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我成了六零后 >

第295章

我成了六零后-第295章

小说: 我成了六零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至于与黄德彪的婚姻则是受了他的胁迫,只因为他是本地人,她斗不过他。

钟玉英的声音低沉柔和,神色凄惶,听得唐秋白眼中怜惜之意越来越浓,这是个多么可悲可叹的女子啊!

相比起钟玉英,宋梦诗这个娇娇女真是太肤浅了,每日就只知道打扮玩乐,工作也不认真干,若不是他在京都还有几分面子,只怕宋梦诗的工作干不干得长都不知道呢!

若是宋梦诗遇到钟玉英的情况,怕是连活都活不下去了吧?

想到这里,唐秋白对钟玉英越发怜惜和敬佩,谈话间也亲昵了些:“不管怎么说我们曾经也在一个村里呆过,你若是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钟玉英心头暗喜,但面上却带着怯怯的感激之色,弱弱地道:“真是太感谢你了,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连个伸手帮忙的人都找不到,也只有你肯帮我了。”

说着说着。钟玉英便轻轻地啜泣着,有些女人哭起来满脸都是眼泪鼻涕,毫无一点美感,可钟玉英不一样,她的哭是专门练过的,不仅不会难看,反而还能增加她的柔弱之美。更能打动男人。

果然。看到面前犁花带泪的钟玉英,只觉得此刻的钟玉英就像是那被暴雨肆虐过的花朵一般,是那么的柔弱。那么地惹人怜惜,那么地需要呵护!

这一世的钟玉英与唐秋白两人在没有思思这座桥梁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像上一世一样相遇了,过程虽然不同。但结果却仍是一样的。

不得不说,这两人确实是真爱啊!

正月十一思思和钟梅英、钟菊英母女四人便搭乘田满铜的车一道去了上海。金多福因为要去外地出差,是以便让钟菊英跟着思思她们一道走,他随后再来。

这次钟菊英要求去黄原发展,金多福二话不说便同意了。这些年他夹在妻子与母亲中间,实在是不好受,而且他也知道自己母亲的那个脾气。让妻子受了许多委屈,搬离家乡。去一个没有母亲的地方重新开始新生活,金多福觉得再好不过了。

得知他们一家三口要去黄原的消息后,钟翠玉自然是不依的,跑到月泉村大闹了一顿,把钟菊英骂得狗血淋头,口口声声说是钟菊英把儿子勾得家里不住,现在还要跑到外面去。

好在钟菊英的爹娘都是护女儿的,特别是赵满秀,比钟翠玉还要凶,不消半小时便把钟翠玉打发了。

“今晚在我家住一晚,明天一早再去火车站坐火车,后天晚上便能到黄原了。”

当天的卧铺票已经没有了,只得买了第二天一早的,钟梅英和钟菊英自然是全听思思安排了。

下午无事,思思便带她们去了附近的公园逛,主要还是瑶瑶吵着要出去玩,小宝贝最大,于是她们三个大人只得带着小瑶瑶出去了。

上海这个时候的公共设施弄得还是不错的,公园里专门设有小孩玩耍的地方,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在玩,瑶瑶也不用大人管,很快便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玩得不亦乐乎。

“难怪人人都想去大城市生活,看这些城里的孩子多幸福啊,咱们村里可没有这么好的公园呢。”钟菊英看着开心玩耍的女儿,大为感慨。

“让你家多福多挣些钱,就可以去大城市买房子,那样你们不也是城里人了。”思思笑道。

“这倒是可行。”钟菊英大为心动,暗忖着给丈夫打电话说说这事,不为别的,只为瑶瑶着想,他们也得在城市安家。

三人说着说着便又说到了前两天钟寿福的事情,钟梅英呸了声说道:“他们家那就是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那家也就志英姐和红英姐是好的,其他都不是东西。”

“咦,你们看那个是不是钟玉英?”钟菊英忽然诧异道。

“钟玉英?在哪呢?我看看,还真是哎,她旁边那男人不是矮冬瓜呀,看着还挺面熟。”

钟梅英顺着钟菊英的方向看了过去,正巧见到唐秋白与钟玉英两人边说话边朝她们这边走过来,原来这两人是打算回去了。

思思也看见了这两人,心里五味纷杂,没想到这一世唐秋白与钟玉英照样勾搭到一块去了,这得是怎样的猿粪呢!

看来这一世的宋梦诗便是前世的原主呀!思思心里对于宋梦诗大为同情。

“那人是唐秋白,他妻子是我大学同学。”思思提醒道。

“对哦,难怪看着这么面熟呢,这两人怎么凑到一块了?不会是……”

钟梅英睁大眼睛,后半句话怎么也说不出来了,这一个有夫之妇,一个有妇之夫,居然一道逛公园,这怎么说也不对劲呀!

思思含笑不语,此刻钟玉英也已看见思思她们了,心里暗叫晦气,她本想避开三人,可是唐秋白却开心地主动上前打招呼去了。

“思思,你也和朋友一道逛公园吗?”

