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仕途-第1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茂良哈哈一笑,“你给我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王书记,我就是想解决市里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呀。”
胡斐叹了口气,“农村工地荒废的根本原因在于种地不挣钱了,所以,农村打量中青年农民出去打工了,当然,粮食价格这种涉及到国家发展大计的大事情我解决不了。”
“不过,我可以在我的权力管辖范围内尽我的能力解决一些问题,或者尝试着去解决问题,不去尝试,又怎么知道能不能解决问题?”
他的声音一顿,摇摇头,“虽千万人吾往矣。”
王茂良闻言一愣,这是几年前他跟胡斐谈话的时候,胡斐就说过这句话,想不到今天又听到了。
难道这小子真的只是在履行他的诺言,王茂良有点不大相信胡斐的意图会这么单纯,这不是说他不相信胡斐说的话,而是胡斐这家伙太聪明了,很多时候做事都能做到公私兼顾。
三农问题一直是高层非常重视的问题,倘若胡斐真的能够在这几年之内解决这个大难题,绝对能为陈浩洋的入常加分不少,偏偏,王茂良还不能不承认,胡斐选择的这个突破点太关键,太有意思了。
将农民手里的闲置土地转包出去,充分开发利用起来,这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这里面牵涉到的东西太多了,农民的医院,土地的权限,开发的用途等等。
“现在三农问题中央非常重视,你可大意不得。”
王茂良摇摇头,“说吧,你准备怎么做?”
“王书记,不是准备而是已经动手了。”
胡斐呵呵一笑,“我已经调整了副市长的分工,陈铨已经去调研了,包括农村土地荒废的详细情况,农民似乎愿意转包出去。”
“如果他们愿意转包出去的话,预期的价格是多少,转包出去的年限等等……”
这个想法胡斐已经构思了很长的时间,只是没有写成报告而已,现在向王茂良汇报,自然是如数家珍一般。
王茂良脸上的表情渐渐地严肃起来,胡斐的这个想法的确大有可为啊,而这对于江南省来说绝对是一个大好消息。
一旦胡斐真的做到了,那就意味着江南省会在全国率先解决这个最复杂的难题。
但是,这里面的情况又很复杂,牵涉到的问题很敏感,要知道农民对于土地那是天然的渴望,那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要想让他们把土地让出来,那简直要他们的命啊!
尽管这只是转租,可一旦有人从中作乱的话,那就是一场大麻烦,江南省可有几千万农民呢。
正文 第1813章 1822 吾往矣之二
第1813章 1822 吾往矣之二
胡斐详细地向王茂良汇报了他的想法,这个想法他已经酝酿很长时间了,而且,最近因为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所以,汇报起来也是朗朗上口,没有一丝的停滞感。
甚至,因为在向省委书记汇报,心里难免会有压力,他甚至在汇报的时候会产生一丝新的想法。
总结起来就是方案有两套,要么就是农民转租自己的耕地,要么就是以村或者镇为单位以耕地入股。
听完汇报,王茂良没有说话,而是沉思起来。
他当然知道胡斐的这个方案可行性很高,只不过,这牵涉到土地问题,他不敢轻易做出决断,任何时代,一旦跟土地有了瓜葛,总是很容易闹出大事情来。
胡斐这小子胆子也真够肥的,李泽就在逸阳市呢,这个时候,他居然敢冒如此大的风险来推动这个工作。
难道仅仅是为了解决农业问题,恐怕更多的是为了政治上的的利益吧。
还有三年就是党代会召开的日子,这三年对于陈浩洋来说非常关键,如果胡斐把农村耕地荒废,农业经济低迷的问题解决了,那对于陈浩洋成为政治局常委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当然,如果胡斐真解决这个问题了,他这个省委书记自然也能分一杯羹的。
“胡斐,如果农民们同意转租的话,你们会不会任由承租的公司转变耕地的性质?”
王茂良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看了一眼胡斐。
“王书记,这我敢保证,绝对不会。”
胡斐迅速地挺起胸膛,用力摇摇头,“不能改变耕地的用途,这是前提!”
“对,耕地是耕地,只能从事农业相关的开发利用。”
王茂良点点头,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事关重大,你真的想清楚了?”
“是,我想清楚了。”
胡斐点点头,“王书记,这样的情况我相信很多领导干部都知道,不过,似乎没有人主动站出来。”
“既然如此,那我胡斐来当这个傻子好了,我知道这么做了不一定成功,但是,如果不去做的话,就一定不会成功。”
“虽然千万人,吾往矣!”
