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资治通鉴 全译 >

第1659章

资治通鉴 全译-第1659章

小说: 资治通鉴 全译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至此时,玉真公主向玄宗皇帝上表说明李义的确是李上金的儿子,只是受到了李兄弟的诬告和排挤。夏季,四月,庚子(十一日),唐玄宗又将李义立为嗣泽王,削去李的爵位,将李贬为鄂州别驾。壬寅(十三日),唐玄宗颁下敕令,让宗室中以旁系亲属身分继立为嗣王的一律回归本宗。

  '3'壬子,命太史监南宫说等于河南、北平地测日晷及极星,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同时候之。阳城晷长一尺四寸八分弱,夜视北极出地高三十四度十分度之四;浚仪岳台晷长一尺五寸微强,极高三十四度八分;南至郎州晷长七寸七分,极高二十九度半;北至蔚州,晷长二尺二寸九分,极高四十度。南北相距三千六百八十八里九十步,晷差一尺五寸二分,极差十度半。又南至交州,晷出表南三寸三分;八月,海中南望老人星下,众星粲然,皆古所未名,大率去南极二十度以上星皆见。

  '3'壬子(二十三日)。唐玄宗命令太史监南宫说等人在黄河南、北两岸的平地上观测太阳的影子和北极星的位置,于夏至这一天中午在不同地方各树起一支八尺长的标杆,在同一时间测量不同标杆影子的长度。阳城县日影的长度为一尺四寸八分弱,晚上看到的北极星高出地面三十四度又十分度之四;在汴州浚仪岳台日影的长度为一尺五寸微强,晚上北极星高出地面三十四度八分;南部的郎州日影长度为七寸七分,晚上北极星高出地面二十九度半;北部的蔚州日影长度为二尺二寸九分,晚上北极星高出地面四十度。位于南部的郎州和位于北部的蔚州两地之间相距三千六百八十八里九十步,两地日影长度相差一尺五寸二分,晚上北极星高出地面的角度相差十度半。再往南到交州,日影伸至标杆南面三寸三分处;八月,在海中南望南极星下,群星清晰明亮,全都是以往未曾命名的,大约离南极星二十度角范围内的所有星星均可看到。

  '4'五月,丁亥,停诸道按察使。

  '4'五月,丁亥(二十九日),唐玄宗下令停止设置各道按察使。

  '5'六月,壬辰,制听逃户自首,辟所在闲田,随宜收税,毋得差科征役,租庸一皆蠲免。仍以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宇文融为劝农使,巡行州县,与吏民议定赋役。

  '5'六月,壬辰(初五),唐玄宗发布制命,允许没有户籍的民户自动申报,辟出各地闲置的土地供他们耕种,由官府根据具体情况征收赋税,但不得征派徭役,租庸也一律蠲免。玄宗又任命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宇文融为劝农使,到各州县巡视,与当地吏民商定应出赋税徭役的具体数量。

  '6'上以山东旱,命台阁名臣以补刺史;壬午,以黄门侍郎王丘、中书侍郎长安崔沔、礼部侍郎·知制诰韩休等五人出为刺史。丘、同皎之从父兄子,休、大敏之孙也。

  '6'由于山东各州旱情严重,唐玄宗命令台省名臣出任州刺史;壬午(疑误),玄宗任命黄门侍郎王丘、中书侍郎长安人崔沔和礼部侍郎、知制诰韩休等五人出任刺史。王丘是王同皎堂兄的儿子,韩休是韩大敏的孙子。

  初,张说引崔沔为中书侍郎,故事,承宣制皆出宰相,侍郎署位而已。沔曰:“设官分职,上下相维,各申所见,事乃无失。侍郎,令之贰也,岂得供默而已!”由是遇事多所异同,说不悦,故因是出之。

  当初张说举荐崔沔任中书侍郎,依照惯例,接受皇帝制命以及传达皇帝旨意均由宰相负责,中书侍郎形同虚设。崔沔认为:“朝廷设官分职,上下之间应相互维系,只有在位者各抒己见,朝廷大政才能减少失误。中书侍郎是中书令的副职,岂可供手沉默无所事事呢!”因此遇事经常表示不同意见,张说对此感到不快,便趁此机会将他外放为刺史。

  '7'秋,七月,突厥可汗遣其臣哥解颉利发来求婚。

  '7'秋季,七月,突厥可汗派他的臣下哥解颉利发前来求婚。

  '8'溪州蛮覃行璋反。以监门卫大将军杨思勖为黔中道招讨使,将兵击之。癸亥,思勖生擒行璋,斩首三万级而归。加思勖辅国大将军,俸禄、防阁皆依品给。赦行璋以为洵水府别驾。

  '8'溪州蛮族人覃行璋反叛唐朝,唐玄宗任命监门卫大将军杨思勖为黔中道招讨使,率军进剿。癸亥(初六),杨思勖生擒了覃行璋,斩敌首级三万颗,得胜而回。唐玄宗为杨思勖加辅国大将军衔,并规定他的俸禄和卫兵数目均按辅国大将军的品级供给。玄宗又下诏赦免了覃行璋之罪,任命他为洵水府别驾。

  '9'姜皎既得罪,王皇后愈忧畏不安,然待下有恩,故无随而谮之者,上犹豫不决者累岁。后兄太子少保守一,以后无子,使僧明悟为后祭南北斗,剖霹雳木,书天地字及上名,合而佩之,祝曰:“佩此有子,当如则天皇后。”事觉,己卯,废为庶人,移别室安置;贬守一潭州别驾,中路赐死。户部尚书张嘉贞坐与守一交通,贬台州刺史。

