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沧海-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舍小家,建设德豪新的大家,吃苦受累。让我想起毛爷爷写的一句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总是让我有一个信念,再苦再累,也不能倒下去,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迎接美好未来。”王大海看着一马平川的机场荒沙地,触发了一种油然而生的创造激情,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带领大家,在这片荒沙地上创造一个现代化的工厂,打造出一流的企业。要驰骋于市场,心中总是要装着春天,不能染指半点阴影,征途中不能有困顿,带着浸润蜜汁的微笑,去征服这个荒沙地,这座城市。
“丁主任不能再做缩头乌龟,董事长都来了一个,你再不露一手,我们可要打你的屁股。”吴兵硬是把丁强给拽起来,要他表演一个节目。
“这叫强人所难,翻跟头,打跃子我从小就不敢,唱歌是五音不全。”丁强抓着头,尴尬地站在那里。
“我给你伴奏。”测绘队的工程师,从他的挎包里,掏出一把口琴,拿在手上,把琴口向下甩了几下,等待着丁强说出歌曲的名字。
“你不能武不会唱的,干脆朗诵一首诗歌。”王大海看丁强还站在那里抓着头,他指着深远的草地说,“来一段歌颂草地的配乐诗歌朗诵。”
丁强扭着身子,看了一会儿蓝天后说:“那我就朗诵一首南北朝时期流传的民歌《敕勒歌》。”
测绘队的工程师也不怯场,配合丁强的朗诵,主动吹了一曲电影《戴手铐的旅客》中的插曲“驼铃”。
丁强抑扬顿挫地吟诵诗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男儿血,英雄色。/为我一呼,江海回荡。/山寂寂,水殇殇。/纵横奔突显锋芒。
短暂的休息轻松之后,又投入到紧张的测量工作之中,陶勇扛着标杠,跑到机场很远的那一头,把标杠插在地面,人靠着标杠站立着。吴兵扛着水准仪的三角架,放在指定的地点放好架稳,丁强与工程师聚精会神地安装调试水准仪。在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后,王大海与吴兵俩人深入到七十年代用作安二飞机场的指挥台后面,察看水泵系统。
随着太阳爬到树梢上,天气就没有早上那么的舒适,感觉不到一丝丝的风,阳光火辣辣的,让人闷热。为了避免阳光刺眼,保证测量的数字准确,丁强与工程师把雨衣摊开,搭在头顶和水准仪上,遮挡阳光。
村道上,陆陆续续走着放学的学生,有一个同学眼尖,从远处就看到机场这边,跑道上架着个架子,一块大雨衣把人盖住,像是在架子上,捣鼓着什么东西。见此情形,几个好奇的同学结伴而来。
同学们,先是三三两两地走来,到后来成群结队地涌向这边。团团围住水准仪,叽叽喳喳地议论不停,有一个胆大的男同学,爬到水准仪三角架的下面,伸着头向上看,大声说:“我看到了,架子上好像有一台大照相机。”
围着的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议论开来。
“是在给对面的人照相,你们看,那个人,手上拿着的像是一根红樱枪。”
“好像不是在照相,哪有这么远的距离。人怎么能照得清楚。”
“可能是在拍电影,很多年以前,在机场上拍过电影《风雪大别山》,可是,那时我还没有出生,不知道在哪个角落,不然,上个电影镜头,该有多幸福。”
“现在,机会不是从天而降。”
男同学多数在着磨,雨衣披着的人,到底在操作什么?是怎么操作的?
