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傅斯年-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激情地说着〃庆祝大家都能幸运归来,同时过去的种种辛苦都已经结束了,从此之后我们可以安心工作,史语所八年的流离可说是告一段落了。搬回来之后永不搬迁。〃【21】这个时候的傅斯年和出席宴会的所有人员都未曾想到,仅仅两年之后,史语所大队人马就再度踏上了流亡之路——此时,国共两党已大动干戈,关于〃中国之命运决战〃的新时代开始了。
1946年11月27日,蒋介石在南京召集国民党国民代表开会,并发表讲话,谓:〃这次修改宪法,就是为了打击共产党。〃又说:〃现在是本党的危急存亡关头,大家要听我的话,则有前途,否则完了。〃【22】话音刚落,众人惊骇,蒋氏的这一句〃完了〃,竟成谶语。
为了达到迅速消灭共产党军队的目的,蒋介石在紧张调兵遣将的同时,连连召开会议,对战后滋生的高强度腐败给予阻击查处。但此时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已是洪水滔滔,不可遏制。〃五子登科〃(帽子、位子、房子、票子、婊子)成为各级官僚们相互追逐、争夺的最高目标和行为准则。无论是高官大员如孔祥熙、宋子文、孙科,还是低级官僚如科长、股长、排长甚至一个伙夫班长,无不为〃五子〃而绞尽脑汁,用尽手段。宋子文与孙科挟妓在大庭广众之下招摇过市逞能耍威,眼热心跳的大小官僚争相仿之。据傅斯年所见所闻,抗战胜利后,宋子文第一次到北平,即〃时常在某家,一日,大宴会,演戏,文武百僚地方绅士毕集,他迟迟而来,来时带着某家之某人,全座骇然,此为胜利后北平人士轻视中央之始。因为当时(五子登科)的接收笑话,尚未传遍〃【23】。
正是孔、宋之流的所作所为与国民党内部的腐化堕落,搅得全国上下乌烟瘴气,腐臭之味漫延乾坤,有识之士与草根阶层皆恨之入骨但又徒叹奈何!对于这种局面,史家顾颉刚在《自传》中曾提及过与之相关的一件事。此事发生在1942年的晚些时候,时为国民政府参政员的顾颉刚与几名学界大佬,有幸被蒋介石招待茶点,并请大家表示意见。有一位老先生见天子赐宴,且作礼贤下士状,不吝〃赐言〃,自己总算得到了话语权,平时有些酥软的骨头与身体上下几个本该硬起来的小零件也想借此硬一下,于是起身做慷慨激昂状,道:〃现在文官武官都是贪污,贪污的程度比了前清的新贵还要厉害,比了民初的军阀还要厉害!〃话一出口,刚才还眯缝着眼呈微笑状的蒋介石脸色骤变,勃然大怒,当场指着这位胡须蓬松的儒生的鼻子道:〃你老先生恐怕是中了共产党的宣传吧?国民党就有不好之处,亦何像新贵和军阀,你以后说话要小心才是!〃蒋氏的一句话,如同一记闷棍,把老先生刚刚硬起来的骨头特别是几个零部件,全部打得颓萎散乱。众人见状,皆噤若寒蝉,将头轻轻插入胸部以下不敢动弹。对此,亲身领教蒋介石为人处事与国民党腐败的顾颉刚总结性地说:〃我听了蒋和陈的两次谈话(南按,此前因顾在参政会上质询陈立夫,陈事后责顾〃不该这样〃),才真实知道国民党的腐败已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高级的人不愿接受批评,下级的人自然可以一无顾忌地横行,不怕人家的告发。〃【24】
在举世浑浊,浑浑噩噩的腐水漫延中,猛地从扬子江尽头山坳里蹿出一人,以当年武二郎景阳冈打虎的勇猛豪气,挥拳向国贼孔祥熙高昂着的头颅击将过来。这便是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后,为陈寅恪滞留港岛生死不明而在李庄山野草莽间指天戳地,高呼〃杀孔祥熙以谢天下〃的傅斯年。
早在抗战之前,傅氏就对国民党政府越来越呈现出的腐败现象心怀怨恨,但这个恨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式的痛怨,骨子里却一直对政府和蒋介石个人抱有幻想,且有欲以一己之力扶大厦之倾的使命感。在这一使命的催发与鼓荡中,便有了傅斯年1932年6月19日发表在《独立评论》第五号上著名的《中国现在要有政府》一文。傅氏在文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已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社会与文化已步趋总崩溃,因为总失业的缘故,国民皆成了叫花子,各路军阀手下的官兵几乎全部由叫花子组成,可谓要多少有多少,军阀自然成了叫花子的头目,故南北政府被一群流氓苦力与叫花子所平分。〃照这样形势,虽有一个最好的政府,中国未必不亡;若根本没有了政府,必成亡种之亡。〃因而,傅斯年呼吁〃一切不顾亡种灭国的人,幸勿此时兴风作浪,这不是可以苟且为之的〃。
