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圈枭雄-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用铁锨在土鳖出没藏身的地方铲出一小块平整的地方。
把炒制好的麦糠抓一点放到铲好的平地上。
之后的事情就是等待了。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出来活动的土鳖闻到麦糠的香气,就会蜂拥而来愉快的就餐。
这时候,就可以用手大把的将聚拢来的土鳖抓起来装进早已准备好的容器里。
这种抓土鳖的方法前世的时候大约是在九七、九八年的时候传到了西里村,有人曾用此法一个晚上抓了一百多公斤的土鳖。
在九十年代末期的几年,每公斤晒制好的野生土鳖的价格在40元以上。
平均三公斤活土鳖可以晒制一公斤干土鳖。
也就是说,一个晚上就可以挣到1500元!
足可以抵得上两亩棉花的出产了。
当然,土鳖毕竟只是一种资源有限的野生虫子,不可能捉之不尽,若是全村人一齐上阵,那村子里面及周边的土鳖一夜之间就能被捉个净尽。
但在1996年7月中旬的时候,这种简便省力高效快捷的抓土鳖的方法西里村的村民们并没有人知道。
可以说,肖飞要做的将是一个独门生意。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不能再等了。
既然想到,就得赶紧去做!
肖飞很清楚,现在村里之所以只有孩子上岗挖土鳖,是因为地里活太忙,村民们都还顾不上。若是再晚上二十多天,到了八月初的时候,眼见着棉花已经彻底无望,全村的人都会涌到土岗上挖土鳖,将整个土岗翻了个底朝天,而且是翻了一遍又一遍。
到那时,即使肖飞知道的这诱捕土鳖的方法再怎么厉害,也休想有太好的收成。
肖飞心头火热,快步向着自己地里走去。
果如他所料,哥哥还在棉花地里跟父亲一块打药。
六亩棉田,如果是一个人背药壶,打一遍药也需要两个多小时,况且,肖飞家的地还没在一块,而是分成了两三处。
现在,是肖阳跟父亲分开来打药。
肖阳自己在村南的这块地里。
烈阳高照。
气温已经达到了34度以上,地面温度绝对超过40度,太阳地里的柏油路面上扫出一块摊煎饼绝对没问题。
这样的高温天气,打农药的人光着膀子,身上披着一块塑料布(为了防止药液沾身造成中毒),背上背着重达四五十斤的喷雾器。
那滋味,别提多难受。
走到地头,肖飞刚好看见肖阳背着空的喷雾器走过来。
“肖飞,你咋来了?”肖阳一身的汗水,跟刚从水塘里爬出来一样,脸上的皮肤被晒得黑黝黝的,沾满了泥土和草屑。看见肖飞站在地头,他很是惊奇。
“哥,打完了吗?”肖飞问。
“还有一壶才能完。”肖阳说。
“哥,我有个挣钱的好法子,你想不想跟我一块干?”肖飞在地头的树荫下面蹲下来,从身上摸出来一盒皱巴巴的纸烟,抽出一根递给哥哥。
肖阳接过来,就着肖飞手里的打火机点着了,美美的抽了一口。
哥俩都抽烟。
但平日里哪有闲钱买纸烟抽,哥哥都是抽父亲的旱烟锅,偶尔弄两袋解解馋。
很显然,肖阳并不相信肖飞所说的话,挣钱,哪有那么容易?一个没处校门的学生,会有什么挣钱的好法子?
再说了,即使真的有法子,那也要扎本钱吧?
肖家现在买油盐酱醋的钱都没,哪有钱扎本?
肖阳将喷雾器丢在一边,把披在身上的塑料布解开,丢在地上,汗水将他身上的大裤衩子已经湿透,能拧得出水来。
肖阳一屁股坐到地上。
肖飞看见,一溜水从他裤裆处流了下来,就跟他尿了裤子一样。
“啥法子,说说看。”肖阳决定姑妄听之。
肖飞脸色十分郑重:“哥,你得先发誓,在咱们赚够钱之前,绝对不能透露给村里其他人,能做到吗?”
肖阳在村里有一伙兄弟,农闲的时候常在一起玩。
肖飞现在担心,自己这诱捕土鳖的法子会被肖阳泄露给他的那些兄弟。
“放心,我不会乱说。”肖阳抽了口烟,将烟雾全部吞进肺部,任一丝丝的烟从鼻孔出来,说道。
自己的这个弟弟说不定真有什么高招。他想。
家里穷成这个样子,肖阳同肖飞一样,急切地希望能做出改变。
肖飞就把自己的法子说给肖阳听,并耐心地做了解释。
肖阳将信将疑:“真的可以吗?”
肖飞坚定地点点头:“绝对可以!哥,你一定要相信我,成与不成,今晚就能看出来,你说对不对?”
肖阳一拍大腿:“行!中午咱们俩就上岗去先用铁锨把地方平整好,哥跟你干了!”
