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圈枭雄-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徐浩所讲,他们出版社很想参照《陆地行走的鱼》那样的合作模式。再深入合作一把。当然,若是肖飞愿意把单行本的版权完全交给他们来运作,那他们更是欢迎。
徐浩截止目前还没搞明白肖飞跟翰墨文化传媒公司之间的关系。
他还以为肖飞之所以将自己的书交给翰墨公司出版,也只是贪图那家公司的高稿酬。
因此,徐浩为了说服肖飞把书交给他们出版,也是许出了很高的版税。
但肖飞还是没有答应他。
此前已经用魔都文艺社的书号出了一本书了,他不打算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去了。
“程老师,他之前也跟我说过了,我这本书本来已经打算交给作家社来出版。所以,就没答应他。”肖飞说。
“你是在为茅奖评选做准备?”程编辑一言道中了肖飞内心的想法。
任何一个作家,只要是写小说的,没有一个不觊觎茅奖的。那可是国内最权威的长篇大奖。
得了这个奖,基本已算得上功成名就了。
“是的,程老师。”肖飞说。
程编辑就一脸的若有所思:“要说。你的作品质量什么的,是足够了的。可是,你想过吗?你年龄太小了。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呢!所以,我认为,第五届茅奖你绝对不可能获奖的。”
程编辑的话很是直率。
而肖飞也知,他这话说得不错。
历史上最年轻的茅奖获奖作者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他获得了即将在1999年评出的第五届茅奖。
而阿来,那时候也都要四十岁了。
肖飞现在才不过20岁而已,还是太年轻了。纵是他的作品很优秀,可评委看到他那张青春逼人的脸也会犯嘀咕的。
当然,肖飞之所以固执地想要在第五届的茅奖上努一把力,是因为,他知道这届茅奖是巴金老人最后一次担任评奖委员会主任。
而这届的茅奖评奖,他也认为,比之后世更靠谱一些。
用作品说话。
评选的是四年里最优秀的长篇。
这都是茅奖的评奖原则。
可真的要只靠作品说话,实在是太难做到了,这原则并不能贯彻始终的。
“程老师,我还是想努力一把,尝试一下。”肖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好,我以及萧主编还有收获杂志肯定是会大力度支持你的!我们到时候会推荐你最好的作品参评,努力帮你入围预选。”程编辑拍拍肖飞的肩,笑着说,“巴老是喜欢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的,若是他看到你这么年轻就如此优秀,没准会为你说好话的,仔细想想,其实你的年轻既是劣势,也是一种优势,若是你在二十多岁就评上了茅奖,那可是个天大的新闻了。”
“多谢程老师了。”肖飞道谢道。
人脉就是这样一点点地累积下来的。
肖飞心想,我知道第五届茅奖所有的评委成员,我还有重生的优势,我还懂得该如何运作这些人脉。使之成为我的资源。
我没理由不可以成功的!
“不用客气!你收拾一下,咱们待会下去吃饭吧。”程编辑笑着说道。
当晚没什么事。吃了饭肖飞就回到房间跟徐凤娟打了个电话,看了会电视。就洗洗睡下了。
新闻发布会在9月14日上午9点在酒店会议室准时举行。
会议室不大,只有百十平米的样子,台上一排两张桌子,肖飞、萧主编和程编辑坐了。
台下则是摆了五六排的桌椅,在新闻发布会开始前竟然已经坐得满满当当,来了足有五十多个记者。
后面的空地上,架起了摄像机。
前面的空地上,不时有记者过来,蹲下身子拍照。
可以说。这个新闻发布会还是相当热烈的。
发布会由程编辑主持,主要有这么几个流程。
第一个,收获萧主编发言,介绍长篇小说专号诞生始末,介绍肖飞跟收获之间的结缘,并高度评价了肖飞的文学才华,最后,萧主编介绍了肖飞的新作《兄弟》,并宣布。《兄弟》的下半部也将在1998年长篇小说专号春夏卷上重磅推出。
萧主编这是在高调地抬肖飞了。
跟收获关系良好的国内一流作家有很多,但被萧主编如此当众推崇赞誉的,却是不多。
第二个环节,则是肖飞来谈《兄弟》的创作以及这个作品的意义和宗旨。
肖飞也没大谈特谈。只是讲了自己对作品里两个时代的认知。
《兄弟》的上半部主要讲的是文歌时期,这个特殊的时期发生过太多荒诞的事,与欧洲的中世纪可堪一比。
荒诞的时代总是发生着太多荒诞的故事。当然,也有太多催人泪下的关于爱的故事在发生。
肖飞本人年龄太小。对那个时代是不够了解的,但他听过太多那时期的故事。他读过太多那时期的文学作品。
渐渐地,一个故事便在他头脑中形成……
而下半部,则讲的是改革开放之后光怪陆离的故事。
肖飞没有大讲特讲下半部的故事,他只是告诉大家,下半部跟上半部一样的精彩,足可以让读者笑着哭,哭着笑,重新认识自己身边的这个社会。
第三个环节,则是记者自由提问时段。
这个时段最是热闹。
很多记者都憋足了劲儿,就等着在这时向肖飞发问。
也就在这时,会议室门外,突然响起嘈杂的人声,似乎有一群人在门外吵闹,想要闯进来。
“怎么回事?”萧主编皱了下眉。
程编辑便起身来到门口,门口那里有收获的两名工作人员在,已经打开了门。
肖飞看见,门外闹哄哄的来了一帮子老头老太太,嘴里说着魔都本地的方言,叽叽喳喳半句也听不懂。
记者们却都兴奋了起来。
不少的记者都冲向了门口,开始占据有利位置拍照,并询问这些老人。
“我们要向《收获》提出最严重的抗议!《收获》是阿拉上海人的一面文化旗帜,怎么能刊发些乱七八糟的小说呢?那个《兄弟》写的什么玩意啊?开头都那么低俗,用得词语那么露骨,就不怕教坏小孩子吗?还有那个叫肖飞的作者,你如果还有一点良心,就不该写这样的作品!更不该拿出来发表!你这是犯罪,知道不?”一个嗓门洪亮的老头十分气愤地大声说着。
肖飞一听,愣住了。
他心说,我靠!这也值得组织一场抗议吗?貌似纯文学文学作品写得更不堪的比比皆是吧?怎么就针对上我了呢?
