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娱乐教父-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邵大亨明显的将事业中心放在了迅速发展并且硕果累累的电视产业上。
还有方逸华上台后心狠手辣,对待员工十分苛刻,连对邵大亨重视的电视制作都十分的抠门,更别说表现越来越差的邵氏电影公司了,方逸华就是支持关闭邵氏电影公司的重要代表。
多方压力之下,邵大亨终于还是在85年做出了转卖手中邵氏院线的决定,而在87年邵氏电影公司正式停产,标志着一代电影王国邵氏只能存在历史之中了。
不过在八十年代后期以及九十年代前期还是香港电影的鼎盛时期,虽然这种风光的背后早就布满了危机。
但是最高票房冲到了5000多万,接近6000万的水平,加上双周一成等主演的电影纷纷大卖,还是让香港电影在亚洲显得风光无限,也引得众多港台东南亚无数的资本流入了这个暴利不输金融以及军火的行业。
现在的83年距离香港电影的没落还有段时间,陈朗想到电影带来的暴利,以及电影的造星能力心中一阵火热,暗自决定要加快自己进军电影界的步伐。
不过现在的陈朗认识的人大多是来自歌坛,对于电影界还十分的陌生。
陈朗知道无论电影还是音乐,都是一个复杂的圈子,没有一定的人脉,只靠自己的才华,想要出人头地实在太难。
因此陈朗觉得在自己真正的要在电影界大展拳脚之前,有必要先在电影界闯出一定的名声。
所以在电影结束之后,陈朗找到了许冠杰,“阿sam,一般情况下新人邮寄电影剧本到各大电影公司,被选中的几率大吗?”
许冠杰闻言有些奇怪,不过还是认真的回答道,“一般新人的剧本想要被公司录用还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大型的电影公司更是困难重重。除了剧本要十分出色之外,还得需要一定的运气,就算是被选中了,价格一般也不会高。
说实话,在电影圈,你作为一个台前的演员很可能一炮而红,但是作为幕后却十分困难,尤其是编剧。
现在很多的电影公司都不重视剧本,有的电影拍摄只有一个大纲,然后就是在拍摄的时候想剧情,想到了就请渡桥师傅给理顺关系,基本上说的通就行,这也是香港电影总是存在剧情方面有漏洞的原因。
因为很多剧情都是突然冒出来的灵感,能够让这么多突如其来的灵感杂糅到一起,看起来还能有个主线已经很不错了,要说剧情多么精彩,实在是少之又少。
所以编剧在香港的地位十分低,有了一些名气的编剧也都努力的要去做导演,没能力的甚至养不活自己,然后就转职去跟风你的小说,或者做其他公司的文职去了。
总之,香港电影界那么多的分工之中,编剧是最困难的那一部分人。”
许冠杰也是有感而发,这可能还是受他的大哥许冠文的影响。
许冠文可以说是香港第一代喜剧之王,号称冷面笑匠,这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四兄弟中,歌神阿sam在音乐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许冠文在电影界的成就也不遑多让。
许冠文是周星驰之前的喜剧之王。在1974…1981年间,由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片‘共五次获得香港年度票房冠军,而且在1982年凭借着在《摩登保镖》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第一届香港金像奖的影帝。
许冠文相貌普通,表演毫不夸张,却以冷面笑匠之势成为香港首席谐星。
他的创作取材于笑料俚语,都从香港小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尤其擅长表现打工仔的劳资对抗问题,这使得许氏喜剧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推动形成了本地城市化、现代化的新粤语片,也反映了香港本土意识的成型。
许冠文电影中能够透露出香港社会生活中诸多的问题点和群众生活的缩影,靠的就是许冠文深入底层市民生活中的考察和调研,写剧本的时候许冠文都是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对于剧本也是细心雕琢。
这样做让许冠文几乎每一部电影都是凝聚自己心血的诚意之作,因此他的很多电影才能够获得香港市民的喜爱。
许冠文对于剧本的高要求,显然让拍摄过其他导演电影的许冠杰深有感触。
许冠杰感慨后,看着一旁的陈朗心中一动,“郎朗你不会是想要写电影剧本吧?”
