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映画-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让李小龙广为人知的电影还是两年之后的《细路祥》,他是电影的主角。细路祥在善、恶之间徘徊的命运是这部电影的线索。这是一部社会教育电影,有很浓的说教气息,“细路祥”的命运走向是电影观众最为关心的事情。李小龙的表演得到广泛的认可,他在这部电影的演出中首次使用了“李小龙”这个名字,而在此之前,他一直使用的是“小李海泉”、“李龙”等艺名,就像只是父亲这个粤剧名丑的衍生物。
李小龙做童星的时候,和他的父亲合演过几部电影,包括第一部《富贵浮云》。那个时候的香港电影,许多的演员也来自于戏剧界,其中的粤剧名伶除了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还有马师曾、红线女等人。
李小龙也乐于在电影中客串演出,因为他觉得在电影里可以扮演各种有趣的角色,可以是“牛鬼蛇神”,也可以“刀枪不入”,还可以满足他喜欢的“打打杀杀”——况且,还有无数的观众将会看到他高强的武功。
李小龙童星时代的电影作品,角色比较雷同,他多数是扮演街头少年,怎样从好勇斗狠的小流氓改过自新,走上正道的,突显出电影的社会教育功能。这方面的代表作有《人海孤鸿》。
李小龙和那个时代香港许多著名电影人都合作过,导演如李铁,演员如吴楚帆、黄曼梨等人。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电影界的长青树薛家燕,以及影后萧芳芳都和李小龙是同一个时期的电影童星。
而《雷雨》是李小龙一生中惟一的一部文戏。他在电影里扮演周冲,一个思想进步的青年。
三、幽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一般人最大的通病便是太自满,一味以为自己了不起,于是便缺乏上进心了。另一种人则太不知足,贪得无厌,毫无自律可言,更谈不上自我警惕。贪婪的人无法掩盖他自己丑恶的面目,他的身体是透光的,他生活在戏剧化的人生里,结果使自己陷于不能自拔的深渊。
1959年5月17日,时年18岁的李小龙离开香港,只身前往美国求学。对于这次离港去美,也曾有过许多猜测,其中之一便是说李小龙接到江湖追杀令,是为了避祸而逃离香港。这个传闻,后来被李小龙的堂姐李秋勤证实。
虽然美国是李小龙的出生地,但依然是异乡,初到美国的李小龙还是面临着生活来源的问题,他和其他华人子弟一样,开始了在美国的半工半读生涯。最开始,李小龙凭借自己香港恰恰舞冠军的本领,在旧金山开班教授跳舞,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
随后,他就读西雅图的爱迪生技术学校,开始在一些餐厅做侍应生。
在西雅图的日子过得比香港艰苦,但读书之后,李小龙学习刻苦,每日的时间精力都放在读书与研习武艺之中。他甚至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在校园进行武术表演和训练。
李小龙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发现其实美国人对他的这身“功夫”更感兴趣,于是萌生了开馆授武的念头。1962年4月“振藩国术馆”,在西雅图唐人街的一座旧楼地下室正式成立。
他的武馆开得很成功,“振藩国术馆”不仅吸引了华裔子弟前来学习,还有许多西方人也拜在他的门下。李小龙的生活随之改观,不久之后,他开办了第二家武馆。李小龙对于自己的武馆很有信心,在他与香港著名导演李铁的通信中,他说:“现在教拳术很好,我已成为有史以来全美(可能是全世界)最高价的教师。”
李小龙教拳的收费标准是十个小时五百美元,或者一个小时一百五十美元。
李小龙的功夫,很得益于当初在香港的勤学苦练。咏春拳的宗师叶问是他最著名的师父。李小龙在咏春拳的基础上又博采众家,融会贯通,参悟中国哲学的精妙,“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自创了一种武术门类——截拳道。
1964年8月,李小龙与时年19岁的琳达结婚,琳达也是跟他习武的学生,他们在美国西雅图办理了结婚手续。李小龙结束了单身汉的日子,他决定辍学弘武。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琳达的支持,婚后,他们把家安在了奥克兰。有了妻子,李小龙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武馆和演艺事业上,这同时也是他们赚钱糊口的方式。
李小龙在美国最大的梦想就是进入好莱坞,成为最有价值的东方影星。李与李铁的通信中透露,他已经和好莱坞有过接触,并且已经在酝酿剧本。如愿以偿,李小龙在1966年参加了好莱坞的电视剧《青蜂侠》的拍摄。电视剧于同年9月在全美广播频道(ABC——TV)黄金时间播出,李小龙的风头完全盖过了主角,片中他的身手自然是人们最感兴趣的地方。
