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娱乐教父 >

第411章

重生之娱乐教父-第411章

小说: 重生之娱乐教父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

她在商业电台的颁奖典礼中同样拥有不逊色于梅艳芳和甄妮的表现,如果只以奖项来看,苏芮绝对是表现最出色的女歌手。

但是苏芮出生于台湾,并且她才来到香港一年,十大劲歌金曲的最受欢迎女歌手奖除了专业人士的肯定之外,粉丝的投票同样占据不小的比例,与梅艳芳以及甄妮相比,刚从台湾来到香港的苏芮显然有很大的劣势。

在歌手实力相差不多甚至是有些差距的情况下,这个身份的不同却是致命的,地域观念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是存在的,因此本人认为,虽然苏芮的表现堪称优异,但是最后的天后之选依然只可能是甄妮与梅艳芳之间的一位,至于到底是谁获奖,只能等待5天后揭晓了。”

………………选自音乐杂志《100分》之《天后之再争》

“第七届十大中文金曲奖颁奖典礼已经结束了,各大人气歌手可谓闪耀全场,获奖的歌手引起了现场一阵又一阵的**,但是在各大歌手身旁,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各大唱片公司的高层,因为典礼不仅仅只是歌手的盛宴,同样是各大唱片公司你争我夺的战场。

在昨晚的颁奖典礼中,一共颁发了10首金曲奖以及另外的9项大奖,备受瞩目的十大中文金曲奖一共颁发给了八位歌手,却被四家唱片公司所瓜分。

华星唱片因为陈朗的梅开二度,以及张国荣和梅艳芳的出色表现,一共获得了四首金曲,冠绝全场。

谭咏麟的独中两元以及苏芮的出色表现,为宝丽金捧回了三首金曲奖杯,屈居第二位。

华纳唱片则凭借陈百强以及林子祥的奖杯,收获了两首金曲,成为了季军。

最后一首金曲被甄妮收入囊中,ll唱片也成为了第四家收获十大中文金曲的唱片公司。

另外的9大奖项之中,陈慧娴收获了最有前途新人奖,谭咏麟唱片《爱的根源》获得了最佳唱片监制奖,苏芮的《酒干倘卖无》获得了最佳中文演出歌曲奖,谭咏麟还收获了ifpi大奖,宝丽金一家唱片公司独揽四项大奖。

陈朗凭借《红日》获得了最佳中文(流行)歌曲奖,并获得了ifpi大奖,这两大奖项与唱片无关,因此这两个奖项可以算在ll唱片的头上。

梅艳芳的唱片《飞跃舞台》获得了最佳唱片封套设计奖,为华星唱片收获一项大奖。

至于徐日勤获得的最有创意歌曲奖,林振强获得的最佳中文(流行)歌词奖以及刘东的最高荣誉大奖,因为三人现在独立于唱片公司之外,并不属于任何一家唱片公司,因此不算在内。

综上所述,宝丽金唱片公司一家独揽7项大奖,霸气侧漏,镇压全场。

华星唱片获得了5项大奖,位居次席。

ll唱片公司则获得了3大奖项,成为昨晚的季军。

华纳唱片凭借2个金曲奖杯,在唱片公司之中排名第四名。

除了宝丽金、华星、华纳以及ll唱片公司之外,其他的唱片公司一无所获。

从昨晚的十大中文金曲奖颁奖典礼中我们得到了一个这样的结论,虽然现在香港的唱片市场依然在不断的壮大,香港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唱片公司,乐坛每年也都会涌进不少的新人,但是在奖项争夺中却被四家唱片公司所垄断。

从奖项以及销量来看,宝丽金、华星、华纳以及ll唱片可以说是香港唱片公司中第一流的四家唱片公司,其他的康艺成音、娱乐、永恒、cbs/新力等只能算是二流。

宝丽金作为香港唱片公司中一直以来的霸主,独领风骚,而华星、华纳以及ll唱片之间的老二之争可谓激烈异常。

本来拥有陈朗的华星无疑将会是香港唱片公司中排名第二的不二人选,但是陈朗出走华星,创办了ll唱片并且签下了甄妮以及许冠杰之后,瞬间就位居香港唱片公司一流之列,并且有能力与华星以及华纳争夺第二把交椅的实力。

至于其他的康艺成音、娱乐、永恒以及cbs/新力等唱片公司则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明显的处于了劣势,其他不入流的唱片公司更不用说了。

现在的香港歌坛,宝丽金一枝独秀,华星、华纳以及ll唱片这三家一流唱片公司正在为老二的位置你争我夺,其他的唱片公司则在为进入一流唱片公司之列而努力。”

………………选自音乐杂志《discjockey》之《唱片公司之争2》

第504章最后的盛宴

“朗朗,恭喜你了,又成为了最大的赢家,看来你获奖的希望最大。”陈淑芬笑着说道。

“只能算是暂时领先吧,最后的结果还很难说。”陈朗看了看手边的四个奖杯,笑着摇了摇头。

1984年是谭咏麟成为歌坛神话的开端,不仅仅是因为两张唱片的惊人销量,还因为谭咏麟的伦式情歌真正的成熟,形成了自己最具特色和魅力的音乐风格,更因为他在1985年的三大颁奖典礼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销量、口碑、唱功以及奖杯都达到了音乐生涯的第一个巅峰,1985年的一月是谭咏麟神话崛起的重要转折点,即便陈朗凭借自己的先天优势以及无与伦比的惊艳表现也仅仅只是领先谭咏麟一步而已。

