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娱乐圈大写真-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闪状蔚H蔚缬爸械哪兄鹘恰K捌耐曛螅尤灰恢泵挥泄常蛞膊磺宄馐钩闪那樾鞔笫苡跋臁=幼牛闪牧恕痘ǚ陕谴骸泛汀渡倭置拧妨讲康缬埃际桥浣恰V档弥赋龅氖牵凇痘ǚ陕谴骸分校闪偷笔焙懦啤叭獾钡难扌敲桌急硌莨欢未采舷罚校嗦闵仙恚爰咝愿械拿桌荚诖采锨孜恰⒂当В菀锬信槭隆J敝两袢眨褂腥四谜庑┦吕创碳こ闪3闪虮硎径哉饧旅挥辛粝率裁从∠螅比唬擅笤僖膊豢吓拇采舷妨恕5笔闭饬讲康缬懊挥懈闪慈魏魏玫挠跋欤坪醺械角熬耙黄野担樾魇值吐洹W詈螅龆ǜ姹鸬缬叭Γ桨拇罄侨ァ�
1975年秋天,成龙来到澳大利亚父母身边,很快在堪培拉的建筑工地找了一份工作——搅拌和运送混凝土。他的父母虽说在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工作,但由于身份卑微,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成龙被获准在大使馆的阁楼上摆一张小床,作为他容身之所。
为了增加一些收入,成龙除了白天做苦工,晚上也找了一份工做,在父亲朋友开的餐馆打下手,负责分菜和切菜。他比较好学,顾客少的时候,便到酒吧间看调酒师调酒。后来他似乎学会了调酒这门手艺。光阴似箭,转眼就过了将近一年。
陈自强牵线搭桥1976年春天的一个清晨,成龙还在阁楼睡觉,母亲叫醒他,说香港有个电话找他。成龙睡眼惺忪地拿起电话,是陈自强打来的。
陈自强在电话中说,国泰电影公司决定拍一部《新精武门》,主角由成龙担任,问成龙有无兴趣。成龙欣喜若狂,满口答应。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说陈自强。
陈自强是香港著名的“金牌经理人”。鼎盛时期,他手上拥有成龙、钟楚红、郑裕玲、张曼玉、张学友、王祖贤等多个大牌明星。很多新出道的艺人以签得他作为经理人为荣。他虽然不是什么明星,但却比明星还要风光,赚的钱也不比明星少,他曾被杂志列入香港十大艺人收入龙虎榜,每年都赚数百万港元。陈自强是马来西亚华侨,早年也有很潦倒的时候。据说陈自强小时候读书成绩不错,那时,当地做医生很吃香,所以当父母的都希望儿女长大了能做医生,陈自强的父母也不例外。但是,考大学前,陈自强整天沉迷于派对、跳舞,荒废了学业,结果未能考上医科,后来只好选读农科。马来西亚是农业国,陈自强以为读农科会有好的发展机会,他选的专业是农业经济。恰巧政府捐了一笔奖学金给农科毕业生去夏威夷深造,陈自强获得奖学金便去了夏威夷。入了农科他才知道,农科其实很辛苦,不但要种菜,还要给牛接生,给猪治病,看守橡胶园,日晒雨淋,与农夫没有什么两样。从夏威夷回国后,他在马来西亚农业部工作了三年,越做越觉得没有意思。
有一次到新加坡玩,一个在国泰酒店当经理的同学对他说,如果觉得闷,不如到他手下来做副手。陈自强于是辞去原来的工作,到国泰酒店当了一名副经理,这为他日后与电影结缘打下了基础。
当时,国泰机构兼营电影业,虽然陈自强对电影一无所知,但不久他却被任命为驻香港酒店的副总经理。头衔不小,但手下人并没有几个,办公地点也只是一排铁皮屋。后来由于国泰停止生产电影,陈自强手下只剩下三个人。这时,陈自强负责替新加坡的国泰采购影片,不过他并没有最后决定权,看完片后他就写出报告,买不买得由新加坡的老板说了算。
陈自强在香港做经理,最先接触的电影人是秦祥林和谭依俐。后来又认识了一批朋友,也拍过一段时间的戏,与当时颇有名气的“银色鼠队”有了较深关系,彼此合作赚了些钱。这个时期,他与以前在国泰酒店工作的女秘书结了婚。
婚后的生活境况一直不好,他整天无所事事,天一黑就和秦祥林、狄龙等一批影圈朋友打麻将,吃喝玩乐。最惨的时候,他失了业,老婆也跟他离了婚。为了有口饭吃,他到处写求职信。但对方一看他的履历,曾为副总经理,8000港元薪水,有汽车,有住房,于是觉得他可能要求的待遇太高,一一回绝了。有一段时间他百无聊赖,坐在家里编织那种挂花用的篮子。
后来总算找到一个临时工作,就是整天坐在试片室门口,为那些来看试片的影人服务,月薪是3000港元。回想从前被人前呼后拥,现在却被人家呼来唤去,他心里自然不是滋味。
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使陈自强的命运与成龙连在了一起。当时成龙还在澳大利亚,秦祥林结婚时请成龙回来喝喜酒,作为秦祥林的老朋友,陈自强也去赴宴。这是陈自强与成龙首次相聚。此后,两个人便有了联系。
话说回头。
1976年春,成龙接到陈自强的电话后返回香港。3月8日奔赴台湾,担纲主演由罗维执导的影片《新精武门》。从这一天开始,成龙正式改艺名为“成龙”。
