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边境插队手记 >

第64章

边境插队手记-第64章

小说: 边境插队手记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事情还在调查中,现在不好说。”
  正说着,只见前面有人跌进了路边的沟里,大叫大嚷的。
  我跑过去一看,跌进沟里的是吕永田,他在沟里叫着:“操,好你个肖明!”
  肖明站在沟上,对他说:“哎!别怪我,这么多人挤我,我也是没办法。”
  原来,这帮人走路嬉戏打闹,硬是存心把吕永田挤沟里去了。
  一群知青和老乡在边上哄笑而过。
  吕永田从沟里爬出来,见我看着他,他不理会,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哼!想整我,没门!”一边拍打着身上的土,自顾自走了。
  第二天,我和贫协主任刘承新一起找吕永田谈话。
  我开门见山:“要是早在评分前就找你谈,就没昨晚那出戏了。你自己先说吧,打针不入账的钱一共有多少?”
  吕永田对我瞪着眼睛说:“你污蔑人!”然后他用似乎很无辜的眼神看着刘承新。
  我跟刘承新事先都已经把调查结果研究过了,得出的结论一致:这家伙手脚不干净,要好好敲打一下。
  刘承新面无表情地看着他说:“你就不要再犟了,自己有什么事自己心里还不清楚?”
  吕永田软了下来,说:“可能是忘了入账,有四元多钱吧。”
  我根据调查的结果,一一和他对账,像挤牙膏一样,最后他老实了,承认了所有的调查结果。
  我对刘承新说:“这样吧,让他写一份检查,范围也不要太大,就由贫协出面召开个贫下中农会,在会上检查一下。”刘承新一听,点头应承,他也不想把这事闹大,毕竟是他介绍来的人。
  我最后对吕永田说:“你出身贫下中农,而且已经有了孩子,应该懂得做人的道理。不是我想整你,而是我想帮你。现在看上去是二十几元钱的小错误,再这么下去积累到几百元,来查你的就不是我们了。你不想和家人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呀?”
  此时的吕永田,唯有点头称是,喏喏而去。





    正文 138、他打不倒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5 19:20:52 本章字数:2027

几天前,县里来了一份通知,要队里派兽医去学习二个月。
  要不要派吕永田去?我考虑再三,犹豫不决。直到明天学习的人要报到了,我才下了决心,还是派吕永田去,并让会计去通知他。
  一早,我刚起床推门出去,只见吕永田背着铺盖,站在外面。
  我问:“这就准备走了?”
  他眼神有点异样地看着我:“做梦也没想到还让我再干这一行。”他说不下去了,激动起来,竟朝我鞠了一个躬。
  老子活到二十多岁,还是第一次有人向我鞠躬,真有点受不了,于是对他说了一句:“好好干吧!”然后我转身绕过他,自顾自去队部分工了。
  今天开始收割水稻,这是无法用机械化操作的农活,要靠大芟刀和小镰刀。秋收中的一场硬战开始了。
  晚上九点多,上面突然袭击,分来了一批县城的支农学生。
  我让知青腾住处、找社员张罗做饭。回宿舍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
  在宿舍外面,我听到一个学生对老师说:“生产队安排我们住在知青点,这能行吗?”
  那个老师面露难色:“是呀,怎么可以住知青点?那不行,学油了怎么办?今晚先这样,明天我找他们队长说说。”
  然后,他象煞有介事地一个人反复自言自语:“那不行,那不行……”
  我听了心里觉得可笑。他们把知青都看成了什么人?难道都是坏蛋?
  第二天早上,那位老师果真向我提起学生住什么地方的事。
  我对他说:“这是你们唯一能集中住的地方,也是生产队最新盖的房子。否则,我就只能让同学分散住到社员家去,但那样我无法保证你对学生的管理。”
  那老师听了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半天不吱声。
  我终于憋不住,说:“现在的知青是不久前的学生,而现在的学生也可能是不久后的知青,你担心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
  他连连说:“我懂了,我懂了。”
  中午大雨,收工回家。下午睡了半天,晚饭后觉得无聊,就上杜义田家坐坐。
  他拿出一张葡萄牌香烟的内衬纸来,纸上有用铅笔写的一首诗。诗如下:
  冰雪红梅报早春,
  风口浪尖显巨身。
  独在荒野展新枝,
  好气魄!
  暖暖春意确感人!
  敢树正气腰杆硬,
  不向邪风让寸分。
  团结乡亲齐向前,
  “春来早”!
  亲切期望唤我心!
  他说,春节时我上他家贴了“红旗飘飘干劲高,征途万里奋今朝,春来早”的春联,他就写了这首诗,一晃九个月了,都没好意思给我看。
  我笑了,春天播下的种,现在终于有收获了。
  连着两天下雨。晚上,知青学习小组开会,先谈《水浒》里的宋江是不是投降派。
  跟五六年前比,知青的独立思考更多了,有的知青提出:《水浒》主要是写“逼上梁山”还是写宋江的投降主义?还有人提出疑问:宋江百分之一百错了吗?更有人表示:批小说宋江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对***的全面整顿是不是走资本主义,大家争论得更激烈。当时尽管批邓还没有正式开始,但已经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家越争越面红耳赤,直到最后有人激动地说:***是打不倒的!大家一下子安静下来,争论不下去了。
  我说:“差不多就学到这里吧,强调一句:学习小组上的话,是各抒已见,一律不得外传,如果有人外传,学习小组就解散。”
  等大家散了后,我和同住的刘鹏晖交流了对学习的看法。
  知青当时的学习分成两类,一类是政治学习,一类是文化学习。很实在地说,我比较偏重文化学习。我感觉一个人的文化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的人,只能靠善良的意愿去对社会进行判断,而无法从理论上去分辨上层在治理社会时发生的分歧。
  还有,由于我们并不了解更多的背景,政治学习的气氛总是比较单一;而文化学习时我们可以占有许多资料,运用很多方法和技巧,观点和看法更加多样也更有意思。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文化学习的,因为它对我们所面临的现实社会没有直接的用处。
  学习“无用”的文化,确实需要有一些毅力。毅力的强弱,是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再加上对未来的目标所决定的。经历越坎坷,目标越远大,毅力就越强;反之则递减。一般来说,我还没有见到平白无故而毅力坚强的人。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毅力坚强的人?反正,在经历了1968年夏父母被DD隔离审查那样沉重的打击之后,我沉思了好长好长的时间,真正的有意识的文化学习,应该是从那时候开始的。目的就是好好蓄些养料,以行沙漠之途。





