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盛世名利场 >

第16章

盛世名利场-第16章

小说: 盛世名利场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官当到这个份儿上,他不得不对所有的人加上十二分的小心。
    叮咚,叮咚,叮咚……
    电话沉寂了,门铃却又活跃起来。他下床,来到门口。
    门口站了一位身材窈窕的姑娘。这位姑娘的打扮使他一下子想起了一同飞来的“丽妃”。
    姑娘鞠了一个躬:薛总,请你亲自看看我,如果你觉得不喜欢……
    不,姑娘,你长得很漂亮;可是,我不需要……
    他下意识地从衣兜里掏出了一张百元的票子递过去:姑娘,请你休息吧!
    姑娘说了声“谢谢”,走了!
    他插好了门,舒了一口气,心想:这件事可算了结了。
    他拧开了总理写字台上的灯,将文字材料翻到了最后一页,才知道这次会议的时间为十天。每天由一个重点院校做东主办。会议地址设在锁阳会展中心。
    锁阳?他又楞了一下:看来,这“锁阳”二字,并不局限于本地旅游活动中;它像是本地历史文化的一种象征,已经融汇到人们的心中了。
    凡是姓薛的人,对锁阳这个地名是很敏gan的。他们的先人薛仁贵东征西战,最显赫的一仗就是锁阳之战。过去,薛金锁一直认为自己在东北工作的城市是历史上真正的锁阳,现在,家乡父老们竟也自称为锁阳人了,真让人琢磨不透。
    看来,这一次来西北是不虚此行了,竟有这么多的历史文化之谜等他来解呢!
    当!墙上的猫眼钟轻轻地敲了一下:半夜0:30。
    行,还不算晚,正好写点儿东西。
    于是,他摊开笔记本,写了以上的感慨和思考。
    像举办其他大型展览活动一样,锁阳会展中心的人才市场开业典礼上也升起了大气球,挂上了醒目的标语口号。门口装饰一新,汽车川流不息,人声熙熙攘攘,充满了十分热闹的气氛。
    不过,会议开幕之时,老天爷与大会组织者开了个玩笑。
    呼拉拉,一阵风刮来,把大气球上的标语刮掉了一个字。
    这个字是个非常关键的字:人才的“才”字。
    这个字一刮下去,“人才市场”变成了“人市场”。
    哈哈哈,人市!
    人们开着玩笑,把会议的组织者弄得哭笑不得。
    老天爷怎么这么会开玩笑?
    快快快,补上补上!领导向工作人员发火了。
    薛金锁看着这一幕,并未笑出声来。
    他觉得,老天爷这么做是公平的。
    因为,“人才”,本来就是一个不能确定的概念。
    人才只不过是对描述人类素质状况的一种泛指。就像我们常说的英雄、人民,好人、坏蛋一样,尽管你在讨论问题时可以运用这些概念,但不能把这种概念具体指向某一个对象,也不能给他们规定出具体条件。说过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他从来没说过尊重数学、尊重计算机技术;更没说过尊重大学生,尊重工程师之类的话。
    现在,政府一些部门硬性规定:文化程度“中专”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员”以上便是人才。唉唉,要是符合这些条件的人都是人才,中国的人才数量可太多了;有了这么多人才,现代化早就实现了。
    任何事情说的绝对了就会产生误差。尤其是通过行政手段给予具体规定,就更可笑了。
    说到家,人才不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大学生相对于文盲是人才,相对于专家不一定是人才;高级技工相对于力工是人才,相对于发明家就称不上是人才了。
    当然,人才要比普通人优秀一些,这大概是公认的。
    可是,人才与人,实在没有什么区别。
    尤其是到了市场上,这两者之间更没有区别。
    在市场上,人和人才都变成了商品。
    走进人才市场的洽谈大厅,来到用人单位的招聘摊位前,听一听招聘单位与求职者的对话,“人市场”的特性就表露得淋漓至尽了。
    喂,这位女士,请问你们招收化工专业的学生吗?一个毕业生走到了“元妃”面前。
    你是什么学历?
    本科。
    英语几级?
    四级。
    不行,我们要求必须达到九级。
    喂,我是学冶炼的。我想到你们公司的钢铁厂。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伙子走过来。
    把你的求职表拿来。“丽妃”说。
    小伙子掏出了一大堆资料。
    复印件不行,拿原件。
    小伙子颤动着手把宝贵的原件拿了出来。
    英语九级,计算机四级……“丽妃”嘴里嘟囔着念完了所有的资料:到车间生产一线行吗?
    没问题。不过,你们的年薪多少?
    我们是国家大型企业,不实行年薪。
    月工资?
    780元。
    小伙子低头掐了掐手指头。说了个“中”。
    听口音,小伙子的原籍是河南。
    你说“中”不行,我还没请示领导哪!
    “丽妃”抬起头,仔细地把这个小伙子打量了一番,然后向“元妃”请示:经理,怎么样?
    签!“元妃”下了命令。
    签与不签,实质上是一种买与不买的关系。780元的月薪,买的是九级英语的本科生;四级英语显然不值780元。如无特殊情况,他只能把自己出售于月薪780元以下的单位。
    一位硕士研究生在“东北公司”的摊位前一边看着公司对研究生的待遇,一边焦急地徘徊着。
    一会儿,他的女“同学”来了。两个人商量了半天,终于走到了“元妃”面前。
    这位女士,你们公司对研究生的待遇能兑现吗?研究生问。
    这是什么话?“元妃”有些生气了:我们是国家大型企业,不是骗人的小公司和个体户。说到做到,绝不食言。
    对不起!研究生身后的女“同学”立刻向“元妃”道歉:他是个书呆子,不太会说话,可是,他的学业成绩非常好。导师正动员他留校呢?
    学什么专业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
    什么?计算机网络技术?
    “元妃”一听,立刻打起了jing神。
    这可是个紧俏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是公司生产调度部门最急需的人才。她们人事部费了三年功夫,连这个专业的本科生都没招到。现在,竟有研究生来应聘,真是天上掉下来一个大宝贝。
    三个“妃子”立刻涌了上去,关心地问长问短。性急的“茨妃”恐怕这位大宝贝跑了,竟沉不住气地问:这位同学,你在待遇上还有什么要求?
    年薪九万,住房两室,这是你们公司在招聘广告上承诺的,必须兑现。研究生一点儿也不糊涂:另外,能不能为她……(他指着站在身边的女“同学”)安排工作?
    你是?“元妃”审视着他的这位特殊身份的同学,心里已经明白了**分。
    我已经有工作了。女“同学”毫无羞愧之色:我是县中学的教师。希望能把我们俩调到一起。
    那,应该没问题。说到这里,“元妃”看了看薛金锁。
    薛金锁笑着点了点头。
    “元妃”大胆地承诺说:没问题。
    于是,研究生从随身挎的大皮包里掏出了一叠厚厚的资料。三个“妃子”认真地审察了一番,便将一张就业协议书递给了他。
    在家庭住址一栏,研究生填写了:北京。
    你是北京人?“茨妃”问了一句。
    嗯。
    怎么?“茨妃”的眼睛里露出了一串串疑问:放着大城市不回,怎么选择了我们偏僻的小城市?
    研究生像是看出了“茨妃”的神情,头也不抬地说:只有到你们“东北公司”,才能实现我的价值。
    价值,这个充满了激qing和浪漫的词汇,到了市场上便体现为一种纯粹的衡量商品物有所值的尺码和量度。因为“东北公司”开出的“价”与自己的“值”相吻合,他们之间才实现了迅速的对接。市场的规则,在这场货真价实的交易中活灵活现地应验了。
    几个女大学生涌上来。她们羡慕地看着这位研究生签订了就业协议,便问:你们要不要会计专业的?
    三个“妃子”对她们的到来视而不见。
    等到她们再三追问时,三个人的脑袋像货郎鼓似地摇了起来。
    “东北公司”不是不需要会计专业的学生,而是不要女学生。
    女学生的麻烦事儿多,雇用她们要比雇用男学生付出更多的成本。政府给予女性的法定优惠政策越多,女性们就业就越难。除非有特殊需要,一般情况下,女学生找工作要比男生困难得多。
    她们的工作岗位似乎不在这儿,而是在桑拿浴、歌舞厅之类的地方。然而,那种地方是不需要文凭的。
    格都没有了。
    
