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插队手记-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讨论到大队党支部书记要求组织青年突击队的事时,也感到有点为难:我们是知青点,又怎么去组织必须包括当地青年在内的青年突击队呢?
大家对我说:你不是团员,这事让团支部去组织吧,作为知青点负责人,你还是对知青点的组织形式谈谈建议。
王根生经历过大罕公路,曾任其中一个排的排长,十分怀念那段生活。他提出把知青点领导班子改成班排编制。
大家进行了热烈讨论,通过了这个建议。
以后知青点就叫知青排,排下面设女知青一个班、男知青两个班,后勤一个班;除了后勤班长任命外,各班选出正副班长;正班长参加排委会。
插队干部听了以后也表示支持。
经过选举,排委会选我担任排长、王根生和李晶霞担任副排长。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以前积存下来的一堆困难。
是陷在这些困难中,光喊着“这样下去不行”呢,还是用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去一个又一个地克服?
知青分班讨论时,一班提了四点倡议:
一、表扬先进,帮助后进,开展斗私批修。
二、服从命令听指挥,反对自由主义,开展文娱活动。
三、整理好个人内务,管理好个人生活。
四、帮助食堂做事,参与集体劳动。
知青点的黑板报刊出了他们对大家的倡议。
排委会第一次会议,强调了为大家服务,为大家谋利益。
同插队干部商量后,在全体知青会议上,提出了知青点以后的几点计划:
在生活管理上,要求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知青菜地种什么,怎么种?还有知青养的猪鸡羊,怎样在菜地与养殖上不仅自给,而且创收?怎样用创收的钱来保证食堂伙食的改善?来发展知青点其它的项目?账目如何公开?知青宿舍怎么管理?
对以上各项工作,要求各班推荐一名生活干事参与讨论与实施。
在文娱活动上,要求建立文艺小分队,自编自演节目,做一个乒乓台,买一只篮球,早上做广播操。
对以上各项工作,要求各班推荐一名文娱干事参与组织与发动。
在知青建设上,提出口号:“节约开支,增加收入,苦战二年,改变面貌。”
从眼下来说,先解决知青场院积水问题,填土平地,把清真寺这个现有的知青点整理得干净整齐。
从长远来说,我们要打捞黑龙江发水时漂下的苏联木头,准备盖房,打造出一个更美丽的新知青点。
此事由知青排委会来抓。
另外,我们还提出把知青的成长与生产队的其它活动结合起来,要把表现好的知青,与生产队团支部的组织发展结合起来,与生产队五好社员的评比结合起来。
此事也由排委会来抓。
我们提出了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奋斗精神、奋斗方法,并强调要团结共同奋斗的力量。会议过后,知青点人的精神面貌果然一新。
这天,肖明上磨房去磨面,磨房多找了他0。65元,他高兴地回到知青点,把钱如数地交给我说:“赚进了,赚进了!”
我说:“这钱怎么能拿?”
肖明不服:“怎么不能拿?我交到知青点,这就成了知青大家的利益!”
我拍拍他的肩,轻声地对他说:“还了它。”
他瞪着眼睛对我说:“你傻呀!”
我说:“你才傻呢!”
正文 50、砖窑写信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5 19:20:34 本章字数:1842
4月7日是我们新知青下乡一周年的日子。
但是我却孤单一人,漂在了西岗子。
这是大队党支部交给我的一项任务:外调。去搞清楚另外一个生产队里某个历史上有日特嫌疑人的问题。
我骑着自行车,冒着大雪大风,跑了好几个地方,到过煤窑沟、宋集屯水库,那天晚上,在西岗子宿夜。明天,还要到东岗子、杨树屯。
在清冷的小旅馆里,我想知青点今晚一定很热闹。
出来前,我和排委会就商量好了,安排今晚买些肉,杀几只鸡,大家好好纪念一下。
外调几天来,我有时吃住在当地知青点,有时吃住在当地老乡家,所见所闻不少。当时以为都是别的地方的事,没有记下。后来觉得有点意思,想记又记不全了。
手里只有一张临出发前云龙塞给我的小纸条,说是抄来的《内蒙知青之歌》。一路上没人的时候,偷偷看了几遍,歌词是这样的:
“我们是上海知识青年
来到内蒙插队草原。
我们的心是绝对地悲伤,
一下子就掉进那万丈深渊。
我们的生活是多么无聊,
我们的房屋是那样破破烂烂。
我们吃的是苞米酸菜,
我们的劳动是多么繁重,
整天是那面苦脸。”
文笔要比《南京知青之歌》逊色多了,不过我还是把它夹在随身的记录本里珍藏。尽管收藏它会给我带来一些风险,但对我来说,那时看到知青手抄私传的东西,都会特别留意惜藏。
外调转了一圈回来的当天晚上,参加知青哲学小组学习。
大家争论的题目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与“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之间有什么矛盾?
