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500卷-第1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饮这口井的水才得以长寿。何况炼制后的丹砂吃下去呢!
火井
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在蜀都者,时以竹板木投之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观视后,火转盛热,以盆著井上煮盐,得盐。后人以家烛火投井中,即灭息,至今不复燃也。(出《博物志》)
【译文】
有一处火井,长宽各五尺,深二三丈。住在蜀国都城的人,时常用竹子木板和木棍投入井中以取火。诸葛亮丞相前去观察后,火势转旺而更热。用盆放到井上煮盐水能得到食盐。后来有人把家中的蜡烛火扔到井中,火井立即熄灭,到现在也不再燃烧。
盐井
陵州盐井,后汉仙者沛国张道陵之所开凿。周回四丈,深五百(“五百”二字原缺,据明抄本补)四十尺。置灶煮盐,一分入官,二分入百姓家。因利所以聚人,因人所以成邑。万岁通天二年,右补阙郭文简奏卖水,一日一夜,得四十五万贯。百姓贪其利,人用失业。井上又有玉女庙。古老传云,比十二玉女,尝与张道陵指地开井,遂奉以为神。又俗称井底有灵,不得以火投及秽污。曾有汲水,误以火坠,即吼沸涌。烟气冲上,溅泥漂石,甚为可畏。或云,泉脉通东海,时有败船木浮出。(出《陵州图经》)
【译文】
陵州的盐井,是东汉仙人沛国的张道陵在那里开凿的。井口周长有四丈,井深五百四十尺。在井边安置炉灶用井水煮盐,三分之二送入官府,三分之一进了百姓家。因为有利可图,所以这里的人越聚越多,因人越聚越多,所以形成了城镇。武则天称帝后的万岁通天二年,右补阙郭文简上奏请求出卖井水。一天一夜,就卖水得钱四十五万贯。百姓贪图井水的利益,人用失业。盐井上面还有一座玉女庙,古老的传说说:庙中的十二个玉女,曾经为张道陵指引开井的地点,于是把她们奉为神。当地的人又说井底有灵,不能往井下扔火和脏东西。曾有人去打水,一失手把火坠落下去,立即发出吼声并沸腾起来,烟气往上冲,泥土飞溅,连石头都被水卷了起来,非常可怕。有人说,井水的泉脉通东海。时常有破败的船木从井水中浮出。
御井
善和坊旧御井,故老云,非可饮之井,地卑水柔,宜用灌。开元中,以骆驼数十,驮入大内,以给六宫。(出《国史补》)
【译文】
善和坊有一口旧御井。过去的人说,这口井的水不能饮用。因地势低而水柔软,适宜作洗涤之水。开元年间,用几十头骆驼,把这水驮进皇宫,以供六宫洗涤之用。
王迪
唐贞元十四年,春三月,寿州随军王迪家井,忽然沸溢,十日又竭。见井底有声,如婴儿之声。至四月,兄弟二人盲,又一人死。家事狼狈之应验。(出《祥异集验》)
【译文】
唐朝贞元十四年,阳春三月,寿州随军王迪家中的井,忽然沸腾水满流出井外,十天后又一点水都没有。听见井底有声音,象是婴儿的哭声。到了四月,王迪的兄弟有两个瞎了眼睛,又有一个死了。从他家中困顿窘迫之状可以看出,这口井有神且灵验。
贾耽
贾耽在滑台城北,命凿八角井,以镇黄河。于是潜使人于凿所侦之。有一老父来观,问曰:“谁人凿此井也?”吏曰:“相公也。”父曰:“大好手,但近东近西近南近北也。”耽问之,曰:“吾是井大夫也。”(出《玉泉子》)
【译文】
贾耽在滑台城的北面,令人开凿八角井,以镇制黄河。他暗中派人在凿井的地方观察。有一位老人前来观看,问道:“这井是谁开的?”小吏回答说是贾耽。老人说:“真是行家里手,只是东西南北距离都太小了。”贾耽问老人是谁,老人说:“我是井大夫。”
八角井
景公寺前街中,旧有巨井,俗呼为八角井。唐元和初,有公主夏中过,见百姓方汲,命从婢以银棱碗,就井承水。误坠井,经月余,碗出于渭河。(出《酉阳杂俎》)
【译文】
景公寺前的大街当中,很早以前就有一口大井,当地人都叫它八角井。唐朝元和初年,有位公主夏天时从井边路过,见百姓在井中打水,便命跟从的丫环用银棱碗,去井里取水。丫环不小心将银棱碗掉到井里,过了一个多月,银棱碗出现在渭河。
李德裕
李德裕在中书,常饮常州惠山井泉,自毗陵至京,致递铺。有僧人诣谒,德裕好奇,凡有游其门,虽布素,皆引接。僧谒(“谒”原作“曰”,据明抄本改)德裕,曰:(“曰”字原缺,据明抄本补)“相公在位,昆虫遂性,万汇得所。水递事亦日月之薄蚀,微僧窃有感也。敢以上谒,欲沮此可乎?”德裕颔颐之曰:“大凡为人,未有无嗜欲者。至于烧汞,亦是所短。况三惑博藆弋奕之事,弟子悉无所染。而和尚有不许弟子饮水,无乃虐乎?为上人停之,即三惑驰骋,怠慢必生焉。”僧人曰:“贫道所谒相公者,为足下通常州水脉,京都一眼井,与惠山寺泉脉相通。”德裕大笑:“真荒唐也。”僧曰:“相公但取此井水。”曰:“井在何坊曲?”曰:“在昊天观常住库后是也。”德裕(“德裕”二字原作“但”,据明抄本改)以惠山一罂,昊天一罂,杂以八缻一类,都十缻,暗记出处,遣僧辨析。僧因啜尝,取惠山寺与昊天,余八乃同味。德裕大奇之,当时停其水递,人不告劳,浮议弭焉。(出《芝田录》)
