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今昔 >

第38章

今昔-第38章

小说: 今昔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煜不明所以地看了看他,随即微微一笑,也站到了栏杆前。
  他们就这么静静地站了一会儿,江煜说,“我跟你说些事情吧,既然你都知道得差不多了。”
  陈苒犹豫了一下,才点头表示自己愿意听。
  
  “你说我憎恨自己,这没有什么好反驳的,因为我招自己恨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江煜云淡风轻地一笑,好像电影的跳帧,开启一个新的话题,“我没爱过什么人,好像是大三那年还是更早一些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是喜欢男人的。在当时同性恋是一种很严重的病征,为了掩盖这个事实,我交了女朋友,也结了婚。后来的事情,跟你猜想得差不多,父母眼中完美无缺的我,把弟弟逼死了。”
  陈苒心底抽了一下,还没来得及阻止,江煜就继续说,“那时很没出息地逃了。第一次跟你分别后不久,我查出脑里长了恶性肿瘤,之后一直都没怎么治疗。想着自己快死了,很多事情就随意了许多,包括对你。本来打算就这么死在日本的,但是后来我母亲跟我说,前妻家里带着盈盈找上门……所以还是动了手术,也回国了。后来我的生活,跟你刚才看到的差不多。”
  就这么结束了,十二年的生活,叙述起来短得猝不及防。
  
  陈苒拿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缓缓叹了一口气,转过身看向他。他知道江煜是个很清淡的人,他有很强的忍耐力,而这有时也意味着完完全全的无可奈何。
  就在不久前,陈苒还希望自己可以将他生命里仅剩的那点激情挖掘出来,可是现在……陈苒生怕那是他唯一的光热,一旦消耗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你那时对我好,是因为你弟弟吗?”陈苒问,“如果我不是十八岁,你不会对我那么好了,对不对?”
  江煜眸光一暗,沉默下来。
  陈苒知道他每一个沉默的意义,他淡淡笑了一笑,说,“那么我们扯平了。”
  
  世间并不会有太多的机会,让两个人因为一句话就两不相欠。所幸这是其中一个,也可惜这就是其中一个。
  陈苒看到江煜手表的表面上仍然留有一抹洗手时没有洗掉的粉笔灰,他抬手轻轻抹掉,留给他那些洁净的分钟和秒钟。
  
  到底是纸包不住火,很快陈苒毁约,辞演《扶桑》的消息就被媒体曝光。为此剧组和他本人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毕竟一开始是那么好、那么高调的噱头,换来的却是分道扬镳的结果。
  人们猜测陈苒辞演的各种理由,绝大多数归根究底还是谈到了隋素。这是一部为了纪念这位名导演的电影,可这两兄弟都在隋素生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陈苒听到的最微妙的说法,就是他们事到临头还在吃死人的醋。
  另外主演岑洪希在不久前在上海参加了一个品牌发布会,也被记者问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想知道陈氏兄弟究竟是怎么了,想知道为什么陈苒要放弃这次高调重回大荧幕的机会,也想知道,《扶桑》究竟还拍不拍,是不是换主角,之前的热门人选何弋儒会不会成为代替陈苒的那个人。
  
  陈苒在电视机上看见这位年轻的演员在记者的逼问下,脸上渐渐浮现出不耐烦的神情,那藏不了。旁边的经纪人和活动主办方也在提醒记者们多关注一下活动本身,可后来成效似乎不大。在这条新闻结束以后,陈苒仍然听到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做着跟活动宣传毫不相关的总结词。
  从认识的娱记给自己打第一个电话起,陈苒就换了一张新的手机卡,家里的电话线也给拔掉了。这些天,陈苒都是打电话叫外卖,一次也没有出过门。就在前天,一个娱记扮作送外卖的工作人员上楼来,后来被陈苒发现,还打电话请了保安。
  当然这点事也被登了报,陈苒不在意,等学校通过内网发邮件问他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他回了很长的一封信,大致意思是说,娱乐圈的事情校方也明白,迟早是会风平浪静的,如果校方仍然愿意让他留校任教,就允许他停薪留职一直等,如果不愿意,他愿意马上传真一份辞职信——毕竟现在他不好出门。
  那封邮件寄出去后,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但陈苒已经知道结果了。
  
  电影公司方面表示,陈稔和公司对《扶桑》都很执着,现在还在和陈苒接洽,如果他一意孤行,会一面处理他的毁约事宜,一面着手选新的演员重拍这部电影。
  在电话采访的声音里,陈苒听到作为制片的董静用很严苛的语气说,“陈苒的做法让我们感到非常失望,据我所知一开始只是在片场的一点小纠纷。他这么处理,显得非常不专业。现在我们也联系不到他,所以也希望借这个机会代为转告,他应该给我们一个正当的理由。”
  陈苒想起当初她拜托自己出演时的模样,笑着关掉了电视机的遥控器。他瞥见摆在茶几上的手机,上面的提示灯闪烁着蓝光,好像是谁在他没注意的时候发了短信过来。
  拿起手机时陈苒就产生了一个强烈的预感,而这预感在他按下电源按钮时就成真了,确实是陈稔发给他的短信,问:你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苒轻轻一笑,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古老的日历本子,上面写着一个每年都会有的日子。
  “该给老妈扫墓了。”——陈苒如是回复。
  