    正文 139、今年放弃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5 19:20:52 本章字数:2130

在收割水稻的大忙季节,每年一度的工农兵大学生推荐开始了。
  工农兵大学生推荐已经搞了四年,自从两年前张铁生交白卷的事后,原本“推荐+考试”的模式就变成只有推荐了。
  知青对这种变化持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
  很多没有被推荐机会的知青认为应该考试,有的人本身就不是读书的料,硬推荐他们去读书,三年后出来也是废人一个。再说现在能被推荐去上大学的知青,要么本身是队长、团支书……大小是个当“官“的;要么其老子是个当官的,推荐已经成了干部私下交易和走后门的代名词。
  而一些有被推荐机会的知青反对考试,认为假如要考试,那些全心全意扑在集体生产上的知青实在是太吃亏了。以后大家都可以不顾农忙,关进小屋里实习数理化去,甚至回上海呆在家里复习,每年只要到时回生产队参加考试就行了。
  其实,知青两种意见的对立,源于国家这种做法本身的矛盾,又要知青劳动好能被推荐,又要知青学习好能考上大学。能面面俱到的知青毕竟凤毛麟角,大部分知青真的是左右为难怎么干都不是了。
  晚上,大队召开各队队长会议,先是汇总各队秋粮收割进度,再讨论康拜因收割机的安排,郭书记又用很长时间讲了最近上级布置的批宋江投降主义的要求。
  这些天,队长们起早摸黑干活,都很累,一开始围绕生产的话题大家还有点精神,后来就都迷迷糊糊的,快睡着了。
  好不容易到了最后,郭书记谈到大学生推荐名额:“一个是复旦大学,另三个是省里的中专。大家先提个名看看。”
  夜已深,负责生产的祁大队长有点不耐烦:“不用讨论了,正好四个名额,四个生产队一个队拿一个名额回去自己搞推荐,然后报到大队就得了。”
  四个生产队长中,只有我一个是知青,对此事比较上心,说:“把复旦的名额给我们队吧。”
  那三位队长睁开迷迷糊糊的眼,都漫不经心地应道:“行,一队上海知青是不错,把上海的名额给一队吧。”
  开会回来,我对刘鹏晖说:“我想推荐你今年上大学去,名额已经下来,是上海复旦。”
  刘鹏晖从团支书当到会计,又是水稻技术员,还经常给队里夜校讲个课什么的,是个爱学习的人,我以为他听了这消息会很高兴。
  没想到他沉默了好久,竟然对我说:“让别人去吧,你刚回来当队长,我陪你一年。”
  我听他说要陪我一年,很有点感动,但上学涉及到人的一生命运,可不能感情用事。我说:“机会难得,能走就走吧,我走的路跟你不一样,真的不用你陪。”
  刘鹏晖说:“我不会陪你在农村一辈子,但陪你一年总是可以的。我已经决定了,上学的事明年再说。”
  第二天一早,我去找昊宇:“刘鹏晖今年放弃被推荐上大学,你去吧。”
  昊宇回答我:“我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