                  3…17祭黄陵“元
    3…17祭黄陵,“元妃”尽妻责
    这样做国家政策不允许呀!正人君子们该了。
    是的,国家政策不允许;然而,市场允许,人的市场更允许。一旦实行了市场规则,道德、同情、怜悯……诸如此类的人文关怀都被赶得无影无踪了。
    太好了!“元妃”她们轰走了几个女学生,又重新沉浸在成功的兴奋里:学网络的研究生,太棒了。这一回,调度室那些家伙再也不敢说她们人事部无能了。
    哟!她感慨了一番,突然发现薛副总裁仍还坐在她们的摊位上:薛总,你别在这儿累了,快回去休息休息吧。
    不累。薛金锁觉得眼前的活剧一幕一幕挺吸引人的,倒不想离开了。
    快!“元妃”用手指了一下“丽妃”:你领薛总走一走吧!
    “丽妃”把薛金锁拽起来,两个人开始视察人才市场全貌。刚刚走出几步,便看到锁阳市的副市长在众多部下的簇拥下走了过来。
    薛总裁!对方看到了他,抢先打了招呼。
    市长你好!薛金锁急忙迎上去。
    总裁亲自来招聘人才,为我们招聘团壮了声威,可敬可敬!
    响应政府号召,建设人才强市,薛某人理当如此。
    这两个人,说起话来怎么这么酸哪!
    薛总,看你们的摊位前人头攒动,想必是收获不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