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沧海-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有不测不云,做事还是留有余地的好,谁也算不到,未来将要发生什么。南方春天的漫长雨季,即将来临,我们的工程又会要遭遇怎样的考验。如果按照吴兵的方法,那末一点余地也没有。”王大海若有所思地对大家说道。
“不要抱有侥幸心里,你那是在走钢丝,非常危险,要尽快改邪归正。”听到王大海在批评吴兵,丁强来了精神,马上直言不讳地指出吴兵的不足。
“将功补过,大家见证土建工程,节后的表现,不用速凝剂,保证工期,稍有提前。”吴兵胸有成竹在向大家表态。
“你的工人在什么时候能带得过来。”王大海试探性地问。
“没有问题,过完元宵节,大队人马进驻工地。”吴兵肯定地回答王大海。
“绝对不行,必须及早动手,再提前十天。”王大海当机立断,对吴兵斩钉截铁地说道。
吴兵目瞪口呆地看着王大海,他能否做到呢?
第一一○章 千里冰封
王大海要求吴兵必须提前十天,将回家的建筑工人全部带过来。可是吴兵瞠目结舌,不好表态,真是赶鸭子上架——难呀。吴兵的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即使在元宵节,工人们能赶过来,也是吴兵连续几天苦心相劝,好不容易才答应下来的。
千里冰封,南方遭遇五十年不遇冰雪灾害,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极端天气,暴风雪造成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中断,不少房屋倒塌,大面积农作物受损。虽然是短暂的,然而给人们造成恐慌心里非常巨大,吴兵所带的工人队伍,都是家乡的农民,家家户户的房屋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冰雪覆盖,加上又逢新春佳节,大年初四想把他们从家里带出来,不是一句话就能说定的事。
王大海之所以固执地坚持提前十天,他是担心,如果在南方漫长的雨季来临之前,不将庞大的玻璃窑炉基础浇筑完毕,在绵绵阴雨中不但不能操作,地表水将长期淹没,解放车指战员辛辛苦苦挖出来的基础坑道,有可能出现流沙塌方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这是关系到迁厂工程是否按时投产的牛鼻子。
“董事长,这十天对于工人来讲,比十个月还要重要。”吴兵不敢正面否定王大海的意见,只好旁敲侧击。他认为要想在初四动身,把工地上的建筑工人全部带过来,真是难于上青天。
“难道在家里待着,雪灾就能消减,劝他们赶快出来劳动自救,堤内损失堤外补。”王大海看平时生龙活现的吴兵,变得低沉,目光游离不定,他猜想吴兵带工人提前十天过来,有很大的难度。王大海首先要做通吴兵的思想工作,排除他心中的畏难情绪。
“这些工人,最能坚忍克己,对生活没有那么多奢求,基本上是清心寡欲,敝帚自珍。”出来有钱赚当然是好事,吴兵知道他的老乡并非是这种想法,不愿意到处折腾。
“他们舍不得背乡离土。”王大海带着疑惑问。
“说句老实话,他们的要求不高,双手焐在自己油腻的棉袄袖筒里,悠闲地靠着墙角晒着太阳,常常一天只吃两餐,晚上,喝着劣质白酒,数着饭桌前昏暗煤油灯下的儿女一个都不少,然后,乘着酒兴,搂着老婆上床,一觉睡到太阳照在床头上,才懒洋洋起床,这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吴兵想到自己老家的父老乡亲,有一些人就是惯于安贫乐道,在自己的极力劝说下,这些年,才逐步跟着吴兵,转战各地,渐渐适应漂泊打拚的生活。
“的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你还是不错,能从大山里走出来,现在正慢慢地影响着他们。”王大海用热情的口吻鼓励着吴兵。他也在想着自己的人生,从懵懂少年到愣头小青年,凭着一腔势血,冒失地去为父亲讨回公道,经过痛苦的人生磨砺,走上一条经营企业的道路,感觉到人不仅仅为自己而活着,更多地是为社会而活着。
“董事长,我是糊里糊涂地跟着张老大后面,走上当老板的道路,今天才弄明白,其实,老板真不是人干的,没日没夜里地辛苦操劳,面子上很荣耀,内心里很孤独,成天钻到钱眼里,以前我还瞧不起当老板的,现在通过自己的感受,同情可怜起老板,如果不继续钱生钱,企业停滞不前,那么,对不起跟着企业一起打拚的员工。”吴兵深有感触地对王大海说。
吴兵过去跟在张老大后面,打打杀杀,不管怎么摸打滚爬,尽管有生命危险,然而,没有心里负担,人活得爽。他自从有一个企业在自己手上经营,不自觉地背上沉重的包袱,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还不能向两边看,犹豫不前。