而且,肖飞是将原版《兄弟》里那些太露骨的词语直接含蓄化了的。说《兄弟》粗俗下流,这就是污蔑啊!
直觉上,肖飞觉得,这是一场阴谋。
但他观察了一下门口的那帮子老头老太,却没看出什么端倪来。
第397章直接揍
最不怕事儿闹大的就是记者了。
这帮老头老太一出现再这么一闹腾,记者们都兴奋了起来,竟然有魔都的市民闹腾到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强烈抗议《收获》刊发《兄弟》,理由则是太低俗,容易教坏小孩子。
这可真是逮着大新闻了啊!
“老人家,您是从哪里知道《兄弟》将要刊发在收获上的消息的啊?”有记者问。
“很多报纸上都有这新闻吧?这几天看到好多相关报道了。”那明显是带头人的头发花白的老人气愤说道。
“《兄弟》的前几章您也读了吗?”另一记者问。
“读了,读得血压都升到180了。我真是被气坏了呀!那么低俗下三滥流氓无赖的事情一个劲地讲!这不掉价吗?我认为,这小说是在向劳动人民的脸上抹黑!是在污蔑我国民众的人性品格!小说上所写,是严重背离社会现实的!”老人怒气冲冲道。
“但是,老人家,您难道不觉得这故事很好读吗?小说写得也很幽默风趣呢,看起来还是很好看的。”又有记者故意的唱反调,以引起老人家更大的怒气值反弹。
“那叫有趣吗?那是无聊!那是没下线的无耻!我没觉得它好看到哪里!反正我不喜欢这个小说,我身边的绝大部分人也不喜欢它!我这次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求《收获》不要刊发《兄弟》!”老人说。
“正好,收获的萧主编在这里,让我们来采访一下。看萧主编是怎么看待这次市民抗议事件的。”
魔都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记者现场忙碌着做采访,把采访的目标对准了萧主编。微笑着问:“萧主编,当您看到这么多的老年人表达了对《兄弟》这部小说的批评意见。您此刻有什么要说的吗?”
萧主编脸色如常,笑着说道:“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会存在争议的,对一部作品的意见,也是见仁见智的一件事,我认为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您的意思是,收获仍然会继续刊发《兄弟》这部小说?”记者追问。
萧主编点头:“是的!毕竟现在公之于众的只是《兄弟》的前三章,也许大家看完《兄弟》上半部的所有内容,会对这部作品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我也相信,到那时,很多批评的人也会改变他们的看法的。”
在魔都电视台新闻频道采访萧主编的时候,那个带头来抗议的老头儿气愤地嚷了起来:“无耻啊!你这个女同志!难道一道菜吃第一口是变质的,吃到最后反倒变成美味了吗?”
“枉我之前对《收获》的印象那么好!如果你们不放弃刊登《兄弟》这部小说,我回去之后就要发起串联,号召《收获》的订户从今往后都不再订阅你们的杂志!”
老头儿威胁了起来。
萧主编对着老头儿笑了笑说:“老人家,我认为,您太过偏激了点。我的建议是,等我们杂志印出来后,我寄您一本,您仔细看看。还是读完了整个儿的作品,再发表看法,您自己的思想也会更周全一些……”
“甭跟我说这个。你只说,《兄弟》这小说你们发不发了吧?”老头打断了萧主编的话。厉声道。
“我们当然要发!”萧主编说道。
“唉!收获堕落了啊!!”老头叹息着,不再跟萧主编说话。转而开始跟那些媒体记者大讲特讲起来。
肖飞在旁看着这些突然冒出来的老头老太搅乱了整个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他们围着那些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