  '9'姜皎被流放之后,王皇后心中越发忧惧不安,但由于平日对手下人多有恩惠,因而没有人乘机到玄宗那里去诬陷她,唐玄宗在几年之间也一直对是否废掉皇后一事犹豫不决。由于王皇后没有生儿子,他的哥哥太子少保王守一便指使僧人明悟为皇后祭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并剖开霹雳木,在上面写下天地二字和玄宗的姓名,然后将两个半片合在一起,让皇后佩戴在身上,又向神祈祷道:“佩戴上这个东西,就会生儿子,就像则天皇后那样。”此事被发觉,己卯(二十二日),玄宗将王皇后废为庶人,迁到别的房间中安置;又将王守一贬为潭州别驾,并在赴任途中将他赐死。户部尚书张嘉贞因与王守一互相交结而获罪,被贬为台州刺史。

  '10'八月,丙申,突厥哥解颉利发还其国;以其使者轻,礼数不备,未许婚。

  '10'八月,丙申(初九),唐玄宗打发突阙使者哥解颉利发回国,由于这次对方使者的规格太低,礼数又不完备,所以玄宗没有答应与其通婚。

  '11'己亥,以宇文融为御史中丞。

  '11'己亥(十二日),唐玄宗任命宇文融为御史中丞。

  融乘驿周流天下,事无大小,诸州先牒上劝农使,后申中书;省司亦待融指伪,然后处决。时上将大攘四夷,急于用度,州县畏融,多张虚数,凡得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岁终,增珉钱数百万,悉进入宫;由是有宠。议者多言烦扰,不利百姓,上亦令集百寮于尚书省议之。公卿已下,畏融恩势,不敢立异。惟户部侍郎杨独抗议,以为:“括客免税,不利居人;徵籍外田税,使百姓困弊,所得不补所失。”未几,出为华州刺史。

  宇文融乘着驿车周游天下,事情不论大小,各州都要先向他这个劝农使汇报,然后再呈报给中书省;尚书省左右司长官也都是在看到宇文融提出的意见之后,才对具体问题作出处理决定。当时唐玄宗正准备对四方异族大事征伐,急需钱用,地方州县官惧怕宇文融,多虚报清查出的户口和土地的数量,所以总共得到无户籍的客户八十余万,查出的隐匿土地数量也与此相当。到年终决算时,共增加财政收入达数百万缗,宇文融将这些收入全部上缴宫中,因而深得唐玄宗的宠爱。群臣大多认为他这样做冗杂繁乱,对百姓不利,唐玄宗也曾将文武百官召集到尚书省共同讨论此事。但公卿以下官员大多忌惮宇文融的恩宠、权势,所以不敢提出反对意见。只有户部侍郎杨例外,他认为:“清查隐漏的户口,对自首的人免除租庸徭役,对在籍的百姓不利;征收不在籍的隐漏户的田税,会使得百姓生计困苦,所失大于所得。”过了不久,杨便被外放为华州刺史。

  '12'壬寅,以开府仪同三司宋为西京留守。

  '12'壬寅(十五日),唐玄宗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宋为西京留守。

  '13'冬,十月,丁酉,谢王特勒遣使入奏,称“去年五月,金城公主遣使诣失密国,云欲走归汝。失密王从臣国王借兵,共拒吐蕃。王遣臣入取进止。”上以为然,赐帛遣之。

  '13'冬季,十月,丁酉(十一日),谢国国王特勒派使者入朝上奏,称:“去年五月,金城公主派使者到失密国,说是想逃归大唐。失密国王向我们的国王借兵,要合两国之力抗击吐蕃。国王派臣前来听取陛下的旨意。”玄宗认为他们这样做很对,于是赐给使者绢帛而后送他回国。

  '14'废后王氏卒,后宫思慕后不已,上亦悔之。

  '14'被废黜的前皇后王氏去世,宫中的人非常怀念她,唐玄宗对自己当初的做法也感到后悔。

  '15'十一月,庚午,上幸东都;戊寅,至东都。

  '15'十一月,庚午(十四日),玄宗启程前往东都;戊寅(二十二日),玄宗抵达东都。

  '16'辛巳,司徒申薨,赠谥惠庄太子。

  '16'辛巳(二十五日),司徒申王李去世,玄宗赠给他惠庄太子的谥号。

  '17'群臣屡上表封禅,闰月,丁卯,制以明年十一月十日有事于泰山。时张说首建封禅之议,而源乾曜不欲为之,由是与说不平。

  '17'群臣屡次向玄宗上表请求到泰山祭祀天地,闰十二月,丁卯(十二日),唐玄宗颁布制命,决定在下一年的十一月十日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当时张说首先提出封禅的建议,而源乾曜不愿意玄宗这么做,因此两人关系不睦。

  '18'是岁,契丹王李郁干卒,弟吐干袭位。

  '18'在这一年,契丹王李郁干去世,他的弟弟李吐干继位。

  十三年(乙卯、725)

十三年(乙丑,公元725年)

  '1'春,二月,庚申,以御史中丞宇文融兼户部侍郎。制以所得客户税钱均充所在常平仓本;又委使司与州县议作劝农社,使贫富相恤,耕耘以时。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