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克拉克中短篇科幻小说集-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拉克自幼酷爱科学,对天文学尤甚。克拉克从上中学起就开始为杂志撰写一些带有小说性质的科学随笔,在1934—1936年间他为《Huish杂志》(TheHuishMagazing)写了不少文章。1950年克拉克出版了其科普处女作《行星际飞行》,次年又出版了《太空探险》,这两本著作奠定了克拉克太空科普的权威地位,后者还因被“当月好书”俱乐部选中而名声大噪。克拉克先后出版了许多有关太空旅行问题的专著和论文,大力宣传太空科普,并希望英国能在太空旅行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著作使克拉克在宇航领域声誉斐然——美国登月飞船指挥舱甚至以他的书名命名,而宇航员们则大多熟读他的科幻小说。
三、主要科幻作品
克拉克最突出的成就当推科幻创作,被誉为最伟大的科幻大师。克拉克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便开始创作科幻,1946年正式发表短篇科幻作品,处女作是载于《惊奇故事》(AstoundingScience)4月号上的《弹孔》(Loophole)以及5月号上的上的《救援队》(RescueParty,创作于1945),后者使他在科幻界崭露头角。1951年第一部长篇科幻《太空序曲》问世,同年出版第二部长篇科幻《火星之沙》。这一时期标志着克拉克作为一个科幻作家的起步。
在克拉克的科幻作品中有不少是太空题材,早期作品无论长篇短篇,大多都是以太空探险作为主题,这与作家本人的专业领域不无关系。但随后克拉克将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人类文明这个大的主题上面,作品多是在天文题材框架下有关人类文明发展的作品。
1953年,克拉克出版了中长篇作品《童年的终结》。这是一部“近未来”科幻小说,描写了20世纪末外星人来到地球并引导地球文明进步的作品。在外星智慧与地球人类的共同努力下,人类文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飞跃,人类终于摆脱了童年期——人类长大了!
在《童年的终结》出版的同一年,克拉克还发表了描写“远未来”的中篇科幻《不让夜幕降临》,后被扩充为长篇,于1956年以《城市和星星》为题出版,讲述的是10亿年后银河系的故事。这两部中长篇科幻作品与后来出版的《2001:太空奥德赛》一起,构成了克拉克有关人类文明主题的三部曲。
事实上在更多的作品中,克拉克一直坚持描述“近未来”主题,他所描述的主要是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比如《与拉玛相会》,比如《天堂的喷泉》,等等。
《与拉玛相会》是克拉克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它描写了一艘外星探测器突然来到太阳系,人类对其进行探测,发现其中没有任何智慧生物,却充满了对这种智慧状况的描述。人类既不知这是外星文明衰落前所发出的保留物,还是向人类传达信息的探测器,最后眼看着它默默地向太阳方向移动……后来克拉克与同是克拉克迷和科学家双重身份的GentryLee合作,续写了《拉玛第二》、《拉玛花园》、《拉玛揭秘》等作品。
《天堂的喷泉》也是克拉克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它描写了人类靠一种强度极大但质量极轻的特殊材料连接地球与卫星的故事。这是新时代建造“通天塔”的故事。主人公为了这一工程耗尽心血,终于殉职于“通天塔”上。在作品的结尾,人类已将所有的卫星都互相连接并与地球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环!
《与拉玛相会》和《天堂的喷泉》两部作品都获得了当年度的“雨果奖”和“星云奖”,前者还获得了当年的约翰·W·坎贝尔纪念奖(JohnW。CampbellMemorialAward)、英国科幻小说奖(BritishScienceFictionAward)和木星奖(JupiterAward)。
除了长篇科幻,克拉克的的短篇科幻也脍炙人口,比如《太阳帆船》(Sunjammer,1965),比如《星》(TheStar,1956),等等。《太阳帆船》描写了利用“太阳风”(TheWindfromtheSun)作为太空动力的故事,小说问世后不久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AeronauticsandSpaceAdministration,简称NASA)就开始着关注这一领域的进展,对“太阳风”进行认真研究。《星》则用一种极为伤感的笔调描述了一个文明被大自然无情击毁的时间与人类神话传说的时间相巧合的故事。
除了太空题材,克拉克也创作其他方面的科幻,尤其对海洋题材情有独钟。他在斯里兰卡结识了年轻的摄影师MikeWilson,并开始接触了潜水运动。后来克拉克与MikeWilson共合作创作了6部著作和1部影视。1957年,克拉克出版了其科幻长篇《深海牧场》。移居斯里兰卡之后,克拉克还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研究东方哲学。自此在克拉克的作品当中,除太空主题之外,海洋和东方文化开始占据重要地位。
四、《2001:太空奥德赛》(2001:ASpaceOdyssey)⑦