  那年秋天,陈苒母亲的手术失败,没能离开手术台。媒体得知这件事,将它与未能在国内公映的《盲从之冬》联系在一起,成为绝望的修饰。
  陈苒自此返回校园读书,在一段风波以后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偶尔拍一些广告,出演一些戏剧。电影也拍,但都是题材不热的冷门。一直到他大学要毕业那年,他跟秦屿的事情被媒体曝光,他才再次一度被提到风头浪尖。
  可他的个性——在媒体的描述当中——太不从众,连陪着他们炒作的心情都没有。不但不开发布会,不出席公共活动,甚至连电话采访或书面采访的辩解都没有。媒体不喜欢这样的明星,一头担子一头热,新闻很快就冷成了旧闻。
  
  陈苒母亲的墓地,和隋素的在同一片墓园。
  出门这天,北京刮了很大的风,陈苒在花店里买的百合花在下了计程车以后就被吹得乱七八糟。在触摸其中一片花瓣时,陈苒甚至觉得自己摸到了灰。
  也许母亲生前未必年年有机会陪在她身边给她过生日,但后来的日子陈苒都算是清闲,每年祭日都能来看了看了。这时常让他想起“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说法,只可惜,陈苒并不能很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感情。
  总有人说他是个薄情的人。眼皮薄,闭上眼睛时能看到上面有细细的毛细血管纹路——这便是薄情人的面征。
  大概也是这个原因,陈苒几乎没有停止过表演,尽管这理由显得讽刺而无力。
  
  和陈苒预料中的一样,母亲的墓前已经放置了一束新鲜的百合花束,墓碑也被擦拭干净了,只不过周围并没有看到有人。
  陈苒弯腰把花放下,转身在墓碑旁坐下来。
  和往年一样,他大概坐了十几分钟。唯一不同的,是这回陈苒没有和母亲说话。
  他一句也没说。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更正一下,之前在某个评论里提到江老师对17岁的陈苒好的原因,是想要弥补些什么,其实并不是。
  他之于陈苒,没什么可以弥补的,会纵容是因为他倾向于对这个年纪的少年给予更多的空间和自由,与其说是弥补过失,更准确地来说应该是以纵容的态度来撇清两人的关系,类似于“你要什么我都给了你,我并没有对你造成压力和束缚,因而你如果有什么问题,就不应该怪到我头上来”的想法。
  人有时候对不那么在乎的人,反而会更加更加的宽容,因为宽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不在乎的表现吧。




chapter 39

  天气不好,本就安静的墓园显得更加凄凉。
  好在这样的天气北京很多人都戴口罩,陈苒的装扮并不算是引人注目,他一路过来,未受打扰,而在这片墓园里,仿佛只剩下花花草草有生命力。
  陈苒走往隋素墓地,时而观察临近的墓碑。有些墓碑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人打理,就连上面遗照的笑容都显得尤为沮丧。他想着自己几十年以后是不是也会埋在这里,那时是谁为他主持的葬礼,又会有谁来参加。
  他突然想到了江煜。明明才一个多星期,陈苒却觉得又跟他分别很久了。如果说第一次重逢是偶遇,第二次重逢是刻意,那么,还会不会有第三次?前面两次都没能珍惜,真的有上帝,也会厌烦的。
  
  和预料中的一样,陈苒快要走到隋素墓前时,就看到一个高高瘦瘦的身影。他手里拿着刚刚摘下来的口罩,带着一副黑框眼镜,显得整个人都很朴素,也很怀旧。
  陈稔听到脚步声,转过身,脸上的表情十分冷漠。他什么都没说,又转头看隋素的照片。
  照片上的隋素微微笑着,一如他生前留给大家的印象。这照片真的很容易让人相信“含笑而终”这个词,只可惜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怎么走的。尽管是癌症,却也不是没有治愈的病例,但他却放弃了治疗。
  
  陈苒来到陈稔身边,陪他静静站了一会儿。也许因为是兄弟,也可能是因为认识的时间长了,陈苒在某个时间点转过头,正巧也见到陈稔看向自己。
  “《扶桑》我会重拍。”陈稔认定他不会回剧组,“何弋儒很快就会进组。”
  从小到大,他认定的事情,不管最后是不是会惨淡收场,都一定要做完。对此,陈苒一直都无法理解,明明是一脉相承,却想不通为什么他可以如此执着,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陈苒叹了口气,说,“人都不在了,你这又是何苦?”
  “他说走就走,留一世美名,让我留在世上难受。”陈稔古怪地笑了一笑,“我有什么苦不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