之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最近的王队长和老吴副队长闹矛盾,引起知青和老乡的不满。知青从中看到了农村落后、农民思想落后的一面。
有知青提出:不要在具体问题上纠缠不清,要深刻地看到几千年来沉淀在农村的基本文化、沉淀在农民身上的基本思想,是进步的,是向上的。
但也有知青反驳说:你这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
又有知青提出:毛主席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但我们知青是来接受再教育的,又怎么去教育农民呢?
这也遭到了不同意见,有知青说:为什么不可以?我们生产队现在有三十五户人家,知青50多人,占全部人口的三分之一,占主要劳力的二分之一。知青,不仅是队里生产的主力军,而且可以用我们的力量影响生产队的精神氛围,用实际行动来改变农民思想落后的一面。
最后有知青反驳:不要把知青看得那么伟大,我们到底准备在农村呆多少年?我们自己对前途是怎么想的?国家对我们的将来是怎么考虑的?这些问题都没搞清楚,你凭什么去教育农民?
这几个问题一下子锥到大家心里,全体陷入沉默。
我为了缓和大家的情绪,提到了陈国明。
陈国明在春节前回上海,去看望病中的母亲。后来学校来信告诉我,他找到学校,提出要求:户口迁回上海,恢复70届在校生身份,重新分配,不愿意再回黑龙江。
这件事连其他知青家长,包括母校的老师、区教育局都知道了。现在已经将近半年,僵在那里,国明干脆在上海靠着,不回来了。
我们怎么办呢?
大家从刚刚的沉默中出来,说可以给国明写一封信,表个态:即使那事在上海办不成,这里的知青仍然会热情地等待他的回来。
最后,把写信的任务交给了我。
会后,我去队里的砖厂值夜班烧窑。
这活儿不重,就是添煤,加一次煤要十分钟,可以烧半个小时。我利用这半个小时,凑着炉膛中的火光,断断续续地给陈国明写信。
呼呼的西风扑进窑洞,我紧紧偎在炉膛边,半个身子是暖和的,半个身子是冰冷的。思路不时被寒冷打断,瞌睡也来干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写了四张信纸,天已经大亮。
收好笔纸,呆呆地看着炉膛,跳动的火苗晃着光芒。我想,在人生选择这样的大事上,这封信能起什么作用呢?只不过是一种表达友谊的安慰罢了。
没办法,谁让我们都像是这一炉子里的煤呢?靠在一起,才会有热量,才不至于熄灭。
正文 51、入团了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5…7…5 19:20:34 本章字数:1975
一年一度的叠稻埂又开始了,比去年晚了七八天。这不是天气的原因,而是王喜奎当队长后把重点放在了副业上,春耕生产的起步比别的生产队晚了。
我在田头抬头远望,三面兴安岭莽苍苍,东方瓦蓝的天上飞过一群大雁,春风劲吹,狂笑而过,裹挟着草籽和花絮。
我的脚下,是经过一冬风雪残打的枯草,它们被春风抛弃。冰冻的大地,在春风中,在阳光下,感激得“热泪”满地。
前不久,家里来了一封信:爸爸被“解放”了,恢复组织生活了!
没有多少人能理解,这对我是多大的鼓舞和支持!
我脱下帽子,敞开衣领,让春风吹进心里。
无意之中,我拿出了兜里的刮锹板。那是去年,我们刚下乡时,牛大爷被马踢了一脚,病倒在家,听说我们上了水稻地,就忍着疼痛,给我们新知青每人做了一个。
刮锹板很派用处的,当地老乡大都是白象牌钢锹,如镜般锃亮,叠稻埂挖土时不沾泥。知青都是万象牌铁锹,锹面上麻麻栗栗,没挖几锹,就沾满了泥,必须用刮锹板刮一下,才能继续挖。
上午出工前,我正找这块刮锹板,邵子昂进屋告诉我:正式通知你,被批准入团了。邵子昂现在是大队团总支副书记,不再参加知青点排委会的工作。
他传递给我的消息并没有让我感到意外。前些天我去插队干部宿舍商量知青点的事,正好碰到在开队委会。大队团总支书记也在,他当着我的面对其他队委说:“等把队委会改选好,就抓团的工作。有的同志经得起组织的考验,上次考验到现在,表现一直很好。”
我知道他是在发出信息,对我进行鼓励。
说实在的,对这次团组织批准我入团,我真不知道是我“表现一直很好”的原因,还是我父亲被“解放”的原因?
所以,当今天听到入团的消息时,不知道为什么,我只淡淡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