“是呀,没事来逛逛,你这是…?”思思故意问道。

“这位是钟玉英,你应该认识的,我也是才知道钟玉英竟然和梦诗是邻居。”

钟玉英不得不强挤出笑容冲思思她们打招呼,只是没人搭理她,当没听见。

心里虽然恨不能骂过去,钟玉英面上却装出一付受了委屈却还大度微笑的模样,让唐秋白看得赞叹不已,觉得钟玉英真是温柔大度,心里也觉得思思真是越大越小心眼了,小时候的事还揪着不放,不过他因为和思思也有好几年没见面,是以心里虽觉得不对,但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微箴的眉头昭示着他心中的不愉。

思思看得冷笑不已,钟梅英也不高兴,她眼珠转了转,便说道:“钟玉英,你这好几年都没回娘家,怕还不知道你家出大事了吧?”

也不待钟玉英接话,她接着说道:“昨天你哥和你爹娘都让公安抓走了,说是重大盗窃罪,你哥判了十五年,你爹判了五年,你娘也判了,不过又给缓了。”

钟玉英听得面色剧变,这次她倒不是装的,而是真着急,急问道:“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拿这事骗你干嘛?我们钟家人的脸都让你家给丢尽了,以后在外面可别说自己是钟家湾人,倒牌子。”

钟梅英语速极快地说完后,便拉着思思走了,钟菊英抱上瑶瑶,也跟了上来,徒留下面色惨白的钟玉英与一脸莫名的唐秋白。

第461章做有意义的事

回到黄原后,思思帮着朋友一道布置房子,酒厂有好几栋宿舍楼,袁金在得知钟梅英她们要过来时,早已派人收拾好了房间,就连一些简单的家具都弄好了。

待钟梅英她们安顿好后,思思也要开学了,新的一年开始,田新华越来越忙,他早已制订好了今年的计划书,重点是公路和农业这一块,植树造林、兴建水利、修路铺桥等,如今有了贺家酒厂,根本不须担心粮食过剩。

而修路铺桥也是因为黄原县的路况实在是太差了,坑坑洼洼,就是大晴天开车都颠得很,袁金每次见到他都要说起这路的事,说每次运货出去,他都要提心吊胆半天,就怕把那些酒震破了。

黄原县去年因为有酒厂与兰花花工艺品厂两家厂的税收,财政上还是比较充裕的,而且国家也会拔一些款下来,要办成这些事情虽然还有些缺口,但咬咬牙应该也能挺过去。

如今的黄原县县委,田新华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二把手,而一把手杜书记则一反以前和稀泥的性格,凡是田新华说的他都支持,而且态度十分坚决。

杜长林也是人老成精,年前他便找田新华深谈了一次,其他也没有多说,只是说让他带领黄原县百姓过上好日子,以后的工作他会全力支持他。

田新华看着眼前这个比实际年龄苍老的老干部,脸上一道道褶子,眼睛笑得眯了起来,满脸狡黠,心里突然觉得自己似是被人当成出头枪耍呢!

这个和稀泥书记也许并不是真正的怕事,而是在寻找最适合的人与时间吧!

胡定坤则早已被田新华接二连三的大手笔震住了。而且他也从其他渠道打听到田新华是上面派下来的,必定不会在黄原呆久,人家所求的他所求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是以,被深深打击的胡县长也不再想着与田新华斗了,安安稳稳地做他的县长,对百姓有利的他支持,对百姓有害的他反对。就等着田新华干好了。早点升上去,他又好恢复往日的风光。

而徐梦来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毕竟独木难支。他再不甘也只得跟在胡定坤屁股后面转,另外一位罗文略本就是个两面派,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如今一看书记县长都成田派了。他罗文略是什么派还用说吗?

忙过开学那一阵后,思思开始着手办另一件事了。便是修学校。

她年前与刘村的三妮聊天时了解到,黄原县农村的女孩辍学率太高了,几乎90%以上的女孩子只读了一两年小学便辍学回家干活,甚至有些连一天学都没有上过。

而男孩子虽然要稍好一些。但能读完初中毕业的寥寥无几,能读到高中毕业的更是凤毛麟角,而最后能考上大学的孩子几乎是万中无一。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一是穷,二则是大人没有读书的意识。大部分村民都觉得读书无用,读书纯粹是浪费时间。

改变这些村民的愚昧意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政府强制要求,她可以与田新华商量,让政府下达强制文件,每个村子的升学率不得低于70%,由村书记督促办好。

而她也准备与袁金商量一下,是否可以让酒厂开办一个助学基金,就是那些家庭非常困难的孩子如果诚心想要读书,那么酒厂便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

当然,首当其冲的还是要修建学校,思思这次准备自己拿一笔钱出来在刘村修建一所小学,当然借用的还是酒厂的名义。

穆秀莲的思思小学已经修了八所了,今年她打算修建两所,一所在黄原县,另一所则在黄原县的邻居新河县,之所以都修在s省,当然是因为田新华在这里为官的关系了。

思思的想法得到了田新华的大力支持,他立马便和杜长林、胡定坤等通了气,结果自然是一致同意。

其实这个时候的干部还都是一心为民的好同志,没有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