现在谁也不会认为陈朗能够稳赢谭咏麟,即便是最后谭咏麟胜了陈朗,相信大家也能够接受,也就是说谭咏麟依然具有获胜的实力,而且希望不小。

回到了家里之后,陈母开心的接过了陈朗手里的四个奖杯,将它们擦拭干净之后小心的放进了逐渐丰满起来的橱窗。

看着老妈满脸得意和笑容的样子,陈朗笑着摇了摇头。

“老爸,年后我们就将要开始收购邵氏院线的计划了,现在有多少资金?”陈朗问道。

“刚刚交完税,现在资金已经有2亿8000万了,但是台湾的唱片公司按照你的要求已经开始将黑胶唱片工厂改装成录像/录音带工厂,香港也同样开始收购多家小型的录像/录音带工厂,并且准备将它们合并建成一家大型的录音录像公司,需要投入了不少的资金,还有其他公司需要保留必要的资金储备,现在能够动用的资金最多只有2亿3000万港币。”陈父皱眉说道。

陈朗听到能够动用2亿3000万港币的资金,心里放心了很多,真正竞争邵氏院线的其实只有自己与潘迪生。

邵氏院线旗下的19家电影院其实价值还达不到2亿,但是现在香港的房地产业急速升温,邵氏院线不仅仅只是影院值钱,它的地皮同样在极短的时间内暴增了数倍,因此邵氏院线的价值才会超过2亿。

潘迪生竞争邵氏院线除了他看到了电影业的火爆和暴利之外,推出自己的各种名牌也是一大重点,但这都是有个底线的,如果投资太大,能不能达到他的目标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必须拥有独到的眼光,这能够让他发现别人看不到的商机,但是一个合格的商人同样得懂得取舍,规避风险,超过了一个承受底线,一个合格的商人必须懂得舍弃。

潘迪生虽然拥有一个显赫的家室,但是其真正将自己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还是靠着他自己的能力和眼光,这样的人肯定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而且收购邵氏院线,潘迪生虽然资产超过陈朗,但是他不一定拥有2亿的现金,如果陈朗愿意直接给现金的话,这会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陈朗觉得2亿大概就是邵氏院线的真正价值了,现在两家相争可能会在多上浮一些,2亿3000万的现金应该可以拿得下邵氏院线。

“老爸,有什么问题吗?”陈朗开心之余看到陈父紧皱眉头。

“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使用walkman,不少的家庭也逐渐装备了录像机,所以收购建立录像/录音带工厂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在香港收购工厂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有人似乎也盯上了这块市场,也在收购录像/录音带工厂,而且不差钱,出手很阔绰,我们的计划进展的很慢。”陈父皱眉道。

陈朗闻言暗自点了点头,出色的商人很多,不可能只有自己看到了这个商机,“知道对方是谁吗?”

“是一个叫做美亚的公司。”陈父显然对于对手也做过一些调查。

“美亚?”陈朗闻言一惊。

“怎么了,你知道美亚这家公司吗?”陈父看到陈朗的神色,好奇道。

陈朗听到美亚这个名字,苦笑着摇了摇头。

美亚由李国兴于1984年创办,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录影带和电影发行,仅仅几年的时间,美亚就成为了香港正版录像带发行巨头;在九龙观塘跟新界建有四家年灌制百万盒录像带的工厂;并跟港澳台及东南亚近千家商场、录像带出租店有合作。

美亚每年还运作超过五十部香港电影赴海外上映;每年发行超三百万盒港片录像带;产能接近港片录像带发行总量的六成五,就连与嘉禾关系密切的成龙拍摄的《a计划续集》,都被美亚抢到了北美发行权。

这家公司能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发展壮大,其背后的关系十分强硬,因为他走通了台湾的路子,与台湾三大社团都拉上了关系,而目前台湾三大社团是全亚洲实力最雄厚的,就连日本山口组都要让他们三分。

而且台湾是香港电影的最重要票仓,有了台湾这层关系,对于美亚拿到香港各大电影公司的电影录像带和海外发行权可谓如虎添翼,这也就造成了美亚成为了香港四大最具实力的海外发行公司之一,另外三家则是影坛的三位霸主,靠着自己的电影横推港台东南亚,才建立了海外发行渠道。

对于美亚这家公司刚建立就显得财大气粗,知道内幕的人都觉得理所当然,因为他是在帮台湾的黑帮洗钱,自然是挥金如土,而在金钱开道的情况下,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陈朗对于花钱同样不在乎,但是美亚背后有台湾社团的影子,这就不得不慎重了,最好还是咨询一下郑镇坤之后在做决定。

“收购工厂的事情可以暂时先缓一缓,美亚这家公司有台湾社团的影子,我得先问问郑总再说。”陈朗想了想说道。

“台湾社团?”陈父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实在不行还是算了吧。”

对于社团,正常人都不愿意招惹,更何况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