行土壤速测,以便合理施肥。”
  从队里卸车回来,我先去知青食堂,不是为了吃饭,而是想去看看腐殖酸铵肥的发酵加工室。
  我和刘鹏晖宿舍的大间被改造成食堂后,住在那里感觉太闹,就搬回了知青点。原来的那间小宿舍现在成了王晓雁发酵腐殖酸铵肥的地方,她正站在我们曾经睡过的炕上,用铁锹拌着气味怪怪的肥料。
  腐殖酸铵肥,是去年年底开始推广的。把从草甸子里挖来的草炭土,放在炕上烤干碾细,然后在里面掺上煤屑、人尿、豆饼和碳酸氢铵,充分拌匀后加温发酵七天,就成了一种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成的肥料。
  王晓雁是直性子,见我在门外看着,开口一句“回来啦”马上便问:“什么时候开始搞土壤有效氮磷的速测?”
  我不着急回答,先反问她:“这个腐殖酸铵肥现在做了多少吨?”
  王晓雁:“已经做了35吨。接下去要加工成颗粒肥,再拌小麦籽,有很多事情要做,恐怕时间来不及了。”
  我说:“如果平均每亩施颗粒肥100斤,现在这些量可以解决三分之二的小麦播种,已经不错了。明天我来安排三线妇女制作颗粒肥,分日夜两班干。你也停止制肥,开始土壤速测吧。”
  她说:“那好,这就是最后一批发酵了。”说完,她跳下炕,带上门走了,扎着的两条小辫一甩一甩,长长的鬓发随风飘起。
  6年前的一幅场景重现眼前:
  报名去黑龙江插队后,我去同学“小老虎”家告别。“小老虎”在我父母被DD后还与我来往,曾和我一起对付过周边小流氓对我家的欺负,与我结下患难之交,但他不想去插队,想报名去黑龙江兵团。
  “小老虎”的家在一条小弄堂深处,弄堂里的矮平房全是用薄板壁间隔起来的,面积只有三四平方到十来个平方,房顶铺着油毛毡。弄堂里是高低不平的弹格路,十分弯曲狭窄,有时不得不与对面走来的人侧身而过。
  弄堂里唯一最大的空间约六七平方米,安装着一只公用水龙头和一间只能站立一人的公用电话间。这是棚户区里最热闹的地方,打水的人在这里来回穿梭打着招呼,洗衣淘米汰菜的也忙里偷闲地聊着家长里短;还有站在电话间旁边等候打电话的人,听着已经在打电话的人大声说家里的事。
  这儿的人家几乎没有任何隐私,甚至半夜里的枕头风都能传到隔壁人家去。所以他们大多显得热情坦诚直接豪爽。
  “小老虎”送我出家门,路过这个棚户区的最大空间,他指着一个正在公用水龙头旁拎水的姑娘对我说:“喏,这是跟你们一起报名到黑龙江插队的王晓雁,她在家老大,同我姐姐很要好,你以后要对她多多关照。”
  王晓雁,圆圆的脸,弯弯的眉,谈不上漂亮,却五官端正,属于比较耐看的那种中国古典之美。
  我应承着“小老虎”,其实那时我们刚刚报名,学校还没有把报名的同学分成两个排,也没有宣布我是其中一排的排长。但不管怎么说,答应一下照顾女同学总是应该的。
  不知道她有没有看到我们?只见她眼皮都没抬起,拎起盛满水的铅桶转过身走了,扎着的两条小辫一甩一甩,长长的鬓发随风飘起。
  我从6年前的场景中回过神来,看着王晓雁娇小的背影,心里想:到底是棚户区苦人家出身的长女,干起活来真是没得说。曾经听别的女知青说,她自己用缝被子的针和线,把脚后跟寸把长的裂口缝了五针,照样出工,听得男知青都目瞪口呆。还有,去年底她和另一位女知青被老乡评上了一等工,可见大家对她干活的承认。
  别的不说了,就说这一个冬天吧,35吨腐殖酸铵肥!掺入其中的煤屑和人尿差不多占到三分之一,都是她一个人挑着扁担,到老乡家一点点收集来的。





    正文 154、雨夜坟地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5 19:20:55 本章字数:2180

忙了一冬的35吨腐殖酸铵肥,正在被三线妇女日夜加班,用一种像摇肉糜的机器制成颗粒肥。小麦80垧地的土壤速测也已经完成,王晓雁打了一个报告,详细标明了每块地含氮、磷、钾各是多少。
  小麦播种开始,王晓雁和我每天带领几个社员,跟着播种机,按照不同地块,在麦种里拌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