《2001:太空奥德赛》是一部壮观的史诗般的科幻作品,场面宏大,气势雄伟,展现出人类的过去、现在以及可能的未来,与另一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1903—1950)的《1984》(Nieen…eightyFour)分享硬软科幻最佳作品的宝座,同时也是整个科幻史上最优秀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首先是以同名电影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的。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由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yKubrik,1928—1999)执导,剧本系根据克拉克的短篇科幻《了望哨》(SentinelofEternity,1951)⑧和中长篇科幻《童年的终结》改编,两人自1964年开始合作,1968年影片杀青。该片一经公映便引起巨大反响,使科幻电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谁也看不起”一下提升到“谁也看不懂”,其中某些眩丽多彩的镜头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镜头。⑨
《2001:太空奥德赛》公映后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科幻影片的经典之作,有人甚至认为它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这部影片创造了当时的票房记录,也为克拉克带来了极大的声誉。该片于1968年度获得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克拉克和库布里克)等4项提名,最终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在电影公映的同时《2001:太空奥德赛》的小说版本问世,署名“A·C·克拉克”,据说是因为在某些地方库布里克与克拉克意见不一,因此库布里克最终没有署名。⑩《2001:太空奥德赛》的故事梗概如下:
300万年以前,地球上还处于一片茫茫黑暗之中。人类远古的祖先在干旱、荒凉和死亡的边缘上苦苦地挣扎。就在今天非洲大陆的某个角落里,一个由“望月人”领导的猿人部落在与自然和同类的竞争中顽强地生存着。
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夜晚,“望月人”感到了某种焦躁和不安,他的大脑虽不发达,但他的确感到了某种事情即将来临。
夜空中繁星闪烁。就在这繁星的背景上,有一个明亮的东西飞来了,一块深黑色的长方体被安放到地球上。长方体的表面光滑异常,轮廓清晰分明,它的长、宽、高之比是1∶4∶9,这正是自然数前3个数的平方。它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将猿人们召集到自己的身旁。“望月人”被迷惑了,他和他的同伴听从了这个来自外星的长方体的召唤,将自己幼稚的思想和行为坦露无遗。这还不够,来自外星的长方体还训练起蒙昧的地球祖先,教他们如何改进自己的投掷,以便更好地打击野兽,并灌输给他们成为地球主宰的梦想……
300万年匆匆而过,人类孤独地成长了起来,历史悄悄地接近着21世纪。这时候,人类已经跃出地球,尝试性地踏上其他星球的土地。而在这300万年里,黑色的长方体再也没有出现过。
然而,就在距离地球38万千米之遥的月球上,外星人留下的“眼睛”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人类的活动。一天,人类的探险者们竟意外地在月球那荒凉的土层之下发现了一块黑色的长方体!当这个黑色物体被拂去尘土并暴露于月球表面时,面对初升太阳的灼热光芒,它的内部突然爆发出了一阵刺耳的电子声响!
在沉睡了300万年之后,外星人的了望哨终于再一次启动了!
于是,为了搞清外星人为什么把一个太阳能装置埋在月球土层的下面,一艘被称为“发现号”的宇宙飞船向着黑石发射电子信息的地方——土星前进。“发现号”是一艘由“哈尔9000”型电脑控制的大型探测飞船,但由于上面的人类成员本不知道自己的使命,而“哈尔9000”又被授权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掩盖事实真相,结果它的内部逻辑电路因此出现了故障。于是,它开始对值勤的宇航员下了手。宇航员普尔当场身亡,随后“哈尔9000”又杀害了正在冬眠的三名宇航员。另一名宇航员鲍曼则在极端紧急的情况下与“哈尔9000”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并成功地拆除了电脑的智能装置。人与电脑的战斗虽然伤亡惨重,但仍然以人的胜利宣告结束。
此时,“发现号”正逐步接近着它的目的地。在土星的卫星“季皮特斯”上,鲍曼又一次亲眼看到了巨大的黑色长方体。正当鲍曼乘坐太空罐试图近距离仔细观察时,太空罐突然向长方体坠落下去!
在一瞬之间,空间自身翻转了过来,太空之门被打开了!鲍曼通过它,飞向一条充满了星星的通道!
在经过一个巨大的宇宙交通中转站之后,鲍曼终于到达了黑色长方体制造者的家乡。这是一个太阳似的火红星球,就在这巨大“太阳”的中心,鲍曼在一间仿制成地球旅馆的房间中最后一次沉沉地睡去……
是夜,当鲍曼在一场迷离的梦境中回顾了自己和人类的整个历史之后,终于获得了新生。
这是一名宇宙的婴儿。现在他已经具有了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他将为我们的地球和宇宙作出无法估量的贡献。
1982年和1987年,《2010年:奥德赛之二》⑾和《2061年:奥德赛之三》分别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