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圈枭雄-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东平乡邮政所每天平均也就能兑上几份加起来也就数百到三两千块的汇款单而已。如肖飞这样的异类太少了。
“你明天再来吧,我们今天报个用款计划,明天给你兑现。”那女柜员说道。她也是头一次看见一次拿这么多的稿费单过来兑稿费的人。
事实上,昨天从县里邮政局收到这些稿费单的时候,整个东平乡邮政所不多的几个员工都有点傻眼。
西里村有个叫肖飞的牛人一下收到6千多稿费的消息今天已经在街面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了。
“啊?还得明天再来?”肖阳却不甘心,还想再跟女柜员理论一番。
肖飞一拉哥哥:“走吧,明天再跑一趟就是。”
跟女柜员吵吵也没什么用,白费气力而已。
而且,肖飞看见自他哥俩出现,邮政所里多了不少人,又启动了围观模式。
从邮政所出来,哥俩去买了些酒菜,就回了家。
中午,肖家做了六道菜,一家人热热呵呵的坐在屋里,吹着电扇边吃边喝,边说边笑,气氛十分之好。
“爸,我觉得,现在就开始盖房好了,咱一家子住这小破烂屋也住够了,还是早点把新房子造好!”肖飞说道。
这提议马上得到了最热烈的回应。自从家里三个孩子长大,一家子对新房子的渴望已经到了极点。
第61章要盖就盖小洋楼~求收藏求推荐
“对!现在就盖房!正好村里现在闲人多,凑个三四个大工,七八个小工,再找俩干木工活的,盖一座房最多也就十来天的工夫!”肖阳兴奋地嗷嗷叫了起来。
肖艳提出来自己的意见:“新房子的套间至少要两个,不然家里这么多人,没法住。”
一家人就这么三间小破房,住了这么多年,特别是三个孩子都长大以后,住得真是憋屈死了快要,如果盖起的新房能多个套间,那肖艳也能有个自己的私密空间。
毕竟是21岁的大姑娘了,得注意避嫌。
母亲在旁边点头:“艳说得对,我跟你爸之前都商量过了,咱们也盖刘振海家正屋那样的明三暗五样式,房子两头两个单独分开的大套间,中间两间厅房,这样的话,咱一家子住着也宽松,将来阳娶媳妇了,可以直接娶进房子一头的大套间。”
明三暗五是北方广大农村家庭曾经很是流行的一种住房样式。
从字面意思就可大致了解,那就是,房子明面上看,是三间,实则因为两头的出厦和单独隔开的套房,足可算是5间房。
在西里村,刘振海家是第一个盖起明三暗五的砖瓦房,看上去漂亮气派,把村里人羡慕坏了。
随后,刘铭兴家、村支书王宗瑞家陆续也都盖起明三暗五的新房。
盖这么一座房比普通的五间房都要费砖费材料,大概要花七八千块钱的样子,这还是在房梁、檩条、椽子等木料可以使用自家出产的前提下,是之前的肖家连想都不敢想的。
而且,肖家需要盖的可不止是一座新房,他们还要起配房、拉院墙、盖门楼,杂七杂八下来也不少花钱的。
说到底,还是肖飞家之前太破落了。
听了母亲的话,父亲将端在手里的酒盅放到了桌上,笑眯眯的看了母亲一眼说:“我突然想改变主意了。”
“啊?那你现在咋想的?”母亲很是吃惊地问。
父亲大手一挥,很是豪气地说:“我仔细算过了,咱们其实完全可以三面房一块全部盖起来!三间正屋,三间北屋,两间南屋,两间南屋可以盖得低一点小一点;正屋弄一个套间给艳住,我跟你们的妈住在外面;北屋从外面开两个门,两间给阳用来娶媳妇,另外一间给飞住,两间南屋一间做厨房,一间用来做牲口屋;嗯!总共下来一万三千多块轻松搞定,咱们还可以买头牛牵回家养着,至于院墙啊、门楼啊、屋里的床、沙发、柜子什么的,能请木匠打的就慢慢打出来;嗯!慢慢来,电视机、录音机、机动三轮什么的咱们家将来也会有的。”
父亲说得是那样的激情四溢。
他的眼睛亮闪闪的,里面满满的装着对生活的热情。
就在一个多月前,父亲的脸上还是每日被阴云密布着,眼里的愁容化都化不开。父亲看一眼肖飞,心里又是感慨着:若不是自己这小儿子有本事,自己家哪会有现在这样的美好憧憬啊。
一想到自己还曾几次三番的误会肖飞。
父亲就很是惭愧。
肖飞也是感慨万千:1996年的人民币购买力可真是坚挺啊!一万三千多块就可以盖起三座房子,放到2010年后,在农村要盖一座像样的房子至少也要五六万元了。
建房成本增长最大的就是工人费用。
1996年的时候,h省的农村自建房屋用工成本,大工每天15至20元,小工每天也就十块八块的样子。
而到了2010年后,大工每天已经涨到了两百至三百元还要多,小工也要每天100至150元。
人工费用足足涨了十倍还要多。
也就是说,如果盖一座房的人工费用1996年的时候1千多能拿下的话,到了2010年后就要将近两万元了。
肖飞对父亲的宏伟计划却是不赞同的。
还是太保守了。
要想在村里把肖家的招牌立起来,那就必须更大胆些,来个一鸣惊人,让其他人家拍马也赶不上来!