女同学就不一样了,有几个自认为长着漂亮的,在牵牵自己的衣角,理理鬓发,怀揣着要上镜头的梦想,激动地跑到水准仪前面,希望有人采访她,或是把她录上一段,在宽大的电影屏幕上放出来,是多么幸福的事。
一个瓜子脸的女同学,拚命地挤过其他的同学,冲到水准仪的镜头前,把自己的脸抵住了镜片,要求把她拍摄下来。
这一下,激怒了丁强,他突然发威,跑到水准仪前,像撵小鸡一样,把女同学冲散开来。然后,拿着手中的雨衣,回到这边刷一圈,顿时,男同学如苍蝇一样,纷纷逃窜。
当王大海与吴兵俩看过水泵,回到测量点,丁强把刚刚发生的一幕,讲给他们俩人听的时候,还有个别的同学没有走开,躲在远处,仔细察看,他仍然不相信,这不是在拍电影。
陶勇拿着标扛,也回到水准仪旁,听候安排下一个测量点的位置。他对王大海说:“我刚才看到了那辆小轿车。”
“哪辆小轿车?”王大海急切地追问。
“就是到我们公司去打架的那辆皇冠轿车,车号是:88888,不会错的。”陶勇肯定地向王大海说道。
“苏跃富,这个滚刀肉的嗅觉还真灵敏,他又要打什么鬼算盘。”为了进一步摸清真实情况,王大海安排丁强与陶勇俩人一起到村子里转一圈。
没有多长时间,丁强与陶勇已经赶回来,丁强想了一个简便又有效的办法,他走到村口的一个小卖部,买一包香烟,漫不经心地问营业员:“谁这么有钱,开了一辆五个8的皇冠车。”
“是苏大老板,中午在村长家吃饭。”营业员显然对苏跃富的情况比较熟悉。
“他是这里人吗?”丁强在做进一步了解。
“我们村,苏家大屋的人,他现在可发家致富了,已经大名鼎鼎。”营业员还在笑话丁强,竟然不知道他们村子出了一个滨江市的名人。
王大海第六感觉,好像有什么风吹草动。但是,此时的他,不动声色,方寸不乱,沉着冷静地说:“我们做好自己的事,不过平时要多长一个心眼。”
第六十七章 未雨绸缪
既要找市场,又要找市长。王大海从机场测量租用土地的四至界线回来,就在考虑这一个问题,企业迁厂发展,涉及部门多,问题又复杂,必须要拿到市长的上方宝剑,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不能说,有了这个上方宝剑,就可以迎刃而解,至少说,能做一个挡箭牌。仅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势单力薄,有时,对棘手问题,硬碰硬,反而把自己和公司逼入死胡同。
上次德豪公司的偷税风波,王大海与曹爱国一起找市长,王大海心想,市长不是高高在上,很平易近人,自己说要抱市长的大腿,市长还笑着说要抱政策的大腿。
如果允许人民致富的政策,是这个政府本该如此作为的天职,那么所有因为这个政策挣了钱的纳税人,可以对这个政府进行评价,是否满意。而这个评价的依据是看政府对纳税人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如何。王大海又翻出自己保存的朱兆有日记本,从那布满灰尘和血迹的页面上,从那站起来的文字里,他看到放射出思想的光芒和力量。
王大海踌躅满志,立刻找来曹爱国商量对策。
“德豪公司迁厂发展,搞这么大的动作,在滨江市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应该找市府要点政策,给予企业以支持。”没有想到曹爱国还没有等王大海开口说话,他就开门见山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是的,我正在为这事绞尽脑汁,请曹老书记来出谋划策,想出一个好的办法。”王大海回答曹爱国。
“我在政府工作多年,当然,我们那时的工作方法,可能不适应目前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但是,有一条还是要发扬光大的,那就是任何工作,抓两头,带中间。”
“请曹老书记具体说说怎么来抓两头带中间。”
“抓两头,也就是说抓好的和不好的,比如说在经济发展上,对效益好的企业促一把,促他们再上一个新的台价,效益差的企业呢,也不能放任不管,要拉一把,对他们进行排忧解难,扼制滑坡局面,反弹起跳,步入良性循环。中间是大多数,就像运动员跑步一样,前面的跑得更快,后面的追了上来,中间的能慢下来吗。”
“德豪公司要是站队,会站在哪一个方阵?”
“当然是发展得好的企业,虽然,目前还是不起眼的小企业,但是,已经在孕育爆发阶段。”
“也就是说,德豪公司能争取得到促一把的政策。说句心里话,我也不要政府掏腰包来支持德豪公司发展,围墙内的事情,自己来解决,可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不是我们能控制得住的。”
“听你这么一讲,好像遇到什么麻烦。”
“现在还没有,不过我有一种预感,我们在老机场上测量四至界线的时候,周边村子的农民没有一点反应,静静的场面,像是一场战争前的平静。”
“没有当地的群众围观,缠着你问这问那的。”
“表面上无人问津,只有一些放学的孩子,好奇地围观水准仪。以为是在机场上拍摄电影,有一些女同学争着想上镜头。”
“虽然,机场土地不是他们的,但是,工厂坐落在村子的附近,不发生摩擦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一天,在测量的时候,陶勇看见苏跃富开着皇冠轿车,到村长家里去吃饭。后来我叫丁强与陶勇俩人一起察看,情况确实如此。”
“苏跃富这种人见钱眼开,像厌恶的苍蝇,总是叮着卖糖的,不择手段地敛财,你跟他前面的夙仇还没有算清,可能又要遇到他新的花招,你一定要沉得住气,不能因为个人报仇雪恨,而毁掉德豪公司的前程。”
“这次他可能更加嚣张,据查实,苏跃富老家是机场那边村子里的,他已经在悄悄地进行活动。”
“在战略上可以藐视他,而在战术上一定要重视,不是村子里的土地,即使苏跃富再怎么兴风作浪,也搞不出大的名堂。不过,平时,对周边的环境和异常情况,要保持高度警惕,”
“所以说,我今天请曹老书记来,商量应对之策,怎样用最有效的方法,保障迁厂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