罗维拍《新精武门》,目的是想借此再捧红一颗功夫明星。他曾以《唐山大兄》、《精武门》等影片使李小龙成为一代功夫巨星,至少有部分人是这么认为。虽然李小龙后来与他闹翻,但李小龙已于几年前暴死,一切恩怨都已了却。罗维坚信自己有能力再捧红成龙,使他成为李小龙第二。
《新精武门》经过四个月的紧张拍摄,顺利封镜。正是从武侠片《新精武门》开始,成龙的大名第一次出现在演员表上。人们发现,成龙并不是简单地模仿李小龙,而是开创了另一种武打片的风格,他一改李小龙功夫片中那种硬枪硬马、激烈打斗的血腥场面,将武术与京剧招式以及车技、杂技等多种技艺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既惊险又富于喜剧色彩的“谐趣功夫片”,受到观众好评。
但从上市的票房收入看并不理想,该片公映七天时,收入才45。6万港元,总收入也无法与李小龙突破500万港元的《精武门》相比。事实是严峻的,成龙未能一炮打响。
此后,罗维一心要捧红成龙。一天在朋友家吃饭,席间罗维跟古龙在谈一部武侠小说的版权,想买下来让成龙主演。性格率直的古龙竟当着成龙的面,毫不掩饰地说:“他?他怎么可以演我的小说。我的小说是写给姜大卫、狄龙拍的呀。”言下之意是嫌成龙长得难看。成龙听罢一言不发,乘别人不注意时悄悄躲进厕所痛哭。不得已,罗维公司让成龙进了美容院,割了双眼皮。
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内,罗维相继让成龙拍了10部电影,包括《少林木人巷》、《风雨双流星》、《剑花·烟雨·江南》、《蛇鹤八步》、《飞渡卷云山》、《神拳》、《拳精》、《龙拳》、《龙腾虎跃》等,基本上都是武打片。至此,成龙虽然有了相当影响,但谈不上大红大紫,这使罗维百思不得其解。
究竟是自己不行还是成龙不行呢?罗维一时难于作出判断。正好当时香港思远公司来借成龙,罗维顺水推舟,很大方地把成龙借了出去。
思远公司的总裁吴思远,当时称得上是香港电影界的一匹“黑马”(此公曾为香港电影金像奖组织机构主席)。而看中成龙的人,则是他手下的导演袁和平。
袁和平是武术指导出身的导演,对京剧很熟悉,其父袁小田曾是内地的京剧武生。可以说,是袁和平发现了成龙与一般功夫演员的不同之处,以及这种不同之处的可塑性与价值。他从成龙此前主演的电影中发现,成龙并没有那种冷峻、刚烈的肃杀之气,他认为成龙不适合演那类具有叛逆性格的悲剧英雄,也不适合演那种英俊潇洒、令人荡气回肠的正面英雄。从成龙的打斗表演中,他发现成龙具有某种表演喜剧的天才,比如成龙制服敌手时常会不经意地展露一下得意之色,动作也有点顽皮色彩。他想,如果让成龙扮演功夫过硬的喜剧性人物,或许能取得极大成功。为达到这个目标,袁和平为成龙度身订造了一个剧本《蛇形刁手》,并请其父袁小田与成龙搭档演出。这部“谐趣武打片”上映之后,受到热烈欢迎。《蛇形刁手》上映15天,票房收入达270万港元,成龙由此名声大振。
由于袁和平独具慧眼,使成龙步入坦途,同时,也把在李小龙时代已登上巅峰的武打片引向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从此之后,谐趣武打片成为香港“搞笑片”族中的一个新片种。
继《蛇形刁手》之后,成龙又再度与袁和平合作,主演电影《醉拳》,和成龙搭档演出的还是袁小田。《醉拳》以清末广东武术家黄飞鸿的故事为题材,故事虽属虚构,但一反以往功夫片模式,于惊险、激烈的打斗中融入滑稽、幽默,令观众惊恐之余捧腹大笑。成龙独有的过人绝招,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影片在欧美、东南亚等地上映,盛况空前。成龙知名度大增,一跃而成为明星。由此,成龙成功地闯出了一条动作片新路子。
1978年10月,《醉拳》在香港公映,四周时间票房收入达670万港元。成龙以此作创造了从影以来最辉煌的纪录。
香港著名导演张彻曾高度评价成龙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他说,《醉拳》以成龙特强的节奏妙到秋毫,确非一般人所能。《醉拳》后来成为成龙的代表作品之一。
成龙拍《醉拳》时,思远公司付他的片酬是10万港元,但这些钱绝大部分归罗维收取,与成龙无关,因为成龙当时仍是罗维公司的签约演员,每月只拿固定薪水3000港元。成龙在袁和平手上业绩惊人,使一度怀疑成龙“星运不佳”的罗维恍如梦中惊醒,不能不对成龙刮目相看。他担心成龙这棵摇钱树被别的公司抢走,马上施展笼络人心之举——即认成龙为干儿子。这种庸俗的做法,在香港演艺圈是极为普遍的。成龙感激罗维对自己提携,于是答应做他的干儿子。尽管如此,当时还是有些公司想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