第二部分 第19节:还都南京(2)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正在南京的傅斯年闻听张学良发动兵变,居然把赴西安视事的蒋介石抓到一间屋子扣押起来,极为震怒,高呼〃国家元首岂容为贼所扣乎〃?于是极力主张南京国民党高层立即出动大军讨伐叛逆,同时连续在《中央日报》发表《论张贼叛变》等言辞激烈的檄文予以声讨。傅斯年言称张学良的老子就是胡子出身,〃张贼天生的是一个犯上作乱的土匪种〃。蒋介石〃在此时中国是无可比拟的重要,他的安危关系中国国运比任何事都切紧〃。再次疾呼尽速派中央军西进,对西安呈扇形包围,只要将西安围住,〃张贼学良〃除投奔共产党,将是死路一条。针对有人认为出兵西进,会激怒张学良并危及蒋介石的安全,傅斯年坚称愈是大军压境,张学良愈不敢加害蒋,并预言性地指出,待中央军包围西安,张只有束手就范,屈膝投降,而张投降后,〃只有蒋能救他一条性命〃。【25】
正因为傅斯年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维系在国民党政府和蒋家王朝的战车上,并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动机,才对国民党与政府核心的〃老大〃蒋介石本人,抱有真诚的希望与幻想。抗战军兴,傅当选国民政府参政员后,常在重庆的集会场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党国大事发表〃宏论〃,欲粪土当年所谓〃票号世家〃的山西土财主孔祥熙。据他的老友程沧波说:忽一日,傅论及当时国民政府五院院长。论孙科,说:〃犹吾君之子也。〃论于佑老,乃是〃老党人且是读书人〃。论戴季陶,说:〃阿弥陀佛。〃论到孔祥熙,高声作义愤状:〃他凭哪一点?〃【26】
因了傅斯年早已对孔、宋家族的所作所为与熏天气焰充满了怨恨,才有抗战兴起后,傅氏不时蹦将起来,猫腰躬背,抓住〃老二〃(孔祥熙、宋子文)死死不放,痛得筋骨相连的〃老大〃介公嗷嗷直叫,但又无可奈何。
1938年7月12日,傅斯年以政府参政员的身份致书蒋介石,从才能、用人,纵容夫人、儿子与不法商人勾结,发国难财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抨击孔氏的恶行。尽管傅氏这尊〃大炮〃发出的炮弹,弹道正确,弹着点并无偏差,但作为〃老大〃的蒋介石却不动声色,不置一词。此举引发了〃傅大炮〃的强烈不满与愤慨,一怒之下,踏上了与孔祥熙决一死战,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不归路。从此之后,傅氏殚精竭虑,千方百计搜集孔氏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的材料,准备在参政会上…齐掷出,当场把孔氏掀翻在地。这一计划被正在美国的胡适闻知,胡立即写信劝傅不要贸然行事,搞不好要弄个惹火烧身的结局。傅斯年并不理会老师的好意,决心〃除恶务尽〃。他抓住孔祥熙在六起贪赃大案中影响最大、手段最卑劣的美金公债一案,抡圆了拳头,连连出击。【27】
当此之时,中央银行国库局正直人士或与孔氏有隙者,趁机将掌握的内部重量级〃炮弹〃提供给傅斯年。傅对各色〃炮弹〃尽数编排,迅速拟成提案,交大会秘书处宣读。时大会主席团成员、外交部长王世杰见后大骇,担心事态扩大,怕被人作为借口〃攻击政府,影响抗日〃(王世杰语),力劝傅斯年歇手闭嘴,否则后果无法预料。傅对王的好言相劝不以为然,坚持己见,并要上诉法院,与孔祥熙对簿公堂,如果揭发罪状失实,甘愿反坐。【28】面对傅斯年破釜沉舟的凌厉攻势,陈布雷知事情已不可挽回,孔氏大势去矣,乃向〃老大〃蒋介石进言道:这个在你下头的孔祥熙,居然瞒着上头,趁火打劫,实在太混。〃傅大炮〃执意要发出的炮弹恐怕难以拦截,还是想方设法悄悄将这位〃老二〃做掉算了,省得鸡飞狗跳地不得安宁。蒋介石对此甚感棘手,一面尽力遮掩,一面以避免造成国际影响为由,制止傅在参政会上提出此案,建议可改成书面检举材料交蒋本人处理。蒋托陈布雷说情,陈深知傅斯年的炮筒子性格,不达目的决不会罢战言和,遂建议蒋以争取世界各国对抗战的支持,以国家利益为重等说辞,请傅改变解决问题的方式。陈布雷不愧是一流策士,深得苏秦、张仪之衣钵,凭三寸不烂之舌可摆布天下,甚而扭转乾坤。蒋依计而行,果然灵验。一提〃国事为重〃,傅斯年便答应退让一步,决定将提案改为质询案公之于众,蒋表示同意。尽管这一改变,无形中使弹道的着力点出现偏差,火力也大大减弱,但仍使朝野大哗,孔祥熙身中数弹,东倒西歪,差点倒下。
第二部分 第20节:还都南京(3)
小胜之后的傅斯年于1940年8月14日写给美国的胡适信中列举了自己倒孔的六条理由,谓孔氏〃贪赃枉法,有钱愈要钱,纵容其亲党无恶不作,有此人当局,政府决无希望〃,〃一旦国家到了更危急的阶段,不定出何岔子〃。因而,为〃爱昔介公,不容不反对他〃。并进一步表示〃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哉?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大难不在后来参政会中,而在最初之一人批逆鳞也。若说(倒孔)有无效力,诚然可惭,然非绝无影响……至少可以说,他以前是个taboo,无人敢指名,今则成一溺桶,人人加以触物(侮?)耳〃。【29】
傅斯年之信可谓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