听到许冠杰的问题,陈朗也没有隐瞒,爽快的点了点头。
“我是有这个想法,我觉得自己讲故事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虽然电影剧本和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学体裁,但是有一点不会变,那就是它们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
我也很喜欢电影,平时也看过不少,加上自己的想象,其实我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不少的构思,只是因为没有时间,同时不知道如何写作剧本,出于谨慎才没有动笔。
不过我马上就要参加跳级考试了,很快就会进入大学,完成了父母的心愿之后,我就会全力在娱乐圈发展,现在很多的艺人都是双栖,甚至影视歌三栖,加上我对电影也很感兴趣,因此动了写剧本的念头。”
“原来外界传闻你要跳级,尽早的完成学业,以便全力在娱乐圈发展是真的。”许冠杰闻言道。
“现在的你在歌坛已经成为了最顶尖的几个人之一,要是你全力在音乐上努力,你肯定会成为香港歌坛的天皇巨星。”
“阿sam你也是宝刀不老啊。”陈朗闻言笑着说道,“不过听你的意思,我写剧本的前途不太明朗啊。”
“那到不会,无论如何你都是一个大明星了,而且你是小说界最畅销的作家,你写的故事让整个香港都欲罢不能,所以你写的剧本虽然不会多完美,但是只要你的情节构思也像你的小说那样扣人心弦,充满了奇思妙想,肯定还是会引起电影公司的兴趣的。”许冠杰仔细的分析道。
“看来我还是有写剧本的优势的。”陈朗闻言笑了起来。
“郎朗,如果你的剧本写好了,你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送给邵氏电影公司,现在的邵氏电影公司虽然每年依然保持着20到30部的拍片数量,但是大多数拍出来的电影都不赚钱,甚至是赔钱,如果你的剧本好,加上你同属于无限电视台旗下,相信他们采用的可能性很大。”许冠杰认真的说道。
对于眼前的这个天才,许冠杰真的是十分欣赏,也希望他能够少走弯路。
陈朗闻言点了点头,“那另一个选择呢?”
“另一个选择就是出于我自己的私心了,我们兄弟四人成立了一家许氏电影公司,虽然算是皮包公司,但凭借着我们兄弟四人的名气还是能够拉倒赞助拍片的。
不过我大哥对于电影剧本的要求极高,甚至到了剧本不符合他的心意,就不拍的地步,如果郎朗你没有别的选择,或者题材适合我大哥的话,可以把剧本给我们许氏电影公司,当然如果你有了更好的选择,那自然就不用了。”许冠杰一脸坦荡的说道。
陈朗笑着点了点头,“放心吧,阿sam,许氏电影公司和邵氏电影公司都是我的首选,只是我担心我写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的。”
“这我倒是不担心,你可是小说界的奇才,剧本稍微的学一学就会了,重要的还是头脑里的各种灵感,我相信你是最不缺灵感的了。”许冠杰听到陈朗的答复开心的笑了起来。
“希望如此吧。”陈朗闻言神秘的笑了笑,不缺灵感,这句话还真是说对了。
又说了两句,陈朗就告辞离开了,回到家后就琢磨着关于写剧本的事情。
第三二九章决定
陈朗回到家的时候,家人都已经睡着了。
简单的洗漱过后陈朗就躺在了床上,想着关于写电影剧本的事情。
陈朗脑海里记住的电影,无疑都是十分经典或者票房大卖的电影,现在剧本的投稿已经确定方向,那就是邵氏电影公司。
陈朗对于许氏电影公司并没有多少交情,就算是不给许氏电影公司,相信许冠杰也不会说什么。
但是给了邵氏电影公司,陈朗却觉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布局。
陈朗想要进军电影产业,那么电影产业什么最重要?什么最赚钱?
答案肯定是院线。
或许院线不会像电影制作公司那样,凭借着一部大火的电影而一夜暴富,院线的收入相对而言十分稳定。
只要香港有人拍电影,院线就能够赚钱,而且不用担心风险。
不会像很多的电影公司那样,一部或者几部电影投资亏本之后就直接倒闭了,所以说院线绝对是最赚钱最稳定的。
而且院线还掌握着众多电影公司和电影人的命脉,毕竟你拍出来电影至少要上映才能够赚钱,如果你连上映的机会都没有,那么一切都是白搭。
手握院线绝对是一大致命的利器,有了院线你在香港影坛就有了地位,有了话语权。
但是现在的香港已经有了四家院线,再多增加院线明显不合适。
后世证明,香港有了四条院线已经到了饱和的地步。
但是在香港电影越来越火爆,在东南亚大收票房的刺激下,众多的资本投入进来,未来最多的时候香港较大规模的院线达到了七家。
结果是香港的电影总票房增加了并不多,而各家电影公司的收入却是降低了不少。
因为电影院线的增多,能够获得上映的电影自然也增多了,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电影更多,大家选择更多,香港电影市场显得越加繁荣,但同时伴随的是越来越多的粗制滥造,跟风电影得到了上映的机会。
这样不仅分流了各部电影的观众群,导致很多电影的票房达不到预期,让很多真正的在认真做电影的人得不到回报,无法继续自己的电影创作。
同时也让那些只是为了来圈钱的资本得到了机会,利用粗制滥造赚取观众的金钱,同时也消耗着香港电影本来就先天不足的元气。
因此,增加电影院线是不可取的行为,而且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未来的地价越来越贵,光是创建一家院线就要花费不少的钱。
同时还要为院线联系电影上映,以及各种管理支出,同时还得面对老牌院线的挤压,所以收购院