第16章开始行动
七月流火,午后的阳光尤其狂热,炙烤得大地像个发烫的熟鸡蛋,地面上万物萎靡,无精打采。
“热死了,热死了。”
知了声嘶力竭地呼喊着。
这个时间段,即使再勤劳的农民也要歇个晌,避开毒辣的太阳。若是顶着大太阳在地里干活,很容易农药中毒或者中暑,那就得不偿失了。
吃过饭,肖阳跟肖飞扛起铁锨有点鬼祟的要出门。
父亲看了他们一眼,问了一句:“你们不歇晌,这是要干什么去?”肖阳陪着笑说:“爸,我们要干一件大事,一件对咱家十分有利的大事,这事吧,没干成前,不好意思跟您说,现在暂时保密。”
“臭小子,神神叨叨的,真不知道整天都在干些什么。”父亲不疑有他,笑骂了一句,也没有再问。他对自己这两个儿子的本性是了解的,知道他们也干不出什么天怒人怨的坏事。
哥俩顶着大太阳汗流浃背出了村。
肖飞仰头看看一团火一样的太阳嘟哝一句:“这鬼天气!走在太阳底下估计用不了多大会就被烤熟了。”
到了村外,连绵土岗在望,肖阳问:“从哪开始?”
“走远一点。”肖飞一**离村子最远的那段土岗,“咱们从那里开始,把那段岗全铲出来。”
说着,他递给哥哥一根烟。
肖阳把烟点着,美滋滋抽着,说:“是不是铲得有点太多了?那得用多少麦糠啊?炒麦糠还得用油盐酒什么的,咱妈又该嘟噜嘴了。”
“埋怨就让她先埋怨几句,等看到收获,她就该高兴了。”肖飞说道。
哥俩走着说着,就到了土岗前。
这一路没见什么人。
肖飞就觉自己的脸、脖子火辣辣的疼,估计着要被晒秃噜皮了,他叹气,挣点钱,真的是不容易啊。
土岗上植被茂密。
一棵棵的酸枣树,枝叶稀疏,叶子都被棉铃虫给快吃没了,不过,上面结的枣却不少。
枣树下面,是荆棘,还有一丛丛的茅草,茅草的叶子跟刀片似的,一不小心就能割破皮肤。
哥俩上了岗,用铁锨横向里开梯田似的开出一条条的路,在路边隔一小段就铲出一小块平地来。肖飞跟肖阳交代了下方法后,肖阳抡起两膀开始大干起来,肖飞只是跟在他后头负责隔段距离铲出放麦糠的小片平地。
肖飞在后头看见。
哥哥的衣服被荆棘不时的剐扯,锋利的茅草划过他光着的胳膊,划出一道道血痕,有的地方都沁出了细密的小血珠。
可肖阳就跟没事人似的浑没放在心上。
很快,他的衣服就被汗水湿透,黄豆大的汗珠子从他脸上滚落,砸在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坑。
明亮耀眼的阳光下,有腾腾的蒸汽从肖阳的身上升起。
肖飞看的心里一酸。
自己的这个哥哥,从五六岁开始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到十四五的时候就被当成个壮劳力使用。
他力气大。
他不怕苦累,他干起活来完全是一副玩命的架势。
这样勤奋的哥哥,竟然苦难了一辈子,上天有时候真的是瞎了眼哪!
一个歇晌,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哥俩将这一截子三百来米的土岗收拾了出来,肖飞估计了一下这段岗的面积要有五六千个平米。等到从岗上下来,两人一个比一个狼狈。
他们的衣服上沾满了土。
土与汗又和成了泥。
哥哥胳膊上一道道的血口子,看了令人触目惊心。他身上的衣服原本就破破烂烂,现在更是差不多变成了布条条挂在身上。
肖飞跟在肖阳后头,情况就好得多了。
不过,也就好那么一点点,比城市里的乞丐可还要惨上几分。
哥俩下了岗,脱光了衣服在村边的一条小河沟里洗了个澡,顺便把衣服也洗了下,挂在河边的小树上晾晒。
回去的路上,往地里去的人多了起来。
一路上,不时有村人问他们干什么去了。
肖阳跟他们说,自己是想去拦一截子河水,看能不能捉几条鱼,结果,连个虾米都没弄上来。
等他们回到家,差不多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
父母跟肖艳已经去地里干活。
这让肖阳有些不安,他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偷过懒。
“飞,我也上地去,你自己在家炒麦糠吧。”他随手拿了个除草的小铲子,对肖飞说道。
“哥,上午刚打的药,这会去地里干嘛呢?”肖飞坐在树荫下的小凳子上,舒服地伸开腿,仰脸看着哥哥问。
“地里草长得可快,隔个一两天就得除一遍,不然草都能把地荒了,咱庄稼人,闲不住啊!”衣衫褴褛的肖阳在身上搔着痒说。
这时候,在h省的农村,打工还不流行,或者说还没有外出打工的习惯,对于农民来说,背井离乡是件最艰难的事,中国的历史上,只有活不下去的时候,农民才会扶老携幼离开村庄,俗称逃荒。如果日子能过得去,人们大都还是觉得种几亩地守着故土过生活,才是正经日子。
也正因此,农民们对土地是十分虔诚的。
他们信奉“人勤地不懒”的原则,只要还能动弹,哪怕是生了病也要下地干活。
在家闲上一天,他们就坐立不安,觉得自己犯了多大罪似的。
肖飞想,自己必须得把哥哥这个观念尽快扭转过来。
放在后世,种地已差不多被农民当成副业,打工收入才是大头呢。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才能挣几个钱?
“哥,现在都四点多了啊,咱们现在就得把麦糠炒制出来,然后,到五点多的时候,就得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