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圈枭雄-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飞吃完早点,先行离开,经过韩涵父子两人身旁的时候,他还冲两人笑了笑说一声:“我先过去了。”
韩涵时刻都在注意着肖飞的动静。
看见肖飞起身往外走,已经站起了身,听得肖飞招呼,他彬彬有礼回道:“肖飞老师再见!”
肖飞回到宾馆没多久,他就接到了费力蒙的电话。
费力蒙告诉肖飞,韩涵已经过来了,现在就在会议室等着呢。
肖飞便赶了过去。
果然看见韩涵父子正坐在会议室的椅子上跟陪在一旁的费力蒙说话。
看见肖飞过来,三人都站了起来。
“肖老师,想不到是您负责为我们家韩涵出题复赛呢。”韩父笑着对肖飞点头。
“肖飞老师好!”韩涵点头问好。
“叔叔好,韩涵好,咱们也是有缘,刚刚分别,转眼又相见了。”肖飞跟二人寒暄着。韩涵看到是肖飞负责自己的单独复赛,显得很是激动的样子。
费力蒙对韩家父子笑:“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下,我跟肖老师到外面说几句话。”
“好的。”韩父点头道。
肖飞就跟费力蒙从会议室里出来。
“肖老师,你打算给韩涵出什么题目呢?”费力蒙压低了声音问。
肖飞心里一动,脸上不动声色地问:“费老师,你有什么建议吗?”
费力蒙笑:“我没什么建议,主编是让我问你,待会出题的时候,需不需要什么配合的。”
“哦,那倒没有。”肖飞摇了摇头。
“那就成,现在是8点23分了,过几分钟就可以开始了,肖老师您可以进去了。”费力蒙说。
前世的时候,有关韩涵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事情传出过不少的谣言,肖飞那时虽然不太相信,认为这传言太过荒诞,就连作弊的方式都是捡最麻烦的来,完全没必要。
如果真的有熟人相助,直接把复赛的题目及早提供,让其早做准备不就好了吗?何必要在单独参加复赛上面做文章呢?
这不掩耳盗铃吗?
但说实在的,他心里也是有过怀疑的。
现在看来,说什么韩涵作弊,真的都可算得是无稽之谈。
韩父也退出了会议室。
偌大的会议室里,就只剩下肖飞和韩涵两人。韩涵已经铺开了稿纸,将钢笔拿在了手中,眼巴巴看着肖飞,等着肖飞出题。
肖飞却在琢磨:出个什么题目好些?
他思量了一会,还是觉得沿袭历史惯性发展的车轮,出跟前世一样的作文题目,他想看看,会不会有相似的结果。
肖飞就拿起一张纸来,团了几团,当着韩涵的面丢进了桌子上的一个装了大半杯水的水杯里面。
看见这一幕,韩涵一脸的讶异。
“就这个题目,你写吧。”肖飞淡淡地笑了笑,对韩涵说道。
“噢。”韩涵这才明白这是肖飞给他出的作文题目,脸上便浮现出深思的神情来,眉头皱紧着,眼睛盯着那个杯子及那杯子里渐渐被水浸润的纸团。
肖飞转身,轻轻走到不远处的一张椅子上,在椅子上坐了下来,他开始闭目养神。
复赛的时间为三个小时,肖飞打算坐在椅子上打个盹。
但实际上,肖飞这时候哪里能眯得着觉,他脑子里一直翻腾着一个念头:《杯中窥人》这篇新概念作文大赛中的名篇还有可能出现吗?
现在的韩涵比之前世他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的时候要小了两岁。
这意味着,此刻的韩涵,思想跟眼界或许都远没有两年后宽广,而《杯中窥人》这样的小品文是很需要思想和眼界的。
如果没有关于人生的深度思考,现在的韩涵想要写出一篇有深度的,能打动人的好文,实在并也不那么容易。
肖飞这么想着,睁眼看了一下韩涵,却发现这孩子已经在奋笔疾书了。
看他的样子,思路还是挺顺畅的,钢笔在纸上刷刷地写着,几乎没怎么停下来过。
再看他面前的杯子,那团浸饱了水的纸已经埋没在水面以下了。肖飞轻轻地站起身,忽然有了过去看一眼韩涵在纸上写下的作文题目的冲动。
ps:求订阅,求月票呀!谢谢书友大大们。
第425章杯里窥人
肖飞起身,慢慢地踱步到韩涵的身后,他刚刚站定,韩涵却是已经放下了笔,拿起了写好的稿纸,站起了身,扭脸恭敬地说:“肖老师,我写完了。”
“哦,这么快就写好了啊。”
一个多小时,韩涵写完了一篇千字文。
这个速度不能算特别快,但在如此重要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中,能有如此敏捷的才思也算得很厉害了。
“是肖飞老师的题目出得好,让我感悟到了很多东西。”韩涵说。
这话不是在拍马,他说的时候,脸上满是真诚。
“嗯,那我现在看看你的作品。”肖飞拿着韩涵交来的三页稿纸,就站在韩涵的旁边看了起来。
看到题目,肖飞的心就是一跳。
《杯里窥人》?名字竟然是《杯里窥人》!跟前世如出一辙。
前世的那场单独的复赛,据韩涵自己和当时的评委后来回忆,韩涵所写的文章题目都叫做《杯中窥人》。
实则,原稿展出之后,大家才发现,韩涵自己的记忆都出现了偏差,原稿上的题目是《杯里窥人》。
