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故事会2004-2012 >

第1656章

故事会2004-2012-第1656章

小说: 故事会2004-2012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老,我都给他们订好了,不然到时候还不知道是啥价了。如果大哥感兴趣,现在来登个记,周日我们有大巴车接送去墓园参观,如果购买的话就不收钱;如果不中意,只收取100元油费,还管一顿午饭。”

  林飞说:“如果我不去看,是不是还能便宜点?”

  “当然能便宜!”小伙子立即把他领到宣传台前,经过一番口舌,最后,林飞以8800元谈成一块墓地。签完合同,交了钱,林飞拿到一叠纸,浑身轻松,总算是解决了一件大事。这时,他忽然又想到老胡,老胡刚才手里拿的那叠纸,外观跟这些差不多,啊,对了,老胡的老婆身患癌症,拖了一年多,敢情他也在远城订了一块墓地吧?

  最后的母亲

  林飞回到家,他不敢把这事先给母亲说,只是悄悄和妻子说了。能省下这么一大笔钱,妻子当然同意,但坚持不让他跟母亲提起,说老年人疑心重,怕引起母亲猜忌,说他们不孝顺,盼她死。其实,林飞明白妻子的意思,她是怕被母亲拒绝,毕竟那么远,母亲在那里,只怕会孤单,其实,他也害怕被母亲拒绝,现在只能装糊涂。等到母亲人一“走”,就把她送到远城的墓地去,以后多抽时间去看看就行了,虽然说有点不忍心,但也是无奈之举啊!

  这以后林飞算是稍稍安了心,可是,有一天晚上,母亲忽然对林飞说:“小飞,我想出一趟门。”

  林飞问她去哪里,母亲顿了顿,说是想回老家一趟。

  “什么?”林飞吃了一惊,母亲怎么会想到回老家呢?他们的老家在一千多公里以外的一个小县城,母亲的家在解放前就已经迁到了这里,后来她一直生活在这座城市,哪也没去过。林飞心里一个“咯噔”,难道是老人家已经预感自己没有多少日子了?

  “妈,您忘了,老家早就没人了。”林飞劝说道,“再说,您这么大岁数了,哪能出那么远的门呢?”

  母亲说:“亲人是没了,但房子还在,路还在,山还在,水也还在,我就是想回去看看。”

  林飞的妻子也说:“妈,您的心情我们理解,可是您想想,我们都还在上班,哪有人陪您去啊?”

  母亲说不用陪,她一个人去。林飞也知道,母亲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但人并不糊涂,可是,跑那么远的路,总让人放心不下,就一个劲地劝说,可母亲一直坚持要去。

  第二天早上,林飞起床,没看到母亲,到了中午,母亲也没回家,看样子是一个人悄悄地走了,而且她也没有手机,联系不上,林飞就是着急也没用。

  母亲一走就是好几天,也没个电话打来,林飞提心吊胆的。林飞的儿媳妇没事时经常看电视剧,有一次,她突发奇想地说:“我猜啊,奶奶年轻时是不是有个初恋情人,现在想回去找找再见个面,了个心愿?”

  林飞呵斥道:“别胡说,你奶奶离开家时才十岁。”

  儿媳妇吐了吐舌头,又说:“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我想她是不会回去的,说不定她并没有回老家,而是去了别处呢?”

  儿媳妇只是随口说说,林飞心里猛地一紧,莫非母亲也知道了墓地太贵的消息,为了给家里省一笔费用,就离家出走?想到这里,他的心隐隐作痛起来,开始责怪自己太无能,混了大半辈子,连一块墓地都买不起。

  在林飞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折磨之后,过了十余天,母亲居然回来了,除了脸色稍显疲倦,精神还不错。母亲简单地讲述了一下她这次外出的见闻,但家里人明显听出来那都是编的,母亲肯定没回老家,但她究竟去了哪里……

  又过了几天,母亲闭上了双眼,临终前,母亲拉着林飞的手,微笑着说:“别担心,妈不害怕!”

  林飞一听,目瞪口呆:这是啥意思呀……

  永远的母爱

  林飞为母亲办了丧事,当然,他还是把母亲安葬在事先买下的那块位于邻省远城的墓地里。

  办完丧事,林飞回到单位上班,刚一走进办公室,忽然,老胡闯了进来。林飞一见老胡,吓了一跳,才几天不见,几乎都不认识了,老胡整个人瘦了一圈,满眼通红,连胡子也没刮,像个饿了几天的乞丐。老胡这些年也不容易,妻子的病使他负债累累,一个月前,妻子还是去世了,办丧事时老胡都没请人,但林飞和同事们知道后还是送了一份人情。

  老胡把林飞拉到没人的地方,急切地问:“你市内的墓园里有熟人没有?”

  林飞连连摇头,问:“我怎么会认识那里的人,怎么了?”