“爸,我不赞同你的想法。”肖飞说。
“哦?那你是咋想的?”父亲问。
父亲问话的时候,心里还有那么一点点忐忑,毕竟现在自己计划着用来建房的钱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肖飞赚来的。
而他们家有肖飞、肖阳哥俩。
不管现在如何,将来哥俩肯定都是要分家单过的,自己这么支配肖飞的钱,是不引发了他的不满呢?
兄弟姊妹之间因为钱财而反目成仇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
肖阳一向大大咧咧,自然不会有父亲这样的心思,也附和着问:“是啊,飞,你是咋想的?”
肖飞起身从凳子上站起了身,将自己放在书包里的一张稿纸拿了出来,纸上是他画的一张草图。
他把那张纸递给父亲看,嘴上说着:“爸!我觉着吧,咱们要盖就直接盖两层小楼好了。”
“啊?盖楼?”肖阳的嘴张得能放进去一颗鸭蛋。
西里村到现在还没一家盖楼的呢。
肖家若是真的盖起了一座两层小楼,那绝对是独一份的,到那时才当真是扬眉吐气了。
母亲跟肖艳都去看父亲拿在手里的那稿纸。
只见那纸上画着一栋样式古怪的两层楼,外面居然没有楼梯,第二层居然既没有栏杆也没有开门。
父母跟哥哥、姐姐面面相觑,这是什么玩意?
肖飞家人感到这小楼样式奇怪是正常的。
如今乡下人盖楼,其实就是把两座房摞起来,楼上楼下都在外面开门,楼梯也是在楼房的外侧建起来的,这叫单面楼。
而肖飞画出来的则是一座别墅的示意图。
他们哪里会见过。
“这是楼?”肖阳粗糙的大手摸着自己的脑门,皱着眉问。
“对啊!”肖飞笑着给他们解释了一番,房间是如何分布的,楼梯是怎样规划的,这楼房的二楼如何防止被夏日的太阳晒透了溽热难耐。
一家人听了肖飞的解释,都有点发愣。
“盖这么一座楼得多少钱?咱们村的建筑队恐怕不会盖吧?”父亲担忧地问。
肖飞本来也就没打算找本村的建筑队。这活要是交给他们,估计那些人能给他建出来个四不像,盖好的楼房能不能住人都是个问题。
“我同学的爸爸是做建筑的,在本县的建筑公司干建造师,明天我去趟县城,让他给我算算,到时候顺便请他找些人给咱们盖就是。”肖飞说。
肖飞说的是严章的父亲。家人听肖飞这么说,也都同意了。
第62章居然来了个通知书~求大大们收推
次日上午,肖飞跟哥哥一块去乡里邮政所把稿费取了出来。
这次倒是没什么大的波折,肖飞把汇款单跟身份证递过去,昨日的那名女柜员没再打别扭,痛痛快快的把钱给支付了。
不过,随后的,邮政所负责揽储的工作人员就开始满面堆笑的试图说服肖飞把这笔钱存到他们那里。
中国的邮政系统从1986年恢复储蓄业务,到了1996年的时候,却仍然发展缓慢,没能形成规模化优势,直到进入新千年之后,邮政储蓄才开始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把钱存到邮局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例如,它的存款利率比其他银行要高,它承诺可以在全国各邮政储蓄网点便利取款还不收异地取款手续费。
但肖家马上就要盖新房,这钱是没法存定期的,活期存款的利率比定期就要低太多了,只有百分之二点多(就是这样,这个利率也比后世的定期存款都还要高了。),差了四倍还多。
肖飞还是决定把钱存到邮局。
无他,只是图个取钱方便。
取完钱,肖飞决定去县城一趟,找严章的父亲把自家盖楼的事情和他说一说,看能否请动他给指导一下。
这事解决了,他才好放心地去魔都。
现在已经是8月14日,河阳一中的高三复读班于4、5天前已经开课。肖飞径直去了一中找严章。
他到了学校时,时间是上午的10点半。
学校大门前静悄悄的,这会学生们还在上课。
肖飞骑着车子跑到复读班所在的教学楼,他看见,教学楼的侧墙大黑板上“1996年高考河阳一中光荣榜”已经在公布。
黑板上已用粉笔写了三十多个人名。
肖飞知道,河阳一中每年都会如此张榜公布所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名单,到最后白花花的写满了整个黑板。
这已经上了榜的三十多个人都是今年高考的佼佼者,其中前一二十个更是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田永志的大名赫然写在前列。
刘新梅的名字也在上面写着。
事实上,除了寥寥无几的哈工大、西交大、西工大等学校外,河阳一中的考生考上最多的还是h省大学这一重点,今年足足有十来个之多。
校园里静悄悄的,没什么人走动。
肖飞站在楼房的阴影里一边看光荣榜,一边等待着下课。
就在这时,李堂秋突然出现在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