这一世,新概念作文大赛提前了两年举行,肖飞意外成了负责为韩涵出题考试的人,他虽然特意采用了跟前世一样的题目,却怎么也没想到,韩涵的文章题目竟然用的仍然是《杯里窥人》。
但肖飞再一细想,认为这个重合貌似也并非那么奇怪。
人性、人的命运、对人生的思考,是文学所关注的一个永恒主题。
从任何一个事件或现象。其实都可以联系到关于人生的思考上来,这是个万金油式的东西。只要你讲得合理,角度出新。那就容易提升文章的深度,进而打动评委的心。
而韩涵又是个博览群书的孩子,杂七杂八的书看了很多,阅读面还是很广的,他的文学涵养也是相当优秀的,其作文很讲究推敲锤炼字眼,遣词造句很是简洁有力。
肖飞认为,这就是韩涵没有用《由一杯水看人生》、《人生就像一团浸饱了水的纸团》等等题目的主要原因。
《杯里窥人》这样的题目多凝练啊,多意味深长啊!比之那些直白的题目要高大上太多了。
肖飞再来看文章的内容。
“一个干燥纸团被丢进一个盛了水的玻璃杯。它最初悬浮在水面,只有小半浸入水,它让我想到人性种种……”
韩涵在文章的开头如此写道。
这个开头跟前世的那篇文章却是不一样的。
前世的那篇《杯中窥人》,韩涵主要是用的批判的目光,写人性的一些劣根性。比如:国人的极度虚伪的谦虚,不谦虚的人往往被当成笑话;国人看不上那些说大话的人,哪怕那些大话其实是正常的,但因为不够谦虚,也会被社会所鄙视;国人推崇的是中庸的为人方法。为人做事最好的做法是随大流,不要冒尖出头什么的。
诸如以上种种。
都是对社会和某些国人劣根性的批判。
但这篇却是主要围绕人该如何避免受到社会过度影响,沾染太多恶习来进行阐述。
文章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进入社会,被社会这汪水浸泡,是难免的事。家长大可不必为此而过分担心。丑恶和善良是人性的两面。人生不是一个童话故事,及早地认清社会之恶人生之苦。让孩子及早地做好承受苦难的准备,完全是有必要的。
这篇文用词讲究。语句凝练,中心突出,思想性和见解还是有其一定的独到性的。
一个15岁的孩子,能把文章写成这样,已算得上卓异。
“不错!”肖飞看完,给出了一个评语。
韩涵在肖飞阅读自己的文章的时候,一直是盯着肖飞的,他的脸上写满了紧张,他很害怕遭到肖飞的否定。
听到肖飞说出“不错”两字,韩涵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谢谢肖飞老师。”韩涵躬身道谢着。
“我让其他评委老师一起进来,传着看看,我认为,你的这篇文获得一等奖是足够的。”肖飞说。
韩涵再次道谢,随后,他走出了会议室。
而肖飞则将其他的几个评委叫了进来。
大家坐在一起传着看了韩涵的这篇稿子。
“写得中规中矩,用典准确,旁征博引,笔法老到,很是难得啊!”赵主编说。
“文章对现在社会及家长教育孩子的一些极端做法做了很好的反思,温室里的花朵是没法在未来经历风雨的,不如及早让其经风历雨多加磨砺。对所有孩子而言,童话世界早晚会像个肥皂泡一样破灭掉的。”叶兆言也说。
“我看,就以这篇《杯里窥人》的水平,韩涵也足够获得一等奖了。”戴侯英笑着说道。
于是,几个评委一致同意,决定维持初赛的结果,继续授予韩涵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在评委们在会议室里讨论的时候,等候在一个房间里的韩涵父子俩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韩涵已经把自己所写的那篇文章复述给了父亲听。
其父听过后,认为儿子的这篇文章写得四平八稳,角度还是相当新颖的,从杯中纸团联想到人性,又能结合到社会现实,就孩子的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太难得了。
韩父欣慰地说:“韩涵,即兴作文,能把文章写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好了,我认为你写得很棒。”
“就不知道评委怎么想了。”韩涵有些焦虑地说。
“虽然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金子是不会被埋没的,孩子,好好写,我认为你完全可以在写作上杀出一条路来。”韩父说。
韩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了解自己的儿子。
自己这儿子性格很叛逆,有点不太爱学习,照现在这样的学习成绩,想要考上名牌大学,继而出人头地,可能性很小。
好在,韩涵文笔还不错,很早就显现出文学上的天分来。
肖飞能够凭借着写作大红大紫,为何自己的儿子不能够呢?
韩父对儿子,期望还是很大的。
“我会的,爸爸!我会努力的!”韩涵说。
会议室里,评委们的讨论已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