他们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起色,1968年,李小龙在加州购置了一座环境幽雅的别墅,过上了安稳舒适的生活。他和琳达的儿女也相继出生,每有闲暇,李小龙便在庭院教儿子中国功夫。
但随后的日子并不顺利,1970年,李小龙在一次训练中不慎弄伤了脊骨神经,卧床有数月时间。事业的前景一片迷茫,而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家庭经济的压力也骤然增加,这是李小龙最为彷徨、黯淡的日子。幸运的是,他的身体神奇地复原了,充满信心的李小龙,仿佛已经看到了好莱坞在向他招手微笑,他的电影之梦正在心中激荡。
四、孤独武者 客舍似家家似寄
仅学习某门派某人之技巧,即使发挥至极限,也非真正的搏击。所谓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觉悟,而非以做观念上的俘虏。
李小龙去往美国之后,以开武馆授徒为谋生,他热爱的武术,从没有放弃过。在美国的日子,他一直维持与当年在香港的那些武术家的联络。电影与武术,是李小龙在美旅居期间最为用心的两件事情。他经常写信至香港,嘱托香港的朋友为他购买武术书籍,或者留意中国武术的新进展。
就在这个时期,李小龙钻研创造出了截拳道,他解释截拳道是一种朝向自我发展的武艺。认为“拳与脚均是消除自我意识的武器,此等武器代表着直觉的力,本能而直截,不似智能与复杂的自我意识,它并不分裂自己。即能防卫其自立独立性。”
李小龙五六岁时就开始习武,父亲李海泉之所以愿意启蒙并教授,盖因他年幼时身体状况并不十分如意,习武以强身健体而已。
李小龙生性活泼,喜欢动手动脚,最初的练功门径来自于父亲戏班里龙虎武师的传授,人们见他聪明伶利,便教他打“半边月”(也就是侧手翻)。略为懂事之后,父亲李海泉才带他到附近的京士柏公园晨练,有意无意地让李小龙观看他与一般朋友(大多数是戏班的龙虎武师)打功夫,练拳。
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李小龙对武术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在公园里他模仿父亲的推手,也学得有模有样。李海泉发现了儿子的天赋,又见年少的他身体并不太好,遂手把手地教了他太极拳。
李小龙在拍电影期间也学到了一些北派功夫,这些也是一些电影艺人零星教授的。时值大陆解放,北京、上海等地的众多艺人纷纷南下,在片场,人们见李小龙活泼好动,便教他一招半式玩玩。
关于李小龙的武学渊源,被人称道最多的乃是咏春拳。1955年夏天,李小龙正式拜咏春拳宗师叶问为师。这次拜师,有传言说是由李小龙的同学张卓庆引荐的,也有人说是李小龙的父亲托朋友玉成此事。李小龙初学咏春拳时,并不相信它的功用,练拳也不十分勤力,直至后来有一次他与人动手切磋,发现自己竟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胜利,方才开始用心练习咏春拳。1957年,李小龙代表圣芳济书院参加香港校际拳击赛获得冠军,令李小龙更加认真苦练咏春派武术。
除了咏春拳,李小龙还在香港学过“洪拳”等拳术。他好学的性格一直未变,至1959年移居美国之后,他依然在武学修习上孜孜不倦。在开馆授徒之外,李小龙也广交武术界的朋友,学习空手道、跆拳道、泰拳、西洋剑、菲律宾棍术等多国武术,兼收并蓄、博取众长。1967年他正式创立了“截拳道”。
作为电影巨星,李小龙让人们广为熟知,但其实,他在武术上的成就更为突出。在美国期间,他为健身杂志撰写专栏,提笔谈论自己的学武心得。李小龙到逝世前已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他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功夫名家”、“武之圣者”、“世界七大武学名家之一”及“二十世纪的英雄与偶像”。
所以有人说,李小龙,是真正的武林中人。
五、《青蜂侠》 武者侠客梦
对某件事视作极端毫无价值,这也是勇敢的表现;对某件事视为绝对成功或视为当然时,这一样是勇敢的表现,但是如果对某件事束手无策的话,那到便是畏缩了。对敌亦是一样,只要用信心去鼓舞自己,纵使失败,精神上仍是胜利的。
除了功夫,便是电影,李小龙对好莱坞一直充满了期待。《青蜂侠》的成功,使李小龙进入好莱坞的想法更为现实、迫切,此后,他一直梦想在好莱坞会有一部关于中国功夫的电影,而主演就是他自己。
这部每集30分钟左右的电视剧给李小龙一个顺利的开局,李小龙扮演“青蜂侠”的助手加藤,原来只是个配角,但他身手敏捷,疾恶如仇,令观众刮目,因此“喧宾夺主”,风光盖过了主演“青蜂侠”的威廉,狠狠地为BruceLee所立志的中国武术广告了一回,而他本人也因此广为人知。
向他学武的弟子中就有一个是好莱坞的电影明星史蒂夫,在他的帮助之下,他与好莱坞有了更密切的接触。《青蜂侠》之后,1968年,他还参加了其他电视剧的拍摄,《无敌铁探长》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