  老胡长叹一口气,说了起来:因为家里没钱,老胡果然买了邻省远城那里的一块墓地。一个月前,妻子去世了,他就把妻子葬在了那里。可是,老胡回来后,第一天夜里,妻子就托梦给他,说那地方住不成,因为她是外地人,老是被人欺负,让老胡把她换回去。老胡哪有钱给她换地方啊,就给她烧纸钱,甚至连纸扎的保镖、保姆都烧了,可还是无济于事。昨天夜里,妻子又托梦来,说他们那里查户口,说她没有户口,把她赶了出来,不让她进屋睡觉……

  听老胡这么一说,林飞的头“嗡”地一声响,差点没晕过去。他和老胡买的墓地是一处的,母亲只怕也会遭遇到老胡妻子的境况,没想到阴间这么乱,看来还是不能贪便宜啊!

  =End=

  我们一起看海去

  把海边的房子卖到北京,这在房地产行当里不算什么稀罕事,大炮就是专干这个的。大炮是贺天房地产公司驻京售楼部的副经理,主要任务就是销售海景房。

  不过,海边买房不像超市购物那么简单,很多人都怕上当,怕被地产商忽悠。为打消客户的顾虑,贺天公司推出了一项服务:海边看房,先看后买。每到周末,售楼部便会发一个看房团,乘坐夕发朝至的大巴,浩浩荡荡地奔赴海边。还别说,自从推出这项服务以来,海景房销售量日增。

  这个周末,又凑齐了一车看房客,由大炮亲自带队去海边。这车人里,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情况都差不多:房子给了儿子媳妇住,自己在海边买套房子颐养天年。里面有一位姓姚的先生,比较有号召力,被大伙儿公推为领队。姚先生五十来岁,据说做着不大不小的生意,精气神很好,一看就是很会生活的人。早一个月前,姚先生就来打听房子的事,说自己身边有不少想买海景房的人,要求尽快安排去看房。

  大炮喜上眉梢,心里想,看来这个月销售奖又是全公司第一了!

  周五傍晚,看房客们陆续到齐,那个姚先生把老伴也带来了。本来按规定每个看房客都要交300元“看房费”,为了奖励姚先生“拉人入伙”,大炮破例“买一送一”,只收了他一个人的钱。其实,这300元也是象征性的收费,这趟下来,光路费就不止这个数,别说加上吃饭住宿了。贺天公司有自己的“小九九”,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嘛,相比高昂的房价,这点投入算是毛毛雨啦!

  一夜无话,第二天黎明时分,看房团的大巴抵达海边,下车匆匆吃了早饭,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要求看房。大炮笑着说:“别急别急,房子一定会看得到的。不过大家难得来一次,先放松一下,欣赏一下海边风光,熟悉一下即将与之朝夕相处的新家园,大家说好不好?”

  这么一说,大家纷纷叫好,就顺从地由大炮带着到了风景区。站在沙滩上,面对眼前的如画美景,大家的心情开阔起来,尤其是那个姚先生,一会儿拍照,一会儿嬉水,还和老伴疯打疯闹,好像年轻了十岁。

  中午在望海渔村吃的农家饭,下午接着参观高新技术开发区,几个小时过去了,眼看天就要黑了,终于有人按捺不住,提出要看房。大炮说:“别急别急,下一站就是!”于是,大家上了车,大巴沿着海岸线一路行驶,不大会儿工夫,一幢幢新楼就呈现在面前。

  这里的房子全是一字排开,一律朝向大海,四周也没修围墙,大炮高声介绍说,这就是大家常听到的“一线房”,也就是离海最近的房子。

  有人问:“我们的房子也在里面吗?”

  大炮爽快地答道:“这还用说吗?准保让你们站到自家阳台上就能看到大海!”

  有人不放心地说:“这些沿海的房子还有多少套?不会被抢完了吧?”

  大炮笑着说:“那得看你们下手的速度了,如果晚了,对不起,房子就到别人名下了!”

  说话间,只见一个人急匆匆地走过来,眼睛东看看、西瞧瞧,像是在物色什么目标似的。一会儿,他的目光落在姚先生身上,就走了过去,在姚先生耳边低语几句,姚先生便跟着他离开人群,来到一块大石头后面。

  大炮眼尖,一见此景大惊,你道为何?大炮认得这个人,他是当地日报的一个记者,负责日报“行风热线”栏目,专门曝光地产行业的不正当竞争之风。奶奶的,决不能让他跟姚先生接触!

  大炮连忙朝身边的几个助手使眼色,助手们便包抄了过去。

  那记者还未及同姚先生细说,就见几个打手模样的人气势汹汹地围了上来,只好匆匆朝姚先生怀里塞了一样东西,撒腿就跑。要知道几天前,他的一个同事就是在这里被大炮所在公司雇来的保安打伤的。

  大炮跑了过来,冲着那记者的背影啐了一口,编着谎言,对姚先生说:“这人是另一家房地产公司的,专门来拉我们的客户。”说着,他顺手要过姚先生手里的东西—那是一张报纸,大炮胡乱指着上面的一则房地产广告,说:“看,这就是他们的广告!”

  姚先生听了,以为是真的,舒了一口气,便随着人群看样板房去了。

  等姚先生走了,大炮打开那叠报纸,一看,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上面有一篇专访文章,文章中写道:房地产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