王茂良一愣,微笑着摇摇头,“胡斐,我很欣赏你的勇敢,不过,我不会支持你,也不会反对,这件事情我就当做什么不知道。”
胡斐点点头,没有说话,王茂良的反应在他的预料之中,这种敏感的大事情王茂良这种人物怎么会轻易表明态度,保持沉默是最好的选择,进可攻,退可守,无懈可击。
一旦他在逸阳市取得了重大进展,到时候,王茂良必然会在合适的时候站出来表示对他的支持,这是官场惯例了。
“不过,我还是建议你采取第二种办法,这样更稳健有些。”
王茂良的脸色很是严肃地说道。
胡斐当然明白王茂良的意思,所谓的稳健就是不容易被人抓住把柄,用来说事的意思,只不过,这样的开发方式也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这样股东太多在重要时刻很难统一意见。
而国内的很多事情坏就坏在人多上,每个人都盯着自己的那一点点小利不放,唯恐被别人占了便宜去。
这样很容易出现分歧,对公司以后的运行会有很大的影响。
不到必要的时候,胡斐是不会采取第二个方案的。
不过,有方案总比没有方案的要好吧。
农村耕地荒废,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偏偏就没有人站出来做些什么,官场上的聪明人太多了。
粮食过度依靠进口的话,对于国家安全是一个极大的隐患,总要有个人站出来做点什么。
当然,这件事情做成功了,不仅逸阳市的农业经济会得到大幅度的发展,还能给全省,乃至全国起到带动作用。
而且,也会对他老子陈浩洋的入常带来极大的好处。
胡斐不是圣人,在考虑工作的时候,能够帮家里一把,他当然会更乐意。
“王书记,您就放心吧,没有把握我不会轻易动手的。”
看着王茂良一脸的担忧,胡斐呵呵一笑,“就算是动手了,我也会先选择一个地方做试点,以前小农经济的思想和做法已经不适宜这个时代了。”
“农业经济要想重新振兴起来,只有一条出路,新思维下的规模化。”
正说话间,敲门声响了,宋琦快步走了进来,在王茂良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胡斐马上就意识到,今天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迅速站起身来,“王书记,您忙,我不耽误您的工作了。”
“好,去吧,记得谨慎小心一点,一切一大局为重,不要蛮干。”
王茂良点点头,伸手端起了茶杯。
出了省委一号办公楼,胡斐摸出一颗烟点燃吸了一口,转身上了车,耕地转租的事情还没开始,现在也只是在调研阶段,就有人向王茂良告状了,真要开始动手了,还不知道会掀起怎样的风浪。
还不知道有多少人隐藏在黑暗中,等待最好的机会想他,向陈家发起致命一击呢。
是不是应该再等一等呢?
胡斐弹了弹烟灰,现在这个时间的确不太合适,一旦这件事情进展不顺的话,极有可能对父亲的入常大业造成姐妹不好的影响。
当然,如果取得进展了,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可算得上是一场豪赌啦。
这个赌局要不要开始呢?
现在这个赌局还没有开始,只是在筹备阶段,完全可以就此停下来,等到合适的时候再重新提上日程。
至于陈铨做的那些准备工作,总是能够派上用场的。
不用想也知道,李泽绝对会把握住这个绝佳的机会,在最恰当的时候刺出致命的一刀,而且,这一刀不仅是刺向他,还刺向了他的父亲。
做,还是不做,这还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啊。
胡斐用力吸了一口烟,脸色露出一丝苦笑,转身上了车。
“市长,送您回家,还是回市里?”
司机李泉一边发动汽车,一边问道。
“回家,送我回家,然后你自己开车回去吧。”
胡斐用力吸了一口烟,脑袋往车椅上一靠,缓缓地闭上了眼睛,选择,为何如此艰难?
正文 第1814章 1823 先见之明
第1814章 1823 先见之明
胡斐在家里好好地休息了一个周末,孩子们已经跟着胡来福老两口回了祁溪乡下老家,在乡下玩得不亦乐乎,胡斐也因此得以在家里好好地休息了两天。
星期天晚上,胡斐准备回逸阳市的时候,钱文博的电话来了。
“爸,你还没回京?”
“没呢,省里这两天有点忙。”
话筒里响起了钱文博的声音,“对了,星期二上午出殡,明天下午你跟我一起回去吧。”
“明天下午就走呀,那我得赶回去把孩子们都接回来。”
胡斐闻言一愣,这动作可够快的。
“对了,小斐,要记得给李泽打个招呼。”
话筒那边的钱文博提醒了一句,“还有,我已经让人订了机票了,你爸妈年纪大了就不用劳动他们再来回奔波了。”
挂了电话,胡斐匆匆地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