“说点大道理,人活着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活下去,第二个就是为社会做一些事情。一个老板做大了,企业就不是他自己的了,而是全社会的。”王大海在不断地开导吴兵,要提高吴兵的人生境界,否则,他会滑向纸醉金迷的颓废深渊,拿着金钱做一些出风头的事,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董事长,你讲得还真深刻,我有时候,看到搞工程遇到很多麻烦事,真的不想再干下去。就想找一些能拿得上桌面的老板,在一起赌几天,让自己好好发泄一下压抑的情绪。”吴兵有感而发,他将心中的苦闷,对王大海一点不设防地和盘托出,毫无保留。
“一个人即使有良田万倾,一天也只能吃三餐饭,有广厦千间,一个晚上也只能睡一张床。然而,这是一个让发财成为英雄的时代,个人财产的多少,是社会对你创造财富能力作出判断的一个标准,不断地上交税收是英雄造福社会价值所在。”王大海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他想一个企业的掌舵人应该有高远的目光,来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以前没有董事长这么高的境界,当赚到钱后,总是想着退下来,过着房要小,地要少,养个黄牛慢慢搞的悠闲神仙日子。”吴兵没有隐瞒自己的小农意识思想,可是看到张老大与王大海董事长都在积极地向更广阔的天地打拚,他反省自己在老大和董事长面前已经落伍。
“正因为有这些思想在自己的心中作怪,所以,你在这次南方发生雪灾时,对新厂区工程建设的态度就不那么积极主动,放走工人,抱着侥幸心里,春节后把拖欠的工程追回来。”看到吴兵的态度有所转变,王大海毫不客气地指出吴兵在新厂区工程建设中,不积极主动迎难而上,却是消极应对。
“董事长,我回去找人,尽量提前到达工地,如果初五不能到达,至少在初八将人全部落实到位。”吴兵听着王大海的批评没有言语,他在想,话说到这个份上,是要认真对待工程,不可掉以轻心。
“不行,事情还没有做,你就在打退堂鼓,乱开口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必须咬定初五把工人带到工地这个目标不动摇。”王大海没有同意吴兵提出退让的想法,坚决地执行初五这个最后的期限不让步。
“如果不行,我就要绑架他们过来。”吴兵看王大海的态度十分强硬,他只好硬着头皮说。吴兵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劝说建筑工人赶来工地,如果他们没有回去,工作要好做一点,实在不行,可以强行阻止他们离开工地。现在他们已经经过艰苦跋涉,安全到家,要想再动身出门,难上加难。
“你能绑人,能绑得住心,没有一个顺畅的心情,即使人来了,也没有积极性干事。”王大海严肃地指出吴兵错误的做法。
“董事长,你不是说,不讲道理是最大的道理。”对于找工人而言,软的劝说不行,那只能采取强硬的措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吴兵只好搬出王大海曾经讲过的话,来佐证自己的做法。
“你还真会活学活用,我讲这番话,是针对公司内部管理人员而言,怎么能拿这个方法来对待外人。”王大海还没有听完吴兵的讲话,火上心头,大声地斥责吴兵。
指挥部会议室里只有王大海与吴兵俩人,丁强在前面工地值班,其他人员散会回家。王大海发了一顿脾气后,吴兵就一直沉默不语,低着头,拿着火钳,在碳盆上不停地拨弄白色的碳灰。
“在关键时刻,遇到这么一点困难,就黔驴技穷,今后怎么能管理更大的企业。按照张老大的想法,还要集团化发展,形成托拉斯垄断市场。”王大海在停顿一段时间后,开导安抚吴兵。为缓和一下气氛,王大海发着香烟说,“我想到一个好的办法,能让工人初五愉快地回到工地,准备与你商量,你却是英雄气短,这样一副态度。”
“有什么好办法,如果需要赴汤蹈火,让我去。”吴兵一扫抑郁的表情,兴奋地对王大海说。
“不需要蹈火,而是踏冰千里,我与你一起去请他们出山。”王大海在解放军战士挖好基础后,就已经考虑到这一招。
“怎么去呢?坐船还是乘车。”吴兵是个急性格,紧跟着追问王大海。
“开车,我们俩人开一辆军用吉普车过去。”王大海望着窗外白雪皑皑的天地,用豪迈的语气向吴兵征询。
“破冰之旅,意义非同凡响,可是一路上很危险。”吴兵忧心忡忡地对王大海说。
“这样才令人震撼,感天动地。”王大海深情地回答。
“董事长,这一招高明。我相信连菩萨都会感动的。”吴兵激动地感叹道。
“他们不会是铁石心肠。”王大海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
第一一一章 仰望天空
绿色的吉普车在银装玉砌的世界奔驰,一路上,四处洁白无暇,白雪给树们被上白风衣,给大地和房屋盖上白被子,马路上留下人们一串串脚印和车轮碾压的沟槽,让人想像到形状各异的冰雪浮雕。
雪睛后阳光照耀,万里无云,空气清新,前几天刚刚显现的春天气息又被冬天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