【译文】
李德裕任宰相的时候,经常饮用常州惠山井中的泉水,泉水要从毗陵经驿站传递送到京城。有个和尚到李德裕的住处去拜见他。李德裕好接触奇异之事,凡是有人云游到他门前,虽然是布衣素服,全都引进接见。和尚谢过李德裕说:“相公您在位,连昆虫都通达人性,万条江河都有归处。递水事只是点小毛病,小僧私下也有感触,才敢来拜见您,想阻止这件事可以吗?”李德裕点头说道:“只要做人,没有无嗜好和私欲的,至于烧汞这是我不会的,况且酒色等三惑及赌博下棋之事,弟子我并没有沾染。然而和尚不许弟子饮水,这不是残酷吗?为了您停水,三惑就会立即放纵,而怠慢必然产生。”和尚说:“我所以来拜见相公,是因为我熟悉常州水脉。京都有一眼井,与惠山寺的泉脉相通。”李德裕大笑说:“真荒唐。”和尚说:“相公只管取这井中的水。”李德裕说:“井在寺中的什么地方?”和尚说:“在昊天观常住库后面。”李德裕用一个小口大肚的瓶子装了一瓶惠山水、一瓶昊天水,和八瓶同一类水掺杂在一起,总共十瓶,暗自记住每瓶水的出处,送给和尚分辨。和尚于是用口品尝,取出惠山与昊天之水,其余八瓶全都一个味道。李德裕非常惊奇,当时就停止递水。人们不再为此辛劳,流传的议论也停止了。
永兴坊百姓
唐开成末,永兴坊百姓王乙掘井,过常井一丈余,无水。忽听向下有人语及鸡声,甚喧闹,近似隔壁。井匠惧,不敢扰。街司申金吾韦处仁将军。韦以事涉怪异,不复奏,遂令塞之,据《周秦故事》,谒者阁上得骊山本,李斯领徒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之以章程。三十七岁,因地中井泉。奏曰,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状。抑知厚地之下,或别有天地也。(出《酉阳杂俎》)
【译文】
唐朝开成末年,永兴坊百姓王乙挖井。已经超过正常井一丈多深了,还没水。忽然听见所挖的井下有人说话和鸡叫的声音,特别嘈杂,就象在隔壁。挖井的工匠害怕,不敢再向下挖。街司申报给韦处仁将军,将军认为此事怪异,没有上奏,急忙令将井填塞。据《周秦故事》中说,有个谒官在阁楼上得到骊山上报的奏章,说李斯带领被罚劳役的七十二万人在骊山修建陵墓,秦始皇三十七年,因遇到了地下的井泉,李斯上奏说:已经开凿到地下最深处,凿不进去,也烧不着火,敲打地下却什么也没有,就好像下边有天。或许在深厚的土地下面,又别有天地?
独孤叔牙
独孤叔牙,常令家人汲水,重不可转,数人助出之,乃人也。戴席帽,攀栏大笑,却坠井中。汲者搅得席帽挂于庭树,每雨所溜处,辄生黄菌。(出《酉阳杂俎》)
【译文】
独孤叔牙,曾经令家人到井中打水,觉得很重转不动井绳,好几个人帮助提了出来,原来是个人,头戴草帽,手扶井栏大笑,又退坠井中。打水的人搅到了草帽,挂在庭院前面的树上,每当下雨时草帽上的雨水滴溜到的地方,就生长出黄菌。
柴都
东方有柴都焉,在齐国之山。山有泉水,如井状,深不测。至春夏时,雹从井中出,出则败五谷。人常以柴塞之,不塞则雹为患。故号柴都。(出《郭氏玄中记》)
【译文】
东方有个柴都,在齐国的山上。山上有一眼泉水,形状象井,不知有多深。到春夏,冰雹就从井中喷出来,出来就砸坏五谷。人们经常用柴禾塞井,不塞,冰雹就生祸患,所以称它梁都。
濠州井
戊子岁大旱。濠州酒肆前,有大井,堙塞积久,至是酒家召井工陶浚之。有工人父子应募者,其子先入,倚锸而卒。其父遽下,亦卒。观者如堵,无敢复入。引绳出尸,竟不复凿。(出《稽神录》)
【译文】
戊子年大旱。濠州城内酒馆前面,有口大井,堙没堵塞了很长时间。到这时酒馆主人便召募井工淘井。有井工父子二人前来应召。儿子先入井,倚着铁锹而死。父亲急忙下去,也死去。围观的人象堵墙,没人敢再下井。人们用绳子把二人的尸体拉上来,终不再开井。
鸡井
江夏有林主薄,虐而好赌,甚爱一女,好食鸡,里胥日供双鸡。一日。将杀鸡,鸡走,其女自逐之。鸡入舍北枯井中,女亦入井,遂不见。林自往,亦入井不出。俄井中黑气腾上如炊。其家但临井而哭,无敢入者。有屠者请入视之,但见大釜,汤沸火炽。有人拒其足曰,事不干汝,不得入而出。